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超 葉信海
我們的呼吸系統(tǒng)每天約重復22000次的吸氣和呼氣,鼻腔因此會吸附大量灰塵、病毒、細菌和過敏原,這些有害物質(zhì)積累后形成鼻屎。鼻腔內(nèi)還有其微生物群,遭受有害物質(zhì)侵害時,會通過分泌黏液、抗體和酶與之抗爭,也參與鼻屎的形成。當鼻屎阻塞鼻腔影響呼吸,我們會用手指摳出鼻屎,使呼吸更通暢,這解釋了我們挖鼻孔的原因。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因鼻屎多而挖鼻,有的人頻繁無意識地挖鼻,這可能是基因中的遺傳性行為。遠古人在野外面臨小昆蟲侵擾時,會用靈巧的手指挑出入侵昆蟲,這種記憶可能是兒童期就會用自己的食指去摳鼻子的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12種靈長類存在挖鼻孔行為,可能是進化出的一種技能。雖然人類進化水平已不需要這種技能,但習慣性的動作仍保留在基因中。
一項關(guān)于青少年挖鼻孔的調(diào)查報告發(fā)現(xiàn),部分人挖鼻孔僅因感覺良好,是否意味著挖鼻孔可以緩解緊張焦慮?有科學家提出假說,大腦皮層內(nèi)支配手和面部的區(qū)域位置相近,手放到面部后會在精神上得到滿足,緩解緊張焦慮情緒,這解釋了一些微動作如單手托腮、摸鼻子、掏耳朵等能舒緩情緒。而頻繁性的強迫性挖鼻孔可能與焦慮癥等精神性疾病相關(guān)。
就像擠痘痘、撕手皮、啃指甲、摳腳丫一樣,挖鼻孔也是沒必要經(jīng)常去做的重復性動作,然而部分人會強迫性地頻繁去做。雖然大多數(shù)人不會因此而得病,或者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但是,挖鼻孔對身體的潛在性危害不容忽視。
首先,挖鼻孔可能導致習慣性鼻出血。鼻腔黏膜血供豐富,尤其是前端的鼻黏膜較薄,兒童的鼻黏膜更為薄弱。當挖鼻孔時,指甲可能會劃傷鼻腔黏膜,若存在鼻中隔偏曲,偏曲側(cè)的鼻黏膜更易受損,從而引起糜爛和小血管破裂,導致鼻出血。損傷部位的炎癥可能使鼻黏膜腫脹脆弱,形成痂皮后可能再次引發(fā)挖鼻行為,形成惡性循環(huán),加重鼻黏膜糜爛。
其次,挖鼻孔可能引發(fā)鼻部感染。鼻腔內(nèi)定居著微生物群,空氣中也含有微生物,它們可通過挖鼻造成的損傷進入人體。200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挖鼻孔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攜帶呈正相關(guān)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導致鼻前庭炎,引發(fā)劇烈疼痛和潰瘍糜爛。2023年的一項調(diào)查性研究發(fā)現(xiàn),挖鼻孔可能增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還有文獻提出假設,挖鼻孔可能使病原體通過嗅覺系統(tǒng)進入大腦,引發(fā)阿爾茨海默病。另外,鼻部感染灶的致病菌還可以通過靜脈進入顱內(nèi),引發(fā)致命的顱內(nèi)感染。
再者,挖鼻孔可能導致疾病傳播。鼻屎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挖鼻孔時可能污染手指,進而傳播疾病。研究證明,肺炎球菌可在手和鼻子之間傳播,經(jīng)常挖鼻可能促進肺炎球菌在人群中的傳播。
最后,挖鼻孔可能導致鼻孔狹窄或鼻中隔穿孔。鼻中隔前端由軟骨和雙側(cè)黏膜組成,經(jīng)常挖鼻子可能損傷刺激鼻中隔,嚴重者可能在鼻中間挖出“洞”,導致鼻中隔穿孔。長期反復挖鼻孔可能導致鼻腔內(nèi)炎癥反復發(fā)作,鼻孔前部可能形成肉芽腫、瘢痕和纖維化,導致前鼻孔狹窄和鼻塞通氣功能障礙。
那么,我們該如何停止挖鼻孔這一行為呢?筆者建議您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如果感到鼻腔干燥,可以選擇用生理鹽水噴鼻或在房間內(nèi)放置加濕器。家用加濕器能增加室內(nèi)濕度,對健康有益。干燥季節(jié),應選擇適合的加濕器并定期清潔。
2.鼻腔沖洗是清潔鼻腔的有效方法。鼻毛有一定的自潔能力,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必要時,建議使用生理鹽水可清除分泌物,降低刺激物對鼻腔黏膜的影響,改善鼻涕、鼻癢和打噴嚏等癥狀。此方法適用于成人和大齡兒童,不適宜配合度低的兒童。
3.強迫性戒掉這個習慣。通過反復糾正自己的行為,讓那個不安分的手指逐步停止挖鼻這個動作。如同我們想去改變某種生活習慣一樣,只要持之以恒,相信我們會成功完成蛻變。
4.尋找到一種減壓的替代方案。一部分人進行反復挖鼻孔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或者存在有焦慮,通過挖鼻孔這個動作來給自己減輕壓力或者緩解焦慮情緒。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nèi)ふ姨娲椒▉頊p壓,譬如,可以通過一些“減壓神器”讓自己的手有事可做。
5.醫(yī)院門診就診。若無法自我緩解焦慮緊張,應及時求醫(yī)。挖鼻孔可能是鼻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癥狀,需遵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
挖鼻孔對兒童來說是一場“探秘之旅”,他們不僅挖鼻孔,還把挖出來的鼻屎捏成各種形狀,藏在各個地方,甚至吃掉。除了挖鼻孔,有的小朋友還會把玩具、食物、小物件等捅到鼻孔里,因此,兒童挖鼻孔成為了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大多數(shù)兒童挖鼻孔是因為無聊、好奇或習慣,有時他們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挖鼻孔。由于兒童手指不夠靈活,當他們在鼻腔內(nèi)挖到鼻屎后,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清理出來,這讓大人們覺得小孩子一直在挖鼻孔。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要驚慌失措地制止他們,而是要有條理地教導他們。可以遞給孩子一張紙巾,教他們?nèi)绾芜┍翘?,并帶著孩子去洗手。在進行手衛(wèi)生教育的同時,引導孩子認識到挖鼻孔是不衛(wèi)生的行為,及早改掉這個習慣是必要的,因為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就很難改變。如果發(fā)現(xiàn)鼻腔內(nèi)鼻屎較多,可以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簽幫助孩子清理,以解決鼻屎帶來的不適感。如果小孩子經(jīng)常挖鼻孔并伴有疼痛、鼻塞、鼻出血等癥狀,建議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總之,盡管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偶爾挖鼻孔看似無足輕重,我們?nèi)越ㄗh您戒掉這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