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延遲退休、生育支持政策與人口出生率

        2025-04-10 00:00:00孫思棟高文書
        人口與經(jīng)濟 2025年2期
        關鍵詞:延遲退休

        摘 要:基于一個納入法定退休年齡、隔代照料、內(nèi)生出生率和生育補貼的三期世代交疊模型,研究了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政策的綜合影響?;谑来化B模型,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基于比較靜態(tài)分析的政策實驗方法;二是基于參數(shù)校準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其中,基于政策實驗方法,發(fā)現(xiàn)生育支持政策對提高人口出生率具有積極作用,特別是該政策可以抵消延遲退休通過提高年輕人自己承擔的育兒成本等渠道對人口出生率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跀?shù)值模擬方法,得到如下結論:第一,延遲退休政策和生育支持政策相結合將可以在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同時改善家庭福利;第二,“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推動生育觀念轉變”“嬰幼兒照護和子女教育費用專項附加扣除”和“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等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人口出生率,而其中“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的效果最好;第三,低生育偏好社會對延遲退休的接受度較高。

        關鍵詞:生育支持政策;延遲退休;人口出生率

        中圖分類號:C9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49(2025)02-0016-15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25.02.002

        一、引言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該政策將在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簡稱延遲退休) 對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更好地開發(fā)利用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zhì)量發(fā)展支撐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該政策出臺之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

        這有助于緩解一些擔憂,比如,延遲退休可能會提高祖父母照料孫子女的機會成本并推遲生育年齡 [1-2] 。這些生育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中國放松了計劃生育政策的生育數(shù)量限制:2013年提出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5年出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三孩生育政策”。另一方面,中國嘗試出臺了多種鼓勵生育政策:

        2018年提出“大力發(fā)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規(guī)定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可按每人每年12000元的標準進行扣除;2021年《“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發(fā)布;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2023年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和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繼續(xù)提高一倍。

        這些政策出臺的背景是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正成為中國經(jīng)濟增長難以回避的隱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為代表的加工貿(mào)易經(jīng)濟起步,建立了門類完整的現(xiàn)代工業(yè)體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jīng)濟成就。雖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仍將是產(chǎn)業(yè)升級與經(jīng)濟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推動力,但是中國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正逐步顯現(xiàn)。一方面,從2013年起16—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shù)量已經(jīng)邁入下降階段,2022年人口出生率創(chuàng)出1950年以來的新低。另一方面,在未來一段時期內(nèi)“未富先老”將取代“人口紅利”成為中國人口發(fā)展的明顯特點:圖1中世界銀行的預測顯示,到2035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時,中國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30%以上,相比2020年增長15個百分點。因此,《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guī)劃》《關于生育支持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等文件正式出臺;在此背景下,學界圍繞延遲退休和生育支持政策展開了探索性研究 [3] 。

        “生育支持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兩項目標之間具有復雜的聯(lián)系。一方面,兩項目標之間存在一致性。比如,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進一步生育支持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zhàn)略”。同時,根據(jù)相關測算,放開生育限制在遠期可以提高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使老年人口占比明顯下降 [4] 。另一方面,兩項目標之間也可能存在沖突。雖然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國家統(tǒng)計局:2020年77.93歲)遠高于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歲,女性50歲、55歲),但大多數(shù)人退休后并不是去享受閑暇而是去按照傳統(tǒng)習慣為照料孫子女提供幫助。中國健康與養(yǎng)老追蹤調(diào)查(CHARLS)全國基線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擁有16歲以下孫子女的受訪者中48.1%的人過去一年中曾照看過孫子女 ① 。由于延遲退休可能會阻礙祖父母參與照料孫子女,生育支持政策將可能改善社會對延遲退休的接受程度。

        基于此,本文將研究“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政策”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本文的主要貢獻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首次在同一框架下考察了“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政策”對人口出生率、家庭福利水平的綜合影響,避免了分開討論兩項政策時由不同模型的設定差異而帶來的結論不可比性問題。特別是在一般均衡模型的構建上納入比現(xiàn)有研究更加豐富的影響機制,對傳統(tǒng)模型設定進行了拓展 [5-7] 。二是緊密貼合當前政策實踐的需要。與現(xiàn)有研究專門關注某一類生育支持政策的效果不同 [3,8-9] ,本文采用政策實驗和數(shù)值模擬兩種方法廣泛地評估和比較了多種生育支持政策。

