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榦不庭方”之“榦”的釋義問題

        2024-01-01 00:00:00張雁
        辭書研究 2024年6期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榦(幹)不庭(廷)方”之“榦”的釋義,指出糾正義的來源即鄭玄箋注“作楨幹而正之”的問題所在,并從《韓奕》和戎生編鐘銘文上下文語境所顯示的職務(wù)行為特點發(fā)現(xiàn),“幹”解釋為管治義更為妥當(dāng)。“榦(幹)”的準(zhǔn)確釋義有助于《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等辭書的修訂。

        關(guān)鍵詞 榦 榦(幹)不庭(廷)方 《韓奕》 戎生編鐘銘文

        一、 引 言

        《詩經(jīng)·大雅·韓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蹦壳巴ㄐ械摹对娊?jīng)》注譯本大多將“榦(幹)”釋為糾正義,[1]如費振剛(2000)注(11):“幹:糾正。不庭:不來朝見。方:指諸侯國?!睂ⅰ皫帧苯忉尀榧m正,可以疏通詩句意思,但從意義的系統(tǒng)性來看,除了此例,沒有更多的例證。因而,我們認(rèn)為將“幹”釋為治或管治,更為妥當(dāng)。屈萬里(2016)說:“榦,當(dāng)讀為《周易》‘榦蠱’之‘榦’,治也。”何樂士等(1985)解釋“戎”字時引此例,也釋“幹”為“治”。

        “榦不庭方”還見于戎生編鐘銘文,作“倝不廷方”,如例(1)所示:

        (1) 惟十有一月乙亥,戎生曰:休臺皇祖憲公,桓桓翼翼,啟厥明心,廣經(jīng)其猷,臧稱穆天子肅靈,用建于茲外土,聿司蠻戎,用倝不廷方。

        釋文從李學(xué)勤(1999),“倝”“廷”二字從寇占民(2008)所引。關(guān)于“倝”的意思,有三種解釋:

        1. 李學(xué)勤(1999)認(rèn)為同《韓奕》“榦不庭方”,應(yīng)解為“捍拒不朝見周王的敵方”,則“榦”為捍拒義。張振林(2008/2019)也認(rèn)為“倝”“榦”讀作捍,抵御義。[2]如《史記·韓長孺?zhèn)鳌罚骸昂磪潜跂|界。”《后漢書·南匈奴傳》:“捍御北虜?!薄皞壊煌⒎健闭f的就是抵御不廷方的騷擾破壞。

        2. 裘錫圭(1999)和馬承源(1999)都據(jù)《韓奕》鄭箋訓(xùn)“榦”為正,裘先生認(rèn)為:“榦”從“倝”得聲,二字可通。馬先生說:銘文和《韓奕》所指是糾正不來王廷朝見的方國。

        3. 寇占民(2008)據(jù)《說文》“榦,筑墻端木”,認(rèn)為無法與“正”聯(lián)系起來,而“榦”字有井上木之義,《集韻·寒韻》:“韓,《說文》‘井垣也’。或作榦?!庇郑骸皹o,井上木?!?王筠《說文釋例》:“司馬彪謂之井闌是也。今猶呼為井闌木,以木為匡,周匝于井,防人之陷也。其用與垣同?!币虼?,“榦”具有防御義。

        第3種解釋與第1種差不多,只是理據(jù)不同,第2種即糾正義。這樣,關(guān)于“榦(倝、幹)不庭(廷)方”之“榦”,目前共有三種解釋:A. 糾正;B. 治,管治;C. 抵御,防御。下面首先討論解釋為糾正義的問題所在,其次說明解釋為管治義的理據(jù)和作用,兼及不取抵御義的理由。

        二、 “幹不庭方”之“幹”釋為糾正義的問題所在

        (一) 鄭箋的問題

        將“幹”解釋為糾正義,來源于鄭箋。下面詳細(xì)引出《韓奕》第一節(jié)及毛傳、鄭箋: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韓侯受命,王親命之:纘戎祖考。無廢朕命,夙夜匪解,虔共爾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毛詩·大雅·韓奕》)毛傳:庭,直也。鄭箋云:我之所命者,勿改易不行,當(dāng)為不直、違失法度之方,作楨榦而正之,以佐助女君。女君,王自謂也??追f達(dá)疏:我之所命汝者,不得改易而不行,以此為楨幹有違道不直之方,以此佐助汝大君之天子。(《毛詩故訓(xùn)傳》卷18)

