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悉柳斌先生逝世,作詩以悼:“贛地顯才干,京華建教勛。堅行宏素質,矢志振人文。學識毫端見,吟哦心露聞。夜來遺墨展,哪得不思君?!?/p>
在歷屆的國家教委、教育部領導層里,柳斌先生是頗有思想、頗富才華的一位。他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留校工作。后回故里江西萍鄉(xiāng),工作出色,從市教研室主任,一步一步上來,直至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總督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他建樹甚多,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提倡、推行、堅持與豐富素質教育的思想。
[一]
我與柳斌先生相識于1995年10月。他來廈門考察教育,先后參觀廈門一中、華僑中學、松柏中學。我時為《中國教育報》記者,是陪同人員之一。一日中午休息時間,我將采訪稿送給柳斌先生審閱,同時呈一本自印詩冊《江上集》,很高興地與柳斌先生交談幾句寫詩的經歷與體會。次年2月,我在北京參加中國教育報刊社會議,他到會做基礎教育改革的報告。散會離場,他走到我面前,握著我的手說:“老譚還是一位詩人呀!”
以后好長時間我們未見面,也未通音訊。直到2003年我出版了《紫南齋詩詞》,寄了一本給他。由于通信地址變化,他很遲才收到。2004年4月下旬,我正在湖南出差路上,他打我電話,車上顛簸,手機信號不好?;氐劫e館與之通話,記下他的地址?;貋硪院?,將在湖南的吟作與近著《紫南齋游記》寄給了他。5月上旬收到他寄來詩詞《心露集》。內有一箋,箋上是手書詩一首《〈紫南齋詩詞〉讀后即興》:“吟哦紫南味有余,詠誦三過漏聲遲。胸有如濤真情意,一望山川盡是詩。”
接書與詩箋后,我作詩兩首,分別用隸書與行草錄呈。一首是《謝柳斌部長賜作》:“咳玉傳音口角香,紫南一卷費評章。江山入畫才情涌,風雨如歌興致狂。往昔識荊因木鐸,而今續(xù)緒吐詩腸。他時重作京華客,可許登堂唱和忙?!绷硪皇资恰蹲x〈心露集〉》:“長教多勛業(yè),公余寫仄平。胸中風韻滿,筆下海濤驚。憂樂頻添感,湖山不了情。詩書雙璧合,一卷藝壇傾?!?/p>
2007年9月,柳斌先生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身份,來廈門調研。當時我已退休,未參加座談。他向在座的市教育局領導了解后,約我晚上在廈門賓館五號樓見面聊天。我們從高等教育法聊到新課程改革,再聊到教育改革形勢,最后聊到詩詞。
我當場作《柳斌部長蒞廈考察相見暢談賦詩一首以贈》:“京華執(zhí)手笑言溫,又是相逢在鷺門。話古證今攄塊壘,揚清激濁動詩魂。羨君勛業(yè)杏壇著,笑我微才丈席喧。雖屬賦閑心不老,宏文布道性情翻。”首句指這年1月在北京參加中央教科所成立50周年時與他見面合影之況。他讀后十分高興,連聲說道:“你是真正的詩人啦,只是太謙虛了?!?/p>
他遂示《富華山下悼耀邦》詩索和。詩曰:“萬般感慨駐陵前,百姓嘖嘖盡稱賢。常思撥亂反正日,每憶救失安邦年。心潮澎湃謀國是,意氣風發(fā)致政廉。了卻身前身后事,青山綠水伴君眠?!?/p>
次日清晨,我和之一首,用短信發(fā)給他,他回復:“你真是捷才呀!”和詩曰:“少年壯志出瀏陽,笑傲浪翻風雨狂。主政長團勛業(yè)巨,雪冤撥亂性情剛。一生廉潔凜然氣,兩字公誠爽朗腸。身后英魂山水伴,是非不毀姓名香?!?/p>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我作詩一首,歌頌教師形象:“職業(yè)清貧道德奇,克艱赴難挺英姿。汶川如立群雄像,應鑄師魂百丈碑?!彼姾笾苯泻茫⒓崔D給《中國教師報》發(fā)表。因而此詩流傳甚廣,被人援引。
[二]
我與柳斌先生時有唱和,用手機短信往來。這些詩詞來往,多系于教育題材。略舉幾例。
