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對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的影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抽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92例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血脂指標[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體脂率、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兩組TG、TC、LDL-C、SAS、SDS評分及體脂率均低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P<0.01);護理后,兩組HDL-C、SF-36評分均高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P<0.01);觀察組護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應用在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效果明顯,不僅降低其血脂水平和體脂率,還可改善其生活質量,并使其負性情緒得到緩解。
【關鍵詞】
全過程護理模式;人文護理;內分泌失調型肥胖;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7.011"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7-0039-04
內分泌失調型肥胖是一種由于患者體內器官或組織激素分泌出現(xiàn)異常而導致的軀干部位脂肪明顯堆積的內分泌疾?。?]。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該病不僅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還會增加高脂血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臨床上主要以降低體重為目的進行相關護理和藥物輔助治療[2]。由于內分泌失調性肥胖患者的減重方式與傳統(tǒng)型肥胖患者的方式不同,在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下,患者易采用缺乏科學引導的、以單純體重下降為目標的減肥方式,致使患者內分泌失調情況加重,若減重效果長期不佳將導致其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降低其生活質量[3]。全過程護理模式是通過評估、計劃、執(zhí)行、協(xié)調、監(jiān)督和評價使患者得到高質量的護理,且滿足其健康需求的一種護患間的合作模式,隨著該護理模式在臨床的深入推進,對護理工作者的人文護理提出了更高要求[4]。人文護理能彌補全過程護理模式中缺少的以患者為工作中心的人文態(tài)度,同時也要求護理者在與患者溝通中具備良好的人文知識、精神與品行,運用專業(yè)護理知識與技能幫助其明確治療目標[5]。基于此,本研究將全過程護理模式和人文護理模式結合,探究在兩種護理模式聯(lián)合下對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疾病痊愈產生的效果,以期探討出更符合臨床護理需求的新模式,為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供理論依據。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抽取2022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本院收治并進行治療的92例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體質量指數(BMI)≥35;②符合內分泌失調型肥胖的臨床診斷標準者;③患者及照顧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②因其他原因引起的肥胖者;③合并血液疾病,且免疫力低下者;④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方面的疾病者;⑤有智力缺陷,行為不能自控者。根據抽簽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男20例、女26例,年齡20~53(41.80±4.72)歲;BMI 35~46(36.32±1.23);病程2~9(3.55±0.81)年;肥胖程度:輕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19例。對照組男22例、女24例,年齡19~54(42.10±5.51)歲;BMI 36~45(36.51±0.92);病程3~10(3.63±0.45)年;肥胖程度:輕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6]中的倫理審查標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護理,具體措施如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科學的藥物治療,并指導其需根據醫(yī)囑按時、定量服藥。告知患者治療的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及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如何防止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可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規(guī)避用藥期間的不良事件。同時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為患者制訂有效的飲食計劃和作息計劃,定期對其監(jiān)測體重和血壓。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在護理的過程中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同時以人文關懷為基礎制訂詳細的護理計劃表并執(zhí)行,同時護理人員需與患者協(xié)調好干預流程,并對其在藥物、生活、行為、飲食等方面的干預進行監(jiān)督和評價,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護理前,首先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并以其受教育程度和年齡為依據,制訂詳細的護理計劃。同時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方式和方法,如向患者發(fā)放健康小冊子、將與疾病有關的信息發(fā)布到微信公眾號等方式,也可通過舉辦主題講座,向其介紹內分泌失調型肥胖的發(fā)病原因和發(fā)病機制,并告知其治療的主要方法,增強其對疾病的認識。同時,要對患者強調科學鍛煉、合理飲食的重要性,讓其對疾病有更好的認知,提高護理依從性。②藥物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用藥前的介紹和告知工作至關重要。通過詳細、清晰的解釋和指導,可幫助患者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用藥的依從性和安全性。同時,強調醫(yī)囑的重要性及嚴禁擅自改變劑量的原則,有助于確?;颊咴谟盟庍^程中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③生活護理:定期通過微信或者短信的方式,將與飲食、運動相關的內容發(fā)給患者,如飲食的合理搭配、按時運動等。同時要引導患者維持好的心態(tài),讓患者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可緩解內分泌紊亂的情況發(fā)生。④心理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要與其展開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找出其心理癥結所在,進而改善其負性情緒,使其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護士要以患者的興趣愛好為依據,鼓勵他們去做喜歡的事情,并通過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指導其堅持運動、控制飲食,并對患者每一次進步都及時加以肯定。護理人員還可建立病友交流小組,為患者建立相互分享心得體會的平臺,使患者之間做到互幫互助,從而對治療樹立信心。⑤行為護理:鼓勵患者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記錄下來,護理人員認真分析后引導并糾正其行為,使其可以做到自我控制,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⑥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每日飲食,保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搭配合理,并告知其控制鈉鹽攝入的重要性。對患者每天的營養(yǎng)攝入情況進行記錄,并改正其營養(yǎng)飲食計劃中出現(xiàn)的問題,告知其可用水果和蔬菜補充營養(yǎng)。⑦運動護理:以患者的具體情況為依據制訂鍛煉計劃,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且要保證鍛煉的合理性。⑧睡眠護理:告知患者早睡早起的好處,鼓勵其調整作息,并告知家屬要積極配合,與患者形成統(tǒng)一規(guī)律的作息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效果:以患者減肥效果的評價標準對其進行評估,評估標準如下:a.顯效:體重下降>5 kg,BMI為18.5~23.9;b.有效:體重下降2~5 kg,BMI為24.0~27.9;c.無效:體重下降<2 kg,BMI>27.9??傆行剩?)=(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③體脂率。④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中文版[7]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及軀體疼痛4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⑤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8]、抑郁自評量表(SDS)[9]評估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兩個量表均包括20個條目,分值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心理狀態(tài)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TG、TC、LDL-C、HDL-C指標水平及體脂率比較" 見表2。
