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辛棄疾‘活’過來了!\"2025年3月28日,在,\"紅領巾宣講團\"的30名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借助AR技術,學生們仿佛“穿越”至南宋,與愛國詞人辛棄疾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見’到辛棄疾了!他還帶著我們一起朗誦《破陣子》,特別有氣勢!\"五年級學生葉向晴興奮地揮舞著手臂,仿佛還沉浸在互動中。帶隊教師陳春芳也深有感觸:“這種上課方式比我們平時的課堂生動多了。學生不僅記得牢,還能深刻領悟詞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p>
“我們聚焦‘有核心、無邊界’,在課堂內(nèi)外、在校園內(nèi)外、在日常點滴中構建無處不在的大思政課堂,引導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說,近年來,廣豐區(qū)聚焦辦好思政課關鍵課程,不斷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的教師隊伍,思政課建設實現(xiàn)了從課堂到社會實踐、從學校到全社會的變革,構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
“無邊界”思政課有滋 有味
“快看!周爺爺?shù)膭渍聲l(fā)光!\"城南小學“英雄訪談團”的學生圍坐在抗美援朝老兵周洪柳家中,當九旬老人周洪柳拿出三枚歷經(jīng)滄桑、銹跡斑斑的勛章時,四年級的胡亦涵眼中閃爍著難以抑制的激動。近年來,城南小學以“尋英雄、學英雄、做英雄\"為育人主線,以“英雄敘事\"為切口,通過挖掘歷史與現(xiàn)實中榜樣的力量,探索構建“尋一學—做\"育人模式和校本化英雄
課程體系。
“思政課不僅是知識傳授的平臺,更是價值引領的主陣地。\"洪厚火認為,打造“有核心、無邊界”的思政課堂,需要將思政教育貫穿到教育的各個層面,推進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革新,讓思政課“活”起來。
2025年4月11日上午,在廣豐中學會議室,高二年級語文教研組正在進行“一日一研”?!耙蝗找谎衆(zhòng)"不是簡單地對上一節(jié)語文課的優(yōu)缺點進行回顧,再對下一節(jié)語文課進行部署,而是充分考慮如何挖掘語文學科的思政元素,推進思政元素融入語文學科教學中。“每周二到周五上午的第三節(jié)課是學?!蝗找谎?時間。\"校長周守勤說。
如今,午間課前唱紅歌和晚間看新聞已成為廣豐中學的一道風景線。每天13:50,所有學生在各自教室里同唱一首紅歌。每天18:30至19:00,全體學生在教室觀看前一天的央視新聞聯(lián)播。這兩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經(jīng)過長期的堅持,孕育出令人矚目的成效?!敝苁厍谡f,現(xiàn)在,廣豐中學的學生都會唱10首以上的紅歌,還知曉“天下事”。
曾經(jīng),五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周鑫琳對數(shù)學總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而今,她對數(shù)學充滿了探索欲?!艾F(xiàn)在的數(shù)學課有滋有味?!敝荟瘟找粤Ⅲw幾何舉例說,“老師以‘天問一號'探測器軌道計算為背景,設計空間幾何問題,給我們講述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空間站建設的歷程,闡述幾何學在科技發(fā)展中的支撐作用。\"周鑫琳表示,這樣的立體幾何課引人入勝,大家都喜歡聽。
“工作室是新時代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談起學校的思政育人密碼,黨支部書記呂凌敏說,學校以“小時光先鋒工作室”“養(yǎng)正德育工作室\"為實踐平臺,打破傳統(tǒng)思政教育邊界,構建起“資源融通、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既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像春雨般滲入學生心田,也讓價值觀教育“可感、可觸、可踐行”。
“小時光先鋒工作室\"旗下的“紅領巾宣講團\"覆蓋全校所有班級,通過童謠傳唱、講紅色故事、無聲演繹等形式,學校將抽象的思政理論化作可感可知的“童言童語”?!敖刂?025年3月底,‘紅領巾宣講團'開展線上線下宣講活動已超過100期,其中線上宣講60期,閱讀量超過30萬?!眳瘟杳粽f,“養(yǎng)正德育工作室\"則針對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通過“節(jié)日關懷 + 心理輔導 + 社會實踐”三維路徑,將思政教育融入心靈成長,讓單向說教轉變?yōu)殡p向共情。
