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新課改和“雙減”政策的進一步推進,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成為困惑當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問題。文章結合一線教師多年教學經(jīng)驗以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提出了趣味識字法,即通過字理分析來幫助學生識字,以字的形、音、義之間的關系為識字教學切入點,運用簡單易懂、學生感興趣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記住和理解生字,達到識字目的,把學生從繁重的簡單抄寫和識記中解脫出來,從而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學生可在了解中國漢字所包含的文化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中國漢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關鍵詞:“雙減”政策;趣味識字;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識字教學。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今后的學習成效產生直接影響。那么,如何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率呢?本研究認為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注重識字學習的生活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摸索識字規(guī)律,自主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自主學習目的,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效率。
一、在生活中尋找趣味識字
小學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愛交朋友是這個階段學生的一大特點。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題材,以此激發(fā)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讓他們樂意學,喜歡學。
例如,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新課導入時可以設計如下情境:“小朋友們,有幾個之前我們不認識的新朋友今天來到了我們身邊,大家想和他們交朋友嗎?”小朋友們都大聲說:“想!”于是教師在學生的回答聲中用課件出示了生字卡片,然后對他們說:“新朋友們今天很喜歡你們,如果大家能將它們牢牢地記住,那它們將會成為大家的好朋友、好幫手,今后在大家的生活中,他們也會非常樂意幫助大家?!苯處熜蜗蟮貙⑸址Q為“朋友”,讓學生一下子就有了一種親切感,親切自然的稱呼也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隨之調動了起來。
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這樣引導學生:“今天來做客的小朋友特別調皮,他們一看到你們就躲進去了,要和你們玩捉迷藏呢,誰能又快又準地找到他們呢?”聽后,學生興致高昂,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認真在大屏幕上找尋,在他們認真尋找的過程中,已不知不覺地認識并記住了生字。
另外,教師還可以把生字融入學生喜歡的圖文中來識記。教學中,以圖導字,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認識“風、雨、雷、電、日”等字時,出示學生熟悉的相應的圖片,讓學生自由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然后根據(jù)回答出示背面的字。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熱情很高,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
二、利用順口溜突破識字難關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切記不要只簡單枯燥地反復教學生寫筆畫,應增加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題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利用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就可以激發(f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比如,對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蜜”和“密”這兩個字,教師這樣教學:“蜂蟲長大是蜜蜂,山中有密林。”通過一句順口溜,學生很輕易地記住了這兩個字的區(qū)別。又如,在《烏鴉喝水》一課的教學中,對“喝”和“渴”這兩個字,學生也容易混淆,教師可以這樣編順口溜:“張口喝水,見水渴?!睂W生很輕松地就區(qū)分開了這兩個字。
總之,課堂上的一句句順口溜,不僅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讓學生對知識記憶深刻。教師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里面的意趣,這樣才會使識字教學變得精彩有趣。
三、利用形聲字特點增加識字量
中國漢字是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它的字義與字形之間密切相連,其中形聲字就占了90%以上。形聲字的“義符”為人們推斷字詞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所以,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就在于正確掌握形聲字。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分析形聲字,其聲旁表示讀音,形旁有表意義的功能。
比如在教學“池、波、汗、法”和“冷、凈、凍、冰”,以及“被、補、衫、襯”和“禮、神、社、視”這兩組形聲字中,教師可以先后引導學生理解了每個字的意思,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字義,注意觀察這兩組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很容易就找出了這兩組字的共同點,它們都是形聲字,只是表示意義的偏旁不同,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義。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三點水旁”表示的意思和水有關,“兩點水旁”表示的意思和寒冷有關,“衣字旁”表示的意思和衣著有關,“示字旁”表示的意思和禮儀有關。學生學會了正確區(qū)分“三點水旁”“兩點水旁”以及“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的表示意思,明確了形旁的功能。這樣,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引導,能更好地區(qū)分這些偏旁部首,在平時的運用過程中,也能正確地掌握這些漢字。
四、游戲謎語促進識字學習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睘榇?,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的內容,并在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想辦法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有效的游戲場景,以他們喜歡的游戲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的注意力與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例如,在教學中進行識字鞏固練習時,教師要經(jīng)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做游戲就是其中一種。如教師針對結構比較復雜的合體字,把他們分成幾個小部件,以小卡片呈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拿著,教師出示一個新學習的合體字,請學生在小卡片中找出能夠組成這個新合體字的小部件。比如“程”字,學生很快地找出“禾”“口”“王”這三個部小件組成了“程”字,通過“找朋友”這樣的游戲,使學生對合體字產生深刻記憶。
