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迪
現(xiàn)代社會,鉛污染可謂無處不在:汽油、電纜、蓄電池,玻璃、橡膠、化妝品,冶金、化工、涂/顏料……從事這些行業(yè)的朋友和家屬自不必說,而汽車尾氣排放不當導致的空氣鉛污染、鉛蓄電池處理失當導致的土壤鉛污染,使得幾乎每個人都避無可避,必須面對—不過,你知道嗎,飲用水、地下水相關的鉛污染問題也非常嚴重,同樣值得關注。
一、水中鉛的來源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水中鉛的來源主要包括:
(1)舊水管和水龍頭:如果使用舊水管和水龍頭,特別是含鉛的管道材料,長此以往,鉛就可能從這些管道中滲出,進入飲用水中,導致鉛水污染。
(2)工業(yè)排放: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可能含有鉛,如果這些廢水未經(jīng)適當處理,直接排放到水中,就可能引起鉛水污染。
(3)農(nóng)業(yè)和園藝用品:一些農(nóng)業(yè)和園藝用品(如化肥、殺蟲劑等)可能含有鉛,使用后可能通過滲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源。
(4)鉛礦開采和冶煉:鉛礦的開采和冶煉過程中會釋放廢水和廢渣,如果未經(jīng)適當處理,可能導致鉛水污染。
(5)自然地質條件:某些地區(qū)的地質條件可能導致地下水中含有較高的鉛,從而引發(fā)鉛水污染。
(6)某些工業(yè)和垃圾處理場:一些工業(yè)和垃圾處理場可能未妥善處理含鉛的廢物,導致鉛滲漏到周圍環(huán)境和水源中。
二、鉛水污染有哪些危害
1.對飲食的影響
鉛水污染主要包括飲用水污染和水生生物污染兩方面。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這些水生生物最終大多會被食用,再與被污染的飲用水先后進入人體,就會共同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鉛會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產(chǎn)生負面影響。高濃度的鉛可以直接毒害水生生物,導致它們死亡或無法正常繁殖,可能威脅整個食物鏈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某些魚類—尤其是淡水或近海底棲魚類更容易吸收水體中的鉛,因為鉛常富集在水體的底泥和沉積物中,而這些魚類又更容易被捕食,導致食用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過多的鉛,造成鉛蓄積,引起鉛中毒。常見的鉛中毒癥狀包括:
(1)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包括頭痛和眩暈、失眠和疲勞、高度易激惹和焦慮、記憶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抽搐和肌肉痙攣。
(2)消化系統(tǒng)癥狀:腹痛和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腹瀉或便秘。
(3)血液系統(tǒng)癥狀:貧血(血紅蛋白減少),白細胞計數(shù)降低。
(4)腎臟問題:腎功能受損。
(5)生殖系統(tǒng)問題:不孕或生育問題。
(6)行為和智力問題:兒童特別容易受到鉛中毒的影響,可能導致智力發(fā)展遲緩、學習障礙和行為問題。
2.對生育的影響
這個問題值得重點強調,尤其是在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當今。鉛水污染對生育的影響可追溯到青年甚至兒童。鉛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胎兒畸形、自然流產(chǎn)與胎膜早破等多種不良事件,這點想必已被大家熟知。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未婚育的男女其實更應注意鉛污染。鉛是一種可能直接作用于性腺的精子毒性劑:若男性長期處在鉛污染環(huán)境中,少精液癥、無精子癥、精子活力不足等疾病的發(fā)病率會明顯增加;女性則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紊亂、排卵失調、阻礙受精卵著床等。所以,鉛中毒可能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這一過程可能從兒童時期便已開始了。我國研究表明,家用油漆、吸煙、經(jīng)常使用含鉛食物(古法制作的皮蛋等)、經(jīng)常食用乳制品(有助鉛的吸收)、父母從事涉及鉛的高危工作、家住在工廠附近……都是兒童鉛中毒的危險因素。
三、如何防治鉛水污染
首先,藥師建議:防治鉛水中毒,需要減少攝入,促進排出,推薦多食用蔬菜瓜果,補充維生素。
“減少攝入”不僅指減少食用被污染的水生生物,同時需要第一時間脫離鉛污染的環(huán)境。這是因為:鉛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被人體吸收,慢性鉛中毒常因空氣污染及水污染引起。所以,通過“脫離環(huán)境”促進“減少攝入”很重要。與此同時,研究顯示,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1、B2、B5、B6、B9等,維生素B9也稱作“葉酸”)被證明也有輔助排出體內鉛的作用。另外,以下措施也可以幫助減少攝入鉛的風險:
(1)清洗和削皮:對于蔬菜和水果,可以充分清洗,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削去外皮,以減少表面的鉛污染。
(2)去骨和去皮:對于肉類和魚類,通過去除骨頭和皮以減少鉛積累的部位,也可以降低鉛污染。
(3)烹飪方式:采用煮、燉、蒸等方式烹飪,而不是油炸或煎炸,可以幫助減少食物中鉛的含量。
(4)分離油脂:油脂中可能含有更多的鉛,烹飪時盡量將食物和油脂分離,避免食物過多吸收鉛。
(5)多樣化飲食:減少單一食品的攝入,盡量多樣化飲食,以減少特定食品中鉛的積累。
(6)選擇有機食品和優(yōu)質食品,避免從低質量來源購買食品。
(7)關注地區(qū)風險:特別是在高鉛污染地區(qū),應該特別關注食品安全和健康風險。
(8)增加鈣和鐵的攝入:一些研究表明,增加鈣和鐵的攝入可以減少鉛在人體內的吸收和積累。
相關鏈接:鉛中毒的那些事兒
(1)近年來,美國的奇葩新聞時有發(fā)生。在這個背景下,有一種說法是美國人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行為可能不只是由于文化差異和種族傲慢。實際上,他們自家的權威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已經(jīng)“實錘”了一個病因:全民鉛中毒導致智商下降(右圖)。眾所周知,大排量汽車是氣候變暖的始作俑者之一;與此同時,尾氣排放導致大面積鉛污染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一過程很可能從娘胎里或嬰幼兒期便開始了:自1976年以來,高劑量的含鉛尾氣導致美國出生的幼兒智力顯著下降;隨著這一年齡層的人群逐漸成為社會中堅階層,對整個國家的發(fā)展都造成了深遠影響。
(2)據(jù)記載,羅馬帝國的崩潰也與鉛中毒密切相關。羅馬帝國臣民尤其鐘愛使用鉛制品:小至生活中常用的杯子以及餐盤,大至城市的公共設施(如水管或建筑)—而且,越是富貴的人,用具含鉛越高。對此,文獻記載道:他們是面色蒼白、神經(jīng)衰弱、長期痛風的,都是典型的鉛中毒癥狀,這促使了羅馬帝國的最終崩潰。
(3)約3000年前,我國商代所用青銅器中也含有較多的鉛,同樣也是國家崩潰的原因之一。鉛在元素周期表中與碳同族,脂溶性較好,在酒中溶解度更高(加之古代好喝燙酒),成為導致“酒池肉林”的商朝亡國的一個因素。,改朝換代后,周王(西周)吸取教訓,限制飲酒,國家重新昌盛起來。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東周),我國的冶鐵技術已十分發(fā)達,逐漸不再使用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