        二、文獻綜述

        以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的文獻主要采用了兩類分析框架:宏觀范式和微觀范式 [10] 。其中,宏觀范式將人口出生率的影響因素分為社會、經(jīng)濟、文化、政治等間接因素和性交、受孕、妊娠、分娩情況等直接因素;微觀范式則認為人口出生率主要由家庭生育意愿決定并受非意愿生育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微觀分析范式是近年來人口出生率研究的主要范式,按照該分析范式的思路,家庭生育意愿共包含數(shù)量、時間、性別三個維度 [11] 。

        目前,大多數(shù)調(diào)查和研究主要關注了意愿生育數(shù)量,因為在一定社會發(fā)展水平下該維度對人口出生率的高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2] 。

        意愿生育數(shù)量主要受“預期收入”“生育成本”“生育偏好”影響 [13-14] 。其中,生育成本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父母在照料孩子上付出的時間及由此損失的潛在收入,即機會成本。在幼兒照料上,與西方國家政府、個人、企業(yè)共擔生育成本的方式不同,中國家庭非常依賴祖父母參與照看孫子女 [15-16] ;該現(xiàn)象意味著若祖父母退休年齡延遲,父母(青年人)在養(yǎng)育子女時將不得不擔負起更多照料孩子的責任,因此,調(diào)整法定退休年齡將會通過影響祖父母和父母的照料責任分配從而影響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該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2013 年來的多次全國性調(diào)查均鎖定幼兒照料困難是中國家庭生育意愿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17-18] 。

        針對延遲退休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情況,早期文獻認為,延遲退休增加了終生收入因此有助于提高家庭生育意愿 [6,19] ;但是在進一步考慮到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隔代照料后,嚴成樑認為,延遲退休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提高了祖父母照料孫子女的機會成本 [1] 。該研究基于動態(tài)一般均衡模型的數(shù)值模擬結果顯示:人口出生率將隨退休延遲程度的增加呈現(xiàn)倒“U”型或單調(diào)遞減的變化趨勢。同時,封進等的研究表明,子代會根據(jù)父代的退休年齡規(guī)劃生育時間,所以在托育服務匱乏的情況下延遲退休可能會推遲中國居民的生育年齡、抵消生育支持政策的效果 [2] 。郭凱明等的研究認為,延遲退休將使育兒成本上升、人口出生率下降 [20] 。但同時該研究指出延遲退休也具有正面效應:在質(zhì)量替代數(shù)量的意義上延遲退休將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另外,一些研究認為,延遲退休政策可能會降低家庭的生育偏好進而降低人口出生率。如康傳坤認為,預期工作年限的延長使人們更容易從自我實現(xiàn)或社會交往中尋求物質(zhì)回報和精神寄托,子女的相對重要性下降了 [21] 。王麗莉和喬雪發(fā)現(xiàn),延遲退休將減弱中國家庭中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需求 [8] 。同時,穆光宗提出,育齡人群的“恐育”心理、“獨生優(yōu)生”的生育觀念是低生育率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

        已有文獻肯定了生育支持政策在提升人口出生率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于也雯和龔六堂發(fā)現(xiàn),實行生育補貼政策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但同時也會增加社會在養(yǎng)老方面的經(jīng)濟壓力 [3] 。王麗莉和喬雪認為,放松計劃生育政策在促進人口出生率上升的同時將使人們更傾向于提前退休而不是延遲退休 [8] 。莊亞兒等人認為,生育觀念和地區(qū)生育文化是影響家庭生育意愿的一類重要因素,在制定生育政策時應當予以充分考慮 [23] 。曲玥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的托育支持政策有助于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從而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為經(jīng)濟增長帶來潛在動力 [9] 。同時,相關調(diào)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存在著母親照料負擔過重等情況 [24] ,肯定了發(fā)展幼兒托育服務政策的意義。李婉鑫等人的研究則進一步論證了隔代照料的增加、托育費用的下降均會提升中國家庭的生育意愿 [25] 。鄒鐵釘和殷偉策的研究提出,改善對青年人的生育支持有助于緩解延遲退休對青年就業(yè)的負面影響 [26] 。黃乾和范子昂研究了生育補貼政策的具體實施形式,認為除現(xiàn)金補貼外,生育假和工作家庭平衡計劃也發(fā)揮了提高女性生育意愿的作用,但與國際上相比這些方面中國目前處于較低的水平 [27] 。