又如,教師還可以用謎語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該方法教學效果也是相當明顯。如教學“忐、忑”兩個字時,教師就把它們編為“心上心下”;教學“團”字,教師就編為“口里有才”。這些喜聞樂見的謎語,學生學起來興趣非常濃厚,效果也較好。
再如,在復習生字筆順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開火車”“對口令”等游戲進行學習。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玩游戲的輕松愉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記住了漢字的結構、筆畫順序等,而且記憶牢固,印象深刻。
五、語言環(huán)境循環(huán)強化記憶
為了讓學生記牢所學漢字,教師可以采用循環(huán)的方式,讓所有知識點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反復出現(xiàn),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或兒歌的形式將新學漢字呈現(xiàn)在其中,讓學生通過讀故事或兒歌的方式,在反復認讀新學漢字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對新學漢字的記憶。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循環(huán)記憶法,每隔一段時間就把之前教學過的漢字再重復出現(xiàn)一兩次,使學生對之前所學的生字能有規(guī)律地反復識記,這樣學生就不會忘記以前學過的生字,正所謂“溫故而知新”。
與此同時,現(xiàn)在的教材中其實也已把以往很多枯燥的形聲字、相似字編成了學生比較喜歡的兒歌,學生通過讀朗朗上口的兒歌,會輕輕松松、不知不覺、循環(huán)往復地記住了生字。如在學習“清、睛、情、請、晴”和“描、瞄、喵、錨”等內容時,學生對這樣的識字方式興趣很高,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強化了記憶。教師要重視利用這樣的教學資源并不斷拓展,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提升識字教學效果。
六、閱讀識字提高識字量
教育專家康寶靈曾指出,兒童識字閱讀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識字讀書,同步進行,偏重識字;第二階段——識字讀書,交替進行,雙管齊下;第三階段——讀書識字,齊頭并進,偏重讀書。而低年級正處在第一、二階段。在教學時,教師就要把握好尺度。在人教版教材中,閱讀內容大多是童話故事和詩歌。這種選材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fā)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依據(jù)語言環(huán)境來幫助自己識字,在閱讀中理解字的含義,進而理解和學習詞語和句子。
例如,“春”字的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課文中出現(xiàn)的杏花、嫩芽、柳樹、春風等詞語來引導學生體會春風拂面的溫暖,春光普照讓萬物蘇醒,讓每個角落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感覺,從而幫助學生記住“春”字下面是“日”字。
在初步學完拼音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慢慢借助拼音來進行閱讀了。識字的目的是讀書,在讀書過程中可以不斷鞏固和擴大識字量。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更需要在閱讀中不斷鞏固和重復所認識的字,理解字義,在這基礎上認識新字。所以教師在一個學期的半期后就可以開始逐步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拼音版兒童書籍,如《安徒生童話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十萬個為什么》等。這樣,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會慢慢地認識很多字,積累豐富的詞匯和句子,這樣的方式還使學生的語感得到了培養(yǎng)。
七、從經(jīng)驗出發(fā)促進學生學習
生活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家庭、學校、村莊、街道、超市等到處都是學生的識字環(huán)境。母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師應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而且在生活中識字是很方便、很重要的識字途徑。因此,教師要利用好兒童現(xiàn)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識字教學。在學習漢字前,學生通過口頭語言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這些通過不同渠道積累的字詞,已經(jīng)構成了簡單的、基本的語言積累,為他們以后的識字、閱讀打下一定的基礎。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他們現(xiàn)有熟識的語言材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以及美麗的大自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許多自主的、開放的識字課堂,對學生而言更具吸引力。例如,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書包”“衣服”“帽子”等引出話題,從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談起,讓學生說說在超市看到過什么?買過什么?感覺怎么樣?借助現(xiàn)實社會生活,學生在交談中認識了“牛奶、水果、大米”等字詞;在親身感受中認識到超市的便捷性,從而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八、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把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始終貫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他讀得真棒,其他同學聽得很認真”“字寫正確了,而且很干凈,也很漂亮,我們要像他那樣寫”等。這樣既能讓學生取長補短,又是對其他同學的尊重,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在“評”中學會了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學生在欣賞其他同學優(yōu)點的同時,也學會了自省,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尊重別人的品質??陀^公正的評價不僅使學習氛圍更加和諧,師生情感也得到了有效溝通,學生也提高了學習興趣。
九、結語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結合小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既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提供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再讓識字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要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到自信,有機會展示自己,找到學習的快樂,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識字教學中,從而達到喜歡識字,主動識字,提高識字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俞瑞康. 小學創(chuàng)新教育[M]. 上海: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0.
[2] 張巍.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3] 張輝. 低年級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略[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9):75-76.
[4] 陳樹民. 漢字特殊功能與教學創(chuàng)新[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 吳耀堂.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 科學教育,2009,15(01):27-27.
[6] 王崧舟. 詩意語文: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