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是藝術的精品、民族的瑰寶,更是民族的氣節(jié)。學習和掌握其思想精華,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能夠洗滌心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024年8月,被授予“湖北省中華詩教示范學?!保?月又成功接受了“國家級中華詩教標準化學?!彬炇?。學校通過五個方面實現(xiàn)了古詩詞文化育人。
挖掘教材詩詞內蘊,以經(jīng)典育人
高中教材中的古詩詞都是古代經(jīng)典,閃爍著思想的光輝。因此,課前,教師要認真鉆研,發(fā)掘詩詞文本里的文化內涵;課中,以文本為依托,有意識、有目的地滲透思想教育。例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以孤篇壓倒全唐”,是后人對該詩的高度評價。教師要善于從詩詞文本中挖掘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多樣之美。
一是敬畏自然與和諧之美。詩中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絕美景色,把自然和人世間中最美的“春、江、花、月、夜”五種景色全都寫盡。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與敬畏之心,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
二是忠貞愛情與思念之美。全詩以游子思婦的情感為線索,如“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展現(xiàn)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以及相互思念之情,這是對愛情美德的贊美,反映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對真摯情感的崇尚與追求。
三是人生哲思與進取之美?!敖虾稳顺跻娫拢拷潞文瓿跽杖??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詩句,展現(xiàn)了詩人在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中,既感慨時光的永恒與人生的短暫,又體現(xiàn)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人類雖代代更替,但依然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蘊含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自強不息、
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是家庭倫理與責任之美。詩中通過游子漂泊在外,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體現(xiàn)了家庭倫理觀念和責任意識。如“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表現(xiàn)了游子雖身處異鄉(xiāng),卻心系家鄉(xiāng),反映了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歸屬感;思婦則堅守在家中,承擔著對家庭的守望與期待。這都彰顯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視家庭、尊老愛幼、夫妻和睦等家庭美德。
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詩詞文本,通過詩詞里描述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歷史之美、文化之美、家國之美、傳統(tǒng)之美等,引領學生體味家國情懷、民族精神,充分發(fā)揮詩詞的育人功能。
彰顯校園文化特色,以文化人
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續(xù)和補充,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詩詞校園文化,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學校的核心文化為“立本教育”。“立本”指確立根基,建立根本?!墩撜Z》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薄洞髮W》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蓖跏厝省秱髁曚洝肪硐掠小盀閷W直是先要立本”,意思是“做學問先要樹立為人之本”。“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笨梢姟傲⒈窘逃敝鲝垖W校要緊扣“根本”來辦學,教師要緊扣“根本”來育人,學生要緊扣“根本”來成長。立志是“成長”之本,立德是“成人”之本,立學是“成才”之本,立行是“成功”之本。“四立”乃教書育人之“本”。
為此,學校積極營造詩詞文化環(huán)境和氛圍,打造以山水田園詩詞為主題的“田園詩廊”;在香樟林懸掛詩詞牌匾,在石凳、石頭上鐫刻田園詩詞金句,創(chuàng)設“田園詩林”;成立集師生創(chuàng)作詩詞成果及社員活動展示為一體的“田園詩社”;采購古詩詞經(jīng)典作品,充實溫馨別致的“田園書院”;公開出版第一部《田園詩教》校本教材,語文教師集體創(chuàng)作韻味十足的《襄陽田中賦》;教學樓張貼詩詞標簽,設置唐詩樓、宋詞樓、風騷樓、紅色詩詞樓等;食堂、超市以“美食、勤儉、養(yǎng)生”詩詞為主題;運動場以“健康、運動、愛國”詩詞為主題;學生公寓樓以“修身養(yǎng)性、熱愛生活”詩詞為主題。學生在校園里,在衣食住行學中接受熏陶、潛移默化,感受中華詩詞的魅力。
