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雄
讀后續(xù)寫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要求他們通過閱讀理解,抓住故事情節(jié),探究故事主題,并根據情節(jié)和主題進行合理的續(xù)寫。讀后續(xù)寫要求學生將閱讀輸入的語言進行梳理、內化,再根據故事情節(jié)進行主題內容一致的語言輸出,既要確保輸出語言與輸入語言的風格保持一致,又要使語篇的整體內容具有合理邏輯性和整體連貫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文章主題意義的探究是完成讀后續(xù)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huán)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教育部 2020)。主題意義探究作為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全面、深刻理解文本內容,提高思維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究基于主題意義的讀后續(xù)寫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讀寫能力等。
讀后續(xù)寫要求學生先閱讀一段350 詞以內的語篇材料,然后根據該材料內容、所給段落開頭語和所標示關鍵詞進行續(xù)寫(150 詞左右),將其發(fā)展為一篇與給定材料有邏輯銜接、情節(jié)結構完整的語篇。該題型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具有挑戰(zhàn)性,目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教師在教授讀后續(xù)寫時過于重視“萬能模板”和“高級詞匯”積累,忽視語篇內容和主題意義(潘郭君 2022)。針對讀后續(xù)寫和應用文寫作,教師不能采取相似的教學模式。讀后續(xù)寫要求學生具備語篇意識和主題意識,除此之外,在寫作過程中還要延續(xù)材料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思路。如果教師讓學生盲目地積累“萬能模板”和“高級詞匯”,忽視材料的情感態(tài)度、主題意義、寫作風格,那么學生和教師都很難在讀后續(xù)寫實踐中有進步、有創(chuàng)新。
另外,在開始接觸讀后續(xù)寫題型時,教師選取難度較高的語篇材料,完全脫離教材。對于剛剛接觸讀后續(xù)寫的高一、高二年級學生來說,該題型的難度比較大,這不僅體現在寫作本身,還體現在閱讀理解文章、抓取材料情節(jié)、探究文章意義上,閱讀和寫作的困難聚集到一起導致教師很難推進課程進度,從而影響訓練結果。有鑒于此,教師在訓練初期要注意選取難度適中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忽視高中英語教材,因為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文章不僅符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還是以讀促寫的好材料。立足教材,不但能省去教師課外查找語篇的時間,還能帶領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索教材內容。
1.語言表達脫離主題
學生的輸出和教師的教學是緊密相連的。教師在課堂上盲目地教授寫作模板和高級表達,投射到學生的寫作中就是千篇一律的寫作模板,看似高大上,實則偏離了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寫作風格和主題意義(許一純、胡曉娟 2022)。盲目地套用模板使得學生不認真閱讀所給材料,忽視所寫文章和閱讀材料之間的關聯,造成閱讀能力和主題意識越來越退化,從而阻礙讀后續(xù)寫能力的提升。
2.情節(jié)細節(jié)發(fā)展脫離主題
文章的主題就像樹木的根一樣,從根部生長出故事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能讓樹木更加繁茂。一旦脫離了“根”,文章就失去了支撐。學生的續(xù)寫作品往往缺少“根”的意識,這也是學生在讀后續(xù)寫中最常見的錯誤,如毫無根據、毫無邏輯地編寫滑稽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完全脫離文章的主題等。這類常見的錯誤歸根到底是學生缺少主題意識和篇章整體意識。
《課程標準》指出:“語篇主題一般包含三個重要的角度:文本的內容和內涵;作者的態(tài)度和情感;文本的特征和結構。”(教育部 2020)對語篇主題精準、全面的定位為教師開展篇章教學提供新思路,鼓勵他們以主題意義為引導推動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語言的運用和創(chuàng)造。對于語篇主題的挖掘和探究將成為讀后續(xù)寫教學和學生實踐的關鍵一步。
《課程標準》指出:“主題語境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載體。主題語境,即教學主題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主題范圍或主題語境。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fā)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保ń逃?2020)閱讀和寫作是緊密相連的。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深入理解文章,理清文章框架,探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情感態(tài)度,賞析文章的寫作風格。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在課堂活動中積極思考,準確理解文章,從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已有語言基礎寫作。在主題意義的指導下開展讀后續(xù)寫教學,能夠讓教師的課堂更有邏輯、更高效。教師提供的是閱讀方法和思維方式,而不是固定的模板。教師指導學生在一個主題語境中理解文章并進行創(chuàng)作,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題和框架,并合理進行續(xù)寫創(chuàng)作。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 中 Reading for Writing 為例,探究如何基于主題意義開展讀后續(xù)寫教學。文章體裁為記敘文,是讀后續(xù)寫閱讀材料的常見體裁。文章內容為一位國王想測試國民是否只會抱怨,等待別人解決問題,于是想了一個辦法,把一塊大石頭放在主路中央,他則躲在一旁觀看路人的反應和行為。
教師通過多樣化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探究文章主題,感受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賞析寫作風格,把輸入和輸出相結合,引導他們深刻理解文章情節(jié)和主題,從而使其在創(chuàng)作時對情節(jié)和細節(jié)有更合理的思路。
教師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理清文章情節(jié),為后面抓取文章主題作鋪墊。文章個別詞匯有難度,可以在學生理解時為其掃清詞匯障礙,如disguise、trip over、limp等。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如下:
Step 1:Read the passage,complete the mind map(見下圖)according to the plots.
