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維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方法 將2022年1月—2024年1月醫(yī)院診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服用二甲雙胍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加用維格列汀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血糖水平和胰島β細胞功能情況。結(jié)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0%,48/50)高于對照組(80.00%,40/50)(P<0.05);治療后,研究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xiàn)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G)、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為(5.85±0.73)mmol/L、(7.44±1.69)mmol/L、(6.23±0.98)%,低于對照組的(6.51±0.89)mmol/L、(8.53±2.04)mmol/L、(6.87±1.38)%(P<0.05);治療后,研究組空腹C肽(fasting C peptide,F(xiàn)C-P)、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F(xiàn)IN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為(3.53±0.42)ng/mL、(12.57±1.65)mU/L、(3.51±0.55),優(yōu)于對照組的(2.67±0.33)ng/mL、(10.04±1.08)mU/L、(3.97±0.76)(P<0.05)。結(jié)論
在糖尿病治療中聯(lián)合應(yīng)用維格列汀與二甲雙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島β細胞功能,療效顯著。
【關(guān)鍵詞】 維格列??;二甲雙胍;糖尿?。谎撬?/p>
文章編號:1672-1721(2025)06-0027-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587.1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nèi)科疾病,其發(fā)生是由于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異常,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是胰島素作用靶細胞的靈敏度下降所致。隨著病程進展,患者會出現(xiàn)多器官、系統(tǒng)并發(fā)癥,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要積極治療[1]。臨床可用的降糖藥物較多,一般而言,相比于單一用藥,合理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可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藥物在協(xié)同治療的同時又不會相互作用,故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2]。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能通過減少腸道對糖的吸收、增加外周糖的吸收與消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等多種途經(jīng)發(fā)揮降糖作用[3]。維格列汀屬于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劑,雖然人體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有著促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但受DPP-4影響,作用時間短,該藥物則是憑借抑制DPP-4活性來發(fā)揮作用。此外,維格列汀還有助于患者控制食欲,這同樣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改善[4]。本研究將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了上述2種藥物聯(lián)合應(yīng)用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將2022年1月—2024年1月醫(yī)院診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颊呒捌浼覍賹Ρ狙芯恐椴⒑炇鹬橥鈺?/p>
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5];近期未服用過降糖藥物;認知水平正常;依從性較好,可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標準:對研究用藥存在過敏情況;其他類型的糖尿病患者;近期出現(xiàn)過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處于妊娠期或哺乳階段的女性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服用二甲雙胍片(規(guī)格0.5 g)治療,2次/d,0.5 g/次,餐前服用。結(jié)合患者血糖水平每周增加0.5 g,最大不超過2 g,最大劑量時分3次服用。
研究組應(yīng)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維格列汀片(規(guī)格50 mg)治療,二甲雙胍與對照組使用方式相同,維格列汀片50 mg/次,2次/d,隨餐服用。
2組患者均進行為期4周的治療,其間叮囑患者調(diào)整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依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和血糖水平將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徹底消失且FPG、2 h PG水平下降幅度不低于50%,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且FPG、2 h PG水平下降幅度在25%~49%,無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和血糖水平改善不明顯甚至有加重情況。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血糖水平。于治療前后利用血糖儀檢測患者的FPG、2 h PG水平并記錄,抽取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使用糖化血紅蛋白儀測定患者的HbA1c水平。(3)胰島β細胞功能。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在3 000 r/min速率、8 cm離心半徑下進行10 min離心處理,應(yīng)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患者的FC-P、FINS水平。HOMA-IR應(yīng)用HOMA穩(wěn)態(tài)模型計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血糖水平
治療前,2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各血糖指標水平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胰島β細胞功能
治療前,2組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FC-P、FINS水平上升,HOMA-IR水平下降,且研究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的發(fā)生與飲食、遺傳、年齡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近年來,在人們飲食結(jié)構(gòu)、生活方式改變和老齡化加劇的社會背景下,我國糖尿病發(fā)生率逐年升高且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6]。臨床針對糖尿病的研究較多,但目前依舊無法治愈該疾病,只能通過合理用藥、調(diào)整生活習慣抑制疾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基本手段,選擇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7]。目前,臨床應(yīng)用的口服降糖藥包括2類,以能否促進胰島素分泌來區(qū)分。相比于單一用藥,2種類型的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果,從而更好地達到降糖的目的[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6.00%,48/50)高于對照組(80.00%,40/50)(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FPG、2 h PG、HbA1c水平為(5.85±0.73)mmol/L、(7.44±1.69)mmol/L、(6.23±0.98)%,低于對照組的(6.51±0.89)mmol/L、(8.53±2.04)mmol/L、(6.87±1.38)%(P<0.05)。
