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學、常州中學、揚州中學、鹽城中學
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捷徑能幫你抵達別人的終點,卻無法攀登你內心的巔峰。
這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材料由兩個分句構成,前一個分句“捷徑能幫你抵達別人的終點”,其關鍵詞為“捷徑”,意在說明,捷徑往往是他人已經(jīng)探索出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雖可以到達目的地,但此終點并非你所期望或原計劃的終點。后一個分句則通過“卻”字形成轉折,指出捷徑雖然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取得某些成就,但無法引領我們攀登至內心的真正高峰。兩個分句言簡意賅,引導我們重新審視“捷徑”這一概念,體現(xiàn)命題立德樹人的價值追求。
從“人的成長”這一視角來看,捷徑常被視為一種快速達成目標的手段,它讓你在短時間內獲得一些膚淺的成就,卻剝奪了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磨礪與歷練。若生命因此而失去了這些寶貴的體驗,那你的內心將如同一片荒蕪,脆弱不堪,這無疑是對真正成長的極大阻礙。
立意方向:摒棄一步登天的幻想,不再沉迷于尋找那些所謂的“好走”的捷徑。相反,我們應該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體驗,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將其視為成長的階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經(jīng)歷磨礪和痛苦之后,實現(xiàn)真正的成長。人生的道路既有平坦的捷徑,也有崎嶇的小路,但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都應該始終銘記,抵達內心的巔峰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例文
此徑不通,請繞道前行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洪毓雯
《奇葩說》中,辯手梁秋陽曾這樣說過:“在這個處處追求效率的世界,如果還有一件事情我們不應該追求效率,那就是愛情?!睈矍槿缡牵松嗳?。信息時代賦予我們眾多選擇和即時方案,這些所謂的捷徑,看似能幫助我們迅速抵達終點,但實則它們只是通往平庸的速食通道,而非通往卓越的康莊大道。
“沒有妖魔的取經(jīng)之路,是一條南轅北轍的路?!蔽覀兛释ㄟ^“三分鐘讀懂一本名著”來速成文化修養(yǎng),卻忽略了與文字深入對話的寶貴時光;我們追求外在的完美,卻在網(wǎng)紅直播的紛繁中迷失了自我;我們渴望高效的生活體驗,卻在各種點評APP的狂轟濫炸中失去了探索的樂趣。
那些被吹捧的捷徑,不過是給懶惰、畏懼披上的效率外衣。真正的成長與蛻變,從不在于走了多少捷徑,而在于我們如何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不妨設想,如果余秋雨滿足于躲進小樓研讀古代文獻,未曾踏上探尋人類文明遺跡的征途,他將如何“重鑄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在山河大地的實地踏足中找到“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如果三毛僅僅滿足于在《國家地理》雜志上欣賞撒哈拉沙漠的圖片,未曾勇敢踏上那片土地,她又怎能投身于撒哈拉的懷抱之中,體驗那份隨心而動、探索萬物的自由與激情呢?如果莫奈局限于畫室內苦思冥想玩弄技巧,未曾走出戶外捕捉日出的美景,他又如何探索嶄新的藝術領域,用畫筆為世界留下獨特而閃耀的畫作?
