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在根本層面要求履行政治責任并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在基本層面要求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在具體層面要求做到“五個敢于”。新時代背景下,切實維持和激發(fā)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亟需從黨建和系統(tǒng)論視角出發(fā),將各種激勵融入一個整體,建構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高效、開放包容的激勵體系:一是要建構精神激勵系統(tǒng),包括理想信念激勵、責任使命激勵、道德操守激勵和自我效能激勵;二是要建構政治激勵系統(tǒng),包括正確選人用人的導向激勵、公平晉升激勵、科學考評激勵、容錯糾錯激勵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勵;三是要建構物質激勵系統(tǒng),包括基本工資激勵、薪資福利正常調整激勵、“多勞多得”的獎酬激勵和“同工同酬”激勵;四是要建構情感激勵系統(tǒng),包括為民情懷激勵、授權信任激勵、談心談話激勵和心理健康關愛激勵等。
關鍵詞: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現(xiàn)實要求;激勵體系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170(2024)04-0001-12
擔當作為是干部的基本職責和價值所在,體現(xiàn)了干部的黨性覺悟、理想信念、責任意識、品格品質、胸襟魄力、膽識勇氣、本領能力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把干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擔當作為。”①新時代,擔當作為與政治忠誠、清正廉潔一樣重要,是對干部進行價值判斷的核心標準之一。然而,實際中,干部要做到真正擔當作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或制約,因此組織對干部進行整體性、全面性、系統(tǒng)性的激勵非常必要且亟需。黨和國家已經(jīng)將其置于“始終保持百年大黨生機活力”①和“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②的戰(zhàn)略高度予以考量。鑒于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總結我國干部擔當作為的現(xiàn)實要求,并積極探索建構我國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體系,希冀為干部激勵相關理論和實踐提供參考。
一、文獻梳理與問題提出
新時代,隨著“敢于擔當”的“好干部”標準的提出和《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囊庖姟罚?018)的出臺以及實踐的需要,學者們聚焦“干部擔當作為及其激勵”進行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主要表現(xiàn)在基本內涵、存在問題、激勵對策三個方面。
一是干部擔當作為基本內涵方面。辛自強認為,干部擔當作為包括政治擔當、工作擔當、善于作為和大有作為的四重內涵。③陳家喜指出,干部擔當作為在個體層面是具有政治自覺,在實務層面是專業(yè)主義,在行為層面是落實實務工作,在結果層面是“呈現(xiàn)出良好的實際績效”。④韓泊堯和邱耕田指出,干部擔當作為是“想擔想為、能擔能為和敢擔敢為的有機統(tǒng)一”⑤。白凌、唐任伍等學者認為,干部擔當作為就是做到 “五個敢于”。
二是干部擔當作為存在問題方面。孟耕合強調社會文化激勵不足。⑥楊華、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常妍和李一丹等的研究認為是考核激勵存在問題,表現(xiàn)為綜合考核激勵功能弱化⑦,考核內容“簡單趨同”,考察方式單一陳舊,考核結果運用不充分,⑧考核嚴重“平均主義”⑨等。陳朋指出,“能上能下”激勵不明顯。楚豐翼認為,精神激勵方面缺乏關注度、人情味、榮譽感;政治激勵方面職務晉升渠道、交流渠道、能上能下渠道不暢;經(jīng)濟激勵方面工資薪酬上付出與回報比例失衡、福利待遇上過去與現(xiàn)在比例失衡、執(zhí)行政策上干好與干壞比例失衡;目標激勵方面目標設置與考核錯位、崗位目標與崗位職責錯位、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錯位。⑩趙晨指出,正向激勵模式單一、負向激勵過頻。{11}
三是干部擔當作為激勵對策方面。陳輝認為,應基于新使命對干部激勵機制進行重構,具體以提升干部使命精神、責任擔當意識、職業(yè)道德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干部隊伍專業(yè)精神與專業(yè)能力建設為重點,以增強干部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為旨歸。{12}楚豐翼認為,應該從讓干部情感上有溫暖、政治上有奔頭、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勁頭四個方面建立健全干部正向激勵機制。①成為杰認為,應該從干部的選用、考核、懲戒、免責四個方面構建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激勵機制。②羅志佳認為,應該通過動力式和平衡式兩種方式對干部進行激勵,其中動力式主要通過政治激勵拓寬成長空間、制度激勵強化基礎保障、學習激勵提升素質能力;平衡式主要通過思想激勵增強原動力、環(huán)境激勵強化凝聚力和家庭激勵減少后拉力。③李曙光、周佑勇和牧宇、郝玉明、成婧、陳家喜、郭為、賈洪波、魏晗雪、劉金鳳等學者主要就如何進行理想信念激勵、容錯糾錯激勵、正確選人用人激勵、晉升激勵、考核評價激勵、干部“能上能下”激勵、物質激勵和關心關愛激勵等進行了具體分析。
