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文章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引入“基礎俄語”課程教學的嘗試為基礎,分析了“基礎俄語”課程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常見問題,探討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場景和具體案例,并對其優(yōu)勢和問題進行了反思。這一嘗試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意愿,激發(fā)了學生對數字技術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學生過度依賴數字技術并鼓勵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詞: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礎俄語”課程;YaGPT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8-0083-03
一、引言
我國俄語教育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培養(yǎng)了大批高水平俄語人才?!盎A俄語”是高校俄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在低年級普遍開設的專業(yè)必修課程。新時代,國家新文科建設的推進,以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尤其是以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xiàn),極大地改變了當前“基礎俄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面對新的歷史現(xiàn)實,教師有必要反思“基礎俄語”課程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并將新的工具和方法引入到教學中,以增強學生學習俄語的內生動力。
二、“基礎俄語”課程傳統(tǒng)教學常見問題
“基礎俄語”課程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可以歸納為3種類型,即課堂時間有限、教學模式傳統(tǒng)和課下自學受限,具體內容如下。
(一)課堂時間有限,互動不足
在“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由于課時較少、班級人數較多,學生平均訓練時長不足,很難在實踐中通過大量口語練習掌握和鞏固基礎知識。為解決該問題,教師通常采用小組互動方式。雖然小組互動方式的優(yōu)勢得到廣泛承認,如徐錦芬等人指出,“國內外研究者們一致認為,二語/外語課堂內的小組互動有利于學習者目標語能力的提高”[1],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更多的交流和練習,但小組互動方式仍無法完全解決訓練時長不足的問題。此外,學生在基礎階段掌握的俄語知識有限,在課余時間很難開展有效互動,學習效果欠佳。
(二)教學模式傳統(tǒng),創(chuàng)新不足
經過數十年的教學實踐,我國形成了比較成熟、穩(wěn)定的俄語教學模式,教材、教法、評價等也都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體系。這一方面保證了學生學習的連貫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很難突破現(xiàn)有模式,將更多新鮮內容、方法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趙潔指出,“王季愚校長很早就已經認識到,傳統(tǒng)的外語知識傳授教學模式存在‘單一化’問題……規(guī)格、教學內容與方法大同小異,沒有特色”[2]。這里的核心問題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為該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李佐文指出,“外語教育工作者要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范式……由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向虛擬和現(xiàn)實相結合的課堂轉變,對學生的培養(yǎng)更加注重個性化學習”[3]。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xiàn),使得學生有機會在課余時間,從相對準確、穩(wěn)定的語言資源中充實自己,彌補課堂教學不足。
(三)課下自學受限,環(huán)境欠缺
在課下,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往往非常有限。學生羞于提問、懶于提問的情況屢見不鮮。在國內,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較少,缺少真實語言環(huán)境,使得學生課下自學變得十分困難,效率不高,缺少穩(wěn)定的課外知識來源。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xiàn)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思路。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給出的句子都相對準確,為學生提供了海量語料資源。與網頁中的語句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讓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符合自身要求的句子,真正做到個性化學習。焦建利等人指出,“ChatGPT 可以成為每位學生的私人語言教練”[4]。
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嘗試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引入“基礎俄語”課程教學。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的介入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的介入方式
針對“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選擇了俄羅斯搜索引擎Yandex研發(fā)的生成式大語言模型工具——YaGPT。該模型獲取較為方便,而且是由俄羅斯研發(fā),對俄語的理解和處理更具優(yōu)勢。該工具在“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可通過以下方式介入。
1.YaGPT輔助俄語口語練習
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YaGPT對話,借助YaGPT的“聊天”工具輔助俄語口語練習。YaGPT不僅可以根據話題的變化不斷轉換話輪,保持對話的連貫性,還能自動生成字幕,使學生可隨時查找生詞?,F(xiàn)階段,
