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進酒》篇幅不長,卻蘊藏豐富的思想感情。詩中,李白將自己豪放不羈的性格,以及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郁悶情感借著酒意表達了出來。詩歌的開頭用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大氣磅礴地慨嘆人生苦短,然后歌詠“人生得意須盡歡”,指出要及時行樂,最后點明用美酒消“萬古愁”,進一步闡釋“人生如夢,及時行樂”。詩歌表達了李白洶涌澎湃的感情變化。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審視其中情感的變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將進酒》,理解李白。
[關(guān)鍵詞]李白;《將進酒》;情感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16-0022-03
《將進酒》是李白在朋友丹丘生家做客時即興創(chuàng)作的詩歌,單從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是一首恣意豪爽的勸酒詩,但細細品味其中的一言一語,就能感受到李白的情感波動,有和朋友在一起的歡樂和興奮,也有自己滿腔抱負無從施展的憂傷。教師在教學《將進酒》時,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探尋其中李白的情感變化,更加深入地體會李白的情懷。詩中李白“借酒發(fā)揮”,展現(xiàn)自身桀驁不馴的性格,抒發(fā)對權(quán)貴的不滿和蔑視,以及懷才不遇的憤懣。
一、用豪放的言辭烘托對生命的無奈感嘆
《將進酒》的開篇就是極其夸張的宏大描寫,“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中體會李白對生命的感悟,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情感波動?!包S河”“天上”這兩個詞語展現(xiàn)了意境的無邊無際、浩瀚遼闊,給人以生生不息之感,透著生命永不凋零的韻味,但李白轉(zhuǎn)而又寫“不復回”,頓時表達出了對生命的無奈,連“黃河”都遵循著“不復回”的生命運轉(zhuǎn)規(guī)律,更何況是和大自然相比極為渺小的人呢?縱使身處一片清明的“開元盛世”,懷揣滿腔的抱負,也曾有過輝煌時刻,但最終所有的一切都化為了泡影,“一去不復回”了。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可謂懷才不遇?!俺缜嘟z暮成雪”用了夸張和比喻兩種修辭手法,表達了對時光易逝的感嘆,早上還是滿頭青絲,晚上就發(fā)如白雪。李白當下雖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寄情山水,但有時不免感到蹉跎了時光。這樣的局面李白無力改變,由此產(chǎn)生了低落的情緒,也萌生了些許宿命之感。同時,這也為接下來引出“人生得意須盡歡”做好了鋪墊。
正所謂“學而優(yōu)則仕”,古代有學識和才華的學子都希望將自己滿腔的才華用在報效朝廷上,他們大都抱著“達則兼濟天下” 的雄心壯志,“詩仙” 李白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當他得知自己的才華終于得到了賞識,能夠有機會去往人才濟濟的長安,到天子腳下,他是非常開心的,他覺得自己終于有機會大展宏圖,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他在長安的所見所聞都令他倍感失望、難以忍受。帝王無心政事,沉迷女色;豪門貴族沉迷尋歡作樂,整個官場一片黑暗和腐敗??v使李白有才子之名,但是對于所看到的情況,他也無能為力。終于,帝王不滿李白的種種表現(xiàn),將他“賜金放還”。至此,李白開始了他“浪跡天涯,寄情山水”的旅程。他離開了過往心心念念的長安,開始了自己的漫游生活。李白受邀去往自己的好友丹丘生居住的地方,好友岑夫子也在,他們?nèi)艘黄鸬歉咄h,暢懷飲酒,好不痛快,李白借此良機抒發(fā)了不少心中的不平和郁結(jié)?!熬灰姡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滾滾黃河之水仿佛是從一望無際的天上奔流而來的,漫天洶涌,一副絕不回頭的架勢。此處李白用他擅長的浪漫主義手法將黃河的勢不可擋描述得淋漓盡致,為讀者呈現(xiàn)了栩栩如生的浩瀚場面。“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晚上坐在鏡子前面自照,竟然可悲地發(fā)現(xiàn)早上還如青絲般烏黑亮麗的頭發(fā)已白得如雪了。前一句有關(guān)“黃河”的描述,李白運用了空間范疇上的夸張,此處的描述則運用了時間范疇上的夸張。人生本來就不長,在李白的眼中,人生則更為短暫,仿佛朝暮之間就走到了盡頭?!俺缜嘟z暮成雪”既運用了夸張,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讓讀者體味到了咫尺天涯的感覺。這句詩也暗示了李白的懷才不遇,他的失落之情一下子就滲透了出來。青春年少的李白,意氣風發(fā),有著“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的遠大理想。如今,李白已白發(fā)漸生,回首卻發(fā)現(xiàn)當初的理想抱負并沒有實現(xiàn),頓生人生如此短暫之感嘆,以及懷才不遇的苦悶。因此,可以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抒發(fā)了李白對生命的無奈感嘆。
李白在運用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極盡襯托了自己的悲觀之后,又寫出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里從表面上看李白是放下了,表達出了要及時行樂,不要徒增煩惱的情緒,但實際上呢?其體現(xiàn)的是隱藏在“悲” 之下的“悲”。盡情享受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體現(xiàn)的不正是“破罐子破摔” 的心態(tài)?