綜上,在新時代背景下,一方面,干部擔當作為的內涵極為豐富,對應到現(xiàn)實中的要求紛繁復雜、莫衷一是,若不能進行系統(tǒng)總結會影響干部整體認知和一致行動。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實中干部層級多樣、個體差異化特征日益明顯,制約干部擔當作為的因素復雜多變,若不能將各種激勵融入整體、形成體系,則很難適應現(xiàn)實情況的變化。換言之,任何分類研究都不可能滿足所有干部個體的差異化多樣性需要,研究亟待從個別轉向整體、從分散轉向系統(tǒng)。按照整體和部分關系原理,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只有從黨建和系統(tǒng)論視角出發(fā),建立起“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高效”④且開放包容的動態(tài)體系,才能切實發(fā)揮效力。
二、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的現(xiàn)實要求
干部擔當作為體現(xiàn)了擔當作為的一般性質,遵循著擔當作為的一般規(guī)律,同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既與干部的角色身份有關,又與特定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對干部的要求、人民群眾對干部的期待有關。其中,體現(xiàn)擔當作為一般性質、遵循擔當作為一般規(guī)律決定了干部擔當作為是認知、精神、能力、行為的辯證統(tǒng)一,實踐指向是做事情,基本層面的要求是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就特殊性而言,新時代無論是黨和國家對干部的要求,還是人民群眾對干部的期待都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既有根本性、基本性的要求,也有具體要求。其中,根本要求是干部要履行政治責任并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基本要求是干部要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具體要求是干部要做到“五個敢于”。
(一)根本要求:履行政治責任并對歷史和人民負責
履行政治責任要求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安排,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永葆黨的政治本色,與一切不利于黨健康發(fā)展和長期執(zhí)政的行為作斗爭。履行政治責任是干部具有政治擔當?shù)谋憩F(xiàn),也是對干部擔當作為的根本要求。一是由黨的領導地位決定?!爸袊伯a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⑤,“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⑥。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重托。干部作為黨的骨干力量,只有在政治上擔當作為,履行政治責任,增強政治、大局、核心和看齊意識,對黨忠誠、為黨分憂,才能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發(fā)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二是由黨的政治性、紀律性決定。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紀律嚴明的政黨,政治紀律是第一位紀律,是不容商量、不可觸碰的“紅線”。這要求干部樹立政治意識,提高政治覺悟,堅守政治紀律和規(guī)矩,敢于同一切破壞黨的政治紀律、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的統(tǒng)治、侵蝕黨的群眾基礎的行為作斗爭,亦即干部要在政治上擔當作為。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要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①。
對歷史負責要求干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努力改革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斷銳意進取、擔當作為”②,作出無愧于歷史的業(yè)績,與一切阻礙社會歷史進步的行為作斗爭。對歷史負責是干部具有歷史擔當?shù)谋憩F(xiàn),也是對干部擔當作為的根本要求。一是由歷史使命決定。歷史是由一代代人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每一個歷史時期或每一個時代都會遇到新問題、面臨新挑戰(zhàn)。身處不同時代的人只有直面時代之問,主動承擔歷史使命,攻堅克難、銳意進取,才能推動歷史進步。因此,具有歷史主動精神、承擔歷史使命、對歷史負責是干部擔當作為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用科學的理念、長遠的眼光、務實的作風謀劃事業(yè)?!雹鄱怯刹糠指刹俊皝y作為”給予的警示。現(xiàn)實中,有些干部只顧任期內出政績,不顧當?shù)貙嶋H和長遠發(fā)展,大搞工程項目,熱鬧一番,“拍屁股走人”,最后留下一個爛攤子,勞民傷財,嚴重阻礙當?shù)匕l(fā)展進步,且給群眾留下極不負責的印象,致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嚴重受損。這警示干部必須對歷史負責,只有作出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和評價的政績或無愧于歷史的業(yè)績才是真正的擔當作為。