2.3" 兩組護理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3。
2.4"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見表4。
3" 討論
肥胖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代謝系統(tǒng)疾病。由于多種原因,肥胖癥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其中內分泌失調是肥胖癥出現(xiàn)的主要影響因素。當人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處于正常狀態(tài),其代謝功能和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運轉,一旦機體中的某些激素分泌異常,則會使原有的平衡出現(xiàn)失調,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內分泌失調情況的發(fā)生,并進一步導致了患者肥胖。而內分泌失調型肥胖同時也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愛好、情緒等有很大的關系,不僅會在心理、生理上對患者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威脅到其生命健康[10]。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單一的減重對肥胖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對內分泌失調型肥胖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將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應用于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干預中,并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干預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應用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護理效果好于常規(guī)護理。分析原因: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旨在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包括營養(yǎng)、運動、心理、生理認知等方面,使患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同時,醫(yī)護人員會針對每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健康計劃,幫助患者改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減輕體重、改善內分泌失調等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TG、TC、LDL-C、HDL-C評分及體脂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P<0.01),提示應用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可使患者血脂水平和體脂率得到改善。分析原因: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并為患者制訂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按時按量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減少高熱量、高脂、高糖的食物攝入,降低患者的體重和體脂率;且該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身體情況,制訂適合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幫助患者增強身體代謝能力和運動代謝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內分泌失調問題。護理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治療需要,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在緩解患者癥狀、控制病情方面有輔助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P<0.01),提示對患者實施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可提高生活質量。究其原因:全過程護理模式注重全面、個性化、連續(xù)性的護理服務,可解決肥胖型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很多問題,以達到預防、治療、康復和護理的目的,從而提高治療效果;而人文護理強調關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采用溫暖、關懷、尊重和支持的方式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患者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自我治療能力。因此,將全過程護理模式與人文護理相結合,能夠更好地滿足肥胖型患者的多元化護理需求,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應用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可改善心理狀態(tài)。究其原因: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關懷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從其需求、信念等方面出發(fā),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受到尊重與重視,從而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同時,護士在與患者的交流中,采用啟發(fā)式教育和問詢式教育,引導患者探索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讓患者對自己的情況有更深刻的認識,增強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療效果;此外,患者能夠獲得充足的信息和支持,消除不必要的焦慮和擔憂,從而減輕心理負擔。
綜上所述,將全過程護理模式聯(lián)合人文護理應用在內分泌失調肥胖型患者效果明顯,不僅改善其血脂水平和體脂率,還可改善其生活質量,并使其心理狀態(tài)得到緩解,在臨床上具有應用價值。但本次研究也存在缺陷,如樣本數偏少、觀察指標不夠全面等,仍需后期做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參 考 文 獻
[1]" 譚金燕,李潔凌.內分泌失調伴肥胖癥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對患者依從性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1,40(7):159-161.
[2]譚玉燕,關暉勇,陳萬般,等.整體護理在內分泌失調型肥胖患者減肥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2,29(5):181-184.
[3]段慧英,趙英.整體護理用于內分泌失調型肥胖患者的臨床效果及意義[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1):122-123.
[4]王群群,陳園園,邵亞奇.全程護理干預模式對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5):85-87.
[5]郝冉,王艷,崔萍,等.人文關懷護理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0):54-56.
[6]姚樹森,范貞.《赫爾辛基宣言》修訂與受試者權益保障[J].中國醫(yī)院,2014,18(2):51-53.
[7]許軍,胡敏燕,楊云濱,等.健康測量量表SF-36[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1999,8(2):150-152.
[8]王征宇,遲玉芬.焦慮自評量表(SAS)[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73-74.
[9]王征宇,遲玉芬.抑郁自評量表(SDS)[J].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2):71-72.
[10]黃靜.循證護理對內分泌失調型肥胖癥患者情緒、治療效果及體重指數的影響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21,16(3):266-268.
本文編輯:姜立會" 2023-07-0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