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以下簡稱“《字課圖說》”)處在東西方交流的時代,享有東西方文化的成果,但在介紹文字時,并沒有采納西方占主流的字母順序,或者按照一般的筆畫從一到多的簡繁順序,而是以“天”字開始,以類排序。這反映了編者們對世界的看法,他們傳承了古典中國的世界觀,將人或人文世界置身于“天地人”的序列之中。
字母順序,即從A字母到Z字母;筆畫順序,從一畫到數(shù)十畫的字,多半是無意義的排列,是方便查找的,但也是凌亂的、叢林式的。我們中國文化對信息的收集整理,認為“天地人”的類別和序列最有意義。其中有深刻的中國觀念,那就是開天辟地,人生其中,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同為“三才”之一。盡管查找不太方便,但這樣的編排和閱讀培養(yǎng)了人們的思維習慣,即將目標對象置身于“天地人”的坐標之中。
字母順序或筆畫順序,追求定位的精確性;“天地人”順序,追求定位的屬性,追求定位的關系和格局。盡管人的意義模糊未明,但跟隨天地世界的展開,讀者自然從有限的、個人的世界里獲得超越,進入無限的時空之中。對日月星辰、風雨雷霆、世代年歲、冷暖溫涼、朔望弦晦、早晚朝夕等產(chǎn)生感應,獲得清晰的認知。
一般來說,我們人類個體總是囿于自己小小的悲歡世界,自己眼前的情緒、欲望、關系是真實可感的,而外在的時空環(huán)境是模糊的,多是尚未被命名、被言說的對象。一旦把時空現(xiàn)象命名、呈現(xiàn)出來,我們就進入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境界,這就是我們先哲所認知到的“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在參贊天地的過程中,我們作為人,不再是渺小的一分子,而是與天地同流。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提到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做一個大人,就是孔子在《易傳》中說的“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做一個大人,即中國人熟知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這種“天地人”的時空觀,在先哲看來,還提供了我們生存的方法論?!肮耪甙鼱奘现跆煜乱?,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奔慈松嬖诋斚?,不僅只是關心眼前,只是近取,還要遠觀俯仰。王羲之后來就感慨:“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p>
[二]
有歷史學家曾經(jīng)斷言,與西方文化相比,中國歷史缺乏“數(shù)目字管理”,這大概是我們文化突出的現(xiàn)象。我們的文化追求本意,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得意忘象。但《字課圖說》充分吸取東西方文明的成果,對文字名詞的介紹追求科學的精確性,一些文字盡可能提供了數(shù)據(jù)的支撐。
如“天”字,編寫者介紹說:“天,積氣也。氣包乎地,近地者氣濃,離地愈遠則愈薄。以風雨表測之,高千尺,氣輕三十之一。高萬有六百尺,輕三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氣盡,氣盡則空,故曰天空?!?/p>
如“氣”字,編寫者除了介紹傳統(tǒng)的說法“靜則曰氣,動則曰風”外,還說:“今化學家有養(yǎng)氣、淡氣、水氣、炭氣等名?!?/p>
如“日”字,編寫者介紹說:“日體如球,能自旋轉,推算其徑,約二百五十五萬里,周圍約八百萬里,大于地球百四十萬倍?!?/p>
如“電”字,編寫者介紹說:“電速三倍于光,每秒約行五十七萬英里?!?/p>
如“風”字,編寫者介紹說:“風行有徐有疾,徐者一小時五里,疾者一小時三四百里?!?/p>
編寫者對文字的介紹不僅注重科學的嚴謹,還提醒讀者中西方有不同的理解。如“彗”字,除介紹了彗星軌道有短長等特點外,編寫者還說:“中國指為妖星,西人則否。”如斗字,在介紹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外,編寫者還說北斗七星的內四星成四角形,外三星略成三角形,“西人名為大熊”。對“閏”字,除介紹字的由來之外,“閏月王居門中,故門王為閏”,編寫者還說“中國曰閏月,西人曰閏日”。又如“東”字,編寫者說:“若援西說,地球南北兩極憑樞旋轉,則東西本無定向,東家之西實即西家之東也?!?/p>
或許就是這種嚴謹使得學生時代讀此書的胡適對科學主義情有獨鐘。我們可以猜測,胡適先生的科學精神在他讀這本字書時就已經(jīng)打下了基礎,他后來能夠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金句應該得益于這部書。胡適創(chuàng)作出名文《差不多先生傳》,就是提倡認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三]
當然,在我們的時空中,很多文字仍有中國文化的歷史和詩意。這就是文字的意義之一。文字不僅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時象天法地,抵達世界的本質,還承載了人文歷史的內容,不斷豐富了其內涵外延。因此,我們的漢字,可以說每一個應用千百年之久的漢字,都能跟經(jīng)典發(fā)生鏈接。