本研究使用的藥物中,二甲雙胍屬于非促胰島素分泌劑,是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還可以作為聯(lián)合用藥中的基礎(chǔ)用藥[9]。二甲雙胍能夠有效抑制患者糖原異生情況,減少肝臟糖原的輸出,還能夠提升靶組織對胰島素的靈敏度,均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研究指出,二甲雙胍不僅能促使患者HbA1c水平下降,對于肥胖糖尿病患者還能產(chǎn)生降低體質(zhì)量的效果[10]。維格列汀屬于促胰島素分泌劑,主要通過增加血循環(huán)中的GLP-1濃度來促進胰島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達到降糖的目的。在糖尿病治療中,GLP-1是較為理想的途徑。但在生理情況下,GLP-1的半衰期不超過2 min,會被DPP-4迅速裂解失活,而維格列汀則是通過抑制DPP-4活性來提高內(nèi)源性GLP-1的濃度,從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11]。二甲雙胍與維格列汀聯(lián)合使用,兩者均具備了降糖作用,但機制不同,所以能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yīng),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對于單獨使用二甲雙胍且達到最大劑量后降糖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采取該聯(lián)合方案來提升療效,還可以減少有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12]。
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的FC-P、FINS、HOMA-IR水平為(3.53±0.42)ng/mL、(12.57±1.65)mU/L、(3.51±0.55),優(yōu)于對照組的(2.67±0.33)ng/mL、(10.04±1.08)mU/L、(3.97±0.76)(P<0.05)。在2型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患者存在的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情況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常規(guī)的降糖藥物能促使患者血糖水平下降,但無法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情況,這也是長期患病患者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原因[13]。有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在糖尿病患者明確診斷的10~15年時間內(nèi),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會以每年4%~5%的速度下降,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也在成倍增加[14]。因此,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也應(yīng)當注重胰島β細胞功能的改善。GLP-1是一種僅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發(fā)揮作用的腸促胰素,能夠促進胰島β細胞的增殖并改善其功能。維格列汀作為高效的特異性DDP-4抑制劑,可以有效提高GLP-1血液濃度,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15]。單獨應(yīng)用二甲雙胍無法達到改善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效果,體現(xiàn)出了聯(lián)合用藥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聯(lián)合應(yīng)用維格列汀和二甲雙胍能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時促進其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這對提升患者預后有著積極意義。但本次研究樣本容量較少且研究時間較短,后續(xù)有待擴大樣本容量,并對患者進行長時間觀察,從而了解研究用藥方案對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進而為臨床用藥方案選擇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高寧,馮冰,高勝男,等.多格列艾汀聯(lián)用治療二甲雙胍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效用分析[J].中國藥房,2024,35(6):724-728.
[2] 陳文君,唐篩娣.司美格魯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3,27(34):71-73.
[3] 范文,鄭元娟,王維,等.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血清網(wǎng)膜素-1、Hcy和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3,43(18):4378-4381.
[4] 郭偉,劉娜.達格列凈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變性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3,52(4):530-534.
[5] 張鳳麗,趙一楠,孫建武,等.司美格魯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3,39(15):2164-2168.
[6] 吳立華,黃達,馮青春.利拉魯肽聯(lián)合達格列凈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3,43(11):2588-2592.
[7] 蘇旸,楊玲,李園園,等.二甲雙胍/多西環(huán)素復合微球的制備及其抗Ⅱ型糖尿病合并肺感染的初步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23,48(5):538-546.
[8] 肖竹,伍悅蕾,郭強,等.恩格列凈對新確診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謝指標的影響[J].上海醫(yī)學,2023,46(4):225-230.
[9] 周蓓,李靜,方晨圓,等.二甲雙胍/維格列汀和利拉魯肽對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23,43(3):436-442.
[10] 葉桂云,陳麗娟,賴小錚,等.二甲雙胍治療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鐵蛋白和載脂蛋白B/A1水平變化及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3,31(2):120-123.
[11] 周英旎,石敏,賴敬波,等.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新診斷肥胖2型糖尿病[J].實用醫(yī)學雜志,2023,39(2):170-174.
[12] 何秀麗,鄧大同.達格列凈片聯(lián)合鹽酸二甲雙胍片及甘精胰島素注射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2,42(21):5188-5191.
[13] 李鴻,黃琪,鄭露,等.中藥復方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序貫分析及潛方分析[J].重慶醫(yī)學,2023,52(3):424-431.
[14] 蘇鵬,劉宇琨,梁小華,等.降低二甲雙胍聯(lián)合阿卡波糖治療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事件風險:加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優(yōu)于胰島素[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2,25(9):1054-1061.
[15] 杜青,黃建華,曾宏亮,等.二甲雙胍聯(lián)合多奈哌齊對糖尿病大鼠海馬小膠質(zhì)細胞活化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1,37(22):3115-3118.
(編輯:徐亞麗)
作者簡介:蔡泉方(1992—),男,福建泉州人,本科,住院醫(yī)師,主要從事糖尿病臨床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張麗婷(1972—),女,福建泉州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nèi)分泌代謝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