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群芳(1978.06—),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E-mail:sdlll06@163.com
摘要" 目的:探究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睡眠質量、心理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方法:選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婦幼保健院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施以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對照組施以常規(guī)護理。比較分析2組血糖水平、睡眠質量、心理評分及主觀幸福感等。結果: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lt;0.05);干預后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干預后觀察組主觀幸福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采用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糖尿病患者,可明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睡眠質量,提升主觀幸福感,降低不良心理情緒,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糖尿??;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醫(yī)護人員督導;血糖水平;睡眠質量
Effects of Hospital Family Continuous Exercise Interven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Medical Staff on Blood Glucose Level,Sleep Quality,Psycholog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Diabetes PatientsLIU Qunfang,ZHENG Hongxia
(Han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Putian City,F(xiàn)ujian Province,Putian 3511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ospital family continuous exercise interven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medical staff on blood sugar level,sleep quality,psycholog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diabetes patients.Methods:From July 2022 to July 2023,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Han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Putian City,F(xiàn)uji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ospital family continuous exercise interven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medical staff,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Compare and analyze blood glucose levels,sleep quality,psychological scores,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levels of glycated hemoglobin(HbA1c),fasting blood glucose(FPG),and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leep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5).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lt;0.05).Conclusion:Hospital family continuous exercise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medical staff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sugar level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enhance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reduce bad psychological emotions,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Diabetes; Hospital-Family Continuous Exercise; Supervision of medical staff; Blood sugar levels;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587.1;R338.63;R473.5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01.052
糖尿病是一種多種原因所導致的代謝性疾病,發(fā)生因素主要包含生活習慣、遺傳和年齡等。人們日常生活中不運動,長時間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體內糖原無法正常代謝,將造成患者血糖上升[1]。通常情況下,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癥狀,部分無上述表現(xiàn)者存在乏力、頭昏,或者視物模糊、視力下降、感覺過敏疼痛、肢端麻木等其他并發(fā)癥[2]。臨床研究顯示,有些患者還可能伴隨下肢靜息痛、間歇性跛行等情況,存在動脈硬化的患者還伴隨心悸、胸悶、肢體偏癱等心腦血管病表現(xiàn)。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重點防治疾病,主要干預目的是降低致殘率,預防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常規(guī)護理干預僅僅能夠降低患者的血糖,但是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升,人們更注重于通過護理的方式提升生命質量,不單純滿足于控制血糖水平;持續(xù)運動干預能夠以患者實際情況為基礎制訂出合理的運動計劃,家屬、患者等一起參與實施長時間的規(guī)律運動的護理干預[3]?;诖耍狙芯繎冕t(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的方式干預糖尿病患者8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qū)婦幼保健院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60.87±5.29)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25±1.18)年。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60.89±5.33)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0±1.22)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學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標準" 1)符合《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臨床指南(2022年版)》中糖尿病診斷標準[4];2)精神狀況良好;3)臨床資料詳細完整;4)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5)其他疾病對本研究無干擾;6)不伴隨藥物過敏史。
1.3" 排除標準" 1)不能配合、不能堅持治療;2)伴隨造血系統(tǒng)疾病、自身免疫性病;3)存在有精神異常;4)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5)有精神癥狀者;6)臨床資料不全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施以常規(guī)護理。主要通過患者自身實施飲食管理,少食用或不食用升糖高的食物,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愉悅的心情。護理人員了解患者日常運動習慣,基于此制定出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即3次/周,30 min/次),同時快走、慢跑為主要的有氧運動方式。
觀察組施以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實施持續(xù)運動干預的優(yōu)勢,以便能夠提升其依從性;2)指導運動:從患者自身實際出發(fā)制訂出切合的運動計劃,散步、慢跑等是初期的運動方式,較為溫和,隨后幫助其實施肌肉按摩;等到糖尿病患者健康情況稍好一些轉變?yōu)楸=〔佟⒙艿扔醒踹\動,每周5次,每次30 min左右,醫(yī)護人員還要在旁實施指導與監(jiān)督,并注意在此過程中做好對其錯誤運動方式的及時糾正。3)家庭干預:邀請患者家屬和患者一起實施運動訓練,共同參與其中給予患者充分監(jiān)督與鼓勵,明顯提升其運動積極性。4)用藥指導:為提高患者用藥規(guī)范性,需指導并監(jiān)督其用藥。
