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江蘇省泰州市太湖路小學,一級教師。
在以信息技術為背景的教育環(huán)境下,新媒體技術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為瀝粉畫的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師在使用新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結合的過程中,可對瀝粉畫教學的內容選擇、方法創(chuàng)新、評價反饋等方面進行更多嘗試,從而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可以更好地被激發(fā),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筆者自身在瀝粉畫與新媒體結合展開教學方面的一些心得。
以新媒體技術打造瀝粉畫多元教學
瀝粉畫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最早起源于民間,被稱之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制作過程及繪畫步驟都極為考究,主要是以水粉或粉漿作為顏料,先將一層薄薄的白膠涂抹于竹簽上,然后以線勾邊,再在白膠上印出各種圖案或文字,這種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既有國畫的寫意,又凸顯水彩、油畫的效果,簡單易學且色彩極其的鮮艷豐富,因此,深受學生的喜愛?;谛旅襟w技術展開瀝粉畫教學,教師不僅要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文化內容與信息技術手段結合起來。如何具體實施?我將其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
課程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課程導入,并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新的教學資源。例如,在瀝粉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 QQ空間來展示與瀝粉畫相關的圖片,并與學生一起討論這些圖片所反映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觀看這些圖片和討論來引入課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如,在“瀝粉畫的制作”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瀝粉畫的制作視頻,并利用網(wǎng)絡平臺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內容提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導學探究。在對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已有經驗進行分析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探究。例如,在講授《創(chuàng)意瀝粉畫》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任務”:學習《創(chuàng)意瀝粉畫》,你會在作品中加入什么?在學生完成“小任務”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分析,并做出相應的評價。
教師對作品進行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瀝粉畫的制作過程和特點。此外,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意部分和實際的工藝制作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很多基本知識,如顏色搭配、線條處理等。因此,教師需要向學生展示更多的例子和方法。
成果展示。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在課下通過微信、 QQ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業(yè)點評。為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使用課堂教學中的圖片和視頻,也可以選擇學生在課后提交的作業(yè)作品,與學生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鞏固拓展。鞏固拓展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延伸和補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新媒體技術與美術課堂教學的結合,能為鞏固拓展提供便利的平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一畫一評”來評價學生的作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并及時糾正。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一評一改”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教師可以將評價結果分享給全體學生,也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
以這四步來運用新媒體技術,會讓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新思路與方向,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我們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去進行教學設計,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瀝粉畫教學中值得注意的點
不可否認,新媒體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教學形式,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變革。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助力瀝粉畫教學,有些問題值得教師格外關注。
首先,我們要充分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興趣,形成良好習慣。孩子們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我們必須抓住這一獨有的特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我最愛的卡通人物”瀝粉畫創(chuàng)作活動中,我先播放了一段“動畫角色合集”,將一些學生極為喜歡的動畫角色都剪輯進去,讓學生在觀看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卡通人物作為瀝粉畫的創(chuàng)作原型,進行“百變角色秀”。學生們的眼球被那些快速閃過的角色牢牢抓住,對角色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很快就開始展開了討論。視頻結束后,我一邊和他們“閑聊”,一邊開始展示硬紙板、細毛線以及顏料等在瀝粉畫創(chuàng)作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此坡唤浶?,實則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瀝粉畫創(chuàng)作興趣。緊接著,我就一步步引導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而他們也表現(xiàn)出極大的參與欲。
其次,我們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在瀝粉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習到豐富的色彩、有趣的圖案,還能鍛煉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要想讓他們真正學會瀝粉畫創(chuàng)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傳統(tǒng)的瀝粉畫教學以帶領學生模仿為主,不斷重復的過程無法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簡單操作一些教學工具,讓他們自主選擇瀝粉畫創(chuàng)作的主題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比如,將瀝粉畫創(chuàng)作的主題定義為“六一兒童節(jié)”,學生想要獲得什么樣的瀝粉畫作品,全部由他們自己想象、自己確定和自己完成,這樣,創(chuàng)作瀝粉畫的過程就不單單是在畫畫,而是在想象、思考,也是在動手實踐中體驗獲得。過程中,老師給予學生的支持、鼓勵、自由與肯定,也會幫助學生愛上瀝粉畫。
最后,我們還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分享體驗的交際環(huán)境,增強他們的成長自信。在學生完成了初步的瀝粉畫制作之后,教師可以將他們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學生,也可以上傳到微信群,分享給家長,讓大家共同見證學生的成長。這樣做能使學生相互勉勵,共同進步,在不斷的分享中體會到分享的喜悅,讓他們能更加自信地完成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也會覺得驚喜和驕傲。因此,我們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增強對學習活動的興趣。
專家點評
傳統(tǒng)繪畫藝術與新媒體技術的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媒體技術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了沖擊。它既能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形式,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從美術教學中的瀝粉畫教學實踐出發(fā),讓我們看到了新媒體技術在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