        鄭玄將“榦”理解為“楨榦”之“榦”,而楨榦有筑墻時匡正墻體的功用。鄭玄如此解釋,是基于毛亨“庭,直也”之訓(xùn)。因有行不正直、違失法度之方,才需“作楨榦而正之”。然而,這里存在以下問題:

        1. “楨榦”多用作輔佐、支撐義,用作匡正義似乎僅此一見。

        2. 此處“不庭”不應(yīng)訓(xùn)為“不直”,目前學(xué)術(shù)界幾成定論。

        3. 現(xiàn)在“不庭”多釋為不來朝廷覲見之義,但“榦”仍解釋為糾正義。兩種訓(xùn)釋雜糅,似是而非。

        下面依次討論。

        (二) 關(guān)于問題1:“楨幹”之“幹”沒有匡正義

        《漢語大詞典》收有 “楨幹”一詞,指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人或事物,如例(2)所示;又有支撐、支持義,如例(3)所示。

        (2) 朝廷者,天下之楨幹也。(《漢書·匡衡傳》)

        (3) 昔周之爵封千有八百,而姬姓居半者,所以楨幹王室也。(《后漢書·阜陵質(zhì)王延傳》)

        查《故訓(xùn)匯纂》,“楨”未見“正”或“匡正”之訓(xùn),“榦”僅《韓奕》“榦不庭方”朱熹集傳和《廣雅· 釋詁一》(貞、榦,正也。)例?!皫帧痹趃ān音(《集韻》居寒切)下有5例“正也”之訓(xùn),為稱引方便,編號引用如例(4):

        (4) a. 《易·乾·文言》“貞者,事之幹也”惠棟述引薛君《韓詩章句》∣b. 《易·蠱》“幹父之蠱”李鼎祚集解引虞注∣c. 《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jì)》“幹理家事”李賢注∣d. 《文選·張衡〈西京賦〉》“幹非其議”張銑注∣e. 《集韻·寒韻》

        這5例中,《集韻》無文獻(xiàn)語例,例(4)d “幹”通“干”,音居寒切,是對的,但解釋為正(糾正),失當(dāng)?!段倪x》張銑注:“幹,正也。言婁敬之脫棄鹿車,以議都洛陽為非而正之?!崩钌谱ⅲ骸把詩渚簇毞θ?,不合干上妄議……幹,音干,薛君《韓詩章句》曰:‘幹,正也?!?謂以其議非而正之?!睆堛娢凑f明訓(xùn)“正”的根據(jù),李善引《韓詩章句》為據(jù)。然而,這樣解釋,致音義匹配錯謬,于張衡原文文義也不順。這里“非”是動詞,否定義,不是名詞,不可能理解為“糾正其議之非”;若理解為“糾正否定其議”,則不符合事理邏輯。李善開始解讀為干犯、冒犯義是對的。原文意思是(婁敬)干預(yù)否定高祖定都洛陽的議論。

        上舉其他3例音居寒切,都屬于音義匹配錯謬。例(4)a《韓詩章句》、例(4)b虞翻注、例(4)c李賢注之“幹,正也”,均為整治管治義,而非糾正義?!罢庇?xùn)“治”,上古常見,如例(5):

        (5) a. 當(dāng)位貞吉,以正邦也。(《易·蹇》)

        b. 圣人知治國之要,故令民歸心于農(nóng)。歸心于農(nóng),則民樸而可正也。(《商君書· 農(nóng)戰(zhàn)》)

        c. 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呂氏春秋·順民》)高誘注:“正,治也?!?/p>

        “正”在這個意義上特指治罪。如例(6):

        (6) a. 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書·湯誓》)孔傳:“不敢不正桀罪誅之?!?/p>

        b. 賊殺其親,則正之。(《周禮·夏官·大司馬》)鄭玄注:“正之者,執(zhí)而治其罪?!?/p>

        然而,《韓奕》鄭箋“為不直、違失法度之方,作楨榦而正之”之“正”解釋為管治或治罪顯然不合,這個“正”只能理解為匡正義。請比較《漢語大詞典》義項匡正義所舉2例:

