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學習任務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指的是教師將一系列相關的學習任務結合起來,構建一個有機的學習活動形式。這些任務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要求,但都旨在為學生提供系統(tǒng)性的學習機會,強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促進合作與交流。通過設計和實施學習任務群,教師能夠更有效地推進閱讀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習任務群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學習任務群這一新的學習概念和方法,它對于指導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有效貫徹新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重視發(fā)揮學習任務群的作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學習任務群的方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通過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對于閱讀的樂趣和積極性。
一、研究文本,確定基于學情的目標
在編寫統(tǒng)編教材時,每個單元都圍繞著“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進行課文的有機組織。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仔細研究每篇選文的獨特性,并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需求,確定單元的學習主題,并設立明確的課文學習任務和教學目標。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編排了五篇課文,都以英雄人物和偉大事件為人文主題。六年級學生對于英雄主義和革命精神充滿好奇,也充滿敬畏。他們想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和故事。同時,他們也對這些英雄的勇氣、堅韌和奉獻精神感到敬畏。這種好奇和敬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和體會這些英雄主義和革命精神的內涵,從而受到啟發(fā)和影響,培養(yǎng)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品格特質。因此,這個階段正好適合開展以“講述革命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與新課標中的主題內容相符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選文,設計適合學生的學習任務群,以提高學生對人文主題及語文要素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這個單元的《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采用了描述“我”的心理活動去體現邱少云那嚴守紀律、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的寫法,讀過之后,邱少云那高大的形象就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了。這種表達形式能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教師在深入研讀文本后,結合新課標要求,可以將學習任務群分為基礎型、發(fā)展型和拓展型。在基礎型學習任務群中,學生將在實際語言運用場景中獨立識字和寫字,初步探索常用漢字形、音、義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學生將理解戰(zhàn)斗目標和采取的方式;探索“我們連”潛伏的環(huán)境、要求和情況;并通過復述來描述邱少云壯烈獻身的過程。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學生將閱讀紅色經典作品,如《小英雄雨來》。為了達到本單元學習任務群的具體目標,學生將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學會寫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義;朗讀課文,提出疑問并嘗試解答;品味重要詞句,展開想象力并完整地講述邱少云的壯舉;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課文的主題。通過這些學習任務,學生將全面理解和掌握《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這篇革命回憶錄,并能體悟到邱少云顧全大局、不怕犧牲的精神。
由這四個學習目標構成的學習任務群非常契合單元主題的教學要求。通過這些學習目標,學生可以在閱讀《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時,明確學習的目標,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通過這些目標的達成,學生可以全面提高語文水平,同時也能增加對革命題材的了解和興趣,使學習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學生喜歡的任務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情境,巧妙設計學習任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這樣的設置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具有實踐性的語文學習體驗。這樣的學習任務能夠加深學生對不同話題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同時,這些任務也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任務一:撰寫參觀感受
學生觀看電影《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后,撰寫參觀感受。學生需要回顧和思考觀影時的體驗,表達對電影情節(jié)、人物形象以及主題的理解與感受。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可以通過實際觀影體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中所呈現的故事和英雄形象。通過撰寫參觀感受的文章,學生能夠加深對電影的理解和思考,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這樣的任務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任務二:以英雄事跡為主題的演講
學生可以選擇邱少云作為演講的英雄人物,也可以選擇其他的英雄人物,只要有相關的故事和事跡供他們進行深入研究就行。學生先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資料或者上網搜索,收集關于選定英雄人物的詳細信息。他們可以了解英雄人物的生平、所做的奉獻、面對困難時的勇氣以及對社會和他人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搜集到準確、全面的資料。學生在準備好演講內容之后,可以開始進行口頭表達的練習。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或者模擬演講的形式,提供反饋和建議,幫助學生改進演講技巧、增強表達自信。通過這樣的英雄事跡演講任務,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真實英雄的故事,同時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
任務三:在戶外模擬戰(zhàn)爭場景
師生來到戶外,老師用手勢或口令以模擬敵機來襲的情景進行指揮,一旦學生收到表示敵機來襲的信號,他們需要立即做出反應,臥倒在地,并保持靜止不動。學生需要在地面上保持臥倒的姿勢至少五分鐘,直到飛機遠離為止。在臥倒期間,學生需要保持集中注意力,模擬戰(zhàn)爭情境,同時注意周圍的動向。通過模擬戰(zhàn)爭場景,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描述的真實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邱少云所面臨的困境。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戰(zhàn)爭的緊張氛圍和生死關頭的壓力,從而更好地理解邱少云的英勇行為。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并對《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這篇文章中所呈現的主題和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過這種逐步遞進的學習任務設計,學生在完成多個任務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并積累了更多的學習經驗和技能。這種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課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開展活動,引導學生大膽地實踐