對人民負責要求干部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始終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與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對人民負責是干部擔當作為的根本要求。一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吨袊伯a黨章程》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④。該規(guī)定從根本上決定了干部擔當作為必須把人民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對人民負責,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雹荻怯筛刹康娜嗣窆蜕矸輿Q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干部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因而也必須服務人民。如果干部不能夠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就意味著其無法代表人民行使權力,也就沒有資格獲得干部身份,享受干部待遇。早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一文中,馬克思就提到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是社會的公仆。毛澤東則明確指出:“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雹蘖暯娇倳浺矎娬{,“黨的干部必須做人民公仆,忠誠于人民,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①。三是由群眾利益無小事決定。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绷暯娇倳浽凇缎臒o百姓莫為“官”》一文中強調:“‘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雹谶@充分說明:群眾關切的事就是黨和國家需要特別重視的事,干部擔當作為根本上要求對人民負責,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二)基本要求:立足崗位履職盡責
“任其職,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绷⒆銔徫宦穆毐M責是干部的本分,也是其擔當作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干部總是分屬于不同的崗位,崗位職責在賦予干部一定權力的同時也要求干部履行一定的職責。正所謂“沒有無權力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力”,“有多大權力就要履行多大責任”,履行崗位職責是對干部擔當作為最起碼的要求。另一方面,崗位職責一般是較為具體的明確的組織任務,是干部擔當作為最容易著力的點。干部如果在其位不謀其政,工作拈輕怕重、好高騖遠,崗位挑肥揀瘦,遇事明哲保身、敷衍塞責,面對名利又爭又搶,出了問題上推下卸,甚至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則說明其不僅不具備基本的職業(yè)精神、違背了基本的職業(yè)道德,而且是無法勝任本職工作的,更加談不上擔當作為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干部擔當作為最基本的要做到立足崗位、履職盡責。
此外,“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早在寧德任地委書記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當官一定要做實事,因為老百姓不光聽你說的有多好聽,還要看你干的是不是漂亮。鄧小平也說過:“領導者必須多干實事”③。那么,干實事首先是手頭的事、眼前的事,也就是崗位要求做的事,因為干部只有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將手頭和眼前的事做實、做好、做精、做細,做到人民群眾心里去,才能不斷積累經(jīng)驗、增長才干,才能磨練心性、穩(wěn)住心神,才能夯實理想信念、提升責任意識,才能有底氣、有沖進、有希望在更大的崗位上擔當重任,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一顆再打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④。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三)具體要求:做到“五個敢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多個重要場合強調干部要做到“五個敢于”?!拔鍌€敢于”是對干部擔當作為的展開論述,亦是對干部擔當作為的具體要求。
一是“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要求干部在事關黨、國家、民族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敢于發(fā)聲,勇于亮劍。具體要敢于抵制“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侵蝕黨的健康肌體以及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要敢于抵制“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行為”;要敢于抵制“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⑤。二是“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要求干部具備“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氣度,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堅定“為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的志向,保持在任何困難面前都要“沖鋒陷陣”的姿態(tài),做到遇到問題不繞道、遇到矛盾不躲閃、遇到困難不回避,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掃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去解決地方困難大、矛盾多的問題,化解地方人民群眾的意見和怨氣,打開地方工作推不開、情況很復雜的局面”。①如此,方能體現(xiàn)干部的勇氣、魄力、能力、素質等。