        綜上所述,延遲退休和生育支持政策影響人口出生率的主要機制包括三類:預期收入、生育成本、生育偏好。采用微觀經(jīng)濟理論中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可以發(fā)現(xiàn)與文獻綜述一致的結論。如圖2所示,令B代表預算約束線,L代表生育和消費之間的無差異曲線,兩者共同決定了家庭部門在生育數(shù)量和消費水平上的最優(yōu)決策。其中,預算約束線是由預期收入和生育成本共同決定的,無差異曲線實際上代表了生育偏好。比如,在延遲退休實施前 B 0 和L 0 決定的生育數(shù)量為n 0 。在政策實施后,首先,由于延遲退休將提高幼兒照料等方面的生育成本 [1] ,故預算約束線B 0 逆時針旋轉至B 1 ,生育數(shù)量從n 0 下降至n 1 ;同時,延遲退休將使個人預期自己的收入將增加 [6] ,故預算約束線B 1 擴展至B 2 ,生育數(shù)量從n 1上升至n 2 ;最后,延遲退休將使個人更偏好于物質(zhì)消費而非養(yǎng)育子女 [21] ,故無差異曲線變得更加陡峭,從L 2 順時針旋轉至L 3 ,生育數(shù)量相應地從n 2 下降至n 3 。

        類似地,生育支持政策也通過預期收入、生育成本、生育偏好三種機制對人口出生率產(chǎn)生影響。以托育服務為例,傳統(tǒng)社會中托育表現(xiàn)為鄰里之間自發(fā)的互幫互助;其他形式還包括改革開放之前的托兒互助組 [28] 、香港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及課余托管服務 [29] 、英美的市場化供給方式等。采用托育的方式集中照料多個家庭的孩子比以每個家庭為單位照料孩子更具規(guī)模效應、節(jié)省了勞動投入,因而降低了生育成本。一方面,“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使生育子女相對于物質(zhì)消費的價格降低,形成了替代效應;另一方面,使家庭有更多時間用于外出工作、預算約束線外移,產(chǎn)生了收入效應。其他措施發(fā)揮作用的方式與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類似。比如,推動生育觀念轉變雖然并未改變生育成本和實際收入,但改變了生育偏好,使無差異曲線轉動,從而形成了替代效應。作為一項按子女數(shù)量給予稅收優(yōu)惠的生育補貼政策,嬰幼兒照護和子女教育費用專項附加扣除降低了生育成本,與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一樣產(chǎn)生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與這些措施不同,二孩、三孩生育政策未改變?nèi)魏螞Q定均衡人口出生率的因素,但消除了實際生育率向潛在水平自發(fā)靠攏時可能面臨的數(shù)量約束。

        三、模型設定與穩(wěn)態(tài)求解

        本文采取的動態(tài)一般均衡框架是一個包含童年 (0期)、青年 (1期)、老年 (2期) 的OLG模型,該模型由家庭部門、政府部門、生產(chǎn)部門、市場出清條件四部分共同刻畫。

        1. 模型設定

        (1) 家庭部門。預算約束方面,假設第t期有L t 人出生,個人每期的時間稟賦為1;兒童不參與決策,效用由獲得的照料水平?jīng)Q定;青年人可以選擇將時間用于外出勞動 (h 1 ,t )或養(yǎng)育子女(n t )并將勞動收入在儲蓄(s t )和消費(c 1 ,t )之間進行自由分配。同時,參考宮崎(Miyazaki)的研究假設老年人必須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h 2 )后再退休 [5] ,其勞動收入與青年期儲蓄收益的總和將全部用于消費(c 2 ,t+1 )。為了討論嬰幼兒照護和子女教育費用專項附加扣除等補貼政策的影響,在已有模型基礎上引入生育補貼:由于個人是均質(zhì)的,即每生育一個孩子節(jié)省的稅費對任何人是一樣的,假設政策制定者按每個子女z元向家庭發(fā)放生育補貼,發(fā)放補貼所需的資金通過向每個人無差別地征收收入稅籌集,稅率為 τ 。令工資水平為w t ,利率水平為r t 。代表性個人最優(yōu)化決策的預算約束為:

