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1.研究背景
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但閱讀依然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思維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而童年時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也是培養(yǎng)性格、塑造價值觀和發(fā)展智力的關鍵階段?!盎坶喭辍苯虒W主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思考以“閱讀”為媒介,探索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打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進行科學閱讀引領的路徑與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世界的美好,培養(yǎng)對知識的渴望和探索精神,讓他們沉浸在書籍的世界中,享受閱讀的樂趣,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讓閱讀溫潤學生的童年歲月”目標。
2.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意圖,首先是通過深入“慧閱童年”的具體實踐,對小學閱讀工作進行理性科學的研究,為學生的童年成長提供更好的路徑,并以此作為一種全面的教育理念,引領師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熏陶情感、塑造價值觀、提升閱讀能力等。
其次是探索“慧閱童年”的教學方法和實踐形式,了解它們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如何通過閱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將探討家庭、學校和社會在“慧閱童年”中的作用,為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學校閱讀教育體系提供參考。
二、理論基礎
1.認知發(fā)展理論
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認知特點。根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小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閱讀對他們至關重要。合適的書籍能幫助其發(fā)展邏輯思維,理解故事中的因果關系。同時,閱讀可拓寬知識面,激發(fā)想象力。小學生通過閱讀不斷挑戰(zhàn)認知,促進自身認知發(fā)展水平提升,為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2.語言發(fā)展理論
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重要工具,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是一個逐漸積累和提高的過程。在童年時期,學生的語言能力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他們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來促進語言的發(fā)展。閱讀正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輸入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幫助他們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同時,閱讀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節(jié)奏感,提高他們的語言審美能力。
3.閱讀心理學理論
閱讀心理學研究表明,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涉及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情感等多個方面。在童年時期,學生的閱讀心理具有獨特的特點,他們對閱讀材料的興趣和理解程度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4.人文主義教育理論
人文主義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情感和價值觀。在閱讀中,人文主義教育理論主張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
以上這些理論為“慧閱童年”閱讀主張?zhí)峁┝丝茖W的依據(jù)和指導,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情感,度過一個充實而美好的童年。
三、特質界說
1.“慧閱童年”之“慧”
“慧閱童年”之“慧”,代表著智慧與靈動,也意味著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是引領師生閱讀的一種理念、一種追求、一種方法。
從教師引領的角度來看,“慧” 作為一種理念,促使教師以智慧的眼光去構建閱讀課程,挑選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精心設計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一種追求,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以靈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進閱讀的世界,開啟智慧之門;作為一種方法,促使教師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讓閱讀課堂充滿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對于學生而言,“慧”引領他們在童年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智慧的閱讀讓他們學會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書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靈動的閱讀體驗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索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則鼓勵他們在閱讀后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作品,展現(xiàn)獨特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