三是“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要求干部“在緊急關頭不怯懦,在關鍵時刻不退縮,勇敢地站出來、頂上去,當好中流砥柱,成為一面旗幟”②。四是“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要求干部勇于正視錯誤、直面失誤,敢闖敢干,敢于試錯,不怕犯錯,主動承擔責任,不推責諉過?!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由于受到經(jīng)驗、條件、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干部在服務人民、擔當作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失誤是很難避免的。如果干部害怕出錯,畏首畏尾,全面深化改革的事業(yè)就難以推進;如果干部出了錯,不愿承認和面對,還找他人“背鍋”,干部自身就無法獲得成長,組織推諉扯皮的不良風氣也會迅速蔓延開來。因此,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是干部擔當作為的題中應有之義。五是“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要求干部堅持真理、堅持原則、明辨是非,以一身“浩然正氣”壓倒歪風邪氣,敢于思想交鋒,敢于動真碰硬,敢抓敢管敢批評,不做一團和氣的“老好人”。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雹?/p>
三、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體系建構
從上述要求可以看出,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的內容豐富、層次多樣,是對干部認知、精神、能力、行為、品德、勇氣等方面的高標準、嚴要求。囿于實際中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干部真正做到擔當作為實屬不易。因此,需要黨和國家從干部隊伍建設的高度建構配套的激勵體系予以保障。在形式上,這個干部擔當作為激勵體系必須是“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高效”④、開放包容的動態(tài)結構,是由若干層次激勵機制構成的有機整體,可以不斷向外延伸和發(fā)展。從構成看,干部擔當作為激勵體系的具體內容必須全面詳實,能夠對應影響干部擔當作為的所有因素,也就是要符合干部擔當作為的生成邏輯,同時契合我們黨的干部激勵傳統(tǒng)。其一,從擔當作為的生成邏輯看,擔當作為要求干部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作出某種成績或貢獻。實踐中,干部只有在精神驅動、利益驅動或者情感驅動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擔當作為。而利益驅動主要是指政治利益和物質利益驅動。其二,縱觀黨關于干部激勵的理論和實踐,其在對干部的激勵中,自始自終強調精神激勵的突出作用,同時兼顧政治、物質和情感的激勵內容。所以,與官方話語保持一致情況下,建構干部擔當作為激勵體系應該從精神激勵系統(tǒng)、政治激勵系統(tǒng)、物質激勵系統(tǒng)和情感激勵系統(tǒng)四個方面著力建設。
(一)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精神激勵系統(tǒng)是根本保障
干部擔當作為精神激勵系統(tǒng)的生成原理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產生并能夠順利踐行崇高理想信念、強烈責任使命感、良好道德操守、較高的自我效能感,以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如果干部積極擔當作為、干事成事就能夠實現(xiàn)其崇高理想、完成其責任使命、保持良好的道德追求、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本領能力,在實Xowcjsz8vP/jAN3klw4RIQ==現(xiàn)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價值,從而在精神上獲得愉悅感、價值感和成就感等。反之,如果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其理想信念就無法實現(xiàn)、責任使命就無法完成、道德良心就會受到譴責、本領能力就無法最大程度施展,因而精神上會有無力感、挫敗感、痛楚感產生,進而備受折磨。作為使命型先鋒政黨領導下的干部,其擔當作為主要依賴精神自覺。沒有精神上的自覺自愿,沒有理想信念、責任使命感和道德操守,做事畏手畏腳,沒有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干部很難真正擔當作為。因此,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精神激勵系統(tǒng)是根本保障。我國官方話語中,一直將精神激勵放在首要位置加以強調。
干部擔當作為精神激勵系統(tǒng)的運行依賴具體激勵機制,從能夠讓干部產生精神自覺的條件看,這些具體激勵機制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激勵、責任使命感激勵、道德操守激勵和自我效能感激勵四種。一是理想信念激勵。所謂理想信念激勵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產生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并能夠順利踐行,從而激發(fā)干部工作動力,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自覺性、主動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①,也就不可能擔當作為。所以,理想信念激勵是精神激勵的首要內容。二是責任使命感激勵。所謂責任使命感激勵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產生履行自身職責、承擔歷史任務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并能夠順利踐行之,從而增強干部工作的主動性,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顧炎武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边@都是呼喚一種責任使命感的驅動機制。