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記承天寺夜游》中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弊x他的詩詞,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那些屬于我們的“蘇東坡時刻”。
化學(xué)老師演示如何做實(shí)驗(yàn):燒瓶下墊石棉網(wǎng),用酒精燈加熱瓶中的液體;液體變成蒸汽,經(jīng)管道進(jìn)入另一個溫度較低的容器,重新冷凝下來。老師還會三令五申必須小心,如果不小心打翻酒精燈,要立即用濕抹布覆蓋滅火。做實(shí)驗(yàn)永遠(yuǎn)安全第一,遇上一次事故,心驚肉跳之下會記得很久,就像蘇東坡制墨差點(diǎn)燒了房子。
蘇東坡一生酷愛墨,被流放海南時他見當(dāng)?shù)赜性S多松樹,便研究自己制墨,幾番試驗(yàn)改良后終于成功。在《記海南作墨》中,他寫道:“己卯臘月二十三日,墨灶火大發(fā),幾焚屋,救滅,遂罷作墨。得佳墨大小五百丸,入漆者幾百丸,足以了一世著書用,仍以遺人,所不知者何人也?!?/p>
做壽司并不難:米飯煮好馬上摻一些醋,攪拌放涼,包上紫菜,里面卷上黃瓜、牛油果,用竹簾卷緊成型后切開。做壽司也是個自由創(chuàng)新的好機(jī)會,可以把米飯壓成型以后再放各種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挑戰(zhàn)自己的味蕾和審美。既然三文魚可以,烤鴨、紅燒肉又有什么不可以?
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弊鰤鬯疽玫街窈?,已經(jīng)有了竹子;米飯上蓋一塊紅燒肉,就有了肉。有竹又有肉,不俗也不瘦。
洗澡水清亮、溫?zé)?,浸潤皮膚上的每個毛孔。
曾是身體一部分的死皮就此脫落,告別生命,進(jìn)入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清潔身體就像清潔房屋和庭院,需要用一點(diǎn)力氣,把沾染了灰塵的多余蛋白質(zhì)從身體表面刮去。自凈自新會有痛感,但是非常必要。
蘇東坡在搓澡的時候也呼吁要輕些:“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自從有了零花錢,管理收支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心情每天在節(jié)儉和行樂之間來回擺動:過于節(jié)省會破壞當(dāng)下的快樂,花光預(yù)算又會使未來更大的喜悅遙不可及。財務(wù)管理的快樂與兩難,蘇東坡也都經(jīng)歷過。
蘇東坡在黃州的時候一度十分拮據(jù),為了維系生活,他每月拿出四千五百錢,分作三十份,一串串掛在房梁上,每天只用一串。如果這天有節(jié)余,他就把余錢投進(jìn)一個竹筒。存到一定數(shù)量,他就拿出錢來跟朋友吃飯喝酒。
現(xiàn)在的橋梁和高速公路一樣寬闊平緩,在陸地上延伸得很遠(yuǎn),直到高聳的橋塔和粗大的鋼纜從身邊掠過,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身在橋上,橋下就是滔滔流過的大江。像蘇東坡一樣眺望江水,感嘆“大江東去”,想象自己在水上飛行。
蘇東坡一生與水有緣,在西湖修蘇堤,在黃州泛小舟,甚至漂洋過海,直下海南。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與他的平生際遇緊密相關(guān)。每臨江河,蘇東坡常有感慨。大江大河截斷田野,江上的船帆好比飛鳥,彼岸恍惚是另一個世界。如果他能預(yù)見到橫跨大江南北的橋梁,可能會寫出海鷗俯瞰視角的詩句。
出門玩遇到下雨,也許會覺得掃興。但無論是不是有地方躲雨,都可以學(xué)蘇東坡,不計較被淋得有多狼狽,而是平靜心緒,看蒼云垂野、山色空蒙,聽穿林打葉、腳底一聲雷。
蘇東坡熱愛戶外:春游、秋游、登山、種花……所以遇到下雨是常事,他的詩詞中處處是雨,觀雨賞雨不避雨。在離開黃州前,他特地叮囑朋友們不要忘記幫他時時翻曬蓑衣。
(雨琳摘自《少年新知》2024年第11期,邱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