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語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離不開學生的自主識記和實踐應用。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技術全方位融入人們的工作生活,“互聯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利用新媒體設備構建情景開展情景化教學成為教師的“必備武器”,教師依托教學情景打造可視化課堂,刺激學生的多維感官,逐步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主動跟上課堂節(jié)奏,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真正意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和奧秘。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tǒng)高職語文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教學資源的使用率偏低,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不夠理想?;诖祟惉F實問題,文章首先介紹了情景化教學的含義,并結合高職語文課堂教學實際情況深入分析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及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然后從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價值、意義、思路和具體策略出發(fā),提出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及理解能力,展現學科的人文特色,讓學生能夠深入感知學習情景,逐步豐富高職語文內涵,了解語文情景背后的深刻哲理,掌握科學高效的語文學習技巧,以此為相關教師提供教學實踐參考,為活躍課堂氛圍、釋放學生的天性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供理論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教學情景;新媒體;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193;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4-0148-03
在組織開展情景化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扮演好多元角色,投入充沛的情感,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和包容學生的個性,觸動學生的心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情景,逐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內涵,著力打造極具生活氣息的課堂情景。讓學生能夠在情景交融中深入感知語文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抽絲剝繭和活學活用,逐步掌握科學高效的語文學習技巧,做到樂學善學和知行合一。
情景化教學是指教師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綜合表現,有策略、有目的、有計劃地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形象可觀的學習場景,讓學生能夠在場景中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并認真探索新知,逐步習得學習技巧。
作為一門人文學科,高職語文十分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在引入情景化教學后,學生對語文作品的理解和認知會更加深刻,能夠在學習情景中出色完成語文聽說讀寫等學習任務,形成良好的學習效果。
高職語文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情景教學的實踐要求,轉變固有的教學模式,精心創(chuàng)設契合學生認知期待、興趣愛好和思維習慣的教學情景,確保學生能夠輕松上陣、高效吸收。
首先,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tǒng)及落后,在情景化教學上投入的時間有限,沒有將自身的充沛情感融入課堂。學生的學習個性得不到展現,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灌輸,成為知識的容器以及語文課堂的“配角”,對語文比較抵觸[1]。
其次,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最近發(fā)展去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直觀展現語文學科知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不足,難以在課堂情景中深入感知、自由發(fā)散和獨立思考,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培養(yǎng)和提升[2]。
最后,教師急于求成,沒有根據學生的思維短板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并實現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無法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自主探索新知并實現前后遷移,語文知識框架和體系不夠完善[3]。
(一)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開展教學活動前,高職語文教師會結合教學計劃和育人目標設計教學情景,圍繞課程教學標準轉變固有的教學模式,用直觀生動、趣味十足的教學方案吸引學生的眼球,順勢導入情景,全面強化學生的視聽感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實現由淺入深的學習,掌握學科知識并打下扎實的基礎,整個課堂教學氛圍越來越活躍,充滿趣味和生命力。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會設置一連串問題,借助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4]。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高職語文教學目的比較明確,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為起點,確保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學科知識,順利實現學校人向社會人的過渡,在人際交往中順暢自如地表達自己并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情景化教學符合高職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會圍繞中心思想設置不同的話題情景,鼓勵學生根據話題自由討論和分析[5]。學生能夠流暢、清晰、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個人的獨特意見和想法,做到各抒己見和活學活用,課堂成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教師則扮演學習顧問的角色。在自由表達、合作互動和共享學習經驗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強,逐步形成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施展個人才華,重拾語文學習的信心。
(三)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不足,語文課堂較為閉塞,學生存在思維短板和認知誤區(qū)。在打造課堂情景時,教師會站在學生的角度逐步豐富教學內容及形式,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將教學情景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拓展及延伸,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自由表達的平臺及機會,通過線上線下交流及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豐富多元、主題鮮明的活動情景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較足,能夠掌握語文學習技巧并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逐步更新知識庫,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由此不難發(fā)現,新媒體背景下的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資源的共享率,助力學生的共同進步、共同成長[6]。
(一)充分投入情感,尊重學生學習個性
為了獲得最佳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投入充沛的情感,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釋放學生的天性,施展學生的才華,讓學生能夠主動跟上課堂節(jié)奏,出色完成學習任務[7]。在開展情景化教學時,教師應做好摸底工作,盡量選擇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教學情景,將學生的思考引向縱深[8],鼓勵其大膽探索,逐步掌握語文學習技巧。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雷雨》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與之相關的劇本影像資料,創(chuàng)設視頻情景,讓學生認真觀看,深入理解文本的核心內涵,然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自由選擇角色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強化學生對文本主旨思想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教師可以主動總結經驗教訓,精心設計教學情景,逐步完善教學方案,打造趣味十足的語文課堂,讓學生能夠迅速被語文情景吸引[9]。在正式授課前,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積極創(chuàng)新課前導入模式,用形式新穎的導語吸引學生的眼球,依托新媒體設備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讓學生留下良好的視聽感受,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鴻門宴》時,教師可以借助線上學習平臺搜集與項羽和劉邦相關的資料,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典型人物的形象,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教師應打破常規(guī),主動回歸教學正軌,以放松學生的身心、凈化學生的心靈為起點,利用教學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認真探索新知[10]。