因此,責任使命感激勵是精神激勵的關鍵組成部分。三是道德操守激勵。所謂道德操守激勵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產生強烈的道德感,并能夠順利踐行其道德操守或能夠遵照道德良心行事,從而增強干部擔當作為的道德驅動力。干部是否有強烈的道德感,是否能夠順利踐行自己的道德操守,其擔當作為的狀態(tài)和效果是不同的。通常,道德感比較強、道德實踐順利的干部更能夠干實事、干好事,積極主動干事。因此,道德操守激勵也是精神激勵的重要內容。四是自我效能感激勵。所謂自我效能感激勵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干部做事的自信心,讓干部深刻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做事、有把握獲得成功和有信心完成任務的,從而增強干部的自我效能感,以調動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通常,自我效能感高的干部更愿意積極主動做事、成事,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干部則表現(xiàn)的畏首畏尾、瞻前顧后,遇事容易不自信和退縮,所以自我效能感激勵應該納入精神激勵的范疇,并作為其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突出強調提升干部本領能力,實際上也是要求增強干部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干部擔當作為的精神動力。
(二)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政治激勵系統(tǒng)是關鍵環(huán)節(jié)
干部擔當作為政治激勵系統(tǒng)的生成原理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相信通過擔當作為既可以有政治方面的獲得感、公平感,也可以有政治方面的安全感等,從而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一般,干部作為政治活動中的人,對政治方面的權力、地位、榮譽、待遇、公平、安全等的欲求是最為強烈的。如果干部認為通過積極擔當作為,可以獲得政治利益、公道評價,同時能保證政治安全,就會擔當作為。反之,如果干部認為擔當作為并不能帶來政治利益或“好處”,甚至導致政治利益受損、政治生涯葬送,干部就不會產生擔當作為的積極性。正是基于實踐中政治利益、政治公平、政治安全對于干部的特殊吸引力,所以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政治激勵系統(tǒng)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我國官方話語中,對政治激勵的強調僅次于精神激勵,處于第二重要位置。
干部擔當作為政治激勵系統(tǒng)的運行同樣依賴具體激勵機制。從能夠讓干部產生政治方面的獲得感、公平感、安全感等的條件看,這些具體激勵機制主要包括:正確選人用人的導向激勵、公平晉升激勵、科學考評激勵、容錯糾錯激勵、“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勵五種。其中,前三種激勵機制是從干部對公平獲取政治利益的重視視角進行考量,目的是讓干部相信通過擔當作為可以有“政治方面的獲得感”;后兩種激勵機制是從干部對政治方面的安全感的重視和對政治危機的警覺的視角考量,通過增加擔當作為干部在政治方面的安全感和消除“不擔當不作為”干部在政治方面的安全感,讓相關干部產生警覺性,以調動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下面一一說明。
一是正確選人用人的導向激勵。所謂正確選人用人的導向激勵指的是讓真正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真辦事、辦實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干部脫穎而出,得到提拔重用,形成良好風氣,從而激勵更多的干部擔當作為。正確選人用人是“風向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干部最大的激勵是正確用人導向,用好一個人能激勵一大片。”①因此,正確選人用人的導向激勵是最主要的政治激勵機制。二是公平晉升激勵。所謂公平晉升激勵指的是為干部提供公平的政治晉升機會,讓擔當作為的干部能夠通過公開的、公平的晉升渠道“向上發(fā)展”,從而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干部通過公平晉升,在政治上獲得發(fā)展,意味著政治地位會提高、政治權力會擴大、政治待遇會提升,所以公平晉升是絕大多數(shù)基層干部的訴求,對干部擔當作為積極性的影響較大,理應成為政治激勵機制的核心內容。三是科學考評激勵。所謂科學考評激勵指的是通過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干部所做的事情進行精準判斷,進而對干部進行精準評價,區(qū)分優(yōu)劣、好壞等,并以此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和獎勵懲處的主要依據(jù),從而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科學考評既是“指揮棒”,也是干部受到公正對待的重要保障,考評是否科學公正對干部擔當作為積極性的影響很大。因此,科學考評激勵也是政治激勵機制的重要內容。四是容錯糾錯激勵。所謂容錯糾錯激勵指的是一方面寬容干部在改革創(chuàng)新、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的失誤、MGukh62dqeaD6qGJkdFk6bJhlDV1YtAO4z1oHmRA+iE=“錯誤”,為真正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干部撐腰鼓勁;另一方面,為被錯誤對待和被誣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二者雙管齊下,提升擔當作為干部在政治方面的安全感,從而調動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容錯糾錯激勵機制具體包括容錯免責機制和澄清正名機制兩種?!