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重慶市體育教師技能大賽中暴露的教師存在的問題分析,結合影響青年體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因素,研究聚焦青年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與路徑,采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邏輯分析法,從理論梳理入手,輔以全市技能大賽案例、體育實踐等考察,基于青年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實踐分析,得出以下結論:青年體育教師成長的多維路徑包括強化學習,更新教育理念;強化機制,搭建能力培養(yǎng)平臺;創(chuàng)新思維,強化課堂教學能力;強化常規(guī),提升課堂管理能力等。
關鍵詞:青年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1-0066-02
在本次重慶市中學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的中學體操項目片段教學中,參賽教師充分展示了扎實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教學能力,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評委,筆者將通過分析此次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的一些現象和存在問題,探討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徑提升青年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一、參賽教師在比賽中暴露出的問題
(一)概念混淆
片段教學不同于一堂完整的常規(guī)課,不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是聚焦于某個具體的知識點,聚焦于某個問題,以一個小的切入點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示范,包括場地器材的布置,和學、練、賽、評的課堂組織教學全過程。比賽過程中,個別教師因為對片段教學的認知不足,把片段教學上成了說課或整節(jié)課壓縮后的課,導致教師語言講解過多,全程一人“獨白”,且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清晰,缺乏學、練、賽、評等活動組織環(huán)節(jié)。
(二)教師基本功有待提高
在側手翻、橫箱分腿騰越、肩肘倒立接前滾起和遠撐前滾翻接燕式平衡等比賽中,個別教師存在動作不規(guī)范、身體不穩(wěn)晃動、不能獨立完成示范動作等現象,對體操的基本禮儀、身體姿態(tài)、核心素養(yǎng)滲透不足。
(三)教師心理素質較差
在體操《體操——魚躍前滾翻》片斷教學中,一名教師開課只講了2min左右,就因為緊張而結巴、忘記臺詞、不記得上課流程,主動放棄比賽;還有個別教師因為緊張出現全身發(fā)抖、手足無措、說不出話等現象。
(四)教材處理不當
在《體操——側手翻》片斷教學中,一名教師沒有經驗,上課就不停地邊做側手翻示范動作邊講解,做了5遍也講了5遍。針對常見的勾腳、彎膝蓋、撅屁股、塌腰等易犯錯誤沒有任何提示和糾錯,整堂課沒有任何的輔助器材。該教師對課程標準、教材的整體把握不足,教學目標不明確,對教材內容缺乏深入理解和分析,教學重點不明確,難點把握不準確,教材內容的進階性不夠,缺乏結構性處理教材的能力。
(五)教學理念滯后
部分教師對“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解不深不透,上課仍以教師示范講解為主,對學生分組、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引領和組織不夠,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還有待提高。
(六)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
在《橫箱分腿騰越》片段教學中,大部分青年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講解、示范和練習的方式,存在“重技能、輕素養(yǎng)”的問題,缺乏“游戲化、情境化、個性化”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技能的傳授和器械訓練,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容易感到單調和枯燥。這種教學方法的滯后性,難以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情感,也影響了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七)教學評價不完善
在《體操——側手翻》片斷教學中,有教師評價學生“你很棒!”這樣的評價指向性不明確,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如果評價變?yōu)椤澳隳芎芎玫乇Wo同伴,你很棒!”評價的指向性會更明確。還有的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只強調了個體或者單個動作技能的完成,忽略了對保護與幫助、小組合作、小組管理及團隊的評價,導致教學評價手段單一,不能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全方位、客觀地評估,難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氛圍不濃厚。
二、比賽反思及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建議
(一)強化學習,更新教育理念
引導青年體育教師主動學習,向書本學習理論,向他人學習經驗,在實踐中學習成長。一是向書本學習理論,青年教師要深入學習貫徹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研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學習領會新的教材,理解其內在邏輯和結構,明確各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更新教學理念,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提升知識儲備。二是向他人學習經驗,鼓勵青年體育教師積極參與不同區(qū)域、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比賽與展示交流活動,如,新教材培訓會、新教材研討活動、課堂教學策略研討會等,拓寬知識面,拓寬視野。三是在實踐中學習成長,鼓勵和要求青年體育教師積極實踐,基于具體教學內容,合理設定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式,關注個體差異,并基于真實情境和發(fā)生的問題,及時總結反思,積極探究解決知識內化、活化問題,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自己。
