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頸椎功能及活動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湖口縣中醫(yī)醫(yī)院2020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2組患者均給予頸椎牽引制動、理療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治療期間予以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干預2周后疼痛程度[Northwick Park頸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評分]、頸椎功能[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田中靖久頸椎病癥狀量表20分法評分]、頸椎活動度和生存質量。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NPQ、ND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癥狀量表評分,頸椎前曲、后伸、左屈、右屈活動度和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能改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頸椎功能和活動度,減輕頸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 神經根型頸椎??;護理干預;火龍罐;頸椎功能;頸椎活動度;生存質量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23-0143-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248.2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是由于頸椎病變后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致,會引起局部疼痛、頸椎功能障礙等[1]。臨床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頸部制動等,同時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以改善頸椎功能[2]。但受疾病病程長、疼痛、活動限制、治療費用等影響,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差,影響病情的控制,臨床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3]。中醫(yī)對頸椎病的認識由來已久,將神經根型頸椎病歸為“項痹病”范疇,勞損過度、氣血不足、項部氣血瘀滯等均可引發(fā)本病,臨床干預需注重活血通絡?;瘕埞奘羌?、刮痧、推拿等為一體的中醫(yī)操作技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溫補元氣等作用[4]。鑒于此,本研究將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分析該干預方案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口縣中醫(yī)醫(yī)院2020年8月—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34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37~72歲,平均年齡(52.26±7.31)歲;病程0.5~6.0年,平均病程(2.43±0.86)年;中醫(yī)辨證分型,風寒痹阻型15例,氣滯血瘀型8例,痰濕阻絡型4例,肝腎不足型7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51.47±6.20)歲;病程0.5~7.0年,平均病程(2.71±0.92)年;中醫(yī)辨證分型,風寒痹阻型11例,氣滯血瘀型10例,痰濕阻絡型8例,肝腎不足型5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相關標準[5],西醫(yī)診斷符合《外科學》中相關標準[6],并經椎間孔試驗、X射線、CT檢查確診;符合保守治療指征;入組前1個月內未接受過相關治療。
排除標準:頸椎實質性、占位性疾病;有頸部外傷史;嚴重心肝腎等功能障礙;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病;精神疾病、認知功能缺陷;頸椎結核、腫瘤或骨折;處于月經期、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頸椎牽引制動、理療等常規(guī)治療。(1)頸椎牽引制動?;颊咦跔恳紊?,枕部、下頜部用牽引帶固定,頸部前屈20°,牽引質量1.0~1.5 kg,逐漸增加質量,每次牽引30 min,1次/d。(2)理療?;颊吒┡P位,采用紅外線治療儀照射疼痛部位,每次照射時間20 min,1次/d。持續(xù)治療4周。
對照組予以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綜合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指導患者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身心,緩解壓力;結合患者文化水平、對疾病的認知度,講解頸椎病的預防、治療相關知識,鼓勵患者提問并耐心解答,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2)日常生活指導。向患者發(fā)放《頸椎病保健手冊》,結合視頻、圖片等向患者介紹頸椎病的保健方法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包括嚴禁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要求每隔2 h進行1次頸部活動;禁止長時間頸部彎曲,睡眠時保持頭、頸部在同一水平線,禁止頭部懸空;避免頸部受風寒,加強保暖;日?;顒印㈠憻捇虺塑嚂r,做好頭頸部保護。(3)功能鍛煉。指導患者取坐位或立位,脊柱自然放松,下頜稍微內收,頸部前屈15°,雙手相扣放在后枕部,頭部與雙手形成對抗壓力,維持30 s;將雙手放在前額,對頭施加向后的推力,維持30 s;左手放在左側太陽穴,向右施加推力,維持30 s;右側放在右側太陽穴,向左施加推力,維持30 s;以上動作均保持頭部不動?;颊呷⊙雠P位,椎骨自然放松,頸部微屈,下頜內收,枕部離床1 cm維持5~8 s,恢復原位,頜下放置毛巾卷,做伸頸收下頜動作,維持5~8 s,恢復原位。每次鍛煉時間20 min,2次/d。持續(xù)干預2周。
觀察組實施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1)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同對照組。(2)火龍罐。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充分暴露頭頸部治療部位,選擇小號火龍罐,檢查罐口無破損,將艾條插入火龍罐內鋼針中固定,點燃艾條,治療區(qū)涂抹石蠟油或中藥膏劑,操作者手持火龍罐,施罐時手掌小魚際先與皮膚接觸,而后將罐落下,結合點、震、扣、推、按、揉等手法使罐體正旋、反旋、搖撥、搖振;先沿肩頸部督脈、膀胱經開始,自督脈上風府穴至大椎穴,兩側足太陽膀胱經天柱穴至大杼穴,足少陽膽經完骨穴至風池穴,手少陽三焦經翳風穴至天髎穴,手陽明大腸經扶突穴至巨骨穴,手太陽小腸經天容穴至肩外腧穴,最后從脊椎向肩胛反復施罐,以皮膚紅潤、有痧點為宜,每次20~30 min。結束后用紙巾擦凈皮膚表面的石蠟油或膏劑,囑患者做好保暖,4 h內禁止洗澡和接觸冷水,隔天1次,持續(xù)干預5~10 d。
