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片雪花叩響教室的玻璃窗時,我正望著三年級(2)班的學生晨讀。暮冬的晨光在英語課本上流淌,孩子們稚嫩的聲音像躍動的音符。
忽然,后排桌椅的異響打破了晨讀的韻律——又是那個叫銘明(化名)的男孩,此刻正與同桌扭作一團,課本散落一地,像極了他支離破碎的成長軌跡。課后,我把他倆叫到了辦公室。兩個紅著眼眶的男孩帶著課本站在我辦公桌前,鼻尖上還沾著未干的淚痕。添天(化名)抽噎著控訴:“銘明像頭小獅子瘋狂地打我!”而銘明攘緊的拳頭里,分明藏著某個隱痛的真相。我沒有急于審判這場“戰(zhàn)爭”,而是漫不經心地翻看著銘明的單詞本——“apple”的“a”被涂改成夸張的笑臉,“banana”的尾部畫著哭臉符號。這個發(fā)現讓我心頭微顫:那些看似叛逆的涂鴉,何嘗不是孩子內心世界的密碼呢?看著他倆倔強的樣子,我順勢說:“怎么,都知道自己錯了,流下了悔恨的淚水?”這時銘明憤憤不平地說:“是他先罵我,我才動手的?!币慌缘奶硖旌芪卣f:“我沒有罵他,是他沒有讀單詞在亂畫,我笑了一下,他就動手打我?!薄疤硖焓遣恢涝趺磶豌懨鞑判Φ模瑢??銘明很想讀對單詞,心里一急才動手的,對嗎?”他倆聽到我并沒有責怪他們,而是站在自己的一邊說話,都拼命地點頭?!澳悄銈冎涝撛趺醋隽税?!”兩個聰明的孩子破涕為笑,握手言和,高興地跑回了教室。
接下來的日子也不是風平浪靜。“老師,銘明昨天和哲哲(化名)又打架了。”“老師,銘明數學課上看漫畫書?!卑嗬锏膶W生接二連三地來向我反映銘明的問題。聽到銘明種種的壞行為,我逐漸拼湊出這個孩子的成長拼圖:父親常年在外務工,母親經營早餐店無暇陪伴,每晚蜷縮在折疊床上的銘明,用漫畫書構筑著屬于自己的精神堡壘。當其他教師抱怨他“又在偷看閑書”時,我卻在他抽屜里發(fā)現被翻舊的《夏洛的網》一扉頁上歪歪扭扭地抄寫著:“每個生命都值得被溫柔以待?!笨吹竭@一幕,我陷入了沉思
初雪那天,我特意舉辦了一次英語繪本課,地點改在圖書角。當銘明習慣性摸向抽屜時,我輕輕將《丑小鴨》英文版推到他面前,男孩的眼晴突然被點亮,手指顫抖著撫過燙金的標題?!袄蠋熚夷芸炊▲喺f的話嗎?”他第一次主動開口詢問,呼出的白氣在冬日陽光里氤氬成希望的形狀。那個瞬間,我仿佛看見冰層下涌動的春水。我用堅定的眼神看著他說:“可以,老師相信你能行?!苯酉聛淼娜兆樱懨髯兊冒察o了,不再打架了,課上眼神不再躲閃,課下專注著繪畫。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又舉辦了《丑小鴨》故事演講比賽。在比賽籌備期,我化身“秘密策劃師”。每天午休時分的辦公室,都上演著特別的“雙語劇場”:銘明用漫畫分鏡解讀《丑小鴨》,我用英語為他標注臺詞氣泡,他設計夸張的動作,我指導發(fā)音的韻律。決賽那天,當聚光燈下的他用英語說出:“Everyuglyducklingdeservesaspring?!迸_下傳來的掌聲驚落了窗祿上的積雪。
比賽結束了,銘明獲得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績。當成績公布的那一刻,銘明哭了,我的眼眶也濕潤了。這個孩子的蛻變讓我頓悟: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熱情向上的孩子是如此,那些笨拙的孩子更是如此。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如同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教育也從來不是狂風驟雨般的改造,而是春風化雨般的喚醒。那些被貼上標簽的孩子,不過是暫時迷航的星辰,需要教育者以北斗之姿指引方向。當我們俯身傾聽冰層下的涌動,每個頑劣表象下都可能藏著亟待破繭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