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美
工作十幾年來,已上幾千堂課,也聽了很多課,我對這些課堂大體有什么印象呢?這些課堂中有老師對知識的講解、學生的問答、小組的討論,還有班級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在我們的課堂里面,有讓人滿意的思維一直和自己同頻的“優(yōu)秀生”,也有讓人苦惱的擾亂課堂紀律的“問題生”,還有看似專注實則思緒飄飛的“中等生” ……正是這一切構成了我上了這么多年的課堂印象,和很多老師一樣感覺平常。再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記憶中的課堂是什么樣子的呢?我記得小學語文老師對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的解讀令我陶醉,似乎為我打開了對課堂外無限知識的向往之門;數(shù)學老師對我們的嚴厲,只要想起來,他那怒其不爭的面孔就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在英語老師的第一堂英語課上,我看到了類似于拼音字母般合在一起的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的英文;物理老師覺察到我對物理實驗的不解,重新手把手的教導……現(xiàn)在想來這些課堂都非常美好。
課堂是我們教師平時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節(jié)假日,我們幾乎都要在課堂上度過。老師對待課堂的態(tài)度,其實就是他/她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而對于學生而言,課堂就如他們的“一日三餐”,是年少的生命里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每一節(jié)課都能像水滴一樣浸潤他們的心田,那么這些時光就將變得更加寶貴。
清瑩澄澈
兒童的內心純潔無瑕,他們在課堂中產(chǎn)生學習的熱情,來源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讀與思,自習與分享,目的純一。猶記得接這一屆一年級時,那些小不點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到校報到,那充滿好奇的大眼睛,不停地張望,對老師的新奇,對教室里各種布置的歡喜,最特別是拿著“暢想號”列車票,到校園的各個角落“打卡”的興奮勁兒,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孩子們剛從幼兒園上來,睜著一雙清澈明亮懵懂的眼睛,亮晶晶地看著你,在進入學校前,家人已經(jīng)告訴他們,進入小學會學很多知識,會遇到很多可愛的小朋友,還有愛你們的老師。他們都帶著期待走進學校,而這些期待都是我們教師的方向標。我們要珍視孩子眼里如水般的清澈純凈,把每堂課都當做對這些如白紙般學生的美麗描畫,課堂也應該清瑩澄澈。
但現(xiàn)在,有很多兒童對學習失去興趣,沒有自主性,甚至需要大人鞭策,抽一鞭子走一步。這些兒童看似也有所行動,但這一切都是因為“利益”的驅使。在他們進入學校后,被家長或老師過早地誘惑,一味地追求利益,例如分數(shù)。老師或家長告訴他們只有考得好,才能進好的學校,得不停地刷題,才能提高。其實讓孩子過于關注“實惠”,很可能會令他們忽視生活中很多的美,而看不到生命中的美好,只知道追名逐利,必然會使他們失去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利益”的驅使很可怕,它會扼殺兒童的好奇心。
同時,很多教師也因為現(xiàn)實的驅趕,使課堂變了味:課堂任務得完成,有時只能趕進度,要么灌輸,要么選擇跟著那些步驟快的學生走。而那些沒能跟上節(jié)奏的同學在自主探索時,還沒有自己得出答案,只能停下,久而久之,因為沒有成功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我們的課堂中總一些學生能夠興致勃勃地與師同行,而另外一些學生則盲目地隨著老師的步伐,還有一些學生需要老師牽著他們的手,拉著前行,有時甚至需要老師揮著“鞭子”,才能朝前挪一小步,一不留意,他/她又停滯不前,甚至自己去了其他地方。很多時候,對這些不能主動學習或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我們會感到無力。但其實這與我們“不純粹”的期待有關:沒有尊重兒童的差異性,沒有堅持以人為本,沒有還課堂原本應有的樣子。正如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所說,“我們已經(jīng)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