“自己的時代總是最好的?!笨缭角叭虽伜玫奶雇?,跨越時代潮流與個人理想的鴻溝,選擇一條荊棘密布但屬于自己的道路,方能攀登內心的巔峰,看見山那邊的海。
要闖出一條新路,我們必須清晰定位自己的坐標,深入洞察內心,充分挖掘潛能。不知千篇一律的商業(yè)古鎮(zhèn)面對備受南方小土豆歡迎的“爾濱”是否會汗顏,不知在古建筑的遺骸上拔地而起的高樓是否會憂慮一個城市的未來。然而,不走捷徑并不意味著排斥借鑒。相反,我們應積極利用前人的智慧與經(jīng)驗,為自我道路的開拓提供助力。從學習借鑒到自主創(chuàng)新,從依賴引進技術到實現(xiàn)中國智造,從需要他人引領的孩童,成長為獨領風騷的颯爽青年,中國正是這樣一個從借鑒中崛起、從創(chuàng)新中走向世界的典范。
此徑不通,請繞道前行,于是我化作點點蒼苔,白露泠泠向幽僻內心處行。
人活起伏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戴伊
有人或許會問,《西游記》中,孫悟空一個筋斗便可翻十萬八千里,但在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師徒四人卻仍要徒步度過一番番春秋冬夏,嘗盡一場場酸甜苦辣,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取回真經(jīng)。為何?殊不知,這西游的真諦,便在于這九九八十一難。若是騰云駕霧,固然輕松,但取回的真經(jīng),又怎能造就堅韌不拔的“斗戰(zhàn)勝佛”?故曰:這悟空的真經(jīng),不在這捷徑,而在步步攀登。
馬伯庸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曾落筆:人,活的不是一個點,人活起伏。
何謂捷徑?往往是他人破路開山之道,平坦而快捷。沿著這條道路前行,或許能迅速收獲成功的果實。然而,那些沉迷于捷徑的人,往往只關注于那短暫的輝煌瞬間,他們眼中只有外界看似成功的某個“點”,卻忽視了生命中真正的“起伏”。他們忘記了,真正的成長與收獲,往往來自于那些艱難而曲折的旅程。
《紅樓夢》中,賈雨村曾懷揣讀書人的夢想,但當他選擇搭上賈府的捷徑后,他的情操逐漸淪喪,初心蕩然無存。與此相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圣地亞哥,卻毅然放棄了看似輕松的牧羊致富之路,選擇追尋內心的夢想。他歷經(jīng)艱辛,但卻將人生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德烈·紀德在創(chuàng)作《人間食糧》時,也并未迎合當時文壇的矯揉造作之風,而是堅守“文學必須赤足扎實地踏在地面上”的信念,使得作品成為一代人的精神支柱。
捷徑,不過是短暫滿足了你初識世界時那一瞥的淺薄欲望,它永遠無法引領你窺見生命深處的凝視。唯有在無盡的求索之中,在屢敗屢戰(zhàn)的試錯之后,我們才能錨定內心的方向,磨礪出堅定的目光,以烈火洗禮后的真知,從容應對生命的起伏跌宕。我們需以洞悉世事的冷靜與公正驅散內心深藏的狹隘與尖銳,以信念與果敢直面生活的流離與顛沛。捷徑,不過是浮光掠影,真正的成長,始于對生命的深刻凝視與無畏前行。
然而,人類歷史上不乏那些試圖走捷徑的例子。中東國家曾依賴石油出口維持經(jīng)濟,追求短期利益,卻忽視了長遠的發(fā)展,殊不知古巴比倫的城墻正是在這般的過度開發(fā)中倒塌的;同樣,有些小國不尋求自立之道,妄圖依附他國以達巔峰,卻終將命運握于他人之手。這些例子都在告訴我們,人類的征程,從無捷徑可言。真正的成功,需要我們去經(jīng)歷風雨,去擁抱起伏跌宕的人生。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人們如同狂熱的追逐者,盲目追尋著所謂的“捷徑”。他們貪婪地渴望一蹴而就的成功,卻對真正的成長嗤之以鼻。于是,“三十秒了解一個人”“一分鐘讀完一本書”等速成法則層出不窮,人們沉迷于這些浮于表面的“法寶”,卻忘記了真正的智慧如同陳年佳釀,需要時間的沉淀與歲月的積累。他們在這場荒誕的追逐中迷失了自我,忘記了成長的真諦。
這個時代,是否還有人,愿循那九九八十一難,活出生命真正的起伏?
心靈的棲所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陳薔如
西西弗斯孤獨的推石之旅,如一幅波瀾起伏的畫卷,展現(xiàn)著挫折中的哲學深思。我們常常疑惑,擁有先天神力的神明,為何不選擇法術作為捷徑自救,反而甘愿被困于那永遠推不上山頂?shù)木奘校空缥覀儶氉蕴ぷ阌谏恼魍局?,西西弗斯也在這條修煉內心的道路上孤獨前行著。捷徑雖誘人,但心若不誠,道便難以成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時常面臨各種選擇,其中不乏看似誘人的捷徑。然而,那些看似輕易可達的捷徑之下,往往隱藏著深重的代價。世間捷徑雖多,但真正的成功卻非坦途所能抵達。劉震云曾言:“笨人做事,能做得更長遠,知道自己笨的人反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苯輳剑此泼篮?,實則虛幻而短暫。當我們依賴捷徑登上他人的山巔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別人的影子,連靈魂都匍匐在地。因為我們未曾真正跨越自己內心的巨山,未曾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道路。
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并非只是機械地執(zhí)行任務。在這日復一日的“苦役”中,他進行著深刻的自我對話,追尋著心靈的棲所。正如姚鼐未為朝堂名利所動,他堅守著“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的使命擔當;周夢蝶不圖物質優(yōu)渥的捷徑,他向往著做菩提樹下的“孤獨國”國王。他們在紛擾世事中尋求自我本真,攀登他人未曾涉足的高峰,尋找心靈的棲息地。周國平曾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自足的精神世界?!彼说慕輳?,豈能窺見我在追尋路上的煌煌宇宙,這獨一份的精神天地?