YaGPT“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可以調整話輪長度和難度,以適應學生的口語水平;二是可以模擬真實對話場景,涵蓋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和主題;三是可以評價學生的口語水平,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建議。張震宇等人在談到ChatGPT的功能時指出,“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需求與ChatGPT交流,可以有針對性地向 ChatGPT詢問不同語言技能的訓練策略,在放松、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下進行語言輸入和輸出”[5]。可見,這類工具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口語學習方案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學界的關注。
2.YaGPT輔助語法和詞匯學習
YaGPT不僅可以生成海量語法正確的句子,幫助學生掌握語法和詞匯,還具有解釋語法和辨析近義詞等功能,使學生可以通過語法辨析、詞義辨析,加深對語法和詞匯的理解。在語法和詞匯學習方面,YaGPT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水平,智能生成符合語法規(guī)則和學生用詞習慣的句子,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語言材料。同時,其還能提供豐富的詞匯信息,包括詞源、用法、例句等,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進而使學生在語境中更靈活地運用所學內容。
3.YaGPT輔助改錯
胡壯麟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對外語教學的最主要作用歸結為“幫助外語學生修改作業(yè)并指出語言中的錯
誤”[6]。YaGPT可以隨時、快速幫助學生檢查翻譯、造句和寫作中的錯誤,并解釋錯誤原因。同時,其還可以提供相應的修改建議和例句供學生參考。學生自己就能及時糾正俄語寫作和翻譯中的錯誤。
該功能對教師的幫助可能比對學生的幫助更大,因為其不僅準確度更高,而且更有效率。一篇200詞左右的作文,教師至少需要花費10~15分鐘,但是YaGPT只需幾秒鐘即可完成。教師在YaGPT糾錯的基礎上,再進行批改,效率會大大提高。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更新迭代,YaGPT的功能也會越來越強大,準確率會更高,從而為教學提供更智慧的解決方案。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基礎俄語”課程教學中的介入案例
以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編寫的《俄語I》(第2版)第7課的語法內容為例。這一課的語法包括“未完成體動詞將來時”“動詞быть的過去時、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教師在課前對知識點進行了整合,將其歸納為быть的4種用法,并在課堂上進行了基礎訓練。課下,教師要求學生利用YaGPT完成造句、檢查句子對錯、詞義辨析和口語練習4項任務,并給學生提供了相應的俄語指令。例如,①Составьте 10 предложений, используя[ ](使用某詞造10個句子);②Проанализируйте следующие предложения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грамматики и проверьте, правильно ли они составлены[ ](從語法角度分析下列句子,檢查其是
否正確);③Объясните разницы в употреблениях следую-
щих слов[ ](解釋以下各詞用法上的差別);④Я хотел бы
поговорить с вами о[ ](我想跟你聊聊關于……)。這些提示語由固定部分(俄語表述)和可替換部分([ ])構成。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學習“基礎俄語”課程的學生的俄語水平較低,無法進行復雜表達。這些模板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適應人機互動環(huán)境,提高互動效果。
使用第一個指令,學生可以迅速找到包含動詞быть的10個句子,通過大量輸入,理解該動詞的用法。然后,學生自己模仿造句,并利用第二個指令分析所造句子是否存在語法錯誤。之后再繼續(xù)完成教師布置的進階任務,即分析動詞быть和近義詞бывать的區(qū)別,加深對動詞
быть用法的理解。鑒于學生詞匯量有限,在最后的口語練習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直接用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跟YaGPT對話,以期使YaGPT給出的答句盡量和課文內容貼合,做到讓學生聽得懂、有話說。
在下次課上,教師會要求學生做俄漢、漢俄互譯練習,而材料就是學生借助YaGPT生成的句子。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因為課上學習內容不再是教師準備的對所有人來說都相同的內容,而是差異性的,由學生自己開發(fā)、設計的內容。這種轉變有利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翻轉課堂。師生在課上還會對
YaGPT使用中的問題進行復盤和反饋。例如,YaGPT給出的例句是否有問題,詞匯和語法內容是否超綱,有沒有檢查出學生造句過程中出現(xiàn)的所有錯誤,對詞匯意義的辨析是否足夠準確,等等。這樣做有利于提高人機互動的準確度和互動效率。
通過上述操作,形成了“基礎俄語”課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介入的“課上—課下—課上”循環(huán)模式。這種模式發(fā)揮了人工智能工具高效率的優(yōu)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讓教師從一般的重復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將精力集中在教學重點、難點上,提高了教學水平和質量。毛文偉等人將這種助益稱為“減負增效”[7]。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介入的“基礎俄語”課程教學反思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試運行,教師積累了一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介入“基礎俄語”課程教學的經驗,也意識到一些應當反思之處。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介入“基礎俄語”課程教學的積極效果
