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在中國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院院士和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并指出:匯聚一流創(chuàng)新人才、產(chǎn)出一流科技成果、貢獻一流咨詢建議、打造一流學術平臺,廣大工程院院士和工程科技工作者在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奮斗的進程中爭當排頭兵。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素來強調(diào)勇于擔當、敢于擔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寄語廣大青少年,勉勵他們擔當社會責任、擔負時代使命,要求他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將來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閱讀材料,請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寫作指津
立意,通俗一點可理解為確定寫作的中心思想。莊子說:“語之所貴者,意也?!北銖娬{(diào)了作文立意的重要性。閱讀材料并結合文題要求可知,作文主題可表現(xiàn)為:奉獻、勇往直前、積極樂觀、奮斗等。在立意時,我們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立意要準確。本次寫作訓練對材料與文題的要求簡明清晰。所以我們首先要仔細揣摩材料與題目的要求,圍繞所選主題展開寫作。
2.立意要深刻?!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可切入的角度非常多,但要想讓作文出彩,就必須有更深刻的立意,比如“延續(xù)華夏精神”等。
3.立意要高遠。立意時,需要有高瞻遠矚的視角,如寫一篇以不斷積極進取為主題的演講稿;一篇要在有限生命中努力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讀書筆記等。
例文展示
克服磨難,延續(xù)華夏精神
◎湯婧文
亙古至今,磨難如多事之秋,縈繞著萬千境遇。磨難可以將人推入萬丈深淵,也可以將人托向成功的巔峰?!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中華上下五千年,華夏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書寫了無數(shù)克服磨難的故事。
磨難歷練了華夏民族堅忍不拔的品質(zhì)。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報仇雪恨,成為千古佳話;司馬遷遭受宮刑,卻能忍辱負重,寫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李白仕途失意,卻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保惶K軾被貶黃州,卻能“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痹囅?,若勾踐的膽識不夠,沒有給他臥薪嘗膽的力量,他如何覓得良機,平息心中的憤懣?若司馬遷在獄中意志消沉,喪失希望,如何著出名揚千古的《史記》?若李白與蘇軾沒有樂觀的心態(tài)和頑強的信念,遭受打擊后一蹶不振,何來膾炙人口的古詩詞韻?種種過往,練就了吐納百川、堅忍不拔的華夏精神。
磨難激發(fā)了九州大地覺醒意識的復蘇。九州大地的近代史,是一段苦難史、屈辱史,但也是一段奮進史、變革史。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我們的祖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列強的入侵、祖國的分裂,中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涌現(xiàn)了眾多仁人志士,他們?yōu)榱嗣褡宓莫毩⒑妥饑?,前赴后繼、奮力抗爭,以血肉之軀筑起新的長城?,F(xiàn)如今,九州大地煥然一新、朝氣蓬勃,希望的曙光灑滿大地。
著眼今朝,曾經(jīng)飽受磨難的中國正以其自強不息之勢,將歲月留下的烙印一點一滴沖刷,如今已然成為泱泱大國,中華民族的血淚屈辱早已成為舊影。
抬眼望,中華民族前方的道路永無止境。磨難使華夏民族擁有更強的凝聚力,讓華夏精神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源遠流長。
●點評
這篇作文的語言鏗鏘有力,仿佛在大聲疾呼、大聲吶喊,小作者從磨難“歷練了華夏民族堅忍不拔的品質(zhì)”“激發(fā)了九州大地覺醒意識的復蘇”,最終“成長成泱泱大國”幾個方面總結出了“磨難使華夏民族擁有更強的凝聚力”這一觀點,情緒飽滿,立意深刻。
堅 持
◎李欣蕊
風泱泱,潮滂滂;鵬展翅,鯤騰翔。人生百年路漫漫,若不能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精神導向,又怎能夠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縱觀歷史長河,唯有堅持,才能成就這一理想。
堅持,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質(zhì)。達到目標、實現(xiàn)理想,是堅持的意義。堅持信念、堅持理想、堅守內(nèi)心,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迎來華麗的轉(zhuǎn)身。
荀子曾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堅持是實現(xiàn)理想最便捷、最有效的一條路。試問,你在理想之路上前行時,若遇到一塊塊大石頭阻礙你的腳步,你是選擇踏過去、搬走它,還是繞開、退后?若你只一味地繞開甚至退后,終有一天,目標會變得遙不可及,石頭會多到無法躲避。只有咬牙堅持,才能使道路越來越寬闊,困難越來越渺小,目標越來越觸手可及。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眻猿质侨祟悷o窮生命力的來源。堅忍、毅力、頑強的品質(zhì)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一部分,它們就像無堅不摧的長矛,讓一切退卻、消極、懦弱的念頭都無處可藏。抗日戰(zhàn)爭、建立新中國、發(fā)射衛(wèi)星、科技創(chuàng)新……每一個困難,每一次戰(zhàn)斗,每一段砥礪奮斗的歲月,都是一盞盞長明不滅的燈火,照耀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正如曹操所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辈还苁澜缛绾巫兓?,堅持精神永不褪色,歷久彌新。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奮斗的艱辛,并收獲成功的喜悅。宋人曾鞏學習時,發(fā)揚王羲之寫字洗筆把池水染黑的精神,寫出了名揚天下的《墨池記》。
“少年強則國強”,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堅守、傳承和發(fā)揚先賢們的偉大精神,在學習的新征程上,我們用堅持這對翅膀,飛越最高峰,穿過大草地,永不停歇,勇往直前!人間驕陽似火,風過林梢,而我們正值青春!陽光灑在黑板上,照亮奮斗的少年和他璀璨的夢想。年少的我們,低頭學知識,抬頭望前程。我們要勇立潮頭、劈波斬浪,與祖國同進退,與時代共頻率,以堅持為榮耀,以報國為己任!
盛世中華,未來有我!
●點評
這篇作文闡述了堅持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個人成長、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作文以歷史和現(xiàn)實的例子為支撐,強調(diào)了堅持作為一種精神品質(zhì)的價值,展現(xiàn)了其力量和意義。結尾激勵青年一代要繼承和發(fā)揚堅持精神,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力量,體現(xiàn)了青年一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語言生動精辟,既有豐富多樣的事例,又有邏輯嚴密的論述,前后照應,值得學習。
【江西南豐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