蛾P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囊庖姟罚?018)指出,“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的失誤錯誤”和“堅持有錯必究有錯必改”,以及“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②。因此,容錯糾錯激勵理應納入政治激勵的范疇,成為對干部進行政治激勵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是“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勵。所謂“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勵,也可以稱為“退出”激勵,指的是通過創(chuàng)造條件,讓“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依法依規(guī)“向下向外”退出,以反向刺激干部擔當作為?!澳苌夏芟隆⒛苓M能出”激勵是一種典型的負向激勵,利用的是干部不愿意退出,不想失去已有的政治地位、政治利益等的心理?!安粨敳蛔鳛椤钡母刹恳坏┩顺?,對于其他干部是一種警示,干部為了保住已有的政治利益,維持現(xiàn)有的政治方面的安全感自然會積極擔當作為、謀事干事。2022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fā)布《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guī)定》,列出15種干部不適宜擔任現(xiàn)職的情形,要求著力解決領導干部“下”的問題。①事實上,讓工作表現(xiàn)一般的干部產生“能進能出”的危機感,對于解決“慵懶散漫”問題非常重要。因此,“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激勵也是當前對干部進行政治激勵的重要內容。
(三)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物質激勵系統(tǒng)是基礎要件
干部擔當作為物質激勵系統(tǒng)的生成原理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在物質方面有基本保障,有安全感、獲得感和公平感等,從而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首先,干部有基本物質需要,如果工資待遇能夠讓干部及其家人在物質方面有基本保障,則有利于干部安心、安身于工作崗位,進而有利于激勵和維持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其次,干部的薪資福利會隨著職務職級晉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等因素而發(fā)生變化,如果這種變化在干部的心理預期之內,能夠讓干部感覺到穩(wěn)定、安全,則有利于激發(fā)干部的積極性,反之則會讓干部心理產生波動。再次,干部有不斷積累物質財富,滿足自己及其家人的教育、社交、娛樂等發(fā)展和享受方面的需要。組織如果能夠給予真正擔當作為干部以一定的物質獎勵,不斷提升擔當作為干部的物質獲得感,也可以調動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最后,物質分配是否公平也是影響干部擔當作為的重要因素,只有依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和“同工同酬”的按勞分配原則進行物質分配,才能調動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因此,物質激勵是必不可少的。鄧小平說:“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雹谶@說明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物質激勵系統(tǒng)是基礎要件。在我國官方話語中,物質激勵僅次于精神激勵、政治激勵。
干部擔當作為物質激勵系統(tǒng)的運行也依賴具體激勵機制。從能夠讓干部有基本的物質保障,產生物質方面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公平感等的條件看,這些具體激勵機制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激勵、薪資福利正常調整激勵、“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獎酬激勵和“同工同酬”激勵。一是基本工資激勵。所謂基本工資激勵指的是保證干部的基本工資收入能夠維持其本人及其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讓干部在物質方面有基本保障,從而維持其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熱情?,F(xiàn)實中,當干部發(fā)現(xiàn)基本工作收入不能保證其基本生活時,他們會尋求別的出路,從而將時間、精力和心思花在別的事情上,如此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更別說主動擔當作為了。這說明基本工資激勵對于干部來說,必不可少。二是薪資福利正常調整激勵。所謂薪資福利正常調整激勵是指通過設置科學的標準、建立規(guī)范的制度,以保障干部薪資福利的變動是科學的、有規(guī)律的和公開透明的,從而減少薪資福利變化對干部的不良影響,以維持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囊庖姟罚?018)要求“健全干部待遇激勵保障制度體系,完善機關事業(yè)單位基本工資標準調整機制”③。實際上強調將薪資福利正常調整制度納入對基層干部的物質激勵范疇。三是“多勞多得”的獎酬激勵。所謂“多勞多得”的獎酬激勵指的是按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給予表現(xiàn)優(yōu)異、付出超額勞動和做出突出業(yè)績的優(yōu)秀干部更多物質報酬,提升這些干部的物質獲得感和公平感,從而激勵更多干部積極表現(xiàn)、擔當作為。