桐畈鎮(zhèn)中心小學是一所鄉(xiāng)村小學。學校結合鄉(xiāng)土特色,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形式,形成系統(tǒng)化、可持續(xù)的思政育人模式?!凹亦l(xiāng)的傳統(tǒng)美食”是該校深受學生喜愛的跨學科融合活動之一。語文課上,學生可以分享美食背后的故事;美術課上,學生可以繪制美食宣傳海報·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顏建華說:“一道道極具廣豐特色的美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xiāng)文化,從而更加熱愛家鄉(xiāng)?!?/p>
區(qū),緬懷革命先烈,以別樣的方式完成小學畢業(yè)主題活動。
入課程、融入實踐,成為“有核心、無邊界”的思政課堂。“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來涵養(yǎng)學生的品格和情操,濡染他們的思想和靈魂,培養(yǎng)他們的信念和文化自覺。\"洪厚火說。
在葉挺紀念廣場的葉挺將軍銅像前,學生們胸前戴著紅領巾,齊聲誦讀《囚歌》,整齊洪亮的聲音在廣場上空久久回蕩。
走進東關小學,仿佛步入一座“會說話\"的校園。教學樓轉角處的“誠信角”貼滿了學生手寫的承諾書;走廊兩側的書法展示墻上展示著學生的書法作品;“心愿墻”上貼滿了書寫著學生們純真心愿的彩色便簽“這些看似簡單的布置,都是我們環(huán)境育人的重要載體。\"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葉曉婷說,學校著力打造浸潤式育人環(huán)境,讓校園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開口說話”。
“行走的思政課”有情有義
2025年4月1日,對于洋口鎮(zhèn)河北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沿著精心規(guī)劃的路線,經(jīng)受烈日的考驗,徒步往返20公里。盡管路途遙遠且充滿挑戰(zhàn),學生們卻展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沒有一名學生掉隊,大家都堅持到了最后。\"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這一天,180名六年級學生從學校出發(fā),徒步前往上饒集中營七峰巖監(jiān)獄舊址
在廣豐區(qū),思政在校園里已融入文化、融入教研、融鄭師富感慨地說,“行走的思政課”不僅讓學生在歷史發(fā)生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還讓學生在行走中練本領、修品行、立志向。
永豐小學四年級學生俞夏可沒想到,他們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會設在法庭。2025年3月7日,俞夏可和其他師生一起來到廣豐區(qū)人民法院,全程旁聽了一場詐騙案的審理。庭審結束后,法官針對當天審理的詐騙案,進一步為學生們詳細解讀,并開展了普法教育。
師生靜靜聆聽、不時互動,現(xiàn)場氣氛十分活躍。俞夏可感慨地說:“原來詐騙就在我們身邊,這些騙子太狡猾了!我以后一定會提高警惕,不輕易相信陌生人?!?/p>
近年來,廣豐區(qū)聚焦紅色資源,積極將社會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建立“紅色 + ”“工業(yè) + ”\"生態(tài) + ”等各行業(y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近百個,通過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機結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厚植學生愛黨愛國情懷。
城北小學將思政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放眼望去,稻田中金黃色的稻穗隨風搖曳,宛如金色的波浪。五年級學生陳詩雨站在田埂上,目睹著農(nóng)民們揮汗如雨、辛勤收割,她不自覺擦緊了拳頭,仿佛能感受到稻谷背后的汗水與付出?!稗r(nóng)民伯伯真的很辛苦!\"在隨后的竹編技藝學習中,陳詩雨學得格外認真。從手法生疏到逐漸熟練,陳詩雨編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斗笠。在學校后來的演出中,她和其他學生頭戴自編的斗笠,一起表演舞蹈《稻香歌舞揚思政》。一個個舞蹈動作如同稻浪起伏,將熱愛勞動的精神傳遞給每名師生。
