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
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推進,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寫作教學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審美鑒賞能力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范文閱讀、素材提煉、遣詞造句、意境聯(lián)想、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在范文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范文閱讀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好的幫助。讀與寫是語文學習中密不可分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二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不僅能為寫作提供有效的表達形式和方法技巧,而且能有效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必備的寫作知識,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知如何下筆或者不知應該用什么語言表達的情況,原因就是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不足。而閱讀是寫作的良好基礎,在寫作過程中,進行良好的范文閱讀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文章,更有很多優(yōu)美的語句和段落。通過對這些語句和段落的閱讀,學生的感官就會被調(diào)動起來,會在范文閱讀的過程中基本了解一些表達方法,了解作者在文章中運用的敘述方式、環(huán)境的描寫方法、修辭等,可以跟著范文學習,有效地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例如,在部編教材小學一年級上冊《四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從課文的內(nèi)容、表達方式、修辭等多個角度進行有效的寫作技巧的學習。如: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焙扇~圓圓,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惫人霃潖潱现f:“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痹陂喿x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有效分析,通過草芽、荷葉、谷穗、雪人所說的話,感受語言表達的魅力——這段話運用了擬人修辭,把草芽、荷葉、谷穗和雪人擬人化。在范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學會擬人修辭的運用,并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充分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提高審美鑒賞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講授借代的修辭手法,句子中草芽指代春天、荷葉指代夏天、谷穗指代秋天、雪人指代冬天。學生在閱讀優(yōu)美課文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學習課文中運用的表達技巧并進行順利表達,也能提高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提高了,自然就能提高寫作能力。
二、在素材提煉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寫作靈感來源于生活,說白了就是寫生活。生活中的各種素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學生寫作的源泉。素材對寫作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說文章的結構是整篇文章的骨架,那么素材就是文章的血肉,二者并駕齊驅(qū)相能讓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判斷文章寫得好不好,不能只看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應該看其對素材的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寫作素材提煉技能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素材提煉的過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學生想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就必須進行有效的素材的提煉,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視對素材提煉和積累。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從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面對身邊各種不同的事物能夠分辨其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這樣才可以在寫作訓練中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在部編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可用素材進行提煉。如:“從前,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边@句話通過“孤單”一詞把樹擬人化,學生可以由此積累相關的寫作技巧。“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每天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了。”“天一黑他們又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里,安安靜靜地睡覺了?!睂W生可以在這些句子中提煉出“嘰嘰喳喳”“打著招呼”“安安靜靜”等詞語,對這些詞語進行欣賞,并內(nèi)化為自己的素材,運用到寫作過程,以便提高作文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學會欣賞和積累語文學習和閱讀過程中優(yōu)美詞句和優(yōu)秀文章,并進行有效的素材提煉,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各方面的素養(yǎng)和能力。
三、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所謂遣詞造句,就是運用詞語組織句子。遣詞造句在寫作教學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寫作練習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遣詞造句的能力對于作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如果擁有良好的遣詞造句的能力,那么其作文表達就能夠更加流暢。學生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如何表達。同樣一種事物,對同樣一個事件,同樣一句話,運用的詞語和表現(xiàn)手法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蘊含的意境也完全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寫作和表達的過程中用詞不準確,或者說表達的內(nèi)容和文章主旨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即學生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寫作能力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審美鑒賞能力也無法獲得有效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應該認識到在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重要意義,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他們遣詞造句,在優(yōu)美的語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例如,在部編教材小學二年級上冊《日月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薄爸形缣柛哒眨麄€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教師可以選取課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導學生賞析,即引導學生說說這兩個句子表達的妙處——這兩個句子運用了比喻修辭,而且一些詞語運用得恰到好出。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引導他們把其中比較優(yōu)美的詞語挑選出來,如“碧綠”“像圓圓的太陽”“像彎彎的月亮”“蒙蒙細雨”“披上輕紗”“朦朧”“童話中的仙境”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會得到有效的提高。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把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四、在意境聯(lián)想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所謂意境,就是學生在閱讀或者寫作過程中通過文章中的一些經(jīng)典語言聯(lián)想到的一些場景或者背景。有一定審美鑒賞能力的人看到優(yōu)美句子時,腦海中就會不自覺浮現(xiàn)出相關場景。如果文章描寫的是大自然,那么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xiàn)出大自然中的相關景色;如果看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場景,那么就會進行有效的想象,就可以聯(lián)想到相關情境。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形式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我們?yōu)槭裁磿惺艿揭黄恼路浅?yōu)美?這不僅只是審美鑒賞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更加是對文章語言的理解。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忽略意境聯(lián)想,這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所以,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意境聯(lián)想,在聯(lián)想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現(xiàn)象,在想象的過程中進行意境聯(lián)想,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提高了,就能更好地進行意境聯(lián)想,進而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在部編教材小學二年級下冊《開滿春天的小路》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課文中的一些片段引導學生進行意境聯(lián)想?!按禾靵砹?,鼴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薄伴T前開著一大片絢麗多彩的鮮花。”“門前開著一大片五顏六色的鮮花?!薄伴T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貍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教師可以分發(fā)白紙,引導學生畫出自己聯(lián)想和想象到的畫面。在作畫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也會獲得提高。在學生繪畫完畢,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在網(wǎng)絡上收集到的圖片,引導學生將其與自己的繪畫作品比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也可以據(jù)此引導學生開展寫作練習,指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意境聯(lián)想能力,逐漸提高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五、在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寫作練習是寫作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有效的練習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有助于他們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在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并表現(xiàn)出良好的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學生寫作練習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學生寫作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的發(fā)展比較緩慢。教師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寫作練習,學生在掌握了一系列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的過程中,不斷練習才能學以致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例如,在部編教材小學三年級上冊《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如一些優(yōu)美的比喻句:“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在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了掌握之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習,以促進寫作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設置幾個寫作主題,如“我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田野”“五彩繽紛的花園”“美麗的大自然”等,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在學生選擇了合適的主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運用在課堂學到的相關寫作技巧進行寫作,恰當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語言描繪意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審美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還可以發(fā)展自己的審美鑒賞能力。
綜上所述,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而創(chuàng)造能力又是審美能力的體現(xiàn)。審美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直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應該通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促進他們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