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法更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及課堂上的互動效果,包括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運用任務驅動法,應以明確的目標為導向,靈活布置任務,讓任務成為引導學生思考、推動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載體。
一、以任務激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要改變原有的講學式或“灌輸式”模式,應用任務驅動法,讓地理課堂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展開,引入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元素,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課堂。利用與學習內容有緊密關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及其興趣偏好的任務作為課前導入,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以《城鎮(zhèn)化》內容為例,我們可以首先提供文字、圖片等資料,簡單介紹要學習的內容,然后導入富含生活元素的任務。課堂開始,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城市與自然交融、現代與歷史融匯的視頻,既展現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又展示廣袤深邃的城郊樹林,構成含有生活元素、藝術氣息的情境。視頻播放完畢,我們可以提出任務:城市化建設背景下,想要建設更美好更大的城市,要有一定的空間,如果已有空間不夠怎么辦呢?下面請同學們?yōu)槌鞘谢ㄔO提供方案。充滿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任務對學生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我們要抓住這一特征,將任務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展開高效學習。
二、以任務導學——促進深度學習
我們可以布置與學習內容有緊密關聯的多個子任務,構成具有引導作用的任務鏈。學生在課上完成一項任務后,再展開下一項任務的探究,在多個子任務的共同作用下,學生便會循序漸進地完成最終的學習,實現深度學習。為達到該目標,我們應布置形式新穎的多個子任務,并保障所有子任務都圍繞核心主題展開,以突出任務的導學功能。以《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及其變化》內容為例,我們可以提前提供傳統(tǒng)花卉生產國和新興花卉生產國的相關資料(文字、地圖等),讓學生完成以下任務:(1)說明與荷蘭相比,圖示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花卉種植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2)這些發(fā)展中國家要保證鮮切花在消費市場的新鮮程度,可采取哪些措施?(3)討論促使世界花卉種植業(yè)區(qū)位變化的主要因素。這三個任務,從不同方面來探討影響世界花卉種植國發(fā)展變化的區(qū)位因素,旨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方面綜合思考農業(yè)區(qū)位選擇的問題,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通過探究,學生能夠明白,傳統(tǒng)花卉種植業(yè)主要靠近消費市場,規(guī)模不大;保鮮技術、交通條件的改進使得長距離運輸成為可能。我們要依據課標要求,合理布置任務,保障任務能體現出清晰、正確的遞進關系,使任務成為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有效指引。
三、布置綜合實踐性任務
我們應圍繞課程主題布置綜合實踐性任務,給學生提供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平臺。在完成綜合實踐性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自主學習視野下的知識輸入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知識輸出。以任務驅動的地理課堂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以教師的教學與講解為輔,滿足課標提出的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的要求。
我們要圍繞課程內容,布置多種形式的任務,通過任務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進行深度學習,獲得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等多方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