        (7) a. 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于輕重也,猶繩墨之于曲直也。(《荀子·王霸》)

        b. 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廢諸侯,改為郡縣。(《漢紀(jì)·惠帝紀(jì)》)

        例(7)a是兩個比喻,禮用來匡正國家,好比衡用來校正輕重、繩墨用來校正曲直。而《韓奕》鄭箋也是一個比喻,韓侯匡正違失法度之方,好比楨干匡正所筑之墻。匡正、校正,皆基于對象有不合規(guī)范、標(biāo)準(zhǔn)之處,如例(7)b 因為“制”有“弊”,故需要“正”。鄭玄基于毛傳認(rèn)為,“方(方國)”“不直、違失法度”,故需要“正”。事理雖如此,但“榦”在楨榦義基礎(chǔ)上只用于比喻支撐、輔佐或支柱,未見用作匡正義。孔穎達(dá)在鄭箋基礎(chǔ)上的疏解“以此為楨幹有違道不直之方”,“楨幹”一詞的使用也有失妥當(dāng)。

        (三) 關(guān)于問題2:“不庭”之“庭”不應(yīng)解釋為“直”

        現(xiàn)在學(xué)界一般認(rèn)為,“不庭”應(yīng)解釋為不來朝廷覲見之義。毛亨的錯誤在于把“榦不庭方”之“庭”等同于《小雅·大田》“播厥百谷,既庭且碩”之“庭”。后者訓(xùn)“直”,是“庭”用同為“挺”。俞樾《群經(jīng)平議·毛詩三》:“‘庭’當(dāng)讀為‘挺’……‘庭’‘挺’同聲,

        故得通用?!薄盾髯印駥W(xué)》:“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使之然也?!睏顐娮ⅲ骸巴Γ币??!比欢?,“榦不庭方”之“庭”不可如此解釋。

        宋代以來,學(xué)者逐漸認(rèn)識到“不庭”為“不來庭”之義,如蘇轍《詩集傳》卷十八《大雅》、朱熹《詩集傳》卷十八《大雅三》、戴震《戴氏詩經(jīng)考·大雅三》引梁益,都持這一觀點。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卷十七《鼎部》“庭”、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二《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二》都指出“不庭”為不朝,非不直之謂。

        “不庭”應(yīng)解釋為不來朝見,楊伯峻(1963)議論最詳。他認(rèn)為,“庭”“廷”古本通,“不庭”即“不廷”,“庭”以名詞用作動詞,是“至于朝廷”的意思。裘錫圭(1999)也說:“漢儒釋‘不庭’為‘不直’,非是。此‘庭’字與《詩·大雅·常武》‘徐方來庭’之‘庭’同義,毛傳釋‘來庭’為‘來王庭’是對的。不廷方即不來王廷、不聽命的方國?!?/p>

        (四) 關(guān)于問題3:“幹,正也”并非糾正義

        從上文第二節(jié)第(三)小點引述可知,“不庭方”的意思已得到確切解釋,遺憾的是,對“榦”的解釋還未得到統(tǒng)一認(rèn)識。既然“不庭”不應(yīng)解釋為“不直”,那么,糾正義的解釋基礎(chǔ)實際上已不存在,因此,“糾正不來朝見的方國”這種釋讀就顯得似是而非了。

        楊伯峻(1963)在討論“不庭”的時候,未明確解釋“幹”的意思,他說:“《詩經(jīng)》的‘幹不庭方’意即征服不來朝貢之國,《昭明文選·西征賦》(雁按,當(dāng)為《西京賦》)注引《韓詩章句》云:‘幹,正也’,‘正’疑當(dāng)讀為‘征’。這種解釋是接近于本意的。”在楊伯峻的釋讀中,這個“幹”的意思接近于征服或征討。盡管做此解可以疏通詩意,但“幹”本身沒有這個意思,《韓詩章句》“幹,正也”之“正”也不應(yīng)讀為“征”。現(xiàn)在雖無法確知《韓詩章句》的具體解說,但從這條訓(xùn)釋不提“楨幹”一詞可推測,在薛漢的理解中,“幹,正也”之“正”與《鄭箋》“作楨幹而正之”之“正”意思不同。從上文第二節(jié)第(二)小點已知《文選·西京賦》張銑注和李善注都引這條訓(xùn)釋,并釋讀為糾正義,是錯誤的。同時,我們了解“正”有治理、治罪的意思,則《韓詩章句》的“幹,正也”很可能就等于“幹,治也”。