學生發(fā)現(xiàn)運用這樣豪放的言辭描寫更能展現(xiàn)李白心中的無奈和彷徨:連黃河水都“不復回”,“我”又該如何與既定的宿命抗爭?青絲到白發(fā)的朝暮瞬息之變也昭示了不管過往多么璀璨,都終會迎來年邁的一天,這是人生的必然性,誰也無法改變,由此自然就烘托出了無奈之感。
二、引經(jīng)據(jù)典疏解心中“空有才華無處施展”的愁苦之情
李白在《將進酒》中還引用了典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相應典故的出處,結(jié)合人物或者歷史事件背景分析李白引經(jīng)據(jù)典的用意,感受李白情感的波動。學生在認真品鑒《將進酒》之后,發(fā)現(xiàn)李白提及的典故涉及具體的人物“陳王”。學生經(jīng)過討論和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陳王”就是陳思王曹植。李白與曹植雖然處于不同的時代,但是有著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都有過一時的得意,經(jīng)歷過從巔峰墜落的窘迫,也備受猜忌。有志難施是兩人人生起起伏伏的真實寫照。在李白看來,曹植的處境是艱險而又窘迫的。李白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強烈表達了他的憤慨——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和進步,政治上總有黑暗的角落,朝堂之上總有不被容納的才子。“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所以趁我們現(xiàn)在相聚的時光,縱情飲酒,盡情歡樂,排解心中的憂愁吧。李白由此展現(xiàn)了現(xiàn)實的無奈,以及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和矛盾。這既是李白對壯志難酬的感慨,又滲透出他對“閑來垂釣碧溪上”的一絲期待和向往。
李白并非單純地引用典故,他將自己的情感變化蘊藏其中,可以說引經(jīng)據(jù)典是為了突出詩歌的主題和中心,也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體現(xiàn)出李白此時雖郁郁不得志,但并不就此消沉。對典故的把握和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李白的心情,體會李白獨特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
三、精練關(guān)鍵詞展現(xiàn)焦慮與擔憂之情
詩句中的關(guān)鍵詞很好地展現(xiàn)了李白的情感起伏,他的心情經(jīng)歷了“自我安慰”“選擇逃避”“焦慮與擔憂”這三個階段的波動?!暗搁L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中的“但愿”“皆”“惟”,就是李白情感變化的真實寫照。“但愿”直白地表達出了李白內(nèi)心的渴望,他在真實的世界中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只能寄希望于長醉不醒?!敖浴币幌伦臃糯罅死畎椎谋瘋?,李白認為,古往今來,圣賢的人大多會陷入人生的困境并體會寂寞的滋味,正所謂高處不勝寒,他自然也無法擺脫這個宿命?!拔北磉_了李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從選擇、無路可走的苦悶,既然建功立業(yè)這條路已經(jīng)無法走通,就只能靠飲美酒留美名了。通過分析這三個關(guān)鍵詞,學生體悟到了李白通過這短短幾句詩傳達出來的情感。學生能夠感受到李白是無奈、愁苦的,甚至還有些焦慮與擔憂。這樣,學生能更好地剖析李白的內(nèi)心,體會李白的心緒。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揣摩關(guān)鍵詞,加深了學生的感悟,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李白時而愁苦,時而灑脫的復雜心理,并掌握詩歌的主旨。酒在李白的生命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他的豪爽恣意會通過與酒的相關(guān)描寫表現(xiàn)出來,他也會將自己的無限愁苦借著酒意抒發(fā)出來,期望得到片刻的喘息。但是“但愿”這個關(guān)鍵詞也從側(cè)面說明了借酒澆愁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景,心中的愁苦并不會因飲酒得到真正的緩解。
四、用“與爾同銷萬古愁”點明悲憤之情