只有重拾教育的初心,才能告別功利和表演,讓課堂不摻雜質,如水珠般晶瑩剔透。也唯有遵循教育規(guī)律,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才能更純粹和安然地教書,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真正的滋養(yǎng)。
凈水深流
清澈的課堂沒有喧響,只有思維的流水緩慢地流動著,靜謐、深刻,自然而然。教育就是慢的藝術,哪怕是牽著蝸牛散步,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常嘯老師說:“課堂是有生命的,既是生命活力彰顯的地方,也是哺育生命、激發(fā)生命內在潛力的所在。天地之間生命最寶貴,而課堂是潤澤生命、 成全生命的苗圃。當你心中有生命的存在,你就會把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給課堂;當你尊重年輕的生命,你就會無比珍惜屬于你、屬于孩子們的每一堂課?!闭n堂中“因學而教”“隨生而動”就是尊重生命的表現(xiàn),是課堂走向縱深的根本原因。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設計適合兒童且符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哪怕沒有熱鬧的活動,但只要有思維的火花的冒現(xiàn),有合作的碰撞,有知識的生長,就是有質量的課堂。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每晚我都會很認真把第二天的課備好,但效果卻不怎么樣?,F(xiàn)在想來那時心中只有知識,而少了學生吧。
而現(xiàn)在呢?我能關注到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當看到他們迷惘的眼神時,會停下前行的步伐,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哪怕這整堂課就在此問題上“糾纏”,教學進度有所延滯,我都氣定神閑,因為“教師的一節(jié)課,雖僅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重要的,對于生命?!眳欠抢蠋煹倪@句話,一直給我心定的力量。我的課堂中,有了耐心的等待,出現(xiàn)問題,也不著急,而是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觀察到他們初步掌握后,接著是鼓勵同桌、小組的互說、辯論。我變得更關注學生懂分析、會表達,而不是表面的“會做”。只有培育學生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習得的主動,才能煥發(fā)課堂的活力,進而慢慢沉淀蓄積。
匯聚成流
靈性舒展,清泉滴答的課堂一節(jié)節(jié)連起來,就好似一條河流,流淌在學生的成長歲月里。
瞧,語文課上,一個個字的認識,最終讓孩子連字成詞、連詞成句,懂得了說一句完整的話,懂得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也慢慢見識了大千世界的精彩;數(shù)學課上,一道道算式的詮釋,是對未知探索的起步,且越走越深,直至復雜的方程式;音樂課上,從簡單的曲目到復雜的幾重唱,音符陪伴孩子感受心靈的繽紛……認知是水到渠成的,點滴匯聚成河,課堂正因此充滿著生長氣息。
每堂課中,教師的言行,教師的知識、方法、教育理念也會經(jīng)過這樣日復一日的匯合、浸潤,最終聚成溪流,助托一個個孩童泛舟前行。
記得在一堂班會課上帶學生學習《人防工程 地下長城》,在讓學生了解人防工程的作用后,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人防工程太重要,并為此感嘆之時,一個男孩子舉手說:老師,我認為人防工程建得還不夠好!因為,它還不能百分之百預防,有時來不及密封,有時遇到鉆地導彈,還是無濟于事的。我馬上贊揚他能獨立思考,并鼓勵大家,“那人防工程的進一步完善就需要我們同學們去研究哦!”允許不同的聲音、贊美不一樣的想法、鼓勵批判性的思維,正是我們現(xiàn)在課堂應該追尋的。這樣一次次的鼓勵和帶領,一堂堂課便能匯聚起一股力量,助推學生朝成為完整的人前進。
水滴,是那么清澈純潔,令人神往遐思。有時它調皮可愛,淙淙流動;有時柔情似水,潺潺流淌。當它融入瀑布,便壯麗洶涌,激情萬丈;當它引入小泉,則叮咚清靈,噴珠吐玉。我們并不知道孩子們將來長成什么樣子,但他們以后的樣子肯定與今天我們的給予有關,給予孩子課堂的水滴吧,因為,“每節(jié)課,都和未來有關?!?/p>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郭里園小學)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