        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卷十四《乾部》“榦”:“《易》‘幹父之蠱’虞注:正也。

        《詩· 韓奕》‘榦不庭方’《韓詩章句》:正也?!薄皫帧睘楹文苡?xùn)為“正”?元吳澄《易纂言》卷一《上經(jīng)第一》對“初六,幹父之蠱”的解釋是很好的回答:

        (8) 幹者,木之正身,又為筑墻之木?!段难浴穫髟疲骸柏懻撸轮畮忠??!狈灿兄怯辛δ艹闪⑵涫拢^之幹。初六巽之下畫,長女也,為成卦之主。乾父既往,家事蠧壞,震子未能任事,巽女最長而主其家,故先出而當(dāng)治蠱之任。

        “幹”為“木之主幹”,即“木之正身”,[3]因此,虞翻、薛漢有“幹,正也”之訓(xùn)。吳澄在《易纂言外翼》《占例第八》對“貞、幹”與“正”的關(guān)系有進(jìn)一步闡述:

        (9) 《文言》傳曰:“貞者,事之幹也?!鄙w古字通用,貞與楨幹之楨通。貞幹,木之正身,枝葉因之而生。又借用以為筑墻之木。皆取正立之意。幹事者,正主其事之謂?!跺琛穫?、《象》傳專釋于正。正之為言,是也,當(dāng)也,而有主之之意焉。猶官正、酒正之正。官之名謂正者,蓋主其事,非正不能。若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則敗事矣。故但言正而主事之意在其中。

        在吳澄看來,“事之幹”即“事之正”“事之主”,因而,“幹事”即“正主其事”。而文獻(xiàn)中“正”恰有用同“主”的例子,如:

        (10) 清靜為天下正。(《老子·德經(jīng)》)河上公注:“能清靜,則為天下長?!?/p>

        (11) 王者執(zhí)一,而為萬物正。(《呂氏春秋·執(zhí)一》)高誘注:“正者,主也?!?/p>

        (12) 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此也。(《墨子·節(jié)用中》)

        例(10)、例(11)的“正”是名詞,相當(dāng)于主宰者?!稜栄拧め屧b》:“正,長也?!惫弊ⅲ骸敖怨匍L也?!庇帧夺屟浴罚骸耙?,正也?!惫弊ⅲ骸爸^官正也?!崩?2)的“正”是動詞,相當(dāng)于主宰、統(tǒng)治。從以上例子可知,“正”之治理義,當(dāng)從官長、官正、主宰義引申而來,非從“使……正”即匡正、糾正義演變而來。這樣,上文例(5)b《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民樸而可正也”中的“可正”訓(xùn)可治,實即可主宰。若理解為可匡正,則捍格難通,因為“民樸”無需匡正。我們看到,“正”從官正、主宰義引申出統(tǒng)治、治理義,與“幹”從主干、骨干義引申出主管、管治、治理義,其引申路徑是平行的,都是從主體到屬性或功能的轉(zhuǎn)喻。以下

        例(13)“幹”從樹木主干引申指人的骸骨、軀干,例(14)指抽象事物的主體、主干,例(15)指管治、治理。

        (13) 若以群子之靈,獲保首領(lǐng)以沒,惟是楄柎所以藉幹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杜預(yù)注:“幹,骸骨也?!?/p>

        (14) a. 禮,國之幹也。殺有禮,禍莫大焉。(《左傳·襄公三十年》)

        b. 為一鄉(xiāng)主幹者,鄉(xiāng)之人也。(《管子·形勢解》)

        (15) a. 貞固足以幹事。(《周易·乾·文言》)朱熹本義:幹如木之幹,事如木之枝葉。貞

        固者正而守之,貞固在事是與立個骨子,所以為事之幹。欲為事而非貞固,便植立

        不起,自然倒了。(《朱子五經(jīng)語類》卷十《易》十上經(jīng)三)

        b. 視其德,可以幹王之國。(《太玄經(jīng)》卷五)

        從例(15)a朱熹的解說中,可以明白“幹”何以由名詞主干、骨干義變成動詞管治、治理義。“幹事”就是給事“立個骨子”,只有守正之人才可以干事。由此可確證,《韓詩章句》“幹,正也”實際等于“幹,治也”或“幹,主也”,是管治、主宰義,而非糾正義。