        假設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要投入的時間為常數(shù),即照料成本 (p)。給定照料勞動的效率(γ),照料成本的大小反映了養(yǎng)育一個孩子所必須達到的社會一般照料水平。由于照料水平?jīng)Q定了代表性個人童年的效用,即決定了童年的消費( c 0 )① ,因此,照料的生產(chǎn)函數(shù)可以表示為童年的消費與照料成本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诤啙嵭钥紤],假設該函數(shù)關系為線性形式 ② 。下式表明:照料勞動的效率 (γ) 越大,實現(xiàn)給定社會一般照料水平 (或給定的童年消費 c 0 )所需要的照料成本(p)越小。

        效用函數(shù)方面,與嚴成樑 [6] 一致,將子女數(shù)量納入效用函數(shù),不再將老年期和青年期閑暇納入效用函數(shù);此處與嚴成樑的區(qū)別是同時將孫子女數(shù)量納入效用函數(shù),從而使祖父母有動機參與隔代照料。一個不同的處理方式是嚴成樑是將子女收入而不是孫子女數(shù)量納入了效用函數(shù) [1] ,該設定與本文存在明顯差異:因為子女收入可以通過減少生育孫子女、增加外出勞動而提高,該設定下的利他傾向并不等同于老人參與隔代照料的積極性。另外,嚴成樑和郭凱明等將老年期閑暇單獨納入效用函數(shù) [1,20] ,本文則參考已有研究的線性化假設方法 [7] 進一步簡化了個人的權衡選擇,使隔代照料水平由退休年齡和孫子女數(shù)量共同決定。

        α表示青年期在消費和子女之間的生育偏好 , φ 表示老年期在消費和孫子女之間的偏好, β 表示青年期消費與老年期消費之間的時間偏好。代表性個人的終生效用函數(shù)表示為:

        隔代照料方面,由于個人生存三期,每期的時間稟賦相等,因此在每個家庭中存在著祖父母、父母、孫子女三代人,且孫子女出生時祖父母剛好步入老年期。由于孫子女的數(shù)量隨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的減小而增大,從效用函數(shù)可得祖父母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出勞動力市場后將主動承擔孫子女照料的責任,即孫子女整個童年中1- h 2 的時間由祖父母照料,h 2 的時間由父母照料 ① 。假設孫子女整個童年均需要接受照料,照料需求在時間上是均勻分布的,則養(yǎng)育一個孩子產(chǎn)生的照料成本之中由父母承擔的部分與他由父母照料的時間長度成正比,該結論意味著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為h 2 p ② 。舉例說明:當祖父母全部的時間用于外出工作時 (h 2 = 1),不存在隔代照料,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要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為p;當祖父母不需要外出工作時(h 2 = 0),完全負責孫子女的照料,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要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為0 ③ 。青年人外出勞動的時間可表示為青年期的時間稟賦減去養(yǎng)育 n t 個孩子所花費的時間:

        式 (11) 反映了青年人在生育和消費之間的權衡抉擇,等式右側是多養(yǎng)育一個孩子帶來的新增效用,左側是若將養(yǎng)育一個孩子的時間用于外出工作并將勞動收入用于消費帶來的新增效用。式 (12) 反映的是個人在青年期消費和老年期消費之間的權衡抉擇,等式右側是青年期多消費一單位收入帶來的新增效用,左側是青年期多儲蓄一單位收入帶來的老年期的新增效用(對青年期的折現(xiàn)值)。

        (2)企業(yè)部門的優(yōu)化問題。首先,定義勞均(per effective labor)資本為k t = K t / H t. ,并將代表性廠商利潤最大化問題的目標函數(shù)化簡為勞均形式:

        最后,預期收入機制可以從效用函數(shù)的結構上來說明:在該模型中子女是一種需求量隨著收入上升而增大的正常商品。這些機制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方向與傳統(tǒng)研究觀點 [31] 完全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模型設定和研究結論的可信性。另外,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和延遲退休在生育成本機制上產(chǎn)生了相反的作用:延遲退休使祖父母承擔的照料責任減少、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 h 2 p )增大;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提高了照料勞動的效率(γ)、減少了總照料成本(p),父母承擔的生育成本( h 2 p )隨之減小。推動生育觀念轉變和延遲退休通過生育偏好機制產(chǎn)生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即使改變模型設定使延遲退休通過終生收入機制產(chǎn)生的正效應超過其他兩類機制所產(chǎn)生的負效應,生育支持政策對出臺延遲退休政策的潛在積極意義仍然存在,本文結論具有穩(wěn)健性。

