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要: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關聯,差異教學和個別化教學各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優(yōu)勢,但它們的目標和關注點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學習進步需要。文章以大學數學教學為切入點,分析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區(qū)別與聯系,并對兩種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進行深入探討,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大學數學;差異教學;個別化教學;比較;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G76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1-0141-04
隨著大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差異發(fā)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從業(yè)者的關注。差異教育實踐也在教育領域迅速興起,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改革潮流。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既具有緊密的關聯性,也具有較大的區(qū)別。[1]為全面深入地推進大學數學教學工作,同時有效地體現大學數學整體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把握好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在此基礎上,依托科學且高效化的教學舉措來推動二者的整合應用,切實全面地提升以及優(yōu)化大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更好地保障數學基礎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
差異教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著名的兩個教育理念,一是“有教無類”,二是“因材施教”。許多教育家認為應該在“有教無類”的基礎之上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耙虿氖┙獭笔侵附逃浞挚紤]被教育對象本身的差異,比如每個被教育對象在性格、愛好、興趣、能力水平等方面都是不同的,雖然有時候培養(yǎng)目標是相同的,但是需要根據這些差異采取不同的措施,施行不同的針對性教育。[2]因此,“因材施教”的教與學就是要求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和因時而異。在“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理念下,教育的施行過程必須充分考慮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和目標要求,并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水平或愛好出發(f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之處,做到有的放矢。[3]
差異教學是一種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為前提,以提升不同水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出發(fā)點,推進課程內容的調整和優(yōu)化,全面保障學生發(fā)展實效的教學方式。差異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全面把握學生的認知差異和學習特點,尊重和滿足學生的興趣、情感需求等。只有這樣,才能科學且高效地實施差異教學,達到差異教學的目標。[4]差異教學是對傳統的統一教學模式的一種深刻變革,它強調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重視和應用學生的差異,絕不能消極回避或者刻意忽視,要始終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原則,有效挖掘差異教學資源,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在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個別化教學應運而生。不同于差異教學,個別化教學起源于西方教育領域,它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殊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指導。[5]在個別化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速度、興趣、能力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進行學習,并逐漸掌握學科知識和技能。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好個別化教學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量。此外,采用個別化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和發(fā)展機會,促進他們在不同領域和方向實現多元化發(fā)展。
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從上述概述可以發(fā)現,差異教學屬于“本土教育”的一種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個別化教學則是一種“舶來品”。但事實上,無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在教學方法等層面,兩種教學模式不僅存在著較為緊密的內在關聯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
1.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聯系
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都是一種高效化的教學模式,都是立足于當前大學數學教學弊端所提出并采用的。在教學目標方面,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都強調要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發(fā)展質量,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為目的。在教學主體方面,兩種教學模式都將大學生作為課程的教學主體,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認知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和興趣愛好。在教學評估方面,兩種教學模式都注重實施精細化的教學評估。這些評估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也能夠為教師提供反饋,幫助他們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正因為兩種教學模式存在著非常多的關聯性或者相似之處,使得部分教師認為差異教學是個別化教學的一種變形,甚至有學者認為,差異教學是以個別化教學為前提,是個別化教學的一種高級表現形式。[6]
2.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區(qū)別
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雖然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導向等方面存在著非常多的相似相通之處。但事實上,如果對兩種教學模式進行精細化的剖析,可以發(fā)現兩者的差異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立足點不同。個別化教學所針對的教學對象,就是單個的學生。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若采用個別化教學模式,需要把握好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即便是面對相同專業(yè)的學生,也要進行必要的個案分析與診斷。可以說,在大學數學教學中,個別化教學對教師教學準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每個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方案。然而,由于大學教師通常面臨著繁重的教學壓力和科研壓力,他們可能無法充分地實施個別化教學,這可能導致個別化教學停留在形式上,無法真正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相比之下,差異教學更加注重對群體中個體差異的把握,通過差異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以促進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差異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個別化教學的不足,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7]
(2)理論基礎不同。從兩種教學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個別化教學更多地在西方教育中得到體現,差異教學則更常被應用于我國的教育改革中。正因為二者的來源不一致,所以構筑它們的理論根基自然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個別化教學的理論根基主要源于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發(fā)展個性和杜威的“兒童中心”理論,而差異教學的理論根基則主要源于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以及辯證統一的哲學思想。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且高效化地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科學精準地利用好不同的教學模式,從理論建構方面來進行把握,充分認知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之間的差異與聯系,以此提升教學成效與質量。[8]可以說,理論基礎存在著明顯差異,使得兩種教學模式在應用環(huán)節(jié)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大學數學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深入精準地認知兩種教育模式的不同特征,繼而更好地實現二者的有效運用。
(3)教學思路不同。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通常采用班級授課的方式,由于數學是一門需要邏輯和抽象思維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和挑戰(zhàn)。因此,教師通常會考慮到具體的班情、學情,采取差異化的授課方式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差異教學更注重在集體教學中兼顧不同學生的特點,通過分層教學、小組合作等方式,促進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這種教學模式符合大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便于教師有效把握個體之間的發(fā)展差異。相比之下,個別化教學則更多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對學生個案的分析以及把控。通過為每個學生建立學情個案表,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9]從具體的應用方向可以看出,差異教學是對大學數學傳統教育的一種有效變革,個別化教學則會增加教師的負擔,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更高的要求。
