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餐后整理活動是一項既平凡又充滿教育意義的環(huán)節(jié)。它不僅關(guān)乎環(huán)境的整潔與衛(wèi)生,更是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責任感和合作精神的重要契機。通過幾次細致的觀察,我深刻感受到了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的成長與變化,也收獲了許多值得思考與感悟的瞬間。
實錄一:擦桌子的小能手
用餐結(jié)束后,教室里逐漸熱鬧起來,涵涵和旻旻兩個小朋友主動拿起抹布,開始了她們的餐后清潔任務(wù)。旻旻像個小老師一樣,認真地對涵涵說:“你也像我這樣,把抹布疊起來擦,這樣擦得更干凈。”說著,她邊示范邊展示如何折疊抹布,并用兩只手協(xié)調(diào)地擦著桌子。涵涵瞪大眼睛,仔細地看著旻旻的動作,然后模仿著將抹布折疊得整整齊齊,也開始用雙手認真地擦起桌子來。(見圖1)
不一會兒,星妍被她們的行動所吸引,她跑去拿了一塊抹布,加入到擦桌子的行列中。三個小家伙忙碌而有序的身影,構(gòu)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面。
實錄二:掃地的小智慧
午餐后,小藝拿起了掃帚和簸箕,決定為教室的地面來一場“大掃除”。然而,她的小手還不夠大,也不夠有力,一手拿掃帚一手拿簸箕顯得有些吃力。但她并沒有放棄,而是聰明地將簸箕放在地上,用兩只手握住掃帚,集中力量將地面上的垃圾掃向簸箕。這時,牛仔和布兜也躍躍欲試,想要參與進來。我注意到了這個情況,便主動提出建議:“你們?nèi)齻€人可以一起合作掃地!”布兜開心地跑去拿了一把掃帚,牛仔說:“我可以幫忙拿簸箕。”三個人配合得默契十足,小藝和布兜用掃帚掃地,牛仔則負責拿著簸箕跟隨在她們后面,幫助將垃圾掃進簸箕里。整個過程輕松又愉快,很快就將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見圖2)
實錄三:清洗抹布的小能手
在餐后整理活動中,清洗抹布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wù)。光光、琪美等幾個小朋友自覺地將抹布帶到衛(wèi)生間進行清洗。光光首先拿起肥皂,在抹布上均勻地涂抹,確保每個角落都被肥皂覆蓋。然后,他將抹布搭在洗手臺上,用小手認真地搓洗起來。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和模仿。
琪美和檸檸也學著光光的樣子,將肥皂抹在抹布上開始用力地搓洗。在清洗過程中,他們還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清洗經(jīng)驗和技巧。檸檸說:“我這樣洗得更干凈!” 琪美則說:“洗完要將水擰干?!?(見圖3)
看著孩子們認真地清洗著抹布,我不禁感到欣慰。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學習,更是讓我看到了小朋友之間的互助和合作精神。
反思與感悟
通過這次餐后整理活動的觀察,我深刻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他們愿意主動承擔起餐后清潔的任務(wù),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感。通過擦桌子、掃地、清洗抹布等活動,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正確使用工具、保持環(huán)境整潔,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也得到了鍛煉。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部分幼兒在清洗抹布時存在操作不當?shù)那闆r,比如肥皂使用過多、搓洗不夠徹底等。這需要我們在后續(xù)活動中加強指導,教會孩子們正確的清洗方法。其次,在合作清潔地面的過程中,部分幼兒的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因為他們對這項任務(wù)不夠感興趣或者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更多有趣的方式,如設(shè)置游戲化的清潔任務(wù)、給予適當?shù)莫剟畹?,來激發(fā)孩子們的參與熱情。
餐后整理活動是一項充滿教育意義的活動。它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學會如何保持環(huán)境整潔,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能力、責任感和合作精神。在未來的教育中,我們將更加注重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為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同時,我們也將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