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依托的ESWI具有多項功能,包括AI實驗室中的“AI出題”、學習包“教學活動”中的“組卷”“答題卡”“作品展示”等。這些功能在教學中具有精準推送個性化作業(yè)、及時批改作業(yè)、綜合評估作業(yè)質量等作用,有助于實現作業(yè)功能最大化、作業(yè)效果最優(yōu)化。
一、智能設計:開啟作業(yè)設計新范式
教師以前布置作業(yè)往往要從海量資料中篩選合適的試題,費時費力。如今,教師可依托ESWI的相關功能設計并推送個性化作業(yè),開啟作業(yè)設計新范式。
教師可以利用“組卷”功能設計分層作業(yè)。以“空氣和氧氣”知識點復習為例。教師可以將囊括“空氣和氧氣”相關知識點的PPT上傳至ESWI制作學習包(ESWI中的學習包以PPT為載體,每頁PPT中可添加多種教學活動,如“作品展示”“組卷”“答題卡”等),接著在學習包“教學活動”中選擇“組卷”功能,并從ESWI平臺“我的資源”“校本資源”“區(qū)域資源”“聯盟資源”“精品資源”“學生錯題”等板塊中選擇對應知識點,挑選難度不同的習題組卷;也可以直接連接學科網,在網頁中精準篩選“空氣與氧氣”的習題組卷,分別編制“基礎題”“中等題”“提高題”,最后將題目分層推送至學生平板電腦端,供學生練習。
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包“教學活動”中的“作品展示”功能為學生布置線上“每日讀、記概念”作業(yè),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以“質量守恒定律”概念為例。學生在反復讀、記過程中能深入理解定律中的“參加”“質量總和”等關鍵詞的含義,知曉只有真正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才能參與計算,從而加深對化學反應本質的認識。又如,結合對“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知識點的反復讀、記,學生從最初只知道宏觀的物質質量不變過渡到理解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是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提升抽象能力。線上讀、記打卡作業(yè)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設計和個性化指導。
ESWI AI實驗室中的“AI出題”功能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針對學情設計練習題,還可以幫助學生自主選擇鞏固練習題。以“碳和碳的氧化物”測試卷講評為例。學生對碳、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等知識點掌握不牢時,教師可以利用ESWI AI實驗室中“AI出題”功能設計鞏固練習題。教師只要選擇初中“化學學科”“碳和碳的氧化物”,系統(tǒng)就會自動生成相關作業(yè),并推送至系統(tǒng)的學生端“百煉成鋼”板塊“教師測評”欄目中,供學生當堂練習。課后,學生在系統(tǒng)學生端的“百煉成鋼”板塊中選擇“自主檢測”,在其“教材章節(jié)”或“知識點”中選擇“碳和碳的氧化物”練習內容后,系統(tǒng)就會自動生成習題并推送至學生平板電腦,供學生鞏固練習。
二、慧眼識真:按下作業(yè)批改快進鍵
傳統(tǒng)的作業(yè)批改方式效率低。ESWI能智能化批改作業(yè),尤其是批改填空題、選擇題等題型時既快又準。在批改的同時,系統(tǒng)還能自動收集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相關數據,如知識點正確率、錯誤類型等,便于教師了解學情,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填空題的批改,教師在ESWI學習包制作“答題卡”時選擇“填空題”,點擊“智能批改”并設置好難易程度和每題、每空的分值,上傳每空的正確答案,學生做完習題后拍照上傳,系統(tǒng)就能快速批閱,并快速形成質量分析報告。以評價“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創(chuàng)新實驗”裝置優(yōu)點的題目答案設置為例(如圖1)。教師可以提前在“答題卡”對應題號的“答案”選項輸入“環(huán)保”,點擊“添加相似答案”,輸入第2種答案“誤差小”,按照此方法輸入更多的正確答案。只要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含有類似的答案,系統(tǒng)就能有效識別。
只要教師設置的答案準確,ESWI批改時幾乎不會出現誤判情況。例如,選擇題的批改,教師可以提前在制作好的學習包“教學活動”中選擇“答題卡”,錄入正確答案對應選項和解析,并根據需求選擇“及時公布答案”或“手動公布答案”。學生完成題目后,利用平板電腦將答案上傳至對應的“組卷”或“答題卡”界面,系統(tǒng)就會準確顯示每名學生的得分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答情況以文檔的形式導出并保存。
此外,教師可以借助ESWI智慧教育平臺開展學生作業(yè)互評及教師抽查等講評活動,創(chuàng)新作業(yè)批改與講評形式,增添學生學習樂趣。
三、即時回響:構建智能化作業(yè)反饋回路
傳統(tǒng)的作業(yè)反饋在及時性與個性化方面存在缺陷,ESWI智慧教育平臺能在完成作業(yè)批改任務的同時反饋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質量。
例如,每次完成相關知識點檢測后,學生利用平板電腦上傳答案,系統(tǒng)會立即生成答題詳情,以及多維度的數據分析,包括班級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學生個人得分、每題錯誤率、每題平均分、選擇各選項的學生姓名及錯題原因分析等,以幫助師生及時了解答題情況,為教師制訂幫扶計劃提供數據支持。
在ESWI“百煉成鋼”板塊中,學生做完習題后,系統(tǒng)會智能生成分析報告,幫助教師精準了解學情,制訂教學計劃。以教師布置“化學的性質與應用”習題為例。在學生完成練習后,系統(tǒng)智能生成的“能力圖譜”可以精確呈現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度、習題對知識點的覆蓋度以及知識點練習次數(如圖2)。
通過分析該圖譜,教師發(fā)現學生對“化學物質的多樣性”和“氧氣”知識點掌握比較牢固,對“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屬和金屬礦物”“溶液”“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等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教師點擊“AI 學情分析”功能,系統(tǒng)就會提供詳細的學生學習情況診斷報告。根據上述報告,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質量提升計劃,包括增加實驗操作訓練、強化基礎知識訓練、深入理解實驗原理、增加復雜反應的學習、系統(tǒng)性復習以及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等措施。
在系統(tǒng)學生端的“百煉成鋼”板塊,系統(tǒng)生成的作業(yè)質量分析報告能全面呈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有的放矢地復習。例如,學生進行“化學物質多樣性”的練習之后,系統(tǒng)生成的“能力圖譜”展示出練習內容對知識點的覆蓋情況、答題正確率、與其他同學對比的練習量,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等信息。學生根據“能力圖譜”中相關信息,點擊掌握度、覆蓋度或練習度中的知識點后,系統(tǒng)可以自動生成相關練習題并推送給學生。系統(tǒng)還會為學生制訂個性化的“練習報告”,展示其答題情況、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等。如,系統(tǒng)顯示學生對“金屬和金屬礦物”知識點掌握不牢固時,學生只要點擊其中一個薄弱知識點,系統(tǒng)就會自動推送相應習題,供學生鞏固練習。
(作者單位:仙桃市仙源學校)
文字編輯" 羅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