李白剛得到重用就遭到了權(quán)貴的忌憚和傾軋,沒過多久就被迫離開朝廷,盡管有機會游山玩水,但是李白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苦悶和迷茫。李白是一個生性豪爽、孤傲、不羈、執(zhí)著追求理想和向往自由的人,但是自從他被放逐后,悲憤的情緒還是不知不覺地在他的心中積攢和沉淀,可以說《將進酒》是他悲憤情緒集中爆發(fā)的產(chǎn)物,將他在仕途上的求而不得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在和岑夫子、丹丘生相聚的時候,他“杯不?!?,喝得暢快淋漓,將“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人生態(tài)度展現(xiàn)了出來。因此,《將進酒》中有自我安慰,更有自我放逐。酒至酣處,李白說出了這樣的豪邁之言“人生得意須盡歡”“天生我材必有用”,仿佛還是那個滿腔熱血、人生得意的追夢人,但是最后的“與爾同銷萬古愁”還是道出了他的失意和痛苦。簡簡單單的一個“愁”字凝聚著李白對人生坎坷經(jīng)歷的感嘆,飽含他對政治的不滿,抒發(fā)他明珠暗投、懷才不遇的苦悶。
李白的歡、樂、悲都離不開酒?!芭胙蛟着G覟闃?,會須一飲三百杯”,盡管李白處境悲涼,但是他豪放的性情依然在血液里流淌。他是酒中仙,想要通過與友人暢快飲酒疏散心中的愁苦。因此,他不停地勸自己的兩位好友“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失意的李白恰逢知己,因此剛好可以在與知己暢飲的過程中以酒助詩?!扮姽酿傆癫蛔阗F,但愿長醉不愿醒”,封建社會,等級分明,只有處在高位的達官顯貴才過著閑情逸致,醉生夢死于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但是從這句詩可以看出李白對這種生活似乎并不羨慕,“不足貴” 甚至道出了他對這種生活的鄙夷、對達官顯貴的蔑視。他積極投身仕途,絕不是為了和這些豪門權(quán)貴同流合污,正如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說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是酒后妄言,但似乎也是酒后吐露的真言。李白本該得到重用,報效朝廷,卻處處被排擠,怎能不愁呢?“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往今來沒有哪個圣賢不寂寞,既然當初自己奔赴長安建功立業(yè)的夢想已無法實現(xiàn),那么只能靠飲酒流傳美名了。此處飽含李白深深的憤懣。
李白心中的悲憤難遣,因此酒興越來越濃,“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哪怕是千金散盡,也要拿“五花馬” “千金裘” 之類的寶物來換取美酒。李白去丹丘生家做客,他是客人,可是酒至興處,他已經(jīng)分不清誰是主人,誰是客人了,“呼兒” “與爾” ,仿佛他是主人一般,還直言要拿自己的寶物換得美酒,與好友一起消愁。從此處既可見李白與丹丘生、岑夫子實乃莫逆之交,因而才能如此忘我,又展現(xiàn)出李白豪放的性情。詩的結(jié)尾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 點明李白寄希望于通過暢快飲盡杯中酒,忘卻心中的煩憂,讓這“萬古愁”伴著美酒下肚,從此消逝。
李白的長安之行可謂“乘興而來,失望而歸”。他的高傲不容于權(quán)貴,他的驚世之才無法得到施展,由此他心中的憤懣和愁苦越積越多,而他的處境讓他只能以酒排解?!皶氁伙嬋俦睂懤畎椎目v情狂飲。喝酒能讓李白暫時忘卻壯志難酬的現(xiàn)實處境?!秾⑦M酒》不僅展示了李白的豪放、樂觀和灑脫,更抒發(fā)了他無可奈何的消極情緒。可以說詩中洋溢著通達的情懷和懷才不遇的慨嘆,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在學習《將進酒》這首詩歌時,學生需要了解李白其人,及其作詩風格和背景,這樣才能體悟其中蘊含的情感。
[" "參" "考" "文" "獻" "]
[1]" 許雙聲.無情蒼茫更有情:李白《將進酒》之情感世界[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21):34-35.
[2]" 李莉.《將進酒》的情感變化[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27):29-30.
[3]" 黃德虎.愁情滿懷徒奈何:《將進酒》再探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13):56-57.
(責任編輯" " 農(nóng)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