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 | 鴨翅 | 鴨掌 | 鴨鎖骨 | 鴨頭
……
鴨脖、鴨翅、鴨掌、鴨鎖骨、鴨頭等鴨貨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粘I钪械牧阕煨∈场x嗀洓]有多少肉和脂肪,卻口感扎實、滋味十足,吃起來富有趣味,正好滿足人們不想長胖但要解饞的貪心。觀看影視劇時搭上一些鴨貨,屏幕上的人嬉笑哭鬧,屏幕外的人啃咬嘬嚼,情緒有了具象的味道。
鴨貨扎根于民間飲食傳統(tǒng)?!都t樓夢》第八回提到 “糟鵝掌鴨信”,其中鴨信即鴨舌?!霸泫Z掌鴨信”就是將鴨舌煮熟、剔骨后,用雞湯加鹽復煮,再用香糟汁或糟油糟制。光想想就口舌生津,被香個跟頭。此處對鴨舌的描寫雖著墨不多,但反映出在當時已有鴨貨的一席之地。
當然,鴨貨的故事不止于《紅樓夢》。在旅游市場和休閑食品市場的推動下,各地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鴨貨,于是每只鴨子都有了自己的故事,廣袤的大地上到處都生長著鴨貨的傳說。
武漢鴨脖
關于武漢鴨脖的誕生故事便有兩個,一說20 世紀90 年代初,湯臘九在成都學習鹵菜技術和中藥材配方,回武漢后開起了第一家鴨脖子專賣店;一說精武路下崗工人開啟了武漢鴨脖的輝煌之始。
武漢鴨脖還有更多的故事,為那根鴨脖抹上神秘色彩。武漢鴨脖麻辣鮮香,油亮的色澤十分誘人,濃郁的鹵香撲鼻而來。鴨脖口感緊實而富有彈性,肉質(zhì)絲絲分明,每一口都充滿嚼勁。鹵制的湯汁完全滲透到了骨頭里,越嚼越香,讓人欲罷不能。武漢鴨脖的辣味最為突出。剛?cè)肟?,辣味在舌尖上悄然散開,接著蔓延至整個口腔,帶來強烈的刺激感,鹵料的香味和微微的甜味,巧妙地中和了辣味的沖擊。
咀嚼中,鴨脖中的香料味道逐漸釋放出來,花椒、八角、桂皮……讓人回味無窮?,F(xiàn)鹵的熱氣飄逸在武漢的街頭巷尾,穿過精武路、黃鶴樓、東湖……
武漢鴨脖已經(jīng)成為地方代名詞。外國游客到武漢也要吃上幾只武漢鴨脖,一邊驚呼鴨脖“模樣怪異”,一邊小心翼翼地嘗試。
浙江衢州鴨頭
浙江衢州鴨頭要追溯至上世紀,那時衢州有一家冷凍廠,專殺鴨,鴨頭無人問津。一個中年婦女為補貼家用擺了 “味鮮贊鴨頭” 鴨頭攤,便宜又好吃,很快風行衢州,接著小吃店、大排檔、飯店、賓館等推出衢州鴨頭。此后,衢州鴨頭遍地開花,在全國打響招牌。打開外賣平臺,搜索衢州鴨頭,會跳出許多名字僅有微小差別的店鋪,難以辨別誰是正版。只有實際品鑒一番,才能得出“最佳選擇”。
衢州鴨頭多是香辣口,趁熱吃軟嫩有彈性。鴨頭外皮微微酥脆,肉質(zhì)鮮嫩多汁。它的辣味不同于川渝地區(qū)的麻辣,也不同于湖南地區(qū)的純辣,而是帶有濃郁香料味的鮮辣。
南京鴨四件
到南京,要吃鹽水鴨烤鴨,也要吃鴨貨。南京的鴨貨拋開“辣”元素,將“咸鮮”一味發(fā)揚光大。
吃膩了鹽水鴨鴨肉,便要上鴨四件,如此循環(huán),百吃不厭。南京鴨四件用老鹵腌制,鹵湯中的醬油、冰糖等使鴨四件逐漸上色,呈現(xiàn)出誘人的紅棕色或深褐色。鴨翅皮和肉之間有一層薄薄的油脂,口感更滋潤。經(jīng)過鹵制后,鴨翅的骨頭也被鹵得入味,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鴨掌軟糯,幾乎沒有什么脂肪,越嚼越香。鴨肫質(zhì)地緊實,口感脆嫩,咬起來嘎吱嘎吱的,而且內(nèi)臟風味經(jīng)過鹵制后變得更加濃郁。鴨肝細膩柔軟,入口即化,帶有淡淡的鹵香和甜味。
鴨血粉絲湯則將鴨血、鴨肝、鴨腸等鴨雜匯入一碗,撒上一撮香菜,那真是“乖乖隆地咚”!鴨血彈嫩、鴨肝粉糯、鴨腸爽滑,若是錢包富余,再放上一塊緊實有嚼勁的鴨肫,連湯都能喝干凈!
斗門橫山鴨扎包
斗門橫山鴨扎包是珠海的省級非遺美食,有鴨腳包、鴨下巴包和鴨翼包等。
傳說清朝光緒年間,一個叫葉鴻波的人偶然嘗試把鴨腳、鴨腸包在一起腌制后清蒸,摸索出制作原始版本的“鴨扎包”。他的兒子葉潤超傳承技藝,且創(chuàng)新地將剩下來的鴨腳、鴨下鏟、鴨翼等 “廢料” 和肥豬肉進行腌制晾曬,并用鴨腸將其捆扎在一起,分給工友們品嘗,大家贊不絕口,橫山鴨扎包由此得名。
鴨扎包經(jīng)過腌制后再進行晾曬,這一過程使食材中的水分逐漸蒸發(fā),油脂滲出,蛋白質(zhì)和脂肪發(fā)生分解和轉(zhuǎn)化,產(chǎn)生更多的風味物質(zhì),形成了獨特的臘香。有時店家還會在里面放上廣東省人民的心頭好——陳皮,添上一絲清爽氣味。鴨扎包蒸一蒸便可食用,臘味咸香,肉質(zhì)甘醇。
鴨貨零食
“碎片化”是現(xiàn)代生活的關鍵詞,“刺激”是平淡生活的佐料,隨時可吃、隨時可以放下的鴨貨逐漸在零食屆中做大做強。小包裝鴨貨成為追劇、野餐、辦公零食新寵,商家不再滿足傳統(tǒng)香辣,川式山椒風味、泰椒冷泡風味、泡椒酸辣風味、檸檬酸辣風味等群雄逐鹿。在口味創(chuàng)新的浪潮之下,鴨貨零食的包裝設計也踏上變革之路。簡約時尚風、復古國潮風、可愛萌趣風等風格爭奇斗艷,緊緊抓住消費者的眼球。
各式各樣的包裝,五花八門的故事,層出不窮的品牌,足以可見鴨貨已從傳統(tǒng)食材演變?yōu)樘厣r明的產(chǎn)業(yè)符號,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浪潮中闖出一片廣闊天地。但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無需思考鴨貨的前生今世未來,只要吃就好了,正是——閑來無事小神仙,一盤鴨貨樂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