走捷徑或許是人之天性,但總有人選擇舍棄這唾手可得的便利。他們于苦難中堅守,于困境中奮進,最終陽和啟蟄。熊培云曾言:“在思想上獨立,在獨立中合群?!边@不僅是現(xiàn)代人的生存準則,更是我們追求心靈棲所的重要法則。當我們依靠捷徑登上山巔時,或許會感到短暫的滿足與得意,但回首望去時,卻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真正值得我們珍惜與追求的東西已經(jīng)漸行漸漸遠。
《慈悲與玫瑰》中的作者自序結尾道:“一個人進山找神,找了一輩子,最后才知道山頂上的那個神就是他自己。”我們無需遠行他處尋找心靈的歸宿,因為真正的歸宿就在我們內心深處。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時,才能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道路和歸宿。
不如舍棄那些虛幻的捷徑,去攀登自己的山峰吧!讓內心之巔峰與他人之高峰交相輝映。我山異于他山,又與眾山相融,豈不快哉!
(編輯:王冠婷)
標題隱含材料核心內容,引人思考。
開頭緊扣關鍵詞“捷徑”“抵達終點”兩者之間關系,表現(xiàn)作者審題精準,直擊核心問題。
這句話振聾發(fā)聵。
善于概述事例,在正反對比中,形成排比氣勢,增強觀點說服力。
給捷徑界定內涵。
在轉折中,迅速亮出觀點,強調走自己的路才能實現(xiàn)成長的重要價值。
觀點和事例契合度比較高,說理充分,內容豐美。
“跨過前人鋪好的坦途”表達了放棄別人的捷徑,走自己道路的價值,與前文照應,深化文章主旨。
提出具體做法。
選例新穎,充滿時代氣息,體現(xiàn)作者關注生活的良好素養(yǎng)。
對不走捷徑進行了辯證解讀,豐富了捷徑的內涵,讓文章中心厚重起來。
結尾照應標題和前文,結句富有詩意,引人遐想。
標題引人注意,起伏與捷徑相照應,暗含態(tài)度。
從《西游記》的九九八十一難入手,談孫悟空不走捷徑,而在步步攀登中取得真經(jīng),緊扣材料核心,體現(xiàn)作者精巧心思。
引用馬伯庸的話,恰到好處。
闡述捷徑的概念,強調“起伏”之價值,在對比中強調了自己觀點。
事例與觀點相契合,而且在正反對比中凸顯主旨,用例豐富,體現(xiàn)作者對素材的豐富積累與巧妙運用。
語言精警有力,發(fā)人深思。
對“走自己的路”可能遇到的真實境遇進行形象闡述,讓“人活起伏”具體可感,深化文章主旨,且語言整飭優(yōu)美。
從個人走向世界,體現(xiàn)了作者的大情懷。
表達了對現(xiàn)狀的憂思,體現(xiàn)作者憂患意識,甚為可貴。
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巧妙引出“捷徑”這個核心話題,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智慧。
在一問一答中點明西西弗斯不走“捷徑”的原因,塑造了西西弗斯“新”的形象,并借此表明自己觀點。
從正反兩方面出發(fā),強調走“捷徑”登的是別人的山,而無法跨越自己內心的巨山,讓走“捷徑”之結果深入人心,引人思考。
再次挖掘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目的,賦予神話新的時代內涵,緊扣中心觀點,深化文章主旨。
運用典型事例,進一步深化論證,善用名言警句,總結觀點,體現(xiàn)良好的寫作素養(yǎng)。
照應前文,繼續(xù)強調“精神獨立”的時代價值,深化文章主旨。
跳出常規(guī)思維,在共生共存中觀照“捷徑”,體現(xiàn)作者對“捷徑”的達觀心態(tài),凸顯“心靈的棲所”的清晰文脈,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深沉思索,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