        五、數(shù)值模擬

        除了基于穩(wěn)態(tài)開展比較靜態(tài)分析和政策實驗之外,還可以利用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分析不同政策的實施強度與人口出生率、家庭福利水平變化幅度的關系,從而對各類政策的效果進行更細致的考察。

        1. 參數(shù)校準

        在展開數(shù)值模擬以前,需要首先對模型的外生參數(shù)進行校準。表1展示了參數(shù)校準的結果,具體介紹如下。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為77.93歲 (2020年);同時,假定中國居民的平均退休年齡為57歲 ① ;以延遲退休10年為本文觀察的時間范圍,延遲退休以前的退休年齡 (h 2 ) 校準為0.19,延遲退休以后的退休年齡 (h 2 * ) 校準為0.58。

        參考耿志祥、孫祁祥的研究 [32] 將時間偏好設定為0.98;本文模型中每一世代長度約為25.97年,因此每一世代的時間偏好貼現(xiàn)因子為 0.98 25.97 ≈ 0.6。

        個人所得稅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為每月2000元、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月收入5000元,因此月收入7000元的居民恰好獲得全部的生育補貼,該補貼占收入比例 (τ) 為0.86% (嬰幼兒照護費用類似)。同時,設定該政策出臺前的補貼為0。班納吉 (Banerjee) 等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diào)查的估算認為,養(yǎng)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在1989年約占收入的8% [33] 。但隨著近年來子女養(yǎng)育成本的上升和養(yǎng)育方式的精細化,該值可能低于目前的真實值,帶來人口出生率估計值偏大問題;本文參考了已有研究 [34] 的取值:養(yǎng)育一個孩子的時間投入 (p) 約為10%。另外,采用王麗莉和喬雪 [8] 估算的生育偏好 (0.17),該值與范迪(Fanti)等 [35] 的估計值(0.2)差異不大。技術水平和資本要素收入份額的校準值參考了嚴成樑 [6] 的設定。

        在給定參數(shù)取值后,利用式(1)、(2)、(5)、(12)、(14)、(15)、(17)、(18)可以求出穩(wěn)態(tài)時各內(nèi)生變量的取值。如表2所示,“57歲退休”一行描述的是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二者均未實行的情形,該情形將被作為研究延遲退休效果的基準情形,從而了解僅實行延遲退休時人口出生率和家庭福利水平的變化情況;“67歲退休”一行描述的是已經(jīng)實行了延遲退休但尚未新出臺任何生育政策的情形,該情形將被作為研究生育支持政策效果的基準情形,從而有助于研究同時實行兩項政策產(chǎn)生的綜合影響。

        2. 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6:延遲退休和生育支持政策相結合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

        具體地,圖3(a) 描述了“僅實行延遲退休”時人口出生率的變化:若將退休年齡由57歲退休延遲至67歲退休,人口出生率將從5.18下降至1.87。圖3(b)描述了“在實行延遲退休的基礎上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時人口出生率的變化情況:當生育成本比基準情形下降66%,即照料勞動的效率提高約2倍時,人口出生率將從1.87重新恢復至5.18。圖3(c)描述了“在實行延遲退休的基礎上推動生育觀念轉變”時人口出生率的變化:當生育偏好比基準情形提高2.71倍時,人口出生率將從1.87重新恢復至5.18。圖3(d) 顯示,生育補貼提升人口出生率的效果較?。杭词箤⑸a貼從最低水平 (τ= 0) 提升至最高水平 (τ=100%),人口出生率僅由1.87恢復至2.11,始終低于未實行任何政策時的均衡值(5.18)。

        圖3中,均衡人口出生率均高于計劃生育政策限制。二者的差異意味著實行二孩、三孩生育政策可以進一步釋放家庭的生育意愿,使實際生育率向潛在水平靠攏。但另一方面,二者的差異也可能是受參數(shù)校準誤差的影響。比如,近年來工資和教育、醫(yī)療價格的大幅上漲可能使生育成本的校準值偏小;另外經(jīng)濟發(fā)展和計劃生育政策可能導致真實的生育偏好低于已有研究的取值。當均衡人口出生率低于計劃生育政策限制時,即該限制是家庭部門最優(yōu)化決策的“松約束 (loose constraint) ”而非“有效約束 (binding constraint) ”時,二孩、三孩生育政策將不能對人口出生率產(chǎn)生提升效果。

        3. 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對家庭福利水平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7:延遲退休和生育支持政策相結合可以提升家庭福利水平。