干部不僅有基本生存需要,還有發(fā)展和享受需要,如果干部發(fā)現(xiàn),通過擔當作為可以獲得更多物質報酬,以滿足其發(fā)展和享受的需要,他們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勇敢。同時,更多更好的付出,理應獲得更大更多的回報,這是符合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否則“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會嚴重挫傷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多勞多得”的獎酬激勵在干部擔當作為的物質激勵系統(tǒng)中處于核心地位。四是“同工同酬”激勵。所謂“同工同酬”激勵就是給予同一地區(qū)、同類單位、同類崗位、付出等量勞動的干部以同等的物質待遇,提升干部的物質公平感,從而調動他們的擔當作為積極性。當前實際工作中,干部對物質公平分配的訴求比較強烈,如果干部發(fā)現(xiàn)付出相同而收獲卻不同,甚至付出多的不如付出少的,他們履職盡責、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因而目前來說,“同工同酬”的物質公平分配激勵是物質激勵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情感激勵系統(tǒng)是補充內容
干部擔當作為情感激勵系統(tǒng)的生成原理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對人民群眾和黨組織產生深厚感情,生成“為民情懷”和對組織的依賴、信任,自愿為了人民群眾和黨組織而擔當作為。一方面,對于有“為民情懷”的干部來說,如果擔當作為,其對群眾的感情就得到了滿足;如果“不擔當不作為”,內心會覺得對不住群眾,產生愧疚感、自責感等不良體驗。另一方面,培育干部對黨組織的深厚感情,也可以調動其擔當作為積極性。因為組織如果信任干部、體諒干部、真心愛護干部,干部就會對組織產生信任感、依賴感、歸屬感等,愿意為了組織整體的利益擔當作為。對黨組織有深厚感情的干部如果按照組織要求擔當作為,其組織情感就會得到滿足。相反,如果自己“不擔當不作為”,對組織的情感就無法回報,就會產生對組織的愧疚感。當然,人的情感具有飄忽不定性,并且在法治社會進行政治實踐主要依靠法理、事理,而不是情理。所以,干部擔當作為的情感激勵系統(tǒng)主要發(fā)揮輔助性作用。
干部擔當作為情感激勵系統(tǒng)的運行依然依賴具體激勵機制。從能夠促成干部對群眾和黨組織的深厚感情的條件看,這些具體激勵機制主要包括:為民情懷激勵、授權信任激勵、談心談話激勵和心理健康關愛激勵等。其中,第一種激勵機制是為了讓干部產生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后三種激勵機制是為了讓干部產生對黨組織的深厚感情。一是為民情懷激勵。所謂為民情懷激勵指的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干部產生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激發(fā)其情感動力,以調動其為人民謀事、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主動性。干部有沒有對群眾的深厚感情,關系到其服務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質量和效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要對群眾有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中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①,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因此,為民情懷激勵是情感激勵的首要內容。二是授權信任激勵。所謂授權信任激勵指的是給予干部合理、適當、必要的自主權,激發(fā)干部的事業(yè)心,體現(xiàn)組織對干部的信任,以調動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組織信任干部,愿意將權力交給干部,干部可能會感念組織的信任,愿意充分運用手中的權力做一番事業(yè);組織如果不信任干部,處處約束干部而沒有激勵,干部就會為了工作而工作,從而滋生應付心理和形式主義。所以,授權信任激勵是情感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談心談話激勵。所謂談心談話激勵指的是組織針對性地、平等地、及時地與干部交心,針對干部在工作、學習、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困惑、疑慮、難題等進行指導、幫扶、疏通,體現(xiàn)組織對干部的重視和關心關愛,提升干部在組織中的歸屬感,從而調動干部的擔當作為積極性。開展談心談話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情感激勵的重要內容。四是心理健康關愛激勵。所謂心理健康關愛激勵指的是組織重視干部心理健康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化解干部心理危機、緩解干部心理壓力、提高干部心理素質,體現(xiàn)組織對干部心理健康的關心關愛,以增強干部對組織的依賴和感激之情,從而調動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干部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干部心理是否健康也日益成為影響其擔當作為的重要因素。組織及時對這一情況進行關注,在心理上關心關愛干部,也應該被納入對干部進行情感激勵的范疇。
圖1 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體系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制
