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薇
作為一線教師,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路上,我們時常捫心自問:一名優(yōu)秀教師,最重要的特質(zhì)是什么?是扎實廣博的專業(yè)知識、溫暖親和的語言能力,還是靈敏深刻的研究意識?“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本哂懈呱械牡赖虑椴偈浅蔀閷W生心中的好老師的先決條件,是教師踐行立德樹人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質(zhì)。第三十九個教師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深刻闡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強調(diào)新時代教師要弘揚教育家精神,涵養(yǎng)“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開篇《德行第一》,指一個人的言行應(yīng)符合道德規(guī)范,成為他人學習的榜樣。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為了對學生給予道德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沒有的東西是不能傳授給別人的。因此,教師要成為“人師”,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就需要準確領(lǐng)悟教育家精神的新時代內(nèi)涵,陶冶道德情操,將領(lǐng)悟、踐行和弘揚教育家精神根植于教師的職業(yè)追求之中。
領(lǐng)悟教育家精神
需要愛字當頭、學生為先的赤誠之心
著名教育學者朱永新曾說,一顆仁愛之心會保證教師良好的生命狀態(tài),會確保其專業(yè)技能的正常發(fā)揮。一個厭惡教育的人,不可能成為好教師。作為沉浸式參與學生成長的職業(yè),教師對學生的用心和愛護力度,對學生的欣賞、尊重和寬容程度,決定了學生生命發(fā)展的長度、寬度和高度。
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語文名師于永正說,老師走進課堂之前,要準備一百頂“高帽子”,上課的時候,隨時戴在學生的頭上。隨著教齡的增長,我漸漸領(lǐng)會了這句話,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學生都有綻放光芒的時刻。我曾經(jīng)中途接過一個有名的“問題班”。起初,秉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態(tài),我時常批評學生,希望用嚴厲的態(tài)度震懾他們,引導他們改正錯誤,但效果總是適得其反。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愛搗亂的學生在值日時留到了最后,把班級整理得干干凈凈后才回家,于是我在班會課上大力表揚了他。從那以后,他成為班上勞動最積極的學生,他越積極,我就越表揚他的付出。在第二個學期,他主動參與了班級勞動委員的競選。作為教師,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這樣能夠改變學生的育人“高光時刻”其實有很多,關(guān)鍵在于我們能否抓住這些瞬間,將“高帽子”及時送給學生。
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教師是否應(yīng)該時刻維護自己的絕對權(quán)威?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教師權(quán)威應(yīng)建立在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基礎(chǔ)上。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在情感上讓學生愿意接近和依賴,更要在精神上贏得學生的信任。當我們在評價學生時,學生心中也有一把標尺在衡量我們。是否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是否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都決定著師生關(guān)系的親疏和教育的有效性。一位學生曾經(jīng)對我說:“姜老師,雖然你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但我們還是很喜歡你,因為你很尊重我們,如果你說錯了哪句話、批評錯了同學,會立刻在全班同學面前道歉?!笨梢?,尊重可以體現(xiàn)在教育的每個細節(jié)之中。把評判的話語變成耐心的傾聽,把反饋的問題變成善意的提醒,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尊重。
以寬容的視角引導學生。當學生犯錯時,我們是劈頭蓋臉地一頓批評,還是冷靜下來先了解具體情況?很多時候,我們對犯錯的學生并非厭惡,而是抱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著急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下的處理方式往往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如果我們以包容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錯誤,以松弛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的行為反復,給予正確的引導,用愛澆灌,靜待花開,學生定會朝著積極陽光的方向發(fā)展和成長。