1.5" 觀察指標" 1)血糖水平[5]:主要包含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睡眠質量[6]: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定,劃分成7個因子,18個條目,每一因子依據4級計分0~3分),總分0~21分。PSQI≥7分顯示存在睡眠問題。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3)心理狀態(tài)[7]:焦慮自評量表(SAS)界值50分。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gt;69分。抑郁自評量表(SDS)界值53分。輕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gt;73分。分值下降,證明心理狀態(tài)有所改善。4)主觀幸福感[8]:應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WB)評估,分數越高則幸福感指數越高。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描述,行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干預后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HbA1c、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PSQI總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PSQI總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2組患者干預后SAS、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2組患者干預前后主觀幸福感比較" 干預前2組GWB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觀察組GWB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終身性、代謝性疾病,對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量,以及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等帶來較大的影響,最終導致患者心、腦、腎臟器損害,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通過相關研究顯示,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可改善癥狀,對增強患者對糖尿病干預的依從性,很好地控制病情,延緩并阻止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具有極大的意義。通過開展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可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持續(xù)有效,以及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tǒng)化管理和互動式教育,促使患者對糖尿病用藥和用藥后的不良反應、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基本知識、高低血糖的緊急處理等產生較佳的認識,以此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轉變膳食結構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好地控制血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HbA1c、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lt;0.05),由此證實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處于正常范圍;干預前2組PSQI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由此證實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質量。近年來我國學者越來越注重于運動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持續(xù)性健康教育聯(lián)合運動干預與常規(guī)出院指導進行比較,通過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全面的個性化運動指導、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在干預時患者、家屬等共同參與其中,患者的血糖指標水平更好控制,新陳代謝與用藥依從性明顯增強,證實此種干預方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睡眠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lt;0.05),由此證實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干預前2組GWB評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觀察組GWB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由此表明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可提升糖尿病患者主觀幸福感。常規(guī)干預的方式沒有從每位患者的實際出發(fā),缺乏針對性指導,不利于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長此以往身體健康狀況下滑,不利于病情恢復?;卺t(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模式,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主觀幸福感,降低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分析原因,通過實施持續(xù)化的運動干預后,能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改善機體狀況。對于那些未服用降糖藥患者,需長時間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和飲食,促使其血糖值的穩(wěn)定,同時運動后患者體內分泌多巴胺,將有效驅散其內心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使患者感受到愉悅和興奮感,同時能夠及時糾正不良行為,體現(xiàn)個性化的服務,患者可積極、自覺參與到血糖控制,極大地提升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促進健康,提高生命質量,減慢疾病的發(fā)展,以便能夠起到提升其幸福感、降低不良心理的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糖尿病患者,通過采用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的方式,對提升睡眠質量水平、控制病癥產生作用顯著,同時能夠提升主觀幸福感,降低不良心理情緒,改善血糖指標水平,適合臨床推廣。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張巧君,楊宇強,張露露,等.個體化醫(yī)學營養(yǎng)聯(lián)合運動處方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5):43-46.
[2]涂偉萍.探討醫(yī)護人員督導下的醫(yī)院-家庭持續(xù)運動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睡眠質量、心理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C].廣東省腫瘤康復學會.2021年南方腫瘤精準醫(yī)學與護理高峰論壇學術宣讀論文集,廣州,2021:72-76.
[3]柏榮偉.二元應對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夫妻雙方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21.
[4]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臨床指南(2022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2,30(1):2-51.
[5]張正俠.醫(yī)院-家庭過渡期運動干預對高齡心血管病患者體適能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20,42(1):15-17.
[6]王國珍,杜惠玲,劉沛妤,等.醫(yī)院-社區(qū)-家庭聯(lián)盟模式間歇有氧運動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脂代謝和肝功能改善效果觀察[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9,27(11):809-813.
[7]葛海洋.醫(yī)院—社區(qū)—家庭康復運動管理模式對老年帕金森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8,25(4):290-292.
[8]萬霞,陳明珠,姚孝娟,等.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主觀幸福感和自我效能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0):74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