        研究發(fā)現(xiàn)8:延遲退休和生育支持政策相結合可以在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同時提升家庭福利水平。

        具體地,圖 4 (a) 描述了“僅實行延遲退休”時家庭福利隨退休年齡提高的變化情況 ① 。圖4(b)描述了“在實行延遲退休的基礎上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時家庭福利的變化情況。比較圖4(a) 和4(b) 可以發(fā)現(xiàn),若照料勞動的效率比基準情形提高2倍以保證人口出生率不低于延遲退休以前的情形,家庭福利水平仍將高于未實行任何政策時的情形。因此,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與延遲退休二者相結合可以實現(xiàn)比未實行任何政策時更高的人口出生率和家庭福利水平。圖4(c) 描述了“在實行延遲退休的基礎上推動生育觀念轉變”時家庭福利水平的變化情況。該措施與延遲退休相結合也可以實現(xiàn)與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類似的效果:在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同時,改善家庭福利狀況。根據(jù)圖4(d),“在實行延遲退休的基礎上提高生育補貼”似乎可以顯著地提高家庭福利,但實際上生育補貼很難達到收入的100%,即使將生育補貼提高至目前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水平的10倍(τ= 8.6%),家庭福利的變化幅度也較小。嬰幼兒照護費用專項附加扣除的政策效果應與此類似。

        4. 穩(wěn)健性討論

        分別從相關政策對人口出生率和家庭福利兩方面的影響出發(fā),討論本文結論的穩(wěn)健性。

        第一,文章有關人口出生率的結論非常穩(wěn)健。首先,本研究顯示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對人口出生率的影響方向不會隨參數(shù)取值的變化而改變。其次,進一步的數(shù)值模擬表明,對三種措施效果的比較結果對參數(shù)設定不敏感。更為根本的是,研究顯示生育支持政策或直接作用于延遲退休政策產(chǎn)生負向效應的機制,或放松了限制實際生育水平的“有效約束”,因此生育支持政策的積極意義將不會隨效用函數(shù)選擇等模型設定的不同而改變。

        第二,延遲退休對家庭福利的影響方向會隨生育偏好的提高而出現(xiàn)反轉。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一方面將提高青年人承擔的生育成本,另一方面將增加每個人的終生收入。在低生育偏好的社會中,家庭更注重物質(zhì)消費,因此終生收入增加對家庭福利帶來的好處大于生育成本升高導致的壞處,最終使延遲退休產(chǎn)生的效應為正;但是在高生育偏好的社會中,生育成本升高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大于終生收入增加的正面影響,意味著延遲退休將對家庭福利產(chǎn)生負向效應。該現(xiàn)象表明:當家庭生育偏好較弱時,延遲退休政策的接受度較高。

        該結論與經(jīng)濟直覺相一致。

        六、結論與政策建議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正成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必須面對的關鍵課題。在這一背景下,延遲退休和鼓勵生育被認為是中國勞動與人口政策調(diào)整的重要方向。然而延遲退休降低了老年人對隔代照料的參與程度,無形中提高了年輕人承擔的生育成本,因此有必要從生育支持政策的角度對該效應進行應對。從中國當前的國情出發(fā),本文構建了一個包含法定退休年齡、隔代照料、內(nèi)生出生率和生育補貼的世代交疊模型,在統(tǒng)一框架下考察了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對人口出生率的綜合影響及其福利效應。比較靜態(tài)分析的結果表明:生育支持政策和延遲退休政策相結合可以在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同時提升家庭福利水平。

        根據(jù)數(shù)值模擬的結果,在生育支持政策涉及的措施中,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提升人口出生率的效果最好,推動生育觀念和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費用專項附加扣除的效果次之;二孩、三孩生育政策僅當潛在生育率高于原有政策的限制時可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另外,在低生育偏好社會中,延遲退休政策改善了家庭福利、接受度更高,符合當下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诖?,本文建議:在出臺延遲退休政策時,要以“積極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和“加強生育補貼”為重點繼續(xù)優(yōu)化和調(diào)整現(xiàn)有的生育政策,建立育兒友好型社會。比如,采取擴大公共服務或鼓勵市場化供給等方式促進托育機構數(shù)量與質(zhì)量的提升,對家庭內(nèi)部的傳統(tǒng)隔代照料方式形成替代,從而進一步提高照料勞動的經(jīng)濟效率、降低生育成本。此外,加大力度實施生育補貼性政策,促進潛在生育率上升,該政策同時有利于充分釋放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效果。相比之下,推動生育觀念轉變 (提高生育偏好) 可能會降低延遲退休政策的社會接受度,因此應當被視為更加次要的施策方向。

