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儒 王 靜 蘇一墨 黃鈥清 羅 滿 張一鳴 江 久※
(1.景德鎮(zhèn)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一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2.景德鎮(zhèn)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五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3.景德鎮(zhèn)市中醫(yī)醫(yī)院彩超室,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一種以胸痛心痛為主要臨床特點的疾病,主要在休息或夜間發(fā)作且持續(xù)時間長,具有高病死率、高發(fā)病率和高風險率的特點[1,2]。UAP 主要是炎癥、脂肪堆積、血栓形成、循環(huán)障礙、冠脈狹窄等多種因素致使冠狀動脈內(nèi)粥樣斑塊不穩(wěn)定、破裂甚至脫落,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痙攣甚則心功能障礙導致的[3,4]。西醫(yī)治療UAP 主要通過調(diào)脂、抗凝、擴冠等藥物,但因人群個體的差異等原因,不能完全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再者長期西藥治療造成的肝腎損傷及胃腸道反應不可忽視[1,5]。本研究旨在基于中醫(yī)瘀血學說觀察血府逐瘀湯對UAP 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景德鎮(zhèn)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氣滯血瘀型UAP 患者6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 例。2 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分級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景德鎮(zhèn)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2組UAP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診斷標準西醫(yī)參照《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6]制定。中醫(yī)參照《胸痹心痛中醫(yī)診療指南》[7]制定。
1.3 納入標準(1)年齡55~75 歲;(2)符合心功能Ⅱ級或者Ⅲ級;(3)簽署知情同意書,且依從性好。
1.4 排除標準(1)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律失?;蛘吆喜⑵渌悇e心臟疾病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等;(2)肝腎損害、惡性腫瘤、血液病;(3)神志異常及認知障礙;(4)重度肺源性心臟病或嚴重感染等。
1.5 治療方法參照《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6]。2組均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加用血府逐瘀湯,具體如下:桃仁15 g,紅花15 g,當歸10 g,生地黃10 g,川芎15 g,赤芍10 g,牛膝10 g,桔梗8 g,柴胡6 g,枳殼12 g,甘草6 g。水煎服200 mL,早晚分服100 mL。2組均治療8周,隨訪2周。
1.6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參照《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8]制定心電圖療效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心功能指標: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心排血量;(3)血液流變學指標:血漿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NBH)、全血低切黏度(NBL)、纖維蛋白原(FIB)。
1.7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獨立樣本t檢驗用于組間比較,配對樣本t檢驗用于組內(nèi)比較。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前,2 組心功能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LVEF、心排血量均升高,LVESD 均縮?。≒<0.05),且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2組UAP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2組UAP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shù)30 30 LVEF/%治療前48.60±8.70 47.92±8.90治療后54.85±8.161)58.69±6.231)2)LVESD/mm治療前58.62±7.92 60.27±7.65治療后54.25±5.631)52.18±4.771)2)心排血量/(L/min)治療前3.47±0.32 3.46±0.31治療后4.65±0.291)5.11±0.321)2)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治療前,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V、NBH、NBL、FIB 均降低(P<0.05),且治療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2組UAP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3 2組UAP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shù)30 30 PV/(mPa·s)治療前1.98±0.37 1.97±0.38治療后1.65±0.261)1.21±0.171)2)NBH/(mPa·s)治療前6.65±0.20 6.62±0.23治療后5.43±0.171)4.27±0.141)2)NBL/(mPa·s)治療前11.72±0.54 11.69±0.56治療后8.95±0.421)7.68±0.251)2)FIB/(g/L)治療前5.71±0.24 5.68±0.26治療后4.75±0.421)3.64±0.291)2)
2.3 2 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治療組心電圖總有效率90.00%(27/30)高于對照組的50.00%(15/30)(P<0.05)。見表4。
表4 2組UAP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
2.4 2 組患者安全性評估及隨訪比較治療前后2 組患者未訴惡心、胃脘不適等胃腸道反應?;颊吒文I功能、血小板等指標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2周,無不良事件發(fā)生。
2016年世衛(wèi)組織報告顯示心血管疾病在2012年已導致1750 萬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數(shù)的31%,是全世界第一大死亡原因,740 萬人死于缺血性心臟?。?]。UAP 是一種由冠狀動脈斑塊的破裂和侵蝕以及血栓形成、炎癥介質的釋放等因素引起心肌缺血而產(chǎn)生的以胸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進展迅猛,甚則演變?yōu)榧毙孕募」K?,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0-12]。因此,早期截斷導致UAP心肌缺血及血栓形成的通路對于患者臨床治療和預后具有顯著意義[13]。
UAP 屬于中醫(yī)學“胸痹”“心痛”等范疇。西醫(yī)學中炎癥因子的釋放、冠脈斑塊破裂、血栓形成等因素與中醫(yī)氣滯、血瘀、痰濁等痹阻心胸的病因不謀而合[14]。“胸痹”首見于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該書提出“陽微陰弦”理論,認為胸痹主要是上焦陽氣不足、下焦陰寒氣盛所致;病因多為年老體虛、寒邪內(nèi)侵、情志不暢、久病虛損等,造成心臟功能虧虛、心氣虛損、血運不暢、絡脈不通,病機為氣滯血瘀,故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15]。血府逐瘀湯源自《醫(yī)林改錯》,由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組成。方中桃仁、紅花共為君藥,桃仁破血行滯,紅花活血祛瘀止痛。川芎、赤芍、牛膝共為臣藥,入血分、善下行,祛瘀血、通血脈,助君藥活血祛瘀。生地黃、當歸、赤芍、桔梗、枳殼共為佐藥,生地黃、當歸、赤芍清熱涼血、滋陰養(yǎng)血,祛瘀不傷正,清瘀熱并活血;枳殼寬胸行氣,桔梗載藥上行,柴胡解肝郁、升清陽,共理氣滯、共行氣血。甘草為使藥,調(diào)和諸藥。君臣佐使協(xié)同作用,則血活瘀化氣行。本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湯能夠有效改善UAP 心功能與血液流變學指標,臨床療效確切,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