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學生有機會將閱讀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真實地體驗和應用所學的閱讀技能和策略。這樣的實踐機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并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他們大膽實踐,勇于表達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節(jié)課的活動設計具體如下:
任務一:.小組討論與角色扮演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一起討論邱少云的英勇行為、對戰(zhàn)爭的理解和態(tài)度等主題。學生可以分享各自的觀點、觀察和思考,并通過互動和交流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引導性問題,如:邱少云的行為在哪些方面展現了勇敢和犧牲精神?邱少云的行動對自己、戰(zhàn)友和國家有何影響?邱少云的行為是否符合個人理想、道德和價值觀?為什么? 隨后,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角色進行扮演,如邱少云、戰(zhàn)友、敵軍指揮官等。通過扮演角色,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情感、動機和行為,進一步探索和發(fā)現文章的深層含義。在角色扮演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可以通過描述和演繹來展示角色的情感、思想和行動,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共鳴。最后,可以組織學生分享角色扮演的經驗和體會,并引導他們進行反思和總結,讓學生思考他們在扮演角色過程中的感受、發(fā)現和學到的東西,以及對邱少云及戰(zhàn)爭問題的更深層次理解。通過這樣的任務設計,學生不僅能夠共同探討和理解文本內容,還能通過角色扮演深入體會和思考角色的情感和行為,從而加深對文章主題和議題的認識與理解。
任務二:制作展覽與寫作練習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圖片、文字、資料等形式制作與文章相關的展覽,展示邱少云的事跡、戰(zhàn)爭背景、戰(zhàn)友情誼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收集、整理和展示學習成果,分享和傳達自己對邱少云和戰(zhàn)爭主題的觀點和體驗。在展覽設計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如何選擇和布置展覽的素材、如何設計展板和文字說明等。同時,也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使展覽更加富有吸引力和表達力。展覽可以在教室、學校的公共區(qū)域或線上平臺上進行。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展覽的準備和設計,每個小組負責一個主題或一個部分。通過展覽,學生可以通過視覺、文字的形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傳達邱少云以及戰(zhàn)爭相關的知識與情感。此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以邱少云為主題,寫一篇文章、一封信或一個日記,表達對邱少云和戰(zhàn)爭的理解與感想。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觀察、思考和感受,結合課堂學習和參與活動的經驗,進行個人表達和思考。這樣的任務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并理解文章所涉及的主題和人物,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和表達能力。
任務三:演講比賽與思考總結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以邱少云為榜樣的演講比賽,鼓勵學生表達對勇敢、堅韌、犧牲精神等主題的看法。演講比賽能夠為學生提供展示口頭表達能力和培養(yǎng)自信心的機會。同時,通過互相傾聽和評價,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和成長。在演講比賽前,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關于邱少云和相關主題的資源資料,讓學生進行研究和準備。學生可以收集與整理相關的故事、事件和觀點,并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在演講比賽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觀點和感受,用生動的語言、合適的例子和情感表達方式,向聽眾傳達關于勇敢、堅韌、犧牲精神等主題的想法和見解。在比賽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總結??梢允褂盟季S導圖、寫總結報告等方式,幫助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和自己的學習收獲進行歸納和總結。學生可以思考他們在研究、準備和演講過程中的體會、發(fā)現和成長,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透視能力和思考能力。借助這樣的任務,教師可幫助學生鞏固和內化所學的知識與觀點,形成持續(xù)的學習意識和習慣。
教師在推進活動時起著關鍵的作用,需要巧妙地引導和構建活動框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知識和能力。通過任務的安排,學生可以全面參與對《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思維、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有助于提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思維、促進合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通過反思和總結,能夠加深對學習成果的理解和鞏固,使學習更具深遠意義和效果。
四、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應充分認識學習任務群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合理設置。精心設計的學習任務群能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考,明確閱讀的任務與目標。豐富多樣的閱讀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擴展知識和閱讀技能。同時,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學習任務群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實踐能力??傊?,教師通過有效的設計和實施學習任務群,促進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全面發(fā)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紅艷.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新智慧,2023(21):120-122.
[2]繆文瑋.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學歷案的設計[J].教師博覽,2023(21):46-48.
[3]李永華.“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策略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3(2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