踐行教育家精神
需要堅守專業(yè)、追求卓越的敬業(yè)之德
北京師范大學校園東門的影壁上,書寫著啟功先生對“師范”的深刻感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走上講臺之前,我對這八個字的理解是,教師要努力做好學問,用豐富的學識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更要展現(xiàn)出高尚的品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做個好的典范。站上講臺之后,我愈發(fā)深刻地體會到,“行為世范”的前提是“行為生范”。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深遠,良好的品行能夠感染和熏陶學生,影響他們的價值判斷、道德觀念和學業(yè)追求。如果期待學生好學、樂學,教師要先做到敬業(yè)、樂業(yè)。無論是一絲不茍的作業(yè)批改、認真細致的備課,還是面向個體的課后輔導,都是對學生的良好示范。
一次語文公開課后,語文教師拿著一沓厚厚的學生作文找到我。這節(jié)課,語文教師讓學生寫誰最能夠代表班級精神,學生們一致決定以“我們班的姜老師”為寫作對象。翻開學生的習作,一位學生寫道:“有一次很晚離校時,我看到姜老師辦公室的燈還亮著,第二天我來得很早,發(fā)現(xiàn)她的辦公室竟然還開著門。原來,她為了籌備教學比賽熬了個通宵?!薄獏⒓由钲谑星嗄杲處熃虒W能力大賽前,為準備教學設(shè)計和課件,我曾熬過幾個通宵。那段時間,因為備賽,精力牽扯頗多, 我對學生有些愧疚。但在作文中,學生們的一句句暖心評語令我無比欣慰和感動:“教學認真負責,上課幽默有趣”“沒有錯過一節(jié)英語課,堅持每天作業(yè)全批改”“那一刻,我突然被姜老師的敬業(yè)精神鼓勵到了——我們的老師都在忘我地拼搏奮斗,在最美好年華之中的我們更應(yīng)該努力學習,拒絕躺平”……
讀完學生的作文,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教師的“影子作用”。當我們堅守專業(yè)、潛心教學,學生就會在耳濡目染中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當我們積極向上、追求卓越,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拼搏的意志。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教師的敬業(yè)之德將會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
弘揚教育家精神
需要師垂典則、范示群倫的榜樣力量
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和榜樣而已。教師的品格和德行是影響學生看待世界的標尺,教師奮斗的精神、實干的意志和學習的意識也同樣影響著學生。作為躬耕一線的教育者,我們應(yīng)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
做班主任時,我曾遇到過一個聰明但貪玩的學生,家長對他沉迷手機游戲非常頭疼,每一次我找他談話,效力都只有三天——三天內(nèi),他作業(yè)能交齊;三天后,立刻“打回原形”。班上和他情況類似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初中生的世界其實很狹小,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學習。為了幫助他們設(shè)立奮斗目標,我聯(lián)系了研究生時期的同學,組織全班學生一起去我的母?!愀鄞髮W學習交流。在“明德格物”的校訓石前拍照、和港大研究生會的學生面對面交流、參觀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海景的24小時開放的智華自習館、探訪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游覽擁有百萬藏書的香港最大圖書館…… 一天的行程很累,但回程后,我看到了學生眼中散發(fā)出的光芒——那是一種目標感?;匦:笳昶谀﹤淇迹莻€月是我管理班級最輕松的一段時間。那個愛打游戲?qū)W生的家長告訴我,孩子回家后的當天就上交了手機,表示自己要以香港大學為目標,和姜老師成為校友。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在參加CCTV希望之星全國英語風采大賽時,在第四輪的車輪戰(zhàn)中,評委提問:你為什么會成為一名教師?我說:我想成為學生的一雙手,在他們綻放精彩時為他們鼓掌;我想成為學生的肩膀,在他們失落沮喪時給予他們依靠和安慰;我更想成為學生的榜樣,我想讓他們看到老師努力奮斗的樣子,所以,我站在了這個比賽現(xiàn)場上。在那個環(huán)節(jié),我拿到了全場最高分。當然,教育的感染力和榜樣力遠遠不止體現(xiàn)在一個比賽的瞬間,而是存在于每個以愛己之心愛人的時刻。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感召下,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愛字當頭,抱持對教育和學生的一片赤誠之心,堅守專業(yè)、追求卓越的敬業(yè)之德,師垂典則、范示群倫,建立以教育家為榜樣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觀念,肩負起“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作為沉浸式參與學生成長的職業(yè),教師對學生的用心和愛護力度,對學生的欣賞、尊重和寬容程度,決定了學生生命發(fā)展的長度、寬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