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軍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者對6200名孩子的出生、成長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奇心越強,學習成績越好。
1.很多學霸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學習不主動,沒有鉆研精神。事實上,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只是有時候,家長的反饋方式不對,把他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給扼殺了。
2.有超強的專注力。
專注力與注意力不同。注意力是有選擇性地注意某事,而專注力是使用注意力的能力。專注力強的孩子,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屏蔽干擾;專注力不強的孩子,即便家長把他按在那兒,眼前的知識對他而言也相當于不存在。
那么,怎么增強孩子的專注力呢?
第一,要注意保護。孩子學習時,家長要少指導、少打斷、不吼罵,這樣能保護孩子原有的專注力。比如,孩子拿起繪本,正看得起勁,家長不要一會兒噓寒問暖,一會兒端一盤水果過去。第二,用“正念”的方法,訓練大腦關注當下。比如,吃飯時好好感受食物的口感、觸覺、唾液變化;走路時,關注關節(jié)的活動、腳和地面的接觸等。第三,和孩子玩“舒爾特方格”(在一張5×5的方格里隨意填寫數(shù)字1~25,然后讓孩子依次尋找)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游戲。
3.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愛閱讀的孩子,視野開闊,積淀豐厚,更容易調動經(jīng)驗去理解、輸出。
4.有強大的抽象思維。
很多孩子升入高年級后遭遇學習困難,不擅長理解抽象的知識。學霸之所以能變不擅長為擅長,是因為在學習和生活之間建立了思維通道。
想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符號、增強抽象思維能力,家長可以嘗試帶孩子在生活中體驗抽象概念。比如,孩子小時候,教他認電梯上的數(shù)字,再對應上樓層;吃飯時,請他按照人數(shù)分配碗筷、食物;玩積木時,讓他思考力的原理;在十字路口等綠燈時,可以和他聊聊坐標系……在生活中,多觀察、歸納、假設、推理、討論、表達……這些行為本身,就是在增強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5.有超強的時間觀念。
學霸之所以很少熬夜學習,是因為他們會做好各種計劃,為了擠出玩耍、休息或者鉆研課余興趣愛好的時間,他們更愿意探索高效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