2025年3月12日,毛村鎮(zhèn)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徐珍珍帶領學生來到毛村鎮(zhèn)紅色教育基地——開國將軍蔣潤觀故居?!斑@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錦州會戰(zhàn)…\"在一張張泛黃的照片和一件件將軍生前使用的物件前,徐珍珍化身“講解員”,與學生一起開展跨越時空的對話。徐珍珍坦言,昔日思政課一度令學生提不起興趣;如今卻早已今非昔比?!拔覀儼颜n堂搬到食堂、操場、田間和紅色教育基地,讓思政教育變得有意思、有溫度、接地氣。\"徐珍珍說。
“自主式\"思政教育閃閃發(fā)光
在,有一個關于“衛(wèi)生間里的思政課\"的故事一
學校將校內(nèi)的一間間衛(wèi)生間劃為班級包干區(qū),鼓勵學生動手維護環(huán)境。起初,家長疑惑:“孩子怎會甘愿做打掃衛(wèi)生間這種臟活累活?”“紅領巾宣講團”成員吳雅妍等人走進一間間教室,用樸實的語言講述“大國工匠\"環(huán)衛(wèi)工人李德是如何把一個聽著就“有味道”的職業(yè),徹底變成“無味道”作業(yè)的故事。他們用真實勞動者的故事告訴其他學生“衛(wèi)生間也是人生的修行場”。
“思政教育從來不是空洞的說教?!眳瘟杳粽f,漸漸地,學生們的態(tài)度悄然轉變:有人主動研究清潔工具的改良方法,有人設計節(jié)水標語張貼在洗手池旁,有人主動打掃衛(wèi)生間五年級學生毛泓睿在日記中寫道:“以前覺得勞動是任務,現(xiàn)在明白彎下腰的瞬間,我們正挺起責任的脊梁?!?/p>
步入湖豐鎮(zhèn)中學校園,一面“夸夸墻”格外引人注目。在“夸夸墻”上,每張學生照片下方都有一行小字,闡述學生被夸的理由:學習優(yōu)秀、團結助人、富有創(chuàng)新思維、愛\"搗鼓\"小發(fā)明………
說起“夸夸墻”,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鄧永明感慨頗多:農(nóng)村學校留守學生多、隔代撫養(yǎng)多,導致一些學生不善交流?!白鹬卦从诹私猓私庠从跍贤?。\"鄧永明說,學校堅持以多元化思維引導學生,推行自主式思政教育,開設演講、音樂、書法、棋類等15門特色課程,并設立校長助理、科任教師助理等職位,由學生擔任。班級設置學生風采展示欄,學校設置“夸夸獎”,確保每名學生都有被認可、被尊重的機會。此外,學校每月還會舉行一次家長座談會,邀請家長代表分享學生成長故事。
“‘自主式'思政教育是從心出發(fā),讓每名學生都‘被看見’。\"鄧永明談起學生的變化:原本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翁雯慧,在得到夸獎后變得開朗起來;調(diào)皮學生顧俊龍在被夸贊樂于助人之后,更加積極地參與班級活動?!靶蕾p他人、尊重差異的過程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學生能從中找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鄧永明說。
如果說湖豐鎮(zhèn)中學的“夸夸墻\"讓學生“被看見”,那么豐溪街道塘墀中學的班務承包就是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yōu)閈"主動擔當”。
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陳曉慧介紹,班級事務被細化為幾十個具體崗位,學生通過“雙選會”自主認領職責,在錘煉中提升決策、協(xié)作和反思能力。八年級學生吳佼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性格偏內(nèi)向,平時對班級事務不聞不問。在班級事務“雙選會\"上,同學鼓勵她擔任“學習大使”一職。之后,她不僅用心抓好班級學習管理,還牽頭組建互助小組,策劃“學習方法金點子”“名著導讀大家談\"等活動,帶動班級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翱吹酵瑢W們的進步,我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眳琴χf。
陳曉慧認為,班務承包制的核心在于將思政教育中倡導的\"集體主義”\"責任意識”轉化為具體行動。“思政教育不能停留在課堂,必須融入生活。班務承包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責任、奉獻與規(guī)則,實現(xiàn)了思政與生活的融合。\"她感慨地說。
2025年春季開學的第二天,排山鎮(zhèn)中心小學學生周佳琦被學校表彰為“小學神”。她媽媽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一張照片,照片拍的是一碗色澤油亮的紅燒肉,配文寫著:“閨女掙的肉,香到心坎里!”
