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在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策略。首先,文章介紹了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包括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和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差異。隨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策略:根據(jù)新教材規(guī)定,更新英語閱讀教學理念;實施分層式閱讀教學方法,減小學生之間差距;采用讀寫評一體化策略,全面深化閱讀教學;以生活常識開展閱讀活動,提升學生文化意識,以期促進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升,進一步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同時,筆者也希望能夠激發(fā)更多教師和研究者的興趣,深入探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關鍵詞:新教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開展
作者簡介:秦改俊,陜西省寶雞市渭濱中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時代的變遷,新教材已經(jīng)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依據(jù)。新教材以其科學性、前瞻性和實用性,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亟需設計和開展有效的教學策略。本文旨在探討在新教材背景下,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策略。在新教材的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注重對文章的理解和詞匯的掌握,但在新教材中,閱讀教學目標更加廣泛,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批判性思維、文化意識和跨學科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一、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在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教學深度不足、學生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水平不同、學生文化意識淡薄和教學理念落后。下面將四個方面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教學深度不足是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大問題。由于教材內(nèi)容的擴大和深入,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很難涵蓋所有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往往缺少深入講解知識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僅停留在表面記憶和簡單模仿的層面上,缺乏對知識進行遷移和創(chuàng)新運用的鍛煉機會。
其次,學生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水平不同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存在差異,有的學生思維敏捷、邏輯思維能力強,有的學生思維遲緩、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然而,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這方面差異,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這導致部分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得不到足夠的發(fā)展空間。
另外,學生文化意識淡薄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另一個問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學習不僅僅包括語言知識本身的學習,還涉及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然而,現(xiàn)有的教學往往偏重于語法和詞匯的教學,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這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對于文化內(nèi)涵的把握有所欠缺,影響了他們對于文章的準確理解和正確評價。
最后,教學理念落后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顯著問題。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和靈活性。例如,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型教學模式仍然占主導地位,教師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二、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策略
(一)根據(jù)新教材規(guī)定,更新英語閱讀教學理念
在新教材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新教材規(guī)定更新英語閱讀教學理念。新教材的設計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多方面考慮,下面結合“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一文的教學進行討論:
1.強調(diào)真實語境。新教材通常以真實的語言材料為基礎,涵蓋各個領域的主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選取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例如,結合文章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圖書館的重要性,探討科學家在醫(yī)學領域的貢獻,以及中國科技的發(fā)展等。
2.注重語言技能的綜合訓練。教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看、寫五種基本技能。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寫作任務,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扮演科學家或記者,進行采訪和討論,從而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新教材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分析、評價和應用所學知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章中的觀點、主題和論證,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進行辯論或?qū)懽?。對于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批判性思考科學家的價值觀和責任感,以及科技發(fā)展對社會的影響等。
4.倡導個性化學習。新教材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和需求進行學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活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差異,選擇適合他們的文章和學習任務。對于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與科學、醫(yī)學或科技相關的主題進行深入研究,例如探索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討論醫(yī)學研究的倫理問題,或者分析科技創(chuàng)新對社會的影響等。
(二)采取分層式閱讀教學方法,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新教材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以采用分層式閱讀教學方法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閱讀能力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為每個層次設計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
首先,分層式閱讀教學方法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將他們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針對初級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較簡單的閱讀材料,通過搭建“腳手架”,為學生提供詞匯和語法支持,并利用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對于中級層次的學生,可以選擇較難一些的文章,鼓勵他們運用已學知識進行推測和推理,同時提供適當?shù)妮o助材料和指導。高級層次的學生可以閱讀更復雜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文章,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討論。
其次,在分層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對于對環(huán)境保護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選擇與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文章,如教材中的“Reducing water pollution in the li river”這篇文章。通過閱讀該文章,學生可以了解到關于減少漓江水污染的方法和措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激發(fā)他們對環(huán)境問題的思考,并引導他們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同時,可以邀請專業(yè)人士或組織舉辦講座或座談會,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水污染和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
此外,教師也可以結合多種教學資源和技術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如幻燈片、視頻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和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可以使用在線學習平臺或閱讀應用程序,為學生布置個性化的學習任務并給予反饋。通過這些工具和資源,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自主學習,提高閱讀理解和語言運用能力。
(三)運用讀寫評一體化策略,全面深化閱讀教學
在新教材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借助讀寫評一體化策略來全面深化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運用該策略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下文結合教材中的文章“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分析如何運用這一策略。
首先,以讀為主導,重視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和理解內(nèi)容的關鍵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與教材文章主題相關的文本,鼓勵學生進行廣泛閱讀。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例如新聞報道、社論、科普文章等,學生能夠擴充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以寫為輔助,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學習到多樣化的寫作結構和語言表達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主題和論證方法,并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例如,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慶祝節(jié)日的短文,要求他們運用文章中的論點和例證,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和觀點進行寫作。這樣的寫作任務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評價是這一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評估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成果,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展,并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反饋。評價可以包括單詞理解、閱讀理解題、寫作評分等多個方面。通過及時的評價,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以讀寫評一體化策略來全面深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非常重要。通過以讀為主導,以寫為輔助,并結合有效的評價手段,學生可以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
(四)以生活常識開展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和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新教材的背景下,通過開展以生活常識為基礎的閱讀活動,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下文將結合教材中的文章“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分析如何開展這樣的閱讀活動。
首先,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與生活常識相關的文章,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特點。例如,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中國漢字的文章,了解漢字的最初形式、作用以及發(fā)展歷史等。通過了解漢字的發(fā)展歷程,學生可以拓寬視野,加深對漢字文化的理解。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與歷史事件相關的文章,深入了解歷史背景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例如,結合教材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并與當代社會進行對比。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材料,了解漢字的起源、發(fā)展,以及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使用情況。這樣的閱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字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培養(yǎng)他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視。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實地考察、文化交流活動等形式,將學生的閱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文化遺址,親身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同時,可以組織學生與外國學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和相似之處。通過實踐與交流,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各國語言的多樣性,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文化意識。
最后,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化比較和批判性思考。通過比較不同語言文字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觀,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并培養(yǎng)跨文化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和評價文化現(xiàn)象,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適合學生水平和符合學生興趣的材料:確保閱讀材料的難度適宜,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2.提供足夠的背景知識:在閱讀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先簡要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3.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通過提問、小組討論或者寫作任務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化現(xiàn)象,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4.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通過實地考察、文化交流或者與學生的互動,將閱讀活動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5.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并展開深入研究,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
總之,通過以生活常識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和材料,引導他們探索多元文化、歷史事件和社會現(xiàn)象,從而拓寬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教材背景下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重新審視是極為重要的。首先,隨著教育環(huán)境和學生需求的變化,教師需要不斷更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背景知識,通過分層教學,可以更好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教學計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再者,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利用讀寫互促教學法。最后,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語言技能,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鄭茜.新教材下基于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3(10):73-75.
[2]趙中蘭.“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2(38):124-127.
[3]張榮芳.高中英語新教材的教學活動開展策略[J].高考,2022(20):98-101.
[4]王小翠.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前活動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20(5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