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姝玲
時光恰好,金秋相見。2023年9月27日,2023年好老師成長大會第四屆“尋找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暨“尋訪身邊的好老師”師范生實踐課程活動總結(jié)大會(以下簡稱“2023年好老師成長大會”)在各教育專家學者的指導以及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圓滿落幕。
大會圍繞“新·生機”“心·向榮”“薪·傳承”三大篇章展開,深入聚焦一線教師及師范生兩大群體的成長路徑,從師范生的從教理想、好老師的為師之道以及榜樣精神的傳承引領三個方面展現(xiàn)大會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400多余名教育工作者參會,線上圖片直播累計獲得1.5萬次瀏覽量,視頻直播觀看人數(shù)近10萬。
這一場秋的盛會,懷揣無數(shù)教師的期待,吹來相逢的喜悅,也吹起了筑夢的風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qū)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zhì)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23年好老師成長大會的舉辦是新時代背景下對何謂好老師的探尋,是對教師的成長路徑的探索,旨在讓更多一線教師通過活動增強職業(yè)幸福感及獲得感,自覺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堅定高校師范生從教信念,全面助推基礎教育改革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
挖掘榜樣故事,賦能新師成長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有關文件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在教育領域形成持續(xù)正向能量,2023年,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西南大學)、課堂內(nèi)外雜志社聯(lián)合舉辦第四屆“尋找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
活動開展以來,記者團走進全國各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尋訪上千位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見證一批又一批教育人培養(yǎng)著一代新人,改變著一方水土。江蘇省常熟市淼泉中心小學校長陳黎明靜心做“真實而有溫度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現(xiàn)在快樂,未來幸福;來自山東省莒縣閻莊街道中心幼兒園的趙榮霞園長堅持以“陽光教育”為辦學理念,積極引導學校師生形成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活潑樂觀的性格;四川省蓬安縣實驗小學校教師梅虹堅持從平凡的小事中繪出生命的色彩,在多彩的閱讀中帶領學生看見“詩和遠方”……教育路上還有無數(shù)的追夢人在三尺講臺綻放著自己的光芒和精彩。
在尋訪報道一線校長、教師的基礎上,課堂內(nèi)外雜志社聯(lián)合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多所示范院校,發(fā)起了第三屆“尋訪身邊的好老師”師范生實踐課程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共有1500多名師范生參與其中,通過該項活動,孵化出一批“好老師”“好校長”育人案例,為師范生培養(yǎng)打造課程資源,助推“未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共同培養(yǎng)中國教育明日之師。
聚焦教師發(fā)展,共育時代良師
教師是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第一資源。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高度、效度、深度與廣度,密切關系著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大會當天,開場專題片用樸素的鏡頭語言記錄了一位教師的成長足跡,從師范生到教師,從講臺之下到講臺之上,揭秘一個教師的蛻變之路。影片結(jié)尾,重慶科學城樹人思賢小學教師操美林作為影片的主人公走出屏幕、走上講臺,現(xiàn)身分享了她對好老師的理解和感悟,開啟了本次大會關于“何謂好老師”這一議題的觀點討論與經(jīng)驗分享。
與會專家及好校長、好老師代表通過專家主題報告、教育故事演講、成長經(jīng)驗分享等多種形式,全面深入地探討了新時代好老師的成長路徑及模式,精彩紛呈的分享不時掀起大會高潮。西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光明在大會歡迎辭中表示:“無論是今天的好老師,還是未來的大先生,唯有正師道、行正道、修師德、鑄師魂,才能賡續(xù)榜樣榮光,交出‘何為好老師、如何做一名好老師的漂亮答卷。”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原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翟惠生指出,好老師應該是有情懷的、是有學問的,這樣的老師才是孩子、家長、社會與國家共同期盼的。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然希指出,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將教師隊伍建設做得更好。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重慶市教委副主任李勁渝提出了對教師隊伍建設的三個希望,強化踐行教育家新精神、大力宣傳身邊的好老師,強化未來之師的高質(zhì)量培養(yǎng)。
