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跑出的零食黑馬,管理層回歸常態(tài)。
5月26日,萬辰集團公告,董事長王健坤的留置措施遭解除,已能正常履行公司董事長職責,公司生產經營正常,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女士,將不再代為履行董事長等相關職責。
萬辰是量販零食品牌“好想來”“老婆大人”的母公司,過去3年,營收暴增58倍。高歌猛進之時, 王健坤在3月突被留置,遭到立案調查。
萬辰的控股家族,隨即進行一輪調整。
王健坤之子——32歲的王澤寧,變更成為實控人,其在萬辰擔任董事、副總經理。
5月中旬,《21CBR》記者在線上業(yè)績會上,曾向露面的王澤寧,詢問董事長留置的后續(xù)情況。
“公司嚴格遵循信息披露法規(guī),進行充分披露,具體內容請查閱公告文件?!碑敃r,王澤寧本人謹慎回應。
事后來看,王健坤恢復履職,可能早于預期。
量販零食賽道,處于快速擴張期。有研報預計,到2027年,行業(yè)規(guī)模將超過1500億元。
當中,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合并而來的“很忙系”,與好想來為主體的“萬辰系”,形成“兩超”格局。而萬辰是該賽道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
王健坤父子的轉型故事,堪稱魔幻,從“蘑菇大王”變身“零食大王”。
王健坤出生于福建漳州,今年57歲。3年前,父子倆從食用菌生產,進軍量販零食賽道,孵化出“陸小饞”品牌。彼時,公司營收不過5個億。
次年,他接連收購好想來、來優(yōu)品、吖滴吖滴等區(qū)域品牌,合并為“好想來”品牌。
2024年,量販零食井噴,萬辰旗下的量販零食門店,全年凈增加9470家,至14196家。王澤寧透露,到3月末,已簽約門店超1.5萬家,其中“好想來”單品牌突破1萬家。
這一業(yè)務,成為父子倆主要的收入來源。
2024年,其量販零食業(yè)務的營收占比,高達98.33%;食用菌生意,占比收縮至1.67%。
萬辰的營收體量,暴增至323.3億元,較2022年的5.49億元,翻了58倍,擴張約320億元;凈利只多約2.5億元。
跑步進入萬店規(guī)模,王健坤父子靠的還是加盟商。
好想來官網顯示,“0加盟費,0管理費,0服務費”,前期的裝修成本、硬裝和設備投入,加上保證金,大約47萬元,店鋪毛利為19%~20%。
不料,突發(fā)狀況。3月3日,王健坤被國家某監(jiān)察委員會留置,并立案調查。
彼時,萬辰公告強調,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未被要求協助調查,也不會對生產經營造成實質性重大不利影響。
隨后,王健坤的姐姐、萬辰集團總經理王麗卿代理董事長一職。王澤寧的職位是董事、副總經理。
萬辰帶有很強的家族企業(yè)色彩,9名董事會成員中,5人與王健坤有親屬關系。
此前,公司實控人是王澤寧、王麗卿及陳文柱,陳是王健坤的表兄弟。
根據萬辰公告,三人簽訂的《一致行動協議》于4月18日到期后終止,公司實控人,由三人變更為王澤寧一人。
天眼查顯示,王澤寧的最終受益股份為41.41%。
王澤寧出生于1993年,目前兼任南京萬興總經理、南京陸小饞量販零食總經理等。
王氏父子對好想來的定位,是“家門口的零食樂園”,主打社區(qū)和低價。
王澤寧表示,將通過供應鏈協同降本,以及消費者需求洞察閉環(huán),實現規(guī)模與效益的平衡與長期發(fā)展。
如今,接過擔子的王澤寧,也有不少焦慮。賺錢效應不佳,是其一。
2024年,萬辰的毛利率僅為10.76%,而行業(yè)平均毛利率在20%左右,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的毛利率分別為24.25%和30.69%。
上市之前,父子倆的食用菌生意,毛利率保持在17%以上。
這與量販零食“薄利多銷”的商業(yè)模式有關。
消費者心智和習慣已形成,量販零食玩家們陷于“降價容易,漲價難”的局面。
公司方面提到,量販零食行業(yè)的采購數量巨大,毛利率低,能否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和降低商品損耗率,將直接影響經營成本、價格競爭力,從而影響盈利能力。
“將通過供應鏈更深入的合作、提升物流管理能力和不斷深耕采購能力、優(yōu)化商品結構和品類延伸,并不斷提升數字化能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蓖鯘蓪幈硎尽?/p>
低門檻、高增長的消費風口,競爭勢必激烈。
隨著市場細分,部分傳統(tǒng)零售企業(yè)也涉足量販連鎖模式。同時,社區(qū)團購、近場電商等銷售模式,也形成沖擊。
王氏父子的應對措施是,堅持拓店,并通過產品差異化,提升門店購物體驗和運營效率。
2024年12月,萬辰推出“來優(yōu)品省錢超市”,覆蓋休閑零食、米面糧油等商品,SKU擴充至3000余個,轉向硬折扣食品生活全品類。
相較量販零食店,這會有更多高毛利商品,支撐加盟商的營收和利潤。
父子倆還布局IP衍生品,在門店中增加盲盒、周邊等商品。例如,與《哪吒2》合作,推出限量版盲盒及聯名零食禮盒。
從股價來看,5月30日,萬辰的市值接近290億元,大幅超越休閑零食龍頭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
當量販零食行業(yè)進入“后萬店時代”,能否保持增長,考驗著王澤寧等管理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