2007年3月,我寫《有感,致教育官員》一詩:“從來教育有三難,難辦難為難做官。百業(yè)因才呼喚急,萬家求學激情彈。公平效率須兼顧,改革創(chuàng)新思竭殫??v是艱辛猶奮進,人民滿意始心安?!彼氐溃骸敖逃母铮囊搽y,不改更難。”
我又作《因心關教育答圈中之人》:“不改也難改亦難,難題種種眾相嘆。年年減負負猶重,日日圖新新蹣跚。教育振興非口號,質量長系怎心安。書生憂患天然性,莫作九斤老太看?!彼春蟠鸬溃骸叭送诵??!?/p>
2007年6月初,我將《親歷恢復高考30周年而作》一詩發(fā)給他,其中有“盛況于今猶目在,韶華逝去尚情牽”之感慨。他于6月12日答之一首《隨感雜詠》:“靜音讓道不尋常,鮮花美食空調房。試后課本付一炬,堪嘆高考競瘋狂?!蔽液驮妰墒祝骸熬囬_道轎車忙,家長緊陪官到場。更有傳媒勤炒作,生徒焉得不慌張?!薄靶年P高考理應當,詎料年來已失常。但愿皆持平穩(wěn)態(tài),不教他歲更癲狂。”
2007年12月,他示《語論十首》于我,謙言“指正”。在小引中寫道:“人類在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中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了語言。人類通過擁有語言的方式擁有整個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語言先于個體的人而存在。人生活在語言中,因而也生活在歷史和文化中。有感于斯,作《語論十首》以詠之。”
我深以為然,答之一律:“人類語言勞動成,自然社會漸趨明。交流情感心思播,吹鼓文明口舌耕。平仄音分唯我有,古今書載賴揚旌。時遷代換當求變,應記靈魂不可更。”他特別喜歡末聯(lián),次年12月在北京參加《中國教師報》創(chuàng)辦五周年時見到我,緊握手說:“你那首詩和得好?!?/p>
2008年4月,他又見示《談詩論句》:“遣詞須著意,造語但率真。桑麻關國是,風雨系民心。云天堪放眼,山水足怡神。吟哦韻味雋,詩外功夫深?!毕蛭宜骱?。
我和韻三首:“言志本天性,踏歌因抱真。唐情多醉眼,宋理細研心。吟唱風傳韻,推敲筆出神。江山時助我,識遠睿思深。”“詩從何處寫,情在意天真。春雨朦朧景,秋風坦蕩心。性靈知物性,神韻著精神。衍派無須問,自然趣味深?!薄安蛔骺找髡Z,因求物事真。遣詞忍害意,得句可娛心。杜圣李仙韻,郊寒島瘦神。時遷風格異,品味自知深?!?/p>
[三]
2016年10月,我作《七十述懷》詩:“身誤儒冠霜染顛,韶華驚入古稀年。珠湖歇浦頻飛夢,昔景虛名半逐煙。秋色滿城憐夕照,銀燈一盞寫新箋。時人如問閑居事,尚有情懷未負天?!焙驼哌_35人。
柳斌先生興作《有感,和南周韻》:“司晨時鳴高樹顛,總把韶華變舊年。似水流光成秋夢,多少英雄下夕煙。爭優(yōu)處處傳新照,考試年年翻素箋。知否樹人真大事,誰教日月?lián)Q新天?!?/p>
此詩已不是單純的酬和,而是抒發(fā)作者情懷,緊扣教育大事,憂慮教育弊端。當再次翻閱其詩詞《心露集》,更覺如此。于是寫下了《詩中的教育情懷——讀柳斌詩詞有感》一文,刊發(fā)于《未來教育家》雜志2016年12期。這一期首篇是他的署名文章《提高素養(yǎng),圓夢中華》??磥硎蔷幷呋蛴幸鉃橹?。
我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情懷者,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年近八旬的柳斌先生是一位頗具思想深度與理論修養(yǎng)的教育家,其對素質教育的倡導、闡述、推行與堅守,對中國的基礎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帶著濃厚的書生本色,喜歡寫詩詞。而他的詩詞中總是充滿著時代氣息,旨在指點教育、為教育鼓與呼?!?/p>
2017年11月,柳斌先生寄來第二本詩詞集《心航集》。從“心露”到“心航”,他的詩境有了新的上升。讀罷賦詩一首以贈:“初心欣潤露,詩海又新航。丘壑襟胸在,桑榆意趣長?;虑殡m遠逝,黌序未能忘。起讀風華集,悠然口角香。”
(插圖:珈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