重慶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孟小軍在寄語中指出,師范類高校肩負著打造教師后備軍的使命責任,通過“尋訪身邊的好老師”師范生實踐課程活動發(fā)掘更多好老師,讓更多師范生樹立堅定的從教理想,培養(yǎng)更多擁有深厚教育情懷和專業(yè)技能的好老師、好校長。
課堂內(nèi)外出版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yè)領軍人物、編審劉信中在大會致辭中代表主辦方為大家獻上了三顆“心”:愿師范生對即將到來的教師生涯懷有一顆向往之心;愿好老師永葆熱愛之心,愛學生、愛講臺、愛這一方水土;愿好校長懷有教育家之心,辦一所人民滿意的學校,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擁有一顆智慧和時代之“芯”,引領億萬青少年茁壯成長。
本著“青藍相濟,共赴成長,讓榜樣的力量薪火相傳”的活動宗旨,大會現(xiàn)場,專家領導還為本屆“尋找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最終脫穎而出的100名“好老師”,30名“好校長(好園長)”,10名“年度新銳教師”,10所“創(chuàng)新示范?!?,8例“行動示范區(qū)域”優(yōu)秀代表頒發(fā)了證書和獎杯,同時還為第三屆師范生實踐課程活動優(yōu)秀代表頒發(fā)了證書,勉勵好老師與師范生共同提高師德認識,堅定從教信念。
現(xiàn)場之聲
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老師?好老師是什么樣的?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我們實時記錄“現(xiàn)場之聲”,傳遞來自一線教育人的聲音,期待從不同角度解讀何謂“好老師”。
馬宏玉? 甘肅省和政縣陳家集初級中學校長,第四屆“好校長”代表
我從事農(nóng)村教育工作27年了,當初填報志愿的時候我就想,像我們農(nóng)村孩子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就必須要有文化知識,所以我無怨無悔地報了師范學校。從師范學校畢業(yè)這27年來,我一直扎根農(nóng)村教育,提出了“人人能成才,人人皆有才”的辦學理念,讓每個農(nóng)村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我在學校開設了社團活動和大課間活動,每天下午用半個小時開展適合我們農(nóng)村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團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然后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希望通過我們老師的引導學生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魯進? 廣州市從化區(qū)黃外翰林實驗學校副校長,第四屆“好老師”代表
我從2010年開始工作,從事教育工作已經(jīng)13年了。一開始我被派往山區(qū)支教,從開始支教到現(xiàn)在產(chǎn)生了很多感觸,對教育工作產(chǎn)生了一種信仰。我認為,教師一定要追尋教育的真諦,就是去激活、培養(yǎng)人的情趣,重要的是育人一定是在育己,所以教師這個職業(yè)一定是互構(gòu)和共同成長的關系,教師應該是亦師亦友的。我曾經(jīng)和學校的老師探討什么是好老師,我認為在教師的生命中,在和孩子相遇的時光里,能夠陪伴孩子,給孩子的終生奠定良好基礎的就是好老師。因為人是要終生發(fā)展的,要成為一名好老師就要在和孩子相遇的過程中給孩子更好的未來,能夠用更多的方式方法激活孩子、激活一個生命。
林子琪? 重慶科學城高橋?qū)W校教師、好老師智庫特約講師代表
我認為好老師應該有三個關鍵詞,它們是“尊重”“原諒”和“愛”。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天馬行空,原諒孩子們犯過的每一個錯誤以及愛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孩子,我覺得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情、有義、有溫度的好老師。
專家報告
周洪宇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
主題:《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范大學主持并召開座談會,以“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了“四有”好老師的重要論述,并引用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的闡釋。
