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5)16-0018-03
雙曲線的離心率問題,一直是歷年高考數(shù)學試卷中的一個重點與難點,題目背景新穎,形式變化多樣,往往需要從不同思維視角切入,結(jié)合不同的技巧與方法來分析與解決下面結(jié)合一道高考模擬題中雙曲線離心率的求解,通過多角度思考,合理進行邏輯推理與數(shù)學運算,探究不同解法,并反思解題過程.
1 試題呈現(xiàn)
試題 已知橢圓C:4 和雙曲線 C2 :
有公共焦點 F1,F(xiàn)2 ,它們在第二象限的公共點為點 P ,點 P 與右焦點 F2 的連線交 y 軸于點Q ,且 QF1 平分 ∠PF1F2 ,則雙曲線 C2 的離心率為.
2解法探究
解法1 如圖1所示,由題意可知, F1F2=2 ,
PF1=r1,PF2=r2,∠PF1Q=∠QF1F2=∠PF2F1=θ.
所以 解得
在 ΔPF1F2 中,由正弦定理可知
所以
所以
在 ΔPF1F2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r22+(2c)2-r12=2r2?(2c)?cosθ.
即 a(5a-2)=0
解得 中
所以雙曲線 C2 的離心率
點評 由雙曲線、橢圓的定義得出 (2號再由正弦定理得出 cosθ ,余弦定理得出(2號
進而得出離心率.
解法2由已知,記 ∠PF2F1=θ ,則 ∣QF?1 二
橢圓的離心率
解得 (20
雙曲線的離心率
點評在 ΔPF1F2 中,利用正弦定理的邊化角公式,并結(jié)合離心率公式得出 cosθ ,進而再由正弦定理的邊化角公式結(jié)合離心率公式求出雙曲線的離心率.
解法3由已知,記 ∠PF2F1=θ ,則 ∣QF1 二
由 ,得
則
所以
(4-|PF1|)2=|PF1|2+2|PF1|.
所以 A
雙曲線的離心率e=IPF2I-IPF,I
點評由 ΔPF1Q?ΔPF2F1 ,根據(jù)相似性質(zhì)構(gòu) 建方程組,求解得出 ∣PF1∣,∣PF2∣ ,再由離心率公式 求解即可.
解法4 由已知,設(shè) ∣PF1∣=x , ∣QF1∣=t ,則∣PF2∣=4-x,∣QF2∣=t.
由三角形的內(nèi)角平分線定理得
即 xt=8-2x-2t
由已知易知 ,則
則 2x=4t-xt
由 ①② ,得 2x=4t-(8-2x-2t)
解得
所以雙曲線的離心率
點評利用三角形的內(nèi)角平分線定理得出 Ψxt =8-2x-2t ,由相似性質(zhì)得出 2x=4t-xt ,聯(lián)立方程解出 ,最后由離心率公式求解
解法5 依題意,設(shè)點 P(x0,y0) ,其中 x0lt;0 ,(20 y0gt;0 ,則由三角形內(nèi)角平分線定理,得
即
其中 k (20是直線 PF2 的斜率),即
x=-2x,解得
又由橢圓與雙曲線的焦半徑公式,得 ∣PF1∣ (2
,其中 e 為雙曲線的離心率,由此解得
點評利用三角形的內(nèi)角平分線定理結(jié)合距離公式得出 進而由橢圓和雙曲線的焦半徑公式建立方程得出雙曲線離心率
解法6 如圖1所示,當 PF1 垂直于 x 軸時,不符合題意.所以 PF1 不垂直于 x 軸
因為 ∣F1F2∣=2 ,所以 F1(ε-1,0),F(xiàn)2(1,0)
令P(x,y),所以kp2= kPF1
因為
1所以y
1又 3x2+4y2=12 ,整理,得 15x2-8x-16=0 所以
或
舍).所以
所以
把
代人橢圓
,得
又 a2+b2=1 ,所以
所以 (20號 所以
(2號
點評 令 P(x,y) ,由斜率公式結(jié)合二倍角公式得出 再由 3x2+4y2=12 求出點 P 坐標,代入雙曲線方程求出 a,b ,進而得出離心率.
3 結(jié)束語
離心率是雙曲線的重要幾何性質(zhì),是描述雙曲線形狀的重要參數(shù).雙曲線的離心率的求法是歷年高考、競賽中比較常見的一類問題,涉及解析幾何、平面幾何、代數(shù)等多個知識點,綜合性強,方法靈活.雙曲線的離心率問題,往往對學生的數(shù)學運算和邏輯推理能力要求較高,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也是形成數(shù)學能力的一個分化點與機遇[1].在解題過程中,要依據(jù)試題的實際情況,適當設(shè)置參數(shù)或點的坐標,借助坐標關(guān)系構(gòu)建離心率的方程或不等式,或者從平面幾何知識入手,尋找圖形中的平行、垂直關(guān)系以及三角形的相似等,然后轉(zhuǎn)化為離心率的方程或不等式問題[2].總之,求解雙曲線的離心率的值或取值范圍的關(guān)鍵是建立恰當?shù)牡攘炕虿坏攘筷P(guān)系,以過渡到含有離心率 e 的等式或不等式使問題獲解.離心率問題可以從利用幾何性質(zhì)和坐標運算兩條研究路徑入手,立足平面幾何,強化數(shù)形結(jié)合,教學時可以通過一題多解發(fā)散思維,同時強調(diào)方法的選擇,引導學生多思少算,建立先幾何再代數(shù)的想法,通過對試題深人觀察、比較、聯(lián)想、分析等,進而找到簡潔的解法.
參考文獻:
[1]王勇,張華麗.在新情境中探究雙曲線的離心率[J].數(shù)理天地(高中版),2023(07):21-23.
[2]劉玉.一道圓錐曲線題目的變式探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4(19):54-56.
[責任編輯:李慧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