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常被用來形容不合格或者不值錢的事物。那么,豆腐渣難道真的一文不值嗎?畢竟它是由大豆加工而成,難道真的毫無價值?
其實,在農(nóng)村,豆腐渣的用處還是很多的。它不僅是喂豬雞等畜禽的好飼料,還可通過主婦的巧手配以其他材料,制作加工成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僅如此,還可做出許多可口的零食。
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經(jīng)過精心淘洗、細細過濾,豆?jié){被加工成人們喜愛的雪白如玉的大眾食品——豆腐。而那些剩下的、留在長方形格子(民間稱之為榨圈)內(nèi)和有細孔容易漏水的麻布袋中的、濕濕的尚有水分的、散散的白花花的東西,便是豆腐渣。
某日用餐時,餐桌上的一盤菜肴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顏色像烏麥饅頭,形似刀切的年糕片,上面點綴著紅紅的辣椒片和碧綠的蒜苗絲,紅綠烏相間,色香味俱全。我正為沒見過而叫不出名來發(fā)愣時,旁邊的愛人笑著解釋說:“這是豆腐渣淀粉包,只不過我們不常做這道菜,因為它只有做豆腐時才有原材料。”
聽了她的話,我不禁好奇這豆腐渣做成的菜味道到底如何。愛人繼續(xù)解釋道:“當然,這菜的材料不光用豆腐渣,還得用上至少占三分之一分量的番薯淀粉。番薯淀粉有黏性,干燥容易吸水,兩者干濕配合,在攪拌變硬結(jié)塊時加入適量的食鹽,使它略有咸味。然后用手揉搓成又長又圓的像面包一樣的豆腐渣淀粉包。再把一個個成形的豆腐渣淀粉包用蒸器具蒸15分鐘左右就熟了。取出冷卻后再切成像年糕片那樣的片狀,在鐵鍋中煎炒。在煎炒時加入青紅顏色的辣椒、蒜苗等配料以及其他佐料,就能變成一盆美味佳肴。”
夾一片豆腐渣淀粉包放進嘴中,有一股清淡的香味,還有一定的韌勁,真是又香又辣又爽口開胃。這道菜讓那些吃慣了山珍海味等油膩菜肴的食客,突然嘗到了清淡爽口的、平時并不常見的民間小菜,頓覺新奇,味覺和視覺都為之一變,細細品味,更覺清新細嫩開胃。
眾所周知,大豆具有降低心血管發(fā)病率、降血壓、降血脂、抗癌等功能。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的豆腐渣,雖說是豆腐生產(chǎn)過程中的副產(chǎn)品,但也兼具這些作用。它的營養(yǎng)成分與豆腐相比毫不遜色,常吃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患者的臨床癥狀。其營養(yǎng)價值也非常高。豆腐渣制作簡單,可以炒著吃,也可以適當放入蔬菜等其他食物蒸著吃。花樣之多不勝枚舉,味道鮮美,深受山里農(nóng)民喜愛。
豆腐渣搭配其他材料,經(jīng)過巧手配制便可以變成美味。不僅可做雞蛋蔥香餅、豆渣玉米餅等,還可以加入其他材料,經(jīng)過巧手配制變成美味的零食。
啊!豆腐渣,盤中的你是餐桌一枝花!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