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思政”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旨在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各類課程、各方面教育之間的協同發(fā)展?!按笏颊蹦J较碌母咝K枷胝喂ぷ魇且粋€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系統工程,要實現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教師的有效協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目前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各主體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高校“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關鍵詞]“大思政”格局;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協同育人
一、強化政治引領,把握育人方向
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支隊伍,在協同育人過程中,輔導員要充分發(fā)揮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思政課教師要發(fā)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專業(yè)課教師要發(fā)揮其在實踐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此,必須強化政治引領,把握育人方向,提高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強化政治引領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優(yōu)勢,始終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高度警惕,要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學生的工作。輔導員要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扎實的理論功底引領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矢志艱苦奮斗。
(二)把準育人方向
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在思政課教學中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的自身素質,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思政課教師要積極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把握好思政課教育教學的主導性和主體性關系;要結合學生實際,采用適合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善于運用典型事例和鮮活事例進行分析、講解和引導,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思想洗禮。高校專業(yè)課教師作為大學生專業(yè)技能訓練和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力量,是高校學生在未來社會發(fā)展中所必須具備的核心技能。專業(yè)課教師應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融入專業(yè)課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徑;要加強對大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就業(yè)指導等方面知識的傳授和培訓;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科學發(fā)展觀、榮辱觀和人生觀[1]。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職責,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在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一定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輔導員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做學思踐悟工作的表率。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將所學到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二、夯實工作基礎,提升育人能力
在“大思政”格局下,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之間的工作內容和責任范圍有了較大的擴展,這就對輔導員和專業(yè)課教師之間的協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作為學生的組織、指導教師,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思政課教師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傳授專業(yè)知識,還要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專業(yè)課教師是高校專業(yè)課程教學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重要載體。在“大思政”格局下,要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各類課程、各方面教育之間的協同發(fā)展,高校必須重視對專業(yè)課教師育人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提升輔導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
輔導員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準確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向,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就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和工作能力。要加強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明確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責和任務。輔導員要不斷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充分了解當前大學生群體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鑒于此,高校需要采取各種形式,強化輔導員隊伍建設,促進其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發(fā)展,相應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思想,健全相應的管理體制,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對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培訓
思政課教師要加強自身理論素養(yǎng),提升育人意識。要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將大學生思想工作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樹立思政課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思政課教師要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滲透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中,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結合大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思政教育,同時注意結合專業(yè)知識進行思政教育。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知識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此外,思政課教師還要深入學生生活之中,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和心理特點,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思政課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教學活動中[2]。
(三)增強專業(yè)課教師的實踐育人意識
專業(yè)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強化實踐育人,積極參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1.提高思想認識
專業(yè)課教師要認識到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2.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專業(yè)課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較強的實踐活動,例如參觀生產現場、體驗社會生活等,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專業(yè)課教師還可以借助各種平臺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科技競賽等活動,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完善實踐育人機制
學校應建立相關制度和規(guī)定來規(guī)范專業(yè)課教師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確保其取得良好效果。學校可以通過提供經費、政策等支持措施,鼓勵專業(yè)課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凝聚育人合力,拓寬育人渠道
新時代,“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做到“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充分利用好各個部門的職能優(yōu)勢,加強部門間的協作,明晰部門間的職責,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納入課程體系,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以各種形式開展學校的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按笏颊庇梭w系,要求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之間要在教學實踐中加強互動與合作[3]。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應形成合力,共同搭建課程思政體系,課程思政方案并納入課程考核體系中,提升大學生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
(一)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應打破界限,整合資源,搭建課程思政體系。思政課教師應把思政課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系統研究思政課程建設中的重要理論問題,積極探索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效路徑。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巨大作用,通過不斷完善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應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明確自身職責與使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輔導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專業(yè)特點,積極探索適合本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專業(yè)課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努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搭建“大思政”平臺
首先,高校要搭建“大思政”育人平臺,實現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在工作內容上深度融合,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高??梢越ⅰ按笏颊庇斯ぷ鲄f調小組,由學校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校領導為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其次,高校要搭建“大思政”育人平臺,充分發(fā)揮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的作用。要設立專門的“大思政”管理機構,由學校領導分管“大思政”工作。要建立“大思政”工作隊伍,明確各部門人員責任,確保各部門工作任務得到落實。要構建“大思政”網絡平臺,充分發(fā)揮網絡新媒體的育人功能。最后,高校要搭建“大思政”育人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思政教育。高??梢越ⅰ按笏颊庇似脚_數據中心、課程體系大數據中心、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等信息化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信息技術手段分析學生學習行為、心理特征和思想動態(tài)等方面的數據信息,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和精準育人指導,為高?!按笏颊庇斯ぷ魈峁┯辛χС?。
四、打造育人隊伍,增強育人動力
“大思政”模式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教師三者之間協同合作,協同育人,這一進程的成功實施有賴于一支高質量的人才隊伍。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和專業(yè)教師隊伍。
(一)以輔導員為重點,打造專業(yè)化人才隊伍。高校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評價觀,科學制定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劃和政策,從源頭提升輔導員隊伍的素質和水平。一要加強對輔導員的選拔、培養(yǎng)和使用,積極探索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發(fā)展途徑。通過對輔導員進行專業(yè)化培養(yǎng)、開展系統培訓等,全面提高輔導員的政治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二要強化對教師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健全教師的業(yè)績評價體系,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三要健全高校輔導員的職稱評審制度,為他們的事業(yè)發(fā)展開辟一條新的道路,使他們的工作熱情得到最大程度發(fā)揮。
(二)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的建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師資隊伍建設放在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統籌、部署之中。一是從政策層面上給予支持,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二是進一步加大對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三是健全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定體系,暢通其職業(yè)發(fā)展通道[4]。此外,還要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成果納入高校教學成果中進行表彰獎勵,形成思政課教師“教得好、教得精、教得深”的良好氛圍。
(三)一方面要提高專業(yè)課教師政治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發(fā)揮專業(yè)課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專業(yè)課教師思政工作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強對專業(yè)課教師思政工作理論研究;加強對專業(yè)課教學團隊的建設;完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研討活動等方式,提高專業(yè)課教學團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和參與程度。
大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和主體。當前形勢下,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時代背景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及時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并為其提供必要幫助與支持。高校要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與方式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學生所思所想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來制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
一方面要不斷完善輔導員隊伍建設機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督導機制和學生黨建工作機制。通過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引導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結束語
總之,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參與者,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直接的引路人和服務者,他們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構成了一個育人的整體。因此,高校要在“大思政”格局下建立起各主體之間的協同育人機制,充分發(fā)揮他們各自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作用和優(yōu)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各類課程、各方面教育之間協同發(fā)展,最終實現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熊曉琳,李國慶.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3(4):112-117.
[2]鄧國彬,張瑞,劉成興.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2):25-27.
[3]鐘海玲,李善曉.“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教師三位一體協同育人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3,36(18):110-112.
[4]楊和亭,林飛.“大思政課”格局下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模式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23,45(4):50-54.
作者簡介:莫鵬毅(1982— ),女,漢族,湖南益陽人,長沙南方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2022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資助項目: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協同育人研究,(項目編號:22F99);2023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資助項目:數字化賦能高職“大思政課”協同育人研究(項目編號:23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