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斐介紹,學校是一所偏遠的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居多?!皩W校通過‘校園志愿崗’‘互助小隊'等多種方式,打造‘鄉(xiāng)土思政’,讓思政教育有泥土味。”她說,學校根據(jù)日常學生表現(xiàn),每個學期末分類表彰“小學神”“進步小達人\"等,并給予豬肉、活魚和糖糕等物質(zhì)獎勵?!耙坏度饽鄣氖菆F圓,一條魚連起的是親情,一塊糖糕激勵的是學生成長。\"劉斐說,看似簡單的榮譽小稱號和魚肉等物質(zhì)獎勵,卻能折射學生進步,更讓學生從中學會感恩、懂得擔當。
人人都是思政課教師
2024年秋季開學,廣豐區(qū)委書記龔振宙走進貞白中學,以《以青春之名擔時代之責爭做擔當重任的新時代青少年》為題,為全校高三學子講授了一堂精彩生動的思政課。
洪厚火介紹,近年來,廣豐區(qū)聚焦教師隊伍建設,注重頂層謀劃,穩(wěn)步建立領導干部聯(lián)系思政課教師、講思政課制度,推動全區(qū)學校思政課建設質(zhì)效齊升?!安粌H區(qū)四套班子成員帶頭深入掛點學校上思政課,區(qū)教育體育局班子成員、股室長和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也全部深入課堂講好思政課。\"洪厚火說,為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專職化和專業(yè)化水平,廣豐區(qū)不斷擴大思政課專職教師數(shù)量,并鼓勵各學校德育處主任、學科帶頭人等優(yōu)秀教師上思政課,實現(xiàn)“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愛國情懷的人講愛國”。
祝有清是城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也是廣豐區(qū)3個區(qū)級中小學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之一。祝有清介紹,近年來,工作室探索4 1+1+N ”思政教師培養(yǎng)模式,采取“公開課、示范課、亮相課、送教課、師徒課”的“五課\"類型,定期舉行思政教師主題培訓與研討、優(yōu)秀教師經(jīng)驗分享會、專家現(xiàn)場答疑等活動,引領帶動了一批優(yōu)秀教師成長,工作室成員多次在省、市舉辦的思政課比賽中斬獲一等獎。
五都中學以“黨建 + 課程思政\"激發(fā)協(xié)同育人活力,充分發(fā)揮30名黨員教師的引領作用,經(jīng)常組織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經(jīng)驗交流活動,找準思政教育與課堂教學的融合點,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從黨員家長、黨員 干部、勞動模范等群體中聘 請一批思政課特聘教師,讓 他們進校園、進課堂為學生 上思政課。\"洪厚火介紹,思 政課特聘教師隊伍深受學生 歡迎。
年逾八旬的劉孝行是廣豐區(qū)“南屏舊事\"紅色課堂的首位主講人。他常攜帶一些“老物件\"步入校園,向師生們娓娓講述水南街的歷史故事。
廣豐區(qū)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葉妙生也是進校園講思政課的???。他講述銅山南屏小學六年級學生王榮輝是學校小有名氣的“小老師”。2025年2月18日,他在水南街老墻根下玩耍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塊刻有“咸豐十一年重修城垣磚\"字樣的古磚。從小喜歡歷史的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一件珍貴的文物。第二天,王榮輝在父母的陪伴下,鄭重地將古磚捐贈給廣豐區(qū)博物館。自那以后,學生們都喜歡圍坐在王榮輝身邊,纏著他講述《廣豐縣志》中戰(zhàn)火毀城、民眾齊心重修城墻的歷史。“講述這些歷史,能夠讓其他同學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我特別開心!”王榮輝說。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關乎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洪厚火說,廣豐區(qū)將矢志改革創(chuàng)新,讓每堂思政課既有情、有景,又有魂、有理,努力開創(chuàng)思政課建設新局面,培養(yǎng)更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