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介入到俄語學習中,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向學生發(fā)布了問卷調查,設置了5個問題,共23人作答,其回答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首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時長較短的情況下(52.17%的學生使用時長在1~6個月),有65.22%的學生認為借助該工具增加了俄語學習的興趣,56.52%的學生認為該工具對其幫助很大,69.57%的學生表示愿意繼續(xù)使用。
其次,學生課下學習多了一位幫手。YaGPT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學習資源和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如在線對話、語法練習、詞匯搭配等。這些練習既有趣味性又有針對性,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技能。
最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激發(fā)了學生對新技術的
關注,使學生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人工智能時代,讓學生意識到人工智能在語言學習中的應用前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技術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以應對未來挑戰(zhàn)。這種關注和思考有助于學生在人工智能時代更全面地發(fā)展。這也是教師對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有益嘗試?!叭绻處熌軌驅⒆约嚎蒲兴玫睦碚摵蛯嵺`成果轉化為所教授課程的基本內容,那么就能推動課程建設發(fā)展,從而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真正做到科研反哺教學?!盵8]在“基礎俄語”課程中引入最前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其潛在影響正在于此。通過這種方式,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得以形成。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介入“基礎俄語”課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過度依賴技術,難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雖然
YaGPT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練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但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導致學生難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些學生在完成造句、翻譯等練習時幾乎不進行思考,直接模仿YaGPT提供的答案,從而削弱了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其次,語言知識欠缺,部分練習質量較差?;A俄語階段,學生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有限,使得其在完成一些高質量練習時可能會遇到困難。此時,教師需要加強對語言知識的教學和指導,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精心設計人機交互指令,確保練習完成的質量。最后,弱化人際交流,不利于能力培養(yǎng)。盡管YaGPT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但其無法替代真實人際交流。在與YaGPT交流時,學生更多地是面對冷冰冰的屏幕和預先設定的回答,缺乏真實交流的互動和情感體驗。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在真實環(huán)境中鍛煉語言交際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五、結束語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xiàn),是當代俄語教育,甚至是整個外語教育面臨的重要機遇。作為俄語教師,在基礎教學階段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必要的補充。學生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互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原理、運作模式有所認識,而且可以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賦能外語學習,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錦芬,寇金南.大學英語課堂小組互動策略培訓實
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1
(1):84.
[2]" 趙潔.王季愚一流課程與教材建設的實踐及其經驗
借鑒[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75(1):5.
[3]" 李佐文.ChatGPT 賦能外語教學:場景與策略[J].北
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24(1):115.
[4]" 焦建利,陳婷.大型語言模型賦能英語教學:四個場
景[J].外語電化教學,2023(2):14.
[5]" 張震宇,洪化清.ChatGPT支持的外語教學:賦能、
問題與策略[J].外語界,2023(2):39.
[6]" 胡壯麟.ChatGPT談外語教育[J].中國外語,2023
(3):12.
[7]" 毛文偉,謝冬,郎寒曉.ChatGPT 賦能新時代日語教
學:場景、問題與對策[J].外語學刊,2023 (6):31.
[8]" 孫超.俄語專業(yè)學科一體化建設策略[J].黑龍江教
育(理論與實踐),2022,76(10):80.
■ 編輯∕陳晶
收稿日期:2024-0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4-03-07
作者簡介:何洋洋,男,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語義學、語用學。
基金項目:2022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文科背景下中國文化元素融入俄語課程研究”(SYGY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