如“雨”字,除了介紹雨字的字形、成因外,編寫者還說:“詩雨我公田之雨?!边@就是《詩經(jīng)》中說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如“乾”字,除了介紹“乾”字的意義外,編寫者還引用說:“左傳外強中乾。乾者濕之對也。”
如“昭”字,除了介紹“明之顯者曰昭”外,編寫者還說:“廟祧之位,左昭右穆,父為昭,子為穆?!?/p>
如“景”字,除了介紹古時的影字就是景字外,編寫者還舉例說:“周禮,正日景是?!?/p>
如“昏”字,除了介紹“日低為昏”外,編寫者還接著說:“淮南子日至于虞淵,是謂黃昏。日至于蒙谷,是謂定昏?!?/p>
如“晏”字,除了介紹“天清無去謂之晏”外,還介紹晏有晚義,編寫者舉例說:“淮南子日至于桑野是為晏食?!?/p>
如“表”字,除了定義“見于外者曰表”,編寫者還說:“論語必表而出之是也,故引申為表里之表?!?/p>
因此,時空不僅是自然的、客觀的,也是人文的、歷史的。我們的時空文字自然有我們中國人文歷史的消息。
如“雪”字,除介紹“臘雪能殺諸蟲,春雪則否”外,編者還說:“中國五臺山之雪經(jīng)夏不消,南北二極及寒帶間皆如是?!?/p>
如“震”字,除介紹“地下陽氣破地面之陰氣而出,其聲霹靂足以振物,故曰震”外,編者還說:“震澤太湖也,今分跨江浙蘇州常州湖州三府?!?/p>
如“申”字,除介紹是地支名,農歷七月為申月外,還介紹說:“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府。又春申江,在江蘇上??h?!?/p>
如“晚”字,除了日暮外,“《漢書》以衰周為晚周?!妒酚洝芬阅┦罏橥斫溃匀∧阂狻?。
如“伏”字,“秦德公定三伏之節(jié),以夏至后三庚為初伏,四庚為中伏,立秋后初庚為末伏”。
時空中的溫涼消息也成為我們空間地理的特征?!皽亍弊?,“溫水出今四川合江縣,至涪州入黔江,一名煖水。又郡名,浙江有溫州府”?!皼觥弊郑皾h武帝改雍州,曰涼州,亦以地處西邊氣候寒涼之意”。
時空中的文字也在經(jīng)歷轉換,如“臘”字,是年終祭祀百神的意思,“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曰臘”。如“年”字,“凡五谷一年一熟,故說文以谷熟為年”。“年即歲也,夏曰歲,殷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谷一熟,載取物終更始?!边@個“載”字,讓我想到家鄉(xiāng)話,我們湖北隨州人問候外出回鄉(xiāng)的人總會說:“你幾載回來的?”原來“載”這個字并不土里土氣,而是承載了遠古的消息。
[四]
時空文字不僅在文明史的演進里有了人文意義,而且在我們人類的讀取中有了價值判斷。
如“上”字,編寫者介紹說:“與尚通,如上賢上貴皆有尚義?!?/p>
如“橫”字,“不順曰橫”“又東西曰橫,亦曰廣,又借為獷,如橫民橫議橫政皆有獷悍之義”。
如“極”字,本來指北極南極等極盡處,但“也引申為標準之名”。
如“經(jīng)”字,本來指布帛之直絲,后來指地球的南北之線,更引申為“恒?!敝x,“凡經(jīng)傳經(jīng)權等字,皆本常字之義”。
如“左”字,“手相左助也,故上右而下左,如左遷之左是。又手足以右為便,以左為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而右字,“凡室之南向者,入則右在東,出則右在西。又手足便右不便左,故以右為強,如豪右之右,即有強義”。這種左右?guī)淼膬r值判斷有如英語中的一句名言:Right is Right!
我們對時空文字的研讀因此不僅富于教益,也富有趣味。時空似乎是萬古如常的存在,但因為人類的參與,它們似乎有了價值,有了溫度,有了彼此的鏈接。在現(xiàn)代人倡言“萬物相互鏈接”的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之前,我們的先哲就明了時空一體。如“東”字,編寫者說,“于時為春”;“西”字,“于時為秋”;“南”字,“于時為夏”;“北”字,“于時為冬”。
我們時空的命名因此有著豐富的信息,即如東南西北,不僅有著空間意義,在人文五行上也有分別。即“東”字,“五行屬木”;“西”字,“五行屬金”;“南”字,“五行屬火”;“北”字,“五行屬水”。還有陰陽消息,如“干”字,編寫者介紹說:“即爾雅所謂歲陽也?!薄爸А弊?,編寫者介紹說:“爾雅所謂歲陰也?!?/p>
今天中國和漢語世界已經(jīng)在“地球村”里,跟“西人”的共時性更強,類似于陰陽、五行一類的觀念已經(jīng)相當?shù)×?。同樣淡薄的,還有關于時空的干支記憶,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些字,對今天的我們來說相當陌生?!蹲终n圖說》的編寫者鄭重地將這些文字作為時空的一部分介紹出來,肯定不是讓我們獵奇,而是讓我們記住,這是我們先人的發(fā)現(xiàn),是我們文化對天地時空的參贊和成全。
因此,我們說,《字課圖說》編寫者所具有的時空觀并非后人以為的“過渡階段”“歷史的中間橋梁”,而是中西會通中對意義的留存和堅信。通過這樣的文字介紹,我們多少明白,在現(xiàn)代簡便的時空名稱之外,還有不少名稱曾經(jīng)擔負過重要的功能,等待我們了解,等待我們去激活漢字和漢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