        除了本文涉及的人口出生率和家庭福利水平等研究視角外,延遲退休還可以通過其他一些作用渠道對長期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額外的影響:郭凱明等發(fā)現(xiàn),延遲退休在質(zhì)量替代數(shù)量的意義上提高了人力資本積累,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最終促進了經(jīng)濟增長 [20] 。最后,本文的研究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上進一步拓展:一方面,除了托育服務供給不足以外,傳統(tǒng)習俗同樣可能是家庭選擇隔代照料的原因,對傳統(tǒng)文化因素展開更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對發(fā)展托育服務體系提出更具體的建議。另一方面,未來研究還可以討論老年人與青年人之間的雙向資金贈予行為,從而分析利他主義傾向在家庭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嚴成樑.延遲退休、隔代教養(yǎng)與人口出生率[J]. 世界經(jīng)濟,2018(6):152-172.

        [2] 封進,艾靜怡,劉芳.退休年齡制度的代際影響 — —基于子代生育時間選擇的研究[J]. 經(jīng)濟研究,2020(9):106-121.

        [3] 于也雯,龔六堂.生育政策、生育率與家庭養(yǎng)老[J]. 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21(5):38-56.

        [4] 王培安. 論全面兩孩政策[J]. 人口研究, 2016(1): 3-7.

        [5] MIYAZAKI K. The effects of the raising the official pension age policy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economy [J]. EconomicsLetters,2014,123(3):329-332.

        [6] 嚴成樑.延遲退休、內(nèi)生出生率與經(jīng)濟增長[J]. 經(jīng)濟研究,2016(11):28-43.

        [7] SUN S. A simple OLG model with intergenerational time transfer in extended family [R]. Paper presented at Scottish Economic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2021.

        [8] 王麗莉,喬雪.放松計劃生育、延遲退休與中國勞動力供給[J]. 世界經(jīng)濟,2018(10):150-169.

        [9] 曲玥,程杰,李冰冰.托育服務對女性勞動參與和經(jīng)濟產(chǎn)出的影響[J]. 人口研究,2022(5):33-47.

        [10] BONGAARTS J.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 [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1,27: 260-281.

        [11] 周福林. 生育意愿及其度量指標研究[J]. 統(tǒng)計教育,2005(10):9-11.

        [12] 顧寶昌. 生育意愿、生育行為和生育水平[J]. 人口研究,2011(2):43-59.

        [13] 潘云華,陳勃. 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家庭經(jīng)濟因素分析[J]. 中國青年研究,2011(12):65-68,88.

        [14] 侯佳偉,黃四林,辛自強,等. 中國人口生育意愿變遷:1980—2011[J]. 中國社會科學, 2014(4):78-97,206.

        [15] 何圓,王伊攀. 隔代撫育與子女養(yǎng)老會提前父母的退休年齡嗎? — —基于CHARLS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 人口研究,2015(2):78-90.

        [16] 王子彧.北歐家庭福利政策與服務體系:經(jīng)驗與發(fā)展[J]. 社會政策研究,2017(6):93-106.

        [17] 王暉.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需求亟需重視[J]. 人口與計劃生育,2016(11):22-22.

        [18] 王培安.鼓勵按政策生育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J]. 人口研究,2017(4):3-7.

        [19] 楊華磊,沈政,胡浩鈺.延遲退休擠占家庭生育水平嗎?[J]. 財經(jīng)研究,2018(10):53-66.

        [20] 郭凱明,余靖雯,龔六堂.退休年齡、隔代撫養(yǎng)與經(jīng)濟增長[J]. 經(jīng)濟學(季刊),2021(2):493-510.

        [21] 康傳坤.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yǎng)老保險與退休年齡關系的研究[D]. 成都:西南財經(jīng)大學, 2014:119.

        [22] 穆光宗.當代青年的“恐育”心理和生育觀[J]. 人民論壇,2020(22):120-122.

        [23] 莊亞兒,姜玉,李伯華.全面兩孩政策背景下中國婦女生育意愿及其影響因素 — —基于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diào)查

        [J]. 人口研究,2021(1):68-81.

