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歸丸和右歸丸是兩種常用的中成藥,均出自明代醫(yī)家張景岳的《景岳全書》,且都是治療腎虛的常用藥,名字一字之差,但組方和功效各有不同,對應的也是不同類型的腎虛。
中醫(yī)認為,腎虛主要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是指腎臟陰液不足,多由久病傷腎,或稟賦不足、房事過度所致。腎陰不足,骨骼失養(yǎng),故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而腎水虧虛,心腎不交,則會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腎陰虧虛,則虛熱內(nèi)生,因此容易出現(xiàn)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癥狀。同時腎陰虛會導致男子遺精早泄,女子經(jīng)少經(jīng)閉。
陽虛則寒,陰虛則熱。因此腎陽虛也就是多了一些寒象,比如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等癥狀,腎陽虛也能引起男性的性功能障礙,女子則易宮寒不孕。
對于腎虛的用藥選擇,有些人受民間說法影響,認為“男服左歸丸,女服右歸丸”,這其實是片面的。左歸丸由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懷牛膝、龜板膠等8味藥物組成。右歸丸由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當歸、川附子、肉桂、杜仲炭等10味藥物組成。從組方來看,這兩種藥的前6味相同,右歸丸是將左歸丸去掉部分滋陰藥,再增加若干種辛溫補陽藥而成。因此,左歸丸功效為滋腎補陰,填精益髓,常用于真陰不足;右歸丸功效為溫腎壯陽,填精止遺,常用于腎陽不足之癥。簡單來說,左歸丸適用于腎陰虛,而右歸丸適用于腎陽虛。由于兩者適應癥不同,不建議同時使用,若是陰陽兩虛的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辨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