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periodontal-endodontic combined lesions)是指患者同時存在牙髓及牙周破壞, 炎癥感染程度較大, 在對其行根管治療期間, 需利用消毒+充分沖洗治療, 以降低炎癥反應程度, 提升根管治療效果[1]。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是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根管治療中的主要治療方案, 通過超聲震蕩洗滌能減少厭氧菌引發(fā)的炎癥反應[2]。在此基礎(chǔ)上, 多應用氫氧化鈣進行消毒處理, 起到殺菌、防腐作用, 但其治療中對組織、皮膚均具腐蝕作用, 影響治療安全性。阿莫西林抗菌譜廣, 具較強殺菌作用, 細胞穿透力強, 炎癥反應抑制效果理想[3]。為此, 本次研究選取84 例接受根管治療的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者, 分析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聯(lián)合阿莫西林的臨床價值,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1 年1~6 月期間的84 例接受根管治療的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者,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2 例。對照組患牙57 顆,其中男24 例(31 顆)、女18 例(26 顆);年齡20~54 歲,平均年齡(32.53±8.19)歲;病程7 d~2 個月, 平均病程(1.25±0.36)個月;其中前牙23 顆、后牙34 顆。觀察組患牙59 顆, 其中男25 例(34 顆)、女17 例(25 顆);年齡19~58 歲, 平均年齡(33.10±9.45)歲;病程5 d~3 個月, 平均病程(1.26±0.58)個月;其中前牙21 顆、后牙38 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jīng)X 線片、探診等檢查確診;②患者精神狀態(tài)正常, 可配合完成研究;③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口腔疾病;②合并頜面部惡性腫瘤;③合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等內(nèi)分泌疾??;④凝血功能障礙疾??;⑤研究期間失訪。
1.3 方法 兩組均接受根管治療, 先進行開髓、拔髓等處理, 測量根管長度后, 冠下預備根管。在此基礎(chǔ)上,對照組采用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聯(lián)合氫氧化鈣糊劑(武漢沃爾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2022320)治療, 應用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80132)反復超聲震蕩洗滌, 后取氫氧化鈣糊劑置入患者根管內(nèi), 以氧化鋅封閉處理。觀察組采用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 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的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阿莫西林片(四川援健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1023908)加生理鹽水調(diào)為糊狀后置入患者根管內(nèi), 以氧化鋅封閉處理。兩組暫封4 周后, 以AH-Plus 糊劑垂直加壓填充后, 予以齦下刮治、根面平整等處理, 以過氧化氫對牙周袋沖洗,涂抹碘甘油。兩組均于治療8 周后進行療效觀察。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牙周狀態(tài), 包括PLI、PD。PLI:0 分:齦緣區(qū)無菌斑;1 分:齦緣區(qū)的牙面有薄的菌斑, 但視診不可見, 若用探針尖刮牙面可見牙菌斑;2 分:在齦緣或鄰面可見中等量菌斑;3 分:齦溝內(nèi)或齦緣區(qū)及鄰面有大量軟垢。PD:使用專用的牙周探針所測得的齦袋或牙周袋的深度, 即齦緣至袋底或齦溝底的距離。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后以濾紙條吸取患者頰側(cè)近中及遠中、舌側(cè)近中及遠中齦溝液, 離心取上清, 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L-10、TGF-β 水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狀態(tài)比較 治療前, 兩組PLI、PD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PLI、PD 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狀態(tài)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狀態(tài)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患牙數(shù) PLI(分) P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7 2.24±0.50 1.38±0.41 6.25±0.71 5.01±0.62觀察組 59 2.27±0.49 1.19±0.30a 6.29±0.68 4.68±0.53a t 0.326 2.855 0.310 3.085 P 0.745 0.005 0.757 0.003
2.2 兩組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齦溝液IL-10、TGF-β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齦溝液IL-10、TGF-β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IL-10(ng/ml) TGF-β(μ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2 5.15±0.87 17.87±2.92 47.71±9.25 63.64±10.78觀察組 42 5.08±0.96 19.72±3.04a 45.87±7.34 71.35±9.80a t 0.350 2.844 1.010 3.430 P 0.727 0.006 0.316 0.001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是指牙髓組織與牙周組織的病變相互擴散, 引發(fā)牙髓及牙周炎癥損傷, 出現(xiàn)牙周炎性滲液、牙齒疼痛等癥狀, 影響患者牙齒功能[4]。根管治療是該病主要治療方案, 通過阻斷牙髓及牙周組織之間聯(lián)系通道, 以避免炎癥反應在兩種組織之間蔓延,以保證治療效果[5]。
根管治療期間給予沖洗及消毒治療, 能清除感染癥狀、保證根管治療效率[6]。常規(guī)治療方案中, 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治療, 可通過超聲震蕩技術(shù)配合替硝唑, 強化厭氧菌清除質(zhì)量, 同時利用氫氧化鈣消毒處理, 可在根管治療基礎(chǔ)上, 提升牙髓與牙周組織之間通道長時間消毒管理能力, 滿足炎癥反應清除控制效率[7,8]。阿莫西林為半合成的廣譜青霉素, 殺菌作用強, 通過阻斷細菌細胞壁建造過程, 以促進細胞破裂溶解。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阿莫西林治療, 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 觀察組PLI、PD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且齦溝液IL-10、TGF-β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紤]原因為, 與氫氧化鈣糊劑相比, 應用阿莫西林治療可提升抗菌質(zhì)量, 聯(lián)合替硝唑能控制厭氧菌及多種細菌引發(fā)的炎癥反應, 強化抗菌治療效果, 抑制牙髓及牙周組織炎癥反應;同時阿莫西林對正常組織影響較小, 可避免在治療期間因藥物作用引發(fā)的牙周組織損傷, 對改善患者牙周狀態(tài)、減輕牙齦炎癥反應效果明顯[9,10]。
綜上所述, 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根管治療中應用替硝唑超聲震蕩洗滌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 可改善患者牙周狀態(tài)及炎癥反應程度, 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