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配上文字講解,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讀物,比較適合低齡段學生閱讀。在小學階段,圍繞繪本開展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發(fā)投入閱讀活動中,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拓展學生思維。
本文以繪本為載體,通過研究利用繪本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策略,以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并提升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能力。
一、繪本進入小學閱讀課堂的意義
不同于傳統(tǒng)教材,現(xiàn)在的教材內容和風格都更接近于繪本,常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知識,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尚處于萌芽階段,他們對圖畫的敏感度比對文字要高得多。在閱讀繪本時,他們能將承載了大量信息的圖畫及與之相匹配的簡潔文字轉化為自身內部認知語言,從而使形象思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同時抽象邏輯思維也能得到相應提升。因此,將繪本引入小學閱讀課堂,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也能契合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教材對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二、利用繪本激發(fā)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策略
1.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繪本
不同年齡段學生對繪本的需求有所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符合學生當前認知發(fā)展水平的繪本,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要考慮繪本設計的美感。優(yōu)秀的繪本無論是在構圖、色彩搭配上,還是在版式的設計上,都蘊含著富于變化的美,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其次,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應盡可能選擇故事情節(jié)相對簡單的繪本,主要人物控制在4到6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2.結合教材編排構架選擇繪本
優(yōu)秀的繪本不僅可以作為獨立的課外閱讀材料,也可以作為課堂教學補充,以豐富語文教學資源。引入語文課堂的繪本,其主要作用是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輔助閱讀教學的繪本內容應與教材內容有所聯(lián)系。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單元主題來確定閱讀教學主題,選擇與該主題相同或相近的繪本,這樣繪本的內容就可以作為教材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拓寬學生思維,擴大其知識面。
例如,一年級上冊開篇編排了“我上學了”主題,教師就可以引入《大衛(wèi)上學去》《狗吃了我的作業(yè)》《我和瓦尼莎一起走》等繪本,幫助一年級新生緩解入學焦慮,使其盡快融入校園學習生活。又如,三年級上冊編排了“感受多彩春天”“追憶幸福童年”等主題,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時就可選擇《遇到春天》《童年的夢》《兔子的春天》《爺爺一定有辦法》等與該主題相同或相近的繪本。
另外,取長補短整合教材也是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小學低段語文教材的主題豐富且涉獵廣泛,但對學生“自己”的關注度不夠,而繪本《愛花的牛》《我要是一條狗就好了》《我喜歡自己》等恰好能夠彌補教材短板,讓學生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3.選擇合適的繪本閱讀方法
猜讀法和賞讀法 學生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猜讀可以讓學生愛上讀繪本。例如,在閱讀繪本《夏天》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猜猜繪本中提到的夏天的景物都藏在哪里。當讀到“父親用他巨大的身影給兒子擋住烈日”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猜想:荒原上的小動物會怎么做?大象幫助大家獲得了陰涼,此時天邊飄來一朵云,然后又會有什么事發(fā)生呢?讓學生在有趣的猜讀中快速了解繪本內容,帶著對故事的理解自主選擇繪本中喜歡的句段去讀一讀、悟一悟,從中獲得情感熏陶與暢快的閱讀享受。賞讀則是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通過對繪本的文字、圖片、色彩、特殊設計等進行欣賞,感知繪本傳達的美好感情。繪本設計的妙處不是由教師直接講出,而是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或是由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繪本的更多秘密。還是以繪本《夏天》為例,一開始學生對書中從小到大的動物重疊在一起的設計特別感興趣,通過閱讀學生發(fā)現(xiàn)小動物躲在體形比自己大的動物后面就可以獲得陰涼,并上臺演示了這一過程。又如,閱讀繪本《兩個天才》時,學生在鼴鼠的族譜中發(fā)現(xiàn)了“祖先是從事什么工作的,其后代將來也會從事相關或相近的工作”,甚至找到了更多藏在圖中的秘密,思維的火花由此迸發(fā)出來。
角色扮演法 讀完繪本,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繪本情節(jié)進行表演,讓學生借助語言、表情、動作等展現(xiàn)自己對繪本故事的理解,以此獲得真實的閱讀體驗。例如,讀完繪本《彩虹色的花》,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其改編成繪本劇,從海報設計到動作排練、臺詞改編、道具設計,都由學生自由發(fā)揮。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對“愛與奉獻”有了更深的理解。
創(chuàng)編法 根據繪本內容設計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畫面,可以讓繪本閱讀變得更有趣,也更有意義。例如,讀完繪本《夏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出小老鼠牽著這朵云還去了哪些地方。在學生的作品中,小老鼠牽著云去了沙漠,給曬得發(fā)昏的蜥蜴遮陽;去了春天,給干涸的小草帶去滋潤的雨露;去了建筑工地和收割稻子的田地,為建筑工人和農民帶去絲絲涼意;等等。
三、結語
親近繪本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通過正確引導、多樣化選擇、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等方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繪本的喜愛,使學生擁有愉快的閱讀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其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本文系湖南省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一般課題“利用繪本,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JK18B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