2.“慧閱童年”之“閱”
“慧閱童年”之“閱”,是指閱讀,也是師生觀察、經歷、體驗的過程。讓閱讀為學生打開知識大門,拓展視野,學生通過閱讀各類書籍,了解體驗不同的文化、歷史、科學和藝術領域內容,從而構建起一個豐富多彩的知識體系。
“慧閱童年”之“閱”,也是品味和思考。師生一道對閱讀內容尤其是經典作品進行反復品味和思考,深刻體悟作品蘊含著的思想和情感,通過深入閱讀經典作品,與大師對話,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3.“慧閱童年”之“童年”
“慧閱童年”之“童年”,是“慧閱童年:讓閱讀溫潤學生的童年歲月”這一主張理念的核心對象和承載主體。童年是人生中最純真、最美好的時光,也是塑造人格、培養(yǎng)興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以閱讀去滋養(yǎng)學生心靈、描繪美好童年色彩。
4.慧閱童年:讓閱讀溫潤學生的童年歲月
“慧閱童年:讓閱讀溫潤學生的童年歲月”就是在學生童年時期,為學生注入閱讀的力量,讓他們在書籍的陪伴下,在教師的智慧引領下,以文字溫潤學生的童年歲月,在有意思、有意義、有品質的讀寫活動中培根鑄魂、啟智增慧。
四、探索實踐
1.建構兒童語文閱讀課程
兒童閱讀課程建設是本主張的重點,學校閱讀團隊的成員在“慧閱童年”主張引領下,通過課內外統(tǒng)整,構建以“語文閱讀”為核心的閱讀課程,內容包含“國家課程、誦讀課程、主題閱讀課程、圖畫書閱讀課程、整本書閱讀課程”五個方面,并從課程管理、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考核評價等幾方面進行實踐探索。
2.兒童語文閱讀課程實施
“慧閱童年”主張兒童閱讀課程實施要注重體現(xiàn)以兒童為本位、以閱讀為核心、以文學教育為路徑、以促進兒童母語學習和精神發(fā)育為旨歸,通過系統(tǒng)課程實施,激發(fā)兒童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表達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等,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1)“慧閱童年” 兒童語文閱讀課程內容及實施方式。
【國家課程】國家課程是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它體現(xiàn)了國家對學生在語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和文化傳承起著關鍵作用。
課程內容:統(tǒng)編本1~6年級語文教材。
實施時間:根據(jù)《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要求,1~4年級每周7課時,5~6年級每周6課時。
實施方式:依據(jù)2022年版課標要求,圍繞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同時結合學校、學生實際,確立教學目標,選擇體現(xiàn)學科特色的方法策略開展教學活動。
【誦讀課程】兒童誦讀課程是指以兒童為本位,以古典傳統(tǒng)經典的詩性文本(指富含詩意、具有內在節(jié)奏美感的詩文)為主要內容,以每日不間斷的誦讀為核心,促進兒童語言發(fā)展和精神成長的實踐性課程。
課程內容:《12歲以前的語文》(1~6年級)。
實施時間:學生每日早晨到校后晨讀15~20分鐘。
實施方式:每周1~2首(篇),日有所誦,每日不間斷,教師適當指導。
實施內容:《12歲以前的語文》(1~6年級)古典傳統(tǒng)經典部分。
【主題閱讀課程】主題閱讀課程是以兒童的精神發(fā)展為“經”,以文學體裁的閱讀為“緯”,從兒童學習母語的心理出發(fā),以主題架構單元,精選“五四”以來的名家、名篇,統(tǒng)整部分教材內容及國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通過高質量的對比閱讀、略讀指導、讀寫結合等,實施兒童文學閱讀教育的課程。
課程內容:《12歲以前的語文》(1~6年級)中的名家、名篇部分和由教材內容主題拓展出來的部分作品。
實施時間:每周1課時,目前主要來源于校本課程或課后服務課程時間。
實施方式:以學生大聲讀為主,也可讓學生預習,教師在課上圍繞1~2個話題引導學生適當交流,也可讀寫結合……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幾篇文本進行比較、交流,使學生體會到不同視角下同一主題內容的表達特點,從而獲得更多的閱讀體驗。
【圖畫書閱讀課程】圖畫書閱讀課程是以中外優(yōu)秀的經典的圖畫書作為閱讀材料,通過對圖畫和文字的閱讀指導而實施文學教育的課程。
課程內容:閱讀項目組結合名校、名師、名家推薦內容進行整合,推薦圖畫書課程書目(1~6 年級),1年級每學期推薦16本圖畫書,一年共計32本圖畫書;2~4年級每學期推薦8本圖畫書,一年共計16本圖畫書;5~6年級每學期推薦4本圖畫書,一年共計8本圖畫書。
實施時間:1年級每周1課時;2~4年級兩周1課時;5~6年級每月1課時。
實施方式:結合圖畫書特點,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和讀文字、講述和討論結合等方式進行。
【整本書閱讀課程】整本書閱讀課程是以兒童文學整本書為閱讀材料,綜合各方意見,結合調研的閱讀情況和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內容,為2~6年級學生每學期精選3本,作為整本書必讀內容,通過有效的導讀指導、閱讀推進活動開展的以班級讀書交流會為主要實施方式的課程。
課程內容:學校閱讀項目組每學期為2~6年級學生推薦整本書課程書目。
實施時間:1年級不開設整本書閱讀課程;2~6年級一月開設2課時,間隔一周開設一次。
實施方式:每學期按月安排,一月中第一周為整本書導讀課,第二至第三周為整本書自讀課,第四周為整本書交流課。導讀課以大聲朗讀為主,適當開展討論;交流課可圍繞一些話題討論,一個月讀一本書。
除了構建“以語文教學為核心的閱讀課程”,我們還構建了“以教師成長為目標的教師閱讀課程”以提升教師素養(yǎng);構建了“以家庭教育為中心的親子閱讀課程”以點亮家庭幸福;構建了“以德育工作為載體的閱讀活動課程”以點亮師生心靈;構建了“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科閱讀課程”以浸潤詩意童年。
(2)“慧閱童年” 兒童語文課程實施說明。
國家課程、誦讀課程、主題閱讀課程、圖畫書閱讀課程、整本書閱讀課程,每個課程雖自成體系,但同時也是一個整體。針對各課程的實施要求和語文教材使用的實際狀況,從兒童的需要和發(fā)展出發(fā),進行整體架構,整合和重組語文教材和《12歲以前的語文》課程,在保證國家課程順利實施的基礎上,讓更多更優(yōu)秀的閱讀資源進入小學語文閱讀課程體系之中,努力養(yǎng)育兒童的良好心性,激發(fā)兒童對母語的熱愛,提高兒童的母語素養(yǎng),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兒童尋找自我,發(fā)展自我,奠定兒童成為具備中國根基的世界公民的基礎。
