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名師高雁,語文高級教師,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天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曾參與編寫《學生心理問題與家庭教育指導》等書。
作文題
莊子在面對楚王欲托付國事時,用“吾將曳尾于涂中”的回答拒絕了楚王;宋人面對絢麗斑斕的唐三彩,沒有一味去迎合,反而返璞歸真,摒棄多余的裝飾和艷麗的色彩,使宋瓷簡約素雅,溫潤如玉;成績優(yōu)異的烈士之子包家駿收到很多名校的邀請,但他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因為這是他因公殉職父親的母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選擇,每一次慎重選擇的背后都有我們自己堅守的東西。
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名師范文】
心之所守,行之所選
人生如長河奔涌,每一次轉折處的浪花,都是內心堅守的回響。莊子曳尾涂中,守住精神自由;宋人返璞歸真,守護美學本真;包家駿追隨父志,傳承血脈深情。這些選擇昭示著:心有所守,方能在人生岔路堅定方向。正如詩人所言:“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任它八面來風。”當堅守成為生命底色,選擇便有了穿越迷霧的力量。
心之所守,行之所選,是困境中對信念的執(zhí)著。高位截癱、雙目失明的曾春,在命運的至暗時刻,依然用輪椅丈量大地,用微笑面對生活。這份選擇,源于他對“生命平等”信念的堅守——即便身處黑暗,也要成為照亮他人的光。正如史鐵生在輪椅上書寫生命哲思,海倫·凱勒在寂靜中觸摸世界,困境從未磨滅他們的信念,反而讓堅守的光芒愈發(fā)璀璨。當我們在生活的泥沼中掙扎時,不妨想想曾春的選擇:真正的強者,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選擇守護心中的理想。
心之所守,行之所選,是繁華中對情懷的珍視。90 后青年大萌放棄都市的霓虹,重返深山創(chuàng)辦“牛友果星球農場”,用有機種植守護綠水青山,用新農人精神喚醒鄉(xiāng)村活力。在流量為王、利益至上的時代,他選擇扎根土地,用汗水澆灌情懷,將“詩與遠方”種進田間地頭。這讓我想起敦煌女兒樊錦詩,放棄大城市的優(yōu)渥生活,在黃沙漫天的洞窟中守護千年文明;也想起塞罕壩三代人,用六十載光陰將荒漠變成綠洲。這些選擇看似“逆行”,實則是對家國情懷、生態(tài)理想的深情守望。當情懷成為人生羅盤,再崎嶇的道路也能走出風景。
心之所守,行之所選,是喧囂中對初心的堅守。在物欲橫流的當下,“網紅經濟”“躺平哲學”沖擊著青年的價值判斷,有人為流量放棄底線,有人因壓力迷失方向。但總有人如曾春、如大萌,在時代浪潮中錨定初心,用行動詮釋“堅守”的重量。正如張桂梅扎根大山幾十載,只為點亮女孩們的求學夢;黃大發(fā)絕壁鑿渠三十六年,只為兌現對鄉(xiāng)親的承諾。初心如炬,照亮選擇的方向;堅守如磐,賦予前行的力量。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的重量不在于道路是否平坦,而在于心中是否有堅守的燈塔。無論是守護信念、情懷還是初心,每一次慎重的選擇都是對生命意義的書寫。愿我們都能以堅守為舟,以選擇為槳,在時代的江河中,劃出屬于自己的璀璨航跡。因為真正的人生,從來不是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用堅守的光芒,照亮每一次選擇的方向。
【名師感言】
從所給的作文材料來看,可以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談及三件事,一為莊子拒絕楚王,二為宋人返璞歸真,三為包家駿選擇人大。第二層次意思,有選擇,選擇的背后有堅守。從文脈看,顯然第二層次是對第一層次的總結概括,即文段意思關鍵詞句為“選擇的背后有堅守”。文章立意只要扣緊“選擇”和“堅守”,便是最佳立意。
因此,圍繞“選擇”與“堅守”,我選取了《我的殘缺和快樂》《90 后農場主和他的“牛友果星球”》兩篇文章,文章里的主人公雖然命運不同,但都是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選擇走自己想走的路,而非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并在選擇后,堅守初心,活出自己的閃亮人生。同時輔以史鐵生、海倫·凱勒、樊錦詩等人的例子進一步論證選擇與堅守的意義。加以引用詩句,進一步證明論點:心之所守,行之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