值得關注的是,反思是強化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路徑,是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通過對大賽經歷進行深入剖析和總結,青年教師能夠明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為未來的成長指明方向;通過對一堂體育課進行反思,可以知道課的優(yōu)缺點,并根據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及反饋情況,調整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強化機制,搭建能力培養(yǎng)的平臺
一是建立培養(yǎng)規(guī)劃。針對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制訂青年教師成長規(guī)劃,定期開展青年教師能力提升培訓。二是建立考核機制。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教師,設計不同梯度的考核機制,引領青年教師不斷夯實專業(yè)能力。三是建立“四級聯賽”機制。建立校級賽、片區(qū)賽、區(qū)級賽、市級賽“四級聯賽”機制,給青年教師搭建展示平臺,以賽促練,加強對青年教師基本功的培養(yǎng)。四是建立“五級教研”機制。建立校本教研、校與校的聯盟教研、片區(qū)間的區(qū)域教研、區(qū)級教研、市級教研的五級教研機制。五是加強協作聯合。通過“師師合作”“校校聯合”“區(qū)域聯合”“區(qū)級與市級聯合”等活動,促進青年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為青年教師搭建學習平臺;組建教師學習團體,給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的上課、說課、評課、分享交流及開展論壇等活動的機會,拓展青年教師的視野、提升膽識,讓青年教師能說、會講、會評、能展示,全面提升青年教師課堂實踐能力。
(三)創(chuàng)新思維,強化課堂教學能力
1.創(chuàng)設情境。要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通過簡單情境、中等復雜情境、復雜情境的梯度設計,讓學生持續(xù)進階學習,并在真實情境中運用。
2.創(chuàng)編與改編游戲。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項目特征,設計創(chuàng)新性游戲,通過方法、場地、規(guī)則等的變化賦予游戲新的生命力。
3.創(chuàng)新使用場地與器材。要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新使用教學場地和器材,幫助解決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在跳橫箱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體操墊輔助教學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練習助跑踏跳時,可以把小墊子打開放在橫箱前面并靠橫箱放置,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然后,在練習提臀分腿的時候,先采用縱箱,依次將折疊的體操墊和打開的體操墊放在縱箱前面并靠縱箱放置,利用體操墊的寬度,讓學生體驗分腿、展腿的動作;最后,可以將打開體操墊放在橫箱前面并靠橫箱放置,讓學生完成提臀分腿頂肩推手的完整動作。在此過程中,體操墊既可以起保護作用,又可以作為分腿練習的一個參照物,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動作技術。
4.多媒體輔助。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在片段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動畫、運動傳感器等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生動、有趣的學習體驗。如,在籃球的技戰(zhàn)術應用的教學中,針對人員跑位、隊形的調動及變化,憑教師口頭講解難以描述,如果以PPT或者視頻的方式呈現,既直觀又高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完善評價體系。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全面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反饋,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合作精神等;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運動技能和體能測試成績的評價,有效落實綜合評價。
(四)強化常規(guī),提升課堂管理的能力
1.要樹牢課堂規(guī)矩,讓學生明確教師的指令和要求,包括著裝、課堂秩序、課堂組織、保護與幫助等方面,并建立課堂常規(guī)評價機制,把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和安全行為納入體育學業(yè)評價中。
2.合理分組,讓學生自主管理,通過合作探究,進行研討性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可將學生分成4~8人的小組,培養(yǎng)執(zhí)行力、責任心強的小組長,具體由小組長負責監(jiān)管組內隊伍調動、學習秩序、練習順序并進行保護與幫助等,分擔教師壓力,使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從多角度、多方面指導和督導學生學練,提高課堂管理效率,提升課堂安全系數。
3.要關注全局,關注每一名學生,特別要關注后進生和調皮學生。教師要對所接手的新班級進行病史調查,主要指心臟病、哮喘、高血壓或者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同時對后進生和調皮學生實行分層教學,做出降低要求等處理,進行個性化指導。
4.要有應急處理能力,面對體育課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突發(fā)事件,要有相應的處理手段和應急方法,保障課堂的有序和學生的安全。教師在設計課時計劃時,應預設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及自護自救方法和措施,授課前結合本課內容以及練習方式、組織調動等,向學生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和自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