學生從這些詩詞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激發(fā)起愛國愛鄉(xiāng)、愛校愛家的情懷,有利于提高文化品位,陶冶情操,規(guī)范行為,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學科融入詩教元素,以智育人
近年來,學校提出“以詩詞養(yǎng)心,以詩詞儲善”的詩詞教育教學理念。筆者用一首繞口令來形象表達:“文史藝政多學科,詩詞融入快樂學。語文詩詞必修課,潛移默化領悟多。講好詩詞好微課,吟唱誦寫潤心窩。數(shù)學課前吟一首,文理兼修寓教樂。詩情畫意藝術和,傳承文化有方略。培根鑄魂大思政,啟智修行可養(yǎng)德。地理融入好詩詞,尋覓古人千古絕。詩教文化相默契,立德樹人生光輝。山水田園詩長廊,品讀慢吟意蘊長。”
學校堅持用詩詞文化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努力踐行“立成長之本,綻精彩生命”的辦學理念,實現(xiàn)“彰顯一大品位,推動兩大教學創(chuàng)新,優(yōu)化三大特長專業(yè)發(fā)展”,促進學校多樣化、有特色、高質量發(fā)展,努力實現(xiàn)“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站在田中央”的辦學思想。學校在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大力開發(fā)校本課程《田園詩教》,努力彰顯學校特色,讓學生在古典詩詞的浸潤下,性情變得平和、審美情趣更濃、想象創(chuàng)作能力更強、胸懷更開闊、個性更鮮明、人格更健全。
藝術融入好詩詞,以美育人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睂W校將中華詩詞與美術、音樂、書法、舞蹈等藝術特色緊密結合,通過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課本劇展演等活動,把詩詞文學和藝術高度融合。
學校辦有藝術班,開設美術、音樂、舞蹈、書法、表演等課程。學校每學期舉辦一屆書畫展,主題圍繞山水田園詩,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學校每年校慶日舉辦一屆“尋訪最美田中人”文化藝術節(jié),學生自編自創(chuàng),以詩詞演繹美妙歌舞,以詩詞唱出青春旋律,以詩詞吟出山河壯麗。每年的襄陽市春晚、襄州區(qū)春晚,學校的“田美”舞蹈隊從未缺席,《愛上襄陽》《離騷·開篇》等詩詞歌舞節(jié)目,分別在襄陽市諸葛亮文化節(jié)、“端午節(jié)”文藝匯演上隆重上演。在襄陽市第二十屆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才藝展演中,學校“田音”音樂組合自創(chuàng)的融說、唱、吟、演為一體的“樂襄陽”詩詞說唱節(jié)目,喜獲全市中學組一等獎第一名、湖北省二等獎。
演繹多彩誦讀活動,以活動育人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文化,其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朗朗上口,充滿著漢語之美、音韻之美。學生養(yǎng)成誦讀古詩詞的習慣,有利于語感的積淀、語文素養(yǎng)的習得,更有利于情操的陶冶、民族精神的鑄就。
每年4月23日,學校舉辦各類主題的讀書節(jié)活動。語文組每學期舉辦“田園詩鄉(xiāng),鳳鳴襄州”課本劇展演,把經(jīng)典古詩詞演繹為課本劇;通過舉辦“我與名著對話”經(jīng)典讀書分享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校通過舉辦“品詩詞歌賦之美,揚傳統(tǒng)文化之光”青年教師詩詞歌賦講課大賽活動,激發(fā)師生對詩詞歌賦的學習興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校每學期開學舉辦“開學第一課”紅色詩詞大講堂活動,校黨委輪流為全校師生講詩詞大思政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誦詩、演詩、對詩、唱詩、寫詩、畫詩等活動,進一步生發(fā)對詩文的興趣,認識更多思想高潔、志向遠大的古圣先賢,厚植家國情懷。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學會感恩,懂得和睦相處、文明禮讓,逐漸養(yǎng)成了善心、善言、善行等品質。
總之,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下,學校的古詩詞文化育人策略具有重要意義:深挖教材是基石,學校文化為土壤,學科教學是脈絡,藝術融合作橋梁,誦讀活動為羽翼,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學生不斷領略古詩詞的韻律與情感。這些策略相互交織、協(xié)同發(fā)力,共同鑄就古詩詞文化育人的輝煌殿堂,讓莘莘學子在詩詞的海洋里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傳承精神,成長為兼具文化底蘊與高尚品格的時代新人,為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與弘揚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責任編輯/曹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