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7年(萬歷十五年),大明歷史上平平淡淡的一年。這一年前后,明王朝似乎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度f歷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卻說,“1587年,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fā)展的盡頭?!睘槭裁础盁o事可記”,明王朝卻已走到了發(fā)展的盡頭?
這一年前后,世界風起云涌,努爾哈赤在東北悄然崛起,西班牙艦隊將征服英國。明王朝只有些許小事,諸如海瑞去世,戚繼光去世,萬歷皇帝漸漸不參加經筵、朝會等活動,李贄出家等。讀者不難發(fā)現,許多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都在深沉地敲響大明王朝的喪鐘?!捌溟g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歷十五年》的英文版名稱“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即《無關緊要的1587年:明王朝的衰弱》),無關緊要而又衰弱,看似矛盾卻是意料之中。
萬歷十五年,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病故已五年,短短五年,張居正施行的政策被全部推翻,煙消云散,了無痕跡;張居正提拔任用的人才,或被打倒,或被流放,或被免官。
萬歷皇帝九歲登基,接受張居正等文官集團安排的教導,學習經書、歷史等知識、禮儀,稍有懈怠或偏離主題,就會受到皇太后的嚴厲督導和張居正的嚴肅“規(guī)勸”?!凹核挥?,勿施于人?!睆埦诱约核缴钌菝覠o度,卻要求皇帝節(jié)約儉樸。教育有多嚴苛、信任有多深,被背叛的感覺就有多強。萬歷皇帝發(fā)現張居正的言行不一,不啻冰雪襲擊從天而降。皇帝被其深深傷害,張居正這座圣碑轟然倒下。從此,萬歷皇帝脫離了羈絆,如脫籠鴻鵠,如脫韁野馬,無所顧忌,率性而為。
不可否認,萬歷皇帝起初也積極進取、有所作為,但多次遇到背離遭到反對之后,萬歷心灰意冷,怠政無為,三十多年不理朝政、不任命官員、不發(fā)文件,國家制度極其僵化。官僚集團謀求私利,潛規(guī)則大行其道,“在道德的旌旗下,拘謹和雷同被視為高尚的教養(yǎng),虛偽和欺詐成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鄙鐣盍乐厝笔В麄€王朝僅僅依靠慣性運行。
大明王朝墜入歷史陷阱,不復崛起,最終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個中原因,黃仁宇認為,“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p>
作者以其“大歷史”觀而聞名,提倡“敘事不妨細致,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以海瑞為例,海瑞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清官,有“海青天”之譽,他一心為民、鐵面無私、執(zhí)法如山,被朝廷樹立為官員的榜樣、道德的楷模、人臣的典范,生前死后都享有道德上的至高榮譽。但這樣一位厲行勤儉、剛正不阿的清官在明朝卻成為一個悲劇性人物。黃仁宇對海瑞的評價恰如其分:“個人道德之長,仍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p>
閱讀《萬歷十五年》可以看出:影響民族發(fā)展、朝廷氣數和個人命運的大事件,很多時候并不以驚天動地的方式橫空出世,而是潛滋暗長于日常生活中,以一件件小事的面貌出現??简烆I導執(zhí)政能力的也未必一定是緊急事件、重要事件、危機事件,更在于對日常小事的處理抉擇。
讀《萬歷十五年》,我們了解了明朝萬歷年間的重要人物、社會面貌,作者揭示了明朝衰落、傾頹、滅亡的深層原因,分析了明朝官僚體制的腐敗與效率低下、法律與道德的分離、皇帝與首輔的權力斗爭、財政危機與貨幣貶值、軍事力量的衰弱、社會矛盾的加劇諸多積重難返的現象。這種現象,成為壓垮駱駝背上的一根根稻草,最終蟻穴潰堤,分崩離析;這種現象,是明王朝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王朝最終走向覆滅的根本原因。
袁傳寶: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多家報刊。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