(二)選擇合適情景,拓展學科教學內涵
開展情景化教學是大勢所趨,能夠豐富高職語文教學內容并開闊學生視野,教師需要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全面拓展和延伸學科教學內涵,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鋪路。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學情景中靈活導入語文知識,凸顯語文的育人價值及優(yōu)勢。作為一門典型的人文學科,語文的理論性較強,教師需要結合這門課程的學科屬性選擇教學情景,展現學科魅力,讓學生能夠深入領悟語文知識,不再停留于知識淺層。高職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習慣有待規(guī)范[11]。在開展情景教學時,教師需要靈活滲透學科知識,實現教學情景與學科知識的無縫銜接。比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演講比賽、漢字書寫大賽,讓學生在比賽情景中主動調用所學知識,實現前后遷移。其次,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時,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深度思考和自主分析,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和意識,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學習情景中深入理解語文學科的基本內容[12]。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與文化傳統(tǒng)》時,教師可以結合“你眼中的傳統(tǒng)文化”開展主題探討活動,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并開展寫作訓練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后搜集與傳統(tǒng)文化及大國名匠相關的故事,實現課內到課外的有效延伸,確保學生能夠在課堂中認真感知情景。最后,教師需要在教學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作為學生學習進步的驅動力,質疑不容忽略,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課內外表現,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科學設置系列問題,開啟學生的智慧大門[13],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反復剖析。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祝?!窌r,教師可以問學生“在反復閱讀后,大家認為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通過問題情景來啟發(fā)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反復揣摩、理性分析。
(三)實現情景交融,體現學科教學生活性
為了確保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回歸生活本質,凸顯教學情景的生活氣息,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認真探索新知,不再囫圇吞棗。首先,教師需要注重虛實結合,通過情景交融回歸生活化教學,實現語文情景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完美融合[14]。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需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落腳點,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時,教師應深入分析學生的真實感受,了解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之間的邏輯關系和前后距離,依托微博、微信等線上學習平臺打造課堂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同時感知實際生活情景及虛擬網絡情景,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教師應注重情景交融,全面彰顯語文教學的特色及優(yōu)勢。語文情景化教學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性設置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讓學生能夠主動結合專業(yè)所學感知情景,深入理解語文知識[15]。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與采訪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設置“畢業(yè)生工作多年,積累豐富采訪經驗”的教學情景,通過列舉生活實例的形式展示采訪要點,指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這種基于生活實例的教學情景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拉近專業(yè)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距離,學生也能夠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最后,教師可以設置生活化學習情景,理性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完成學習任務[16]。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邊城》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有限的學習經驗以及薄弱的語言感知能力設計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輔助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利用多媒體直觀展現《邊城》的電影集錦,播放優(yōu)美婉轉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感受,深入理解人物當時的心情以及作者的寫作背景。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夠跟上課堂節(jié)奏,按照教師的要求主動感知、深入分析、反復揣摩。
基于新媒體的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符合職業(yè)教育改革的初衷,對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語文教師需要綜合考量基本學情和教情,投入真實充沛的情感,逐步撼動學生的心靈,展現學科的人文特色,讓學生能夠深入感知學習情景,對語文這門課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放飛學生的心靈,精心選擇生活實例,逐步豐富高職語文內涵。讓學生能夠在情景中思考、探索新知,逐步形成質疑精神,感知語文情景背后的深刻哲理,掌握科學高效的語文學習技巧。
參考文獻:
[1] 宋明達.解析新媒體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策略[J].赤子,2018(12):259.
[2] 陸琦.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思考[J].福建茶葉,2019,41(9):108.
[3] 何冬萍.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4):60.
[4] 汪洋.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視界,2021(18):118-119.
[5] 衛(wèi)珍妮.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策略研究[J].年輕人,2019(44):113.
[6] 段練.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東西南北,2020(3):243.
[7] 王笑南.新媒體背景下理工類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內蒙古教育,2021(36):8-12.
[8] 王康熙.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中職語文微課教學創(chuàng)新的六種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1(9):47-49.
[9] 甘玲婧.淺析新媒體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共享性運用[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科研,2022(5):24.
[10] 康新蕾.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1(9):27.
[11] 萬志祥,王明杰.淺談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教育教學中創(chuàng)新[J].今天,2022(13):103-104.
[12] 于雪筠.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消費導刊,2017(31):141.
[13] 宓小香.利用新媒體背景組織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J].文教資料,2018(33):34-35.
[14] 劉娟.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人生十六七,2018(6):124.
[15] 張入月,吳姍,毛軼超,等.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職語文情景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年輕人,2019(43):122.
[16] 鐘文斌,周光林.新媒體背景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析[J].消費導刊,2021(25):70-71.
作者簡介 王瑞敏,助教,研究方向:高職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