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葵
五天的假期,為什么選擇去了大同?大概因為自己向來有一個爬遍五岳的念想,其中北岳又離京最近,而且去大同還可以看一看云岡石窟。
但真正到了大同才發(fā)現(xiàn),不管是恒山還是云岡石窟,離大同市區(qū)都不太近。石窟近一些,但因為只有一條道路可達,假期里車又堵得厲害,原本不遠的車程硬是走了小半天。恒山更不用說,因為只預(yù)備了一天時間,而看完懸空寺再去恒山的時候已是中午,所以最后爬到半山腰就下來了。
盡管有這些意外情況,但總的來說,對大同的印象還是很美好。
以前只知道貴陽、承德是涼都,但到了大同才知道這里也很涼快。這次去的時候,北京的春天早就過去了,而大同的百花才剛剛開放。尤其是看到恒山上盛開的山桃花,不禁讓人想起那句有名的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同產(chǎn)煤,據(jù)說過去煤炭產(chǎn)業(yè)養(yǎng)活了這里的大部分人口,同時也讓整個城市變得黑漆漆、臟兮兮的。但現(xiàn)如今這一點已經(jīng)看不出來了,隨著煤炭產(chǎn)業(yè)的衰敗和環(huán)境治理的加強,不管是在城里,還是在城外,都很難讓我們把這個地方和煤炭聯(lián)系起來。盡管城市看起來并不算繁華,但還比較整潔,是普普通通的北方小城的樣子。
大同名聲大,但城市不大。在中國算幾線城市呢?看房價就大概知道。剛到這里的時候,出租車司機給我們介紹路過的一片小區(qū),驕傲地說這是他們大同最貴的房子,要一萬塊一平。聽到這里,平時關(guān)注的都是帝都房價的我們,不禁驚訝于他的驚訝。
大同是一個旅游城市,但看起來大同人民更專注于自己的生活,游客來與不來,他們都那樣過。就比如說,我們慕名去“二板刀削面”總店,原以為是多么豪華的高級飯館,到了才發(fā)現(xiàn)就是路邊的一個小館子,而且除了刀削面別的什么都沒有。但總店確實是火,分不清是本地人還是游客,大家互相擠著,排到一個位置就坐下拼著桌開車。最正宗的大同刀削面味道如何呢?和在其它地方吃的確實不一樣。點面時要選大碗小碗,面好了澆上肉湯,然后加上自選的各種鹵菜,鹵肉、雞蛋、豆腐干、青椒等等。好吃,但再好吃也就是個面,如果帶著吃滿漢全席的期待,那肯定要有所失望。但不管怎么說,入鄉(xiāng)隨俗,再去大同,肯定還要去他們家吃這碗面。
跟司機師傅攀談,他們都不無得意地說大同人會吃,但說實在的,大同的美食幾乎都是主食,除了刀削面,還有就是涼粉和黃米糕,最多再加一個燒賣。所以去大同旅游,吃的成本極低。燒賣我們是早餐吃的,另外還吃了炸油餅和開鍋豆腐。大同的位置靠近內(nèi)蒙,自古往來的商人就多,所以這里的飲食兼有山西、陜西、內(nèi)蒙等地的特色。從早點來說,除了燒賣,吃豆腐和牛羊雜會比較多。
涼粉是在大同古城吃的,叫“小媳婦涼粉”。我一般在這種熙熙攘攘的地方吃東西比較警惕,會覺得給游客吃的品質(zhì)不會太好。但這家涼粉店是個例外,價錢不貴,還很好吃,不愧是大同的名吃之一。黃米糕有炸糕和蒸糕兩種,因為不好消化,所以有的人只能吃炸糕。當(dāng)?shù)赜泻芏喔獾?,糕為主食,再配上一些肉菜來吃。我們因為沒有時間了,最后是買了一斤蒸糕帶到了火車上。后來我去陜西甘泉,還專門買了一塊黃米糕回來,切了片煎著吃,確實味道不錯。另外,大同這個地方也吃兔頭,不過我們沒能吃到。
吃的說了很多,再說玩的。來大同,有幾個地方是必去的,大同古城、云岡石窟和恒山,還有離恒山不遠的懸空寺。這次在古城去了華嚴(yán)寺,里面的華嚴(yán)寶塔是全國僅次于應(yīng)縣木塔的第二大方形木塔,可以進去參觀,其中用100噸純銅打造的千佛地宮尤其震撼。去古城當(dāng)然要上古城墻,我們是在吃完刀削面之后溜達過去的。城墻很寬闊,有人會在上面租自行車?yán)@古城騎一圈,但據(jù)說需要不少時間。我們?nèi)サ臅r候已經(jīng)是晚上了,所以沒有在城墻上看到日落,但城樓都亮著燈,璀璨奪目,別有另一番意境。
云岡石窟確實名不虛傳,十分壯觀。回來之后才知道習(xí)大大前些年也去過。云岡石窟的開鑿始于北魏時期,是皇家工程,距今已有1500年以上,能保存至今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佛像的多姿多彩和惟妙惟肖自不用說,途中我常在想信仰是什么,這里的一尊尊大佛給了我們的古人怎樣的精神慰藉和心靈寄托?
恒山離城遠,不僅沒爬完,而且下山返程時近乎狼狽。先是在半山腰排隊等擺渡車,人特別擠,而且天色開始變暗,飛沙走石,氣溫驟降。到山下時天已經(jīng)全黑,風(fēng)沙大的簡直打不開車門。幸虧我們提前約好了車,不管怎樣都能回城。其他游客還不知道經(jīng)歷了怎樣“難忘”的一個晚上。
最后,我還想說,真正給大同加分的是這里的人。其實去一個地方,不僅僅是看景色吃美食,更重要的是與當(dāng)?shù)厝私佑|。我們遇到的司機師傅、飯館老板,多數(shù)都很友好。而且這種友好不是表面的客氣和禮儀,而是他們喜歡自己生活的這個城市,同時愿意把它拿出來分享。他們會很驕傲也很實在地給你說他們的想法,愿意盡可能地回答你的問題,就像接待一個遠方的客人。我想,他們面對游客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他們的本色,沒有修飾,沒有偽裝,更沒有把游客當(dāng)成“獵物”來看待。
大同,是一個去過了還想再去的地方。下一次去,也許就不走遠了,就在城里住上幾天,像當(dāng)?shù)鼐用褚粯?,找小館子吃吃飯,在古城里走一走,不做攻略,不設(shè)計劃,只是慢慢地去感受,去生活。
選自“向日葵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