(4)教學策略不同。個別化教學強調針對每個學生的特定需要和問題,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殊需求,注重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適應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個別化教學注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針對性,旨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優(yōu)勢。差異教學則強調大教育觀,從課堂內外等不同的教學要素方面,多角度設計教學策略,整體考慮教學中如何兼顧個性與共性,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全面地把握兩種教育理念的差異化特征,繼而科學精準地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
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具有不同的應用屬性,同時也具備非常緊密的內在關聯性。作為兩種理論根基不同的教育模式,只有有效整合,才能夠提升大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1.課堂內采用差異教學,課堂外使用個別化教學
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關鍵主體。事實上,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在具體應用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區(qū)別與聯系。但不可否認的是,兩種教學模式都具有非常突出的應用特征??紤]到大學生發(fā)展的不同需要以及不同專業(yè)學生就業(yè)方向的區(qū)別,為了全面深入地推進數學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融合貫通,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情境來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大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著重采用差異教學模式。大學數學是以班級為授課載體的,教師面對的可能是來自于同一專業(yè)的學生,也可能面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為真正保障不同素養(yǎng)的學生均能夠獲得成長與提升,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差異教學模式,精準高效地把握好不同學生之間的發(fā)展差異,科學全面地貫徹落實大教育觀,有效地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引導,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整體認知能力進行更好的提升和優(yōu)化。[10]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差異教學的具體應用方法,以清晰化的教學目標以及分層化的教學內容,切實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然而,大學數學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為了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在課堂外,學生完全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以及發(fā)展特征,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平臺等方式來進行自主學習。鑒于此,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外精準高效地運用個別化教學,積極結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征以及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對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進行全面診斷,科學建構學情個案表,幫助學生篩選有價值的學習內容,提高數學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2.在共性評價標準之中融入個性化的評價標準
差異教學和個別化教學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具有緊密的內在關聯性和明顯的區(qū)別。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科學全面地把握好二者的發(fā)展差異以及應用情境,積極從課程評價標準層面來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比如在具體的課程評價實踐中,因教師所面對的學生群體數量相對較多,如果采用個別化的評價方式,不但會造成教育資源浪費,而且會分散教師的教學以及科研精力。[11]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差異教學為主,同時輔以相應的共性標準,在具體且精細化的標準導向下,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共性評價標準并不是對所有學生的一概而論,而是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專業(yè)發(fā)展需求,科學地把握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特征,從而建立一個適應學生需求的評價標準。通過在共性評價標準之中融入個性化的評價標準,教師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推動他們實現全面而個性化的發(fā)展。這種方式有利于整體提升學生的個性化素養(yǎng),鼓勵和引導學生向精細化方向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評價標準,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2]
3結合班級容量以及專業(yè)區(qū)別來科學選擇教學方式
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班級容量以及專業(yè)區(qū)別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更精準、高效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當面對不同班級容量時,教師可以靈活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滿足學生的需求。當班級容量較小時,教師可以選擇個別化教學模式,與每個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困難,為他們建立個性化的成長檔案。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關注每個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fā)展。然而,當班級容量較大時,教師可以選擇差異教學法。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分組教學、在線學習等方式實現差異教學,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求。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適應大班制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大學數學教學中,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它們的理論根源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同時兩者也存在緊密的關聯性。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二者的區(qū)別和聯系,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將差異教學和個別化教學相結合,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全方位夯實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志鋒.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學生學習單的設計與應用[J].現代特殊教育,2021(03):41-44.
[2]黃志軍,曾凡林,劉春玲.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特殊教育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特殊教育,2019(12):3-11.
[3]趙艷.初中數學名著閱讀的差異教學實踐研究[J].文學教育,2019(06):96-97.
[4]胡小玲.產教融合背景下特朗普制在管理類專業(yè)選修課程中的應用初探[J].科教文匯,2019(03):111-112.
[5]劉河燕.全納教育思想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論壇, 2017(34):13-15.
[6]辛偉豪,曹漱芹.邁向個別化:培智學校檔案袋評定實踐的個案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6(12):10-16.
[7]張廣君,張瓊.當代“因材施教”:生成論教學哲學的審視[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04):37-43.
[8]顏廷睿,關文軍,鄧猛.融合課堂中差異教學與學習通用設計的比較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5(02):3-9.
[9]華京生.差異教學與個別化教學的比較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4(10):10-13+27.
[10]王振洲.特殊教育中個別化教學的應用與反思[J].綏化學院學報, 2013,33(10):36-40.
[11]施星君.基于WEB的個別化練習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1):59-65.
[12]趙小紅,華國棟.個別化教學與差異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運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6(08):40-4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Zhang Qiang
(Weifang New Era School,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108,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ial teaching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re both distinct and interrelated, each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However, their goals and focus are the same, both aimed at better meeting the personalized needs and learning progress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takes university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and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s, aim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trul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al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better meet their development needs.
Key words: collegemathematics; differentialteach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comparison; teaching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