3.“慧閱童年”兒童語文閱讀課程跟進策略
兒童閱讀課程的實施并非一蹴而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如部分家長、教師觀念不認同,教師實施能力不足等。為了更好地實施閱讀課程,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調整跟進策略。
(1)多舉措促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提升。
①扎實開展主題教研。教師培養(yǎng)是閱讀課程實施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與行為方式,是課程實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培養(yǎng)閱讀教師隊伍,我們首先從提升教師隊伍課程實施力著手,來保障課程實施效果。
一是規(guī)劃提升方案。發(fā)揮學校名師和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成立閱讀教師核心團隊,同時根據(jù)教師隊伍實際,啟動“種子閱讀教師培養(yǎng)計劃”。
二是精選教研主題。語文教研的“主題”從哪兒來?我們通常從以下三方面思考:一是理想規(guī)劃中閱讀課程實施期望教師做的;二是教師閱讀課程實踐中的重點和難點;三是教師閱讀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
三是長短線培訓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區(qū)域資源,采用長線(一個學期)短線(1個月或1周)培訓結合的方式。長線培訓實行專家指導、網絡教研、校本閱讀教研相結合的閱讀課程教研模式;短線培訓主要是校本主題研修,每月或每周開展一次,通常采用“種子教師課例分享—專家課例示范或講座—我與專家面對面—我們的反思”教研模式。
不同層面的、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為學校各個梯隊的教師(核心教師—種子教師—全體閱讀教師)提供了專業(yè)發(fā)展指導,提升了他們駕馭和實施閱讀課程的能力。
②課題研究引領跟進。整本書閱讀課程是小學語文閱讀課程實施的重點和難點。為更好地落實整本書閱讀課程,我們針對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及教師整本書閱讀實施實際,申報了省規(guī)劃課題“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思辨讀寫實踐研究”。
自課題申報以來,我們以課題為引領,帶動教師基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情狀況、閱讀能力、閱讀目標等因素,來開發(fā)整本書課程資源,優(yōu)化思辨讀寫活動設計,探究在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開展思辨讀寫活動的實施策略、路徑、方法;以課題探索總結小學階段整本書閱讀思辨讀寫的基本規(guī)律和評價方法,解決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實現(xiàn)小學生閱讀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教師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力的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品位的提高。
(2)打造良好的“家、校、社協(xié)同”閱讀生態(tài)。
①構建立體“閱讀朋友圈”,引導孩子和父母走進童書。為了讓父母深度卷入孩子的閱讀生活,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利用自媒體建立家、校、社立體的“閱讀朋友圈”,以項目組推薦小學生必讀整本書為內容主體,引導孩子和父母從走近童書到走進童書。
②以《閱讀記錄手冊》為紐帶,展開生命間的對話。為學生制作《閱讀記錄手冊》,用《閱讀記錄手冊》記錄學生閱讀的足跡、閱讀的感悟,記錄親子間、師生間生命的對話,架起親子、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以定期的展覽、交流、評價引導師生和父母互相學習,調動共讀積極性。
③“閱讀成長俱樂部”的交流,讓大家成為愛好相同的人。由學校家委會發(fā)起的父母“閱讀成長俱樂部”精心選定書目與父母們一同閱讀,不定期的交流讓親子共讀成為校園最美的風景線。
④“家長學堂”的閱讀分享,讓父母與孩子共成長?!凹议L學堂”也是我們的家長閱讀課程。每學期,不同年級的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啟發(fā)孩子、引領孩子將自己活成書中人物的樣子。有的家長感慨道:“與其說家長學堂的閱讀分享是我們教育孩子,不如說是因為在閱讀中遇見孩子,才遇見了更好的自己?!?/p>
就這樣,父母和孩子慢慢由被動閱讀變?yōu)橹鲃娱喿x,由怯于表達到自信交流,同讀書,共成長,漸漸地擁有了共同的語言密碼。
(3)多彩閱讀活動創(chuàng)新閱讀課程實踐。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實踐證明,閱讀興趣正是促使師生持續(xù)進行閱讀的關鍵驅動力。在閱讀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我們通過開展系列閱讀活動,來激發(fā)師生、家長的閱讀興趣,展現(xiàn)閱讀成果。如開展“班級閱讀故事演講比賽”“閱讀教學設計比賽”等,讓老師們取長補短,完善自我;利用現(xiàn)代媒體科技,在“喜馬拉雅”讀書、聽書,開啟班級“故事列車”,用聲音記錄成長;利用“小花生”閱讀平臺交流、評價,讓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加高漲;利用區(qū)域資源開展“尋找金陵最美書店”“走進大學圖書館”等活動,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分年級開展閱讀活動,如一年級的讀寫繪,二年級的詩歌創(chuàng)作,三至六年級學生的主題閱讀報、連環(huán)畫創(chuàng)編、制作小小藏書票、課本劇表演、讀書筆記、循環(huán)日記、閱讀DIY等,讓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素養(yǎng)不斷攀升。
校園因閱讀而美麗,生命因閱讀而精彩。“慧閱童年”主張努力順應兒童成長規(guī)律,完善閱讀課程體系,不斷拓寬閱讀場域,協(xié)同學校家庭社會。未來,我期望這一主張,能引領更多師生、家長一起加入到閱讀中來,讓閱讀傳遞思考,讓閱讀豐盈生命,讓閱讀點亮我們的滿天星光?!?/p>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