雖然該教學活動的難度不是很大,但是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提取信息,其中既有參考性問題,又有推斷性問題,如a group of women 的行為是很容易定位到的,其情緒并沒有在文章中直接出現,要求學生從行為中作出合理推斷,判斷人物的情緒。根據描寫推斷情緒不僅是重要的閱讀技巧,能幫助學生從寫作中推斷角色的情緒,從而探究文章主題,而且是重要的寫作技巧,啟發(fā)學生根據人物特征進行合理的細節(jié)描寫,避免其作品中出現毫無根據、缺乏邏輯、脫離主題的人物描寫。因此,根據人物特征設計合理的、有根據的細節(jié)是讀后續(xù)寫的重要技巧之一。
以milkman 為例,師生對話如下:
T:What did the milkman do when he met the stone in the road?
S1:He crashed into the stone,spilling the milk everywhere.“What fool put this stone here?” he shouted.
T:Right answer.Did he move the stone away?
S1:No,he angrily went away.
T:Good.
學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容易抓不住要點,雖然the milkman 確實做了一系列動作,如crash、spill、shout 等,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動作,最重要的是他對石頭的態(tài)度——went away。因為每個人“對石頭的態(tài)度”是指向文章主題的關鍵,所以在這里教師的追問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能促進學生在后面的閱讀中抓住主要細節(jié),樹立主題意識。
主題是文章的根,真正讀懂一篇文章不是停留在每個單詞都認識或者每句話都能翻譯上,而是能透過詞句看到背后的主題,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一篇文章。本階段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句,從而推斷文章的主題意義,為后面續(xù)寫環(huán)節(jié)作鋪墊。此類文章對剛剛接觸讀后續(xù)寫這一題型的學生比較適合,不會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在選擇讀后續(xù)寫材料時,要靈活謹慎,不能一味地追求難題,也不能完全忽視教材。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如下:
Step 2:In a group of four,discuss two questions.
Q1:What do you think the king’s attitudes towards three characters?
Q2:Could you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在第一步教學活動的鋪墊下,探索文章的主題意義更加順理成章,同時難度降低。學生討論主要針對Q1。教師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準備并完整準確地表達。
以a group of women 為例,師生對話如下:
T:What do you think the king’s attitude towards a group of women?
S1:The king is disappointed and despair.
T:Yes,I think so.What can you tell his feelings?
S1:The king was in despair.“Is there no one in this village who feels any responsibility to keep their neighbors from harm?”
T:Yes. Great. From his words. So we can see people’s words show people’s emotions and qualities.
學生很容易抓住文章中表示態(tài)度的詞despair。雖然學生回答的語句中有語法錯誤,但是教師并沒有苛責,而是充分給予他們自由和信心,激勵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通過追問引出the king 的話語,啟發(fā)學生語言描寫可以表現人物的情緒和品質,既是重要的閱讀技巧,又是重要的讀后續(xù)寫技巧,為之后的續(xù)寫作鋪墊。這里教師可以設計“在相應的段落標注、記錄”的活動,加深學生的印象,引導他們用于之后的續(xù)寫。
在學生理清文章情節(jié)、明確文章主題后,開展讀后續(xù)寫活動。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在主題意義的框架內推測后續(xù)情節(jié),開展同伴互評,給予學生足夠的創(chuàng)作自由和思考空間。在學生偏離主題框架時,教師及時控制情節(jié)走向。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如下:
Step 3:Focus on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paragraph,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next? Write the story down.
The girl stared at the gold,hesitant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生對話如下:
T:What will happen next?
S1:The girl took the gold to support her family.
T:Why?
S1:Because she was a daughter of a local farmer.She is poor.
T:Make sense.S2,but do you think the girl will take the gold?
S2:No.Because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is never to expect oth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Great!Then what will the girl do?Please focus on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
學生在推斷情節(jié)時很可能會偏離主題,而教師要避免直接告訴他們理由,留給其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其自己發(fā)現問題或者通過開展同伴互評發(fā)現不足之處。教師還要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推動他們深入思考,提高其全面、深入思考的能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借助啟發(fā)性問題引導學生推理情節(jié),如“Would the girl take the gold?”“Why was she hesitant?”等都能啟發(fā)其思考,以主題為線索展開推理。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推斷,開展同伴互評,把創(chuàng)作空間和評價都留給他們。最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能輸出成文。
基于主題意義的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更深入地閱讀語篇,探索文章主題,避免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而且能強化學生的篇章意識,使其續(xù)寫的文章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直指主題,充分體現語篇內容及邏輯的關聯性及整體性,還有利于改善其盲目記憶寫作模板、故事情節(jié)設計牽強等問題?;谥黝}意義的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連貫性、邏輯性、實效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