1.4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干預2周后疼痛程度、頸椎功能、頸椎活動度和生存質量。(1)疼痛程度。應用NPQ量表進行評估,共包含9個條目,各條目按0~4分計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2)頸椎功能。應用NDI量表、田中靖久頸椎病癥狀量表20分法進行評估,NDI量表共有10項條目,采用0~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頸椎障礙越嚴重;田中靖久頸椎病癥狀量表20分法包含癥狀、工作和生活能力、體征、手的功能共4個條目,總分2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頸椎功能越好。(3)頸椎活動度。用關節(jié)角度測量器測量頸椎活動度,包括頸椎前曲、后伸、左屈、右屈活動度。(4)生存質量。用盛鋒等[7]編制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生存質量量表進行評估,共15個條目,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功能4個維度,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疼痛程度
干預前,2組患者的NP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NPQ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1。
2.2 頸椎功能
干預前,2組患者的NDI、癥狀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DNI評分低于對照組,癥狀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3 頸椎活動度
干預前,2組患者的頸椎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頸椎前曲、后伸、左屈、右屈活動度均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
2.4 生存質量
干預前,2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4。
3 討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發(fā)病率占頸椎病的50%~70%,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8]。神經根型頸椎病病因復雜,主要與關節(jié)錯位、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有關,臨床針對該病多保守治療。牽引制動是常用方法之一,能夠增加椎間隙與椎間孔,減輕神經根受壓,調整椎體滑脫與關節(jié)錯位,促進外突組織復位[9]。紅外線照射理療能改善頸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頸部酸脹、僵硬感,減輕頸部疼痛。但是,頸椎病病程較長,單純治療難以穩(wěn)定控制病情,還需要采取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10]。
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指導和功能鍛煉等,加強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可促使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疾病,減少不良情緒產生,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同時輔以功能鍛煉,可提高頸椎活動度。中醫(yī)學認為,頸椎病發(fā)生多因寒濕邪侵襲、肝腎虧虛、筋肌失養(yǎng)所致,頸部長期勞損或扭挫損傷,風、寒、濕三氣瘀滯,合而為痹,若外邪不除,氣血不通,會影響頸椎功能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干預后NPQ、NDI評分更低,癥狀量表評分,頸椎前曲、后伸、左屈、右屈活動度和生存質量評分更高。從經絡分布來看,肩部循行的經絡有手三陽經、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疼痛部位涉及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督脈雖無明顯痛點,但其通督全身陽氣,與肩頸部氣血運行密切相關[11]。以此為理論基礎,采取火龍罐進行干預,火龍罐結合點穴、推拿、刮痧、熨燙、艾灸等諸多操作,再配合點、震、扣、推、按、揉等手法,可增強體表經絡、穴位刺激效果。火龍罐以火攻邪,可有效調節(jié)臟腑氣機及氣血運行,起到通經活絡、行氣化瘀、解痙止痛等效果,從而減輕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利于功能訓練的開展,增強頸椎康復效果?;瘕埞捱€集合點穴、推拿的優(yōu)勢,通過對督脈、手三陽經、足太陽膀胱經的刺激,可攻補兼施,扶正不留邪,驅邪不傷正,激活機體內在自愈能力,促進頸椎功能改善[12]?;瘕埞夼c護理干預聯合進行,可互相補充,協(xié)同減輕頸、枕和肩胛部疼痛及其他癥狀,加快頸椎功能恢復,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效果確切,能夠減輕頸部疼痛,改善頸椎功能,促進活動度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唐萌芽,夏曉斌,張沂,等.豨薟狗脊仙靈脾湯治療寒濕型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隨機對照試驗[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20,28(9):48-51,55.
[2] 吳以誠,胡吳斌,占茂林.“筋骨并重”思想在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應用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9,28(8):1427-1429.
[3] 梁龍,馮敏山,銀河,等.功能鍛煉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yī)藥,2020,33(3):107-110.
[4] 廖志雯,范秀英,蔣雪飛,等.中醫(yī)辨證施護在火龍罐治療頸椎病頸痛中的應用效果[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1,13(21):23-24.
[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
[6] 陳孝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964-967.
[7] 盛鋒,沈國權,孫武權,等.神經根型頸椎病生存質量量表的編制與條目篩選[J].頸腰痛雜志,2011,32(5):346-350.
[8] 龍歡,李晶晶,張玉蘭,等.補中益氣湯化裁方聯合針刺混合型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21,39(12):183-185.
[9] 陳博,顧新豐,張旻,等.中醫(yī)三維立體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9,53(12):49-51.
[10] 趙敏明,鄧業(yè)川.針-灸-藥三聯療法治療風寒濕痹型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20,38(6):124-126.
[11] 王嵐萱,阮和球,陳麗媚.針灸推拿結合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yī)藥,2019,14(12):3343-3348.
[12] 歐陽意霞,徐鳳宜,鄭衍慶,等.火龍罐聯合護理干預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康復效果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15):8-10.
(編輯:郭曉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