習近平總書記講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講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表示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講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強調(diào)“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老師要始終處于學習狀態(tài);最后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此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好老師的論述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今年9月9日,總書記致信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強調(diào)“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并在信中對教育家精神進行了闡釋: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大先生、教育家,需要付出比一般好老師更多的努力,不僅要立大志,還要立德、立功、立言。我們應該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好老師的重要論述,并積極向陶行知先生這樣的大教育家學習,繼承陶行知身上優(yōu)秀的教育品質(zhì),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
李政濤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
主題:《好老師,是怎么煉成的?》
想要成為一名好教師是需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好教師煉什么?首要是煉精神,即教育家精神,這是根基、是魂魄,然后是煉技能,好教師需要具備“六課技能”,即備課、上課、說課、評課、觀課、寫課。
備好課是成為好教師的第一關,這是基礎性本領。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要上好課,好教師是在課堂上千錘百煉、對自己“千刀萬剮”出來的。好教師還要會說課,能夠以脫稿的形式把自己的教學個性、教學風格、教學創(chuàng)造說清楚、講明白,給聽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時,好教師應會評課,懂教育的人就要懂教育教學的過程,要能夠站在每一節(jié)真實、具體的課堂中進行評課。那么會評課的標準是什么?我認為有兩點,首先一個會評課的教師應該是“鑒賞家”“批評家”“建筑家”?!拌b賞家”即能夠品鑒一堂課的亮點、特色;“批評家”評課要真、準、深,敢于說真話、抓真問題,能夠準確地點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而深則是能夠在點評時深到問題背后的癥結(jié)去;我最欣賞的是“建筑家”,“建筑家”能夠在評課時給予上課教師系統(tǒng)改進重建具體的建議和方案,能夠重建教師的課堂、能力、素養(yǎng),這是評課的最終導向。會評課的第二個標準是有思想的辦法,有辦法的思想。思想理念是方法的魂,方法是思想理念的根,最理想的評課是有魂有根,魂根相依。
再次會觀課也是一個好教師必不可少的技能,要學會從一節(jié)課中看教與學的互動生成。最后就是會寫課,能夠把教出來的、說出來的、做出來的、想出來的寫下來。
那么好教師應該如何修煉?首先便是要打好根基,可以嘗試認真細讀、研讀、模讀、抄讀一位教育名家的課例、論文、課堂等理論和實踐知識,學習他的教育方式、語言等;其次在教學和教研現(xiàn)場學習,將理論和實踐結(jié)合,讓教育理論與實踐雙向滋養(yǎng)、雙向轉(zhuǎn)化、雙向建構(gòu);最后,改變自己思維品質(zhì),積極進行自我訓練,實現(xiàn)教學思維的轉(zhuǎn)化與能力的提升。
陳時見
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副會長,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題:《新時代好老師的使命與成長》
真正的好老師是教育家的縮影,成為教育家是每一個好老師的夢想,教育家精神來源于千千萬萬個好老師,是好老師的力量源泉,我們要堅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發(fā)展。
那么好老師應該是怎樣的呢?不同的人對好老師有不同的期待,于社會而言,教育向善需要好老師具有善良的品質(zhì),善良的教師才能推動善良的事業(yè),以善良之心對待所有的學生;教育為學,好老師要有扎實的學識,從而才能帶動更多的人學習;教育求真,好老師需有正直的人格,正直的老師才能教人求真;教育成人,好老師應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成就自己的過程中成就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超越自己,教師最大的價值和幸福就是成人。于學校而言,教學質(zhì)量高要求好老師要有教學能力;學生發(fā)展好需要教師有育人能力;教育有特色需要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教研水平強需要教師具有研究能力。學生也期待好老師,于學生而言,學習好需要老師會教,生活幸福要求老師善導。
那么如何成為好老師?好老師成長的路徑,首先要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守專業(yè)團隊支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這是每一個好老師必須具備的,同時好老師都是在團隊中成長起來的,單靠個人力量是無法成為好老師的,好老師要始終團結(jié)團隊力量并積極建立新的團隊,引領更多的教師成長。其次,要持續(xù)進行專業(yè)學習和項目研究,教師要做學習者、研究者,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同時要在教育教學中研究學生、研究課程、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成長和自我成長的規(guī)律,真正地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每一個好老師都有不同的面、不同的點,都有自己的特色之處,而始終不變的是成人成己的過程,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