綜合而言,如圖1所示,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體系是一個“同心─多圈層”結構。圍繞著促使干部擔當作為這一核心目標,一是要在整體上建構干部擔當作為的精神激勵系統(tǒng)、政治激勵系統(tǒng)、物質激勵系統(tǒng)和情感激勵系統(tǒng);二是要根據(jù)各激勵系統(tǒng)的運行條件建立并不斷完善具體的激勵機制;三是要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各激勵主體的能動性,依據(jù)本地區(qū)本單位本部門本崗位干部隊伍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激勵舉措。
責任編校 王學青
Realistic Requirements and Incentive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Cadres to Be Responsive and Take Charge in the New Era
Gao Xiaohong1, Huang Xiaohui2(1.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ongqing, China; 2. School of Law,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Fujian,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cadres should fulfill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and be responsible to history and the people at the fundamental level, perform their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based on their posts at the basic level, and possess the “five demonstrations of valor” at the specific level.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it is crucial to maintain and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cadres by integrating various incentives into a cohesive who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rty building and systems theory, and by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well-functioning, scientifically efficient, and open incentive system: Firs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iritual incentive system including incentives based on ideals and beliefs,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moral integrity, and self-efficacy. Seco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litical incentiv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incentives for the correct selection and use of personnel, fair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scientif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fault-tolerance and correction mechanisms, and incentives for both upward and downward mobility and entry and exit mechanisms. Thir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terial incentive system involving basic salary incentives, regular adjustments to salaries and benefits, rewards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ensuring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Four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motional incentive system including incentives based on a commitment to serving the people, trust and empowerment, heart-to-heart conversations, and care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Key words: new era; cadre responsibility and action; realistic requirements; incentive system
收稿日期: 2024-06-06
基金項目: 2023年重慶師范大學(人才引進/博士啟動)基金項目(23XWB050);2024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慶市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基地項目(24SKJD061)
作者簡介: 高筱紅(1989— ),女,山西呂梁人,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黃曉輝(1958—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紀檢監(jiān)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