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一
我對蘇武的關(guān)注,是從對漢武帝的關(guān)注開始的。
劉徹,這個曾經(jīng)的膠東王,被上天眷顧,一躍成了江山在握的漢武帝。走上人生巔峰的劉徹,開始了對帝王生涯的職業(yè)規(guī)劃,此時帝國的實力足以匹配他宏大的理想。
據(jù)《漢書》記載,劉徹16 歲登上帝位,在位54 年,曾經(jīng)多次駕臨雍縣,祭祀五帝,五帝是劉徹做帝王的模板。在一個16 歲少年的心中,一顆做萬世帝王的夢想已開始生根發(fā)芽,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就這樣猝不及防地走來。然后,許多人一生的命運,全都圍繞著這個年輕人慢慢運轉(zhuǎn)。
彼時的劉徹以為,驅(qū)逐匈奴,安定邊關(guān),興許就是他加冕圣皇,比肩五帝的最后一塊拼圖。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默默無聞的蘇武由幕后緩緩地走向了前臺。
蘇武是蘇建的兒子。蘇建長期跟隨衛(wèi)青抗擊匈奴,建有功勛。受父親蔭庇,蘇武兄弟三人都擔(dān)任了郎官。
得遇皇恩的蘇武,他沒有理由不好好把握出使匈奴,不辱君命,證明自己,擺脫父親印記的機會。
蘇武的人生際遇,何嘗不是時代的一粒灰掉在他身上,成了一座山!
二
蘇武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從長安出發(fā)了。他們經(jīng)武威,過張掖,穿酒泉,出敦煌,下嘉峪關(guān)。一張張英俊的臉龐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略顯疲憊。日暮鄉(xiāng)關(guān),幾縷鄉(xiāng)愁在蒼茫的戈壁彌漫。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次莊嚴(yán)盛大的出使,容不得半點兒閃失。疲累又想家的心不覺緊了又緊,當(dāng)馬兒在黃沙中艱難前行,一顆顆似玉錦心,頃刻跟隨著一隊車馬,在絕域蒼茫里飛馳成金色的風(fēng)景。
不知走了多少天,蘇武一行人終于到達了匈奴的漠北王庭。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站在茫茫的草原上,蘇武拭去滿身的疲憊,心里有幾分緊張,幾分欣喜,又有幾分期待。想來,這是平生出過的一次最遠的遠門了。今夜,西出陽關(guān)已久,家在哪個方向,已模糊不可辨了。心里對故人的思念不由自主地跟隨著塞北的長風(fēng),綿延幾萬里。
轉(zhuǎn)念,他又想起了臨行前漢武帝的殷殷囑托,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務(wù),回朝廷復(fù)命。
安頓過車隊,稍作休整,蘇武等人去拜見單于,獻上漢廷豐厚的禮物。單于禮節(jié)傲慢,不是蘇武期待的那樣,相逢一笑泯恩仇恍然還停頓在昨日的清夢里。蘇武的內(nèi)心有幾分失落,他在想著該如何回漢廷向武帝復(fù)命呢。
就在蘇武等人準(zhǔn)備動身時,緱王與長水虞常在匈奴策劃謀反活動。虞常當(dāng)年在漢時,素與蘇武的副使張勝相知,當(dāng)張勝被虞常蠱惑,卷入這場叛亂時,蘇武深知在劫難逃了。一次不算圓滿的出使弄砸了。說好的不辱君命,說好的建功立業(yè),說好的平安歸來,在無常的人生前,欲哭無淚啊!
得此噩耗,蘇武首先想到自殺。他的理由是:見犯乃死,重負(fù)國。暗自許諾的不辱君命頃刻已是生死莫測。
人生最痛苦的是,走過山重水復(fù),竟無路。在生與死的抉擇前,蘇武的內(nèi)心在劇烈地掙扎,他也許想過生,那該是何種屈辱的生?他不忍心再想下去。他也許想過無常,想過命運。
我相信,蘇武想得最多的還是漢武帝,是國家,該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此后,面對衛(wèi)律舉起的屠刀,不為所動,引佩刀自刺;被流放于荒無人煙的北海,他才能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饑餓和孤獨,臥起操持,杖漢節(jié)牧羊,十幾年如一日;面對好友李陵勸降,他才能義薄云天,把李陵說哭。
我時常想,面對敵人的屠刀,蘇武何以不怕死? 貪生怕死,是人性中不爭的弱點。蘇武竟能將生死置之度外,用一個骨子里文弱書生的血肉之軀,去承受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多么磅礴的戰(zhàn)勝!
我想,定然是不負(fù)國、不負(fù)君的信念在支撐著他,陪他走過刀山火海,九死一生。
想必在信念之外,還有一樣?xùn)|西在蘇武心中默默生長,長成了萋萋芳草,終是秋水長天。那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啊!
此時,孔孟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時代氛圍下,有機會第一次成為天下士人群體理想的倫理規(guī)范和價值體系,被士人們遵守。儒學(xué)所主張的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倫理和宗法倫理,已成為漢武帝“道統(tǒng)”時代主流的社會價值。
所以,面對好友李陵的勸降,蘇武說:“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fù)再言!”
三
威威漢廷,那個要強的劉徹走了;茫茫北海,一個倔強的老人還站立在冰天雪地里,把自己站成一棵樹,站到孤獨,站到永恒。
在昭帝等人的努力下,蘇武于公元前81 年春,回到京師。曾經(jīng)青壯的士子,歸來時已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蘇武執(zhí)著的犧牲,如果放在漢武帝的個人價值實現(xiàn)上看,未免卑微悲壯。但一旦個人的理想與整個國家的安寧相連,蘇武的出使,便成了為維護民族利益,犧牲自我的典范。
蘇武苦守了19 年的北海,叫貝加爾湖,位于今天的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從地圖上看去,這條狹長的湖泊,怎么也讓人想不到,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這條神秘的大湖,因為蘇武的緣故,愈發(fā)的迷人。
北海成了他此生的流放之地,也因19年舍生忘死的堅守,北海又成了蘇武人生的重生之地。那里應(yīng)該流傳著一種不滅的精神,大凡讀書人都能體會。
蘇武:冰雪里的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