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墨
本報訊 近日,“壁上丹青 盛唐氣象——唐韓休墓壁畫考古發(fā)掘與保護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代壁畫珍品館開展。展覽分為“韓休墓的發(fā)現(xiàn)”“甬道壁畫”“墓室南壁壁畫”“墓室西壁壁畫”“墓室北壁壁畫”“墓室東壁壁畫”“墓室穹頂壁畫”七個單元,展出樂舞圖、山水圖,以及朱雀、玄武、日月星象圖等不同類型題材的21幅墓室壁畫。
韓休墓被發(fā)現(xiàn)時,專家在墓中發(fā)現(xiàn)四個大盜洞,不僅陪葬文物所剩無幾,精美的壁畫也慘遭盜墓分子的破壞,經(jīng)過長達10年的保護修復,韓休墓壁畫才達到可以對外展出的狀態(tài)。其中墓室北壁東側的山水圖,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古代獨幅山水壁畫,采用了重深、焦點、透視等技法,將我國繪畫史上獨幅寫實山水的歷史從宋代提前到了唐代;東壁的兩組歌舞伎樂共舞圖,亦開創(chuàng)了同類題材的新篇章。東壁的樂舞圖畫幅寬392厘米、高227厘米,整幅畫面共繪14人,分為女樂隊、舞者、男樂隊,女部為典型的唐人形象,男部為胡人形象,中間有一男一女合樂起舞,畫中的人物表情生動、形象逼真。整個樂舞置于山水環(huán)境中,儼然一場室外音樂聚會,氣氛和諧熱烈,這種雙樂隊雙人合舞形式的樂舞圖在全國屬首次發(fā)現(xiàn)。
一幅幅墓室壁畫,猶如凝固的歷史畫卷,每一筆線條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與對生活的熱愛。如今,有關韓休墓壁畫的研究還在繼續(xù)。樂舞圖上芭蕉樹的猜想、壁畫涂抹修改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