        [24] 吳帆,王琳.中國學齡前兒童家庭照料安排與政策需求 — —基于多源數(shù)據(jù)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7(6):71-83.

        [25] 李婉鑫,楊小軍,楊雪燕. 兒童照料支持與二孩生育意愿 — —基于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 [J].人口研究,2021(5):64-78.

        [26] 鄒鐵釘,殷偉策.延遲退休、隔代照料與青年人就業(yè)[J]. 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23(9):157-177.

        [27] 黃乾,范子昂.生育支持政策提升了女性生育意愿嗎? — —基于企業(yè)—員工匹配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 [J]. 中國人口科學,2023(5):18-34.

        [28] 韓曉莉. 從農(nóng)忙托兒所到模范幼兒園:集體化時期山西農(nóng)村的幼兒托管組織[M]//山西大學中國社會類研究中心. 社會史研究(第3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98-119.

        [29] 管兵,夏瑛. 政府購買服務的制度選擇及治理效果:項目制、單位制、混合制[J]. 管理世界,2016(8):58-72.

        [30] 朱國宏. 中國的傳統(tǒng)生育文化及其轉變[J]. 人口研究,1998(6):21-27.

        [31] SIMON J L. The effect of income on fertility[J]. Population Studies,1969,23(3):327-341.

        [32] 耿志祥,孫祁祥.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與二次人口紅利[J]. 金融研究,2017(1):52-68.

        [33] BANERJEE A,MENG X,PORZIO T,QIAN N. Aggregate fertility and household savings: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usingmicro data[R]. NBER Working Paper,No.w20050,2014.

        [34] ZHANG J,ZHANG J. Longevity,retirement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a recursive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to mandatoryretirement[J]. Macroeconomic Dynamics,2009,13(3):327-348.

        [35] FANTI L,GORI L.A note on endogenous fertility, child allowances and poverty trap [J]. Economic Letters,2012,117 (3):

        722-726.

        Delayed Retirement, Fertility Support and Birth Rates

        SUN Sidong, GAO Wenshu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three-period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LG) model thatincorporates statutory retirement age, intergenerational childcare, endogenous fertilityrates, and fertility subsidi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fertility supportpolicies and delayed retirement policies. Two analytical approaches are adopted: policyexperiments based on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calibrated withempirical parameters. Among them,based on the policy experiment method,this paper findsthat fertility support polici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ncreasing fertility rates,particularly bymitigat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elayed retirement—such as increased childcare costs foryoung parents on fert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s further reveal three key insights:1) Thecombination of delayed retirement and fertility support policies can simultaneously boostfertility rates and improve household welfare;2) Measures such as“developing childcareservice systems”“promoting shifts in fertility attitudes”“introducing special tax deductionsfor infant care and education expenses”and“supporting second-and third-child policies”can enhance fertility rates to varying extents,where“developing childcare service systems”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3) Societies with low fertility preferences exhibit a higheracceptance of delayed retirement policies.

        Keywords:fertility support policies;delayed retirement;birth rates

        [責任編輯 劉愛華]

        猜你喜歡
        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2:43:25
        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障礙分析及相關保障機制的完善建議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46:34
        延遲退休政策對企業(yè)員工工作動機影響的分析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5:45:23
        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探討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15:25
        淺析延遲退休對我國經(jīng)濟的影響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43:15
        淺談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與基礎養(yǎng)老金財務的可持續(xù)性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4:16:53
        如何解決延遲退休與就業(yè)困難之間的矛盾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3:37:51
        基于我國延遲退休背景下養(yǎng)老保險的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24期)2016-07-06 16:16:41
        延遲退休政策與養(yǎng)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人民論壇(2016年14期)2016-06-21 11:51:02
        青年就業(yè)、社會保障與養(yǎng)老問題
        人民論壇(2016年5期)2016-03-24 22:11:40
        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a欧美做爰片第一次| 伊人影院综合在线| 厕所极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国产在线天堂av| 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香蕉| 亚洲天堂av在线一区| 91超精品碰国产在线观看| 正在播放东北夫妻内射| 久久99国产伦精品免费| 美腿丝袜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100| 国产又湿又爽又猛的视频|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天躁夜夜躁狼狠躁| 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 亚洲二区三区四区太九 | 性色视频加勒比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片|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有精品| 亚洲女同性恋激情网站|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软件下载| 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中文有码中文|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日韩成人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最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女人大荫蒂毛茸茸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9|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免费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