        三、 上下文顯示“榦不庭方”之“榦”為管治義

        現(xiàn)在把《韓詩章句》“幹,正也”的訓(xùn)釋放回《韓奕》上下文,便知解釋為管治義才合乎語境的要求。

        朱熹《詩集傳》卷十八《大雅三》:“榦,正也。不庭方,不來庭之國也。辟,君也。此又戒之以修其職業(yè)之詞也?!?/p>

        從朱熹的解說中,可知“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是周宣王勸誡韓侯應(yīng)該履行職務(wù),與上文“無廢朕命,夙夜匪解,虔共爾位”相互照應(yīng)。因而,“幹”就是韓侯的職務(wù)行為,訓(xùn)“幹,正也”,就相當(dāng)于說,“幹”是作為官長、官正所要做的事,即主宰或管治不來朝見的方國。與其將“榦不庭方”理解為糾正不來朝見的方國,不如理解為“管治”更符合職務(wù)行為的特點。一般來說,糾正是一次性行為,而主管或管治則是長期行為。戎生編鐘銘文“聿司蠻戎,用倝不廷方”,“倝”與“司”相對,均為管治、管理義,顯然這也屬于職務(wù)行為。正因如此,后世“典戎榦(幹)方”或“典幹”的使用都與職務(wù)行為有關(guān),如

        例(16)、例(17)所示:

        (16) a. 今陛下出攸之國,假以都督虛號,而無典戎幹方之實,去離天朝,不預(yù)王政。(《晉

        書·王渾傳》)

        b. 能外事者,使任典戎榦方之責(zé);明治體者,使備拾遺補過之官。(《晦庵集》卷十一

        《壬午應(yīng)詔封事》)

        (17) 伏見大將軍憲,始遭大憂,公卿比奏,欲令典幹國事。(《后漢書·何敞傳》)李賢注:“幹,主也?!?/p>

        “幹”釋為管治義,在特定語境下可解釋為處治、治罪義。與“不庭(方)”以及“不享”(不來朝者)、“蠻方”等詞搭配的動詞,意思多與此相近。蔣玉斌(2012)討論五祀?鐘“貖不廷方”之“貖”[4]實為金文“鑄”,銘文中當(dāng)讀作“討”時,列出“貖”字位置可出現(xiàn)的動詞,包括“幹”在內(nèi)共有6類?,F(xiàn)將6類中的“幹”(《韓奕》《戎生編鐘》例)替換為“鎮(zhèn)靜”,列舉如下:

        (18) a. 懷:方懷不廷。(逑盤)

        率懷不庭方。(毛公鼎)

        b. 鎮(zhèn)靜:藹藹文武,鎮(zhèn)靜不廷。(秦公簋)

        c. 討:謀其不協(xié),而討不庭。(《左傳》成公十二年)

        d. 征:于是軒轅乃習(xí)用干戈,以征不享。(《史記·五帝本紀(jì)》)

        "賜用戉,用政(征)蠻方。(虢季子白盤)

        e. 夑:用夑不廷。(朋戈)

        f. 狄(逖)、逷:成受大命,方狄不享。(逑盤)

        用戒戎作,用逷蠻方。(《詩·大雅·抑》)

        以上“鎮(zhèn)靜”即平定,“夑”同“襲”(武振玉 2017)?!坝憽庇?xùn)“治”,《說文·言部》:“討,治也?!币隇檎饔憽!暗遥ㄥ眩⑦P”鄭玄讀作“剔”,也可訓(xùn)“治”,《集韻· 錫韻》:“剔,治也。”據(jù)張振林(2008/2019)考證,“方懷”“方狄”,應(yīng)讀為“旁懷”“旁狄”,分別為“敗”“辟”的緩讀,“率懷”為“殺”的緩讀。 “辟”有治理義,如例(19):

        (19) a. 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尚書·金縢》) 陸德明釋文:“辟,治也?!?/p>

        b. 宣子于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獄刑,董逋逃,由質(zhì)要,治舊洿,

        本秩禮,續(xù)常職,出滯淹。(《左傳·文公六年》) 杜預(yù)注:“辟,猶理也?!?/p>

        又特指治罪、懲罰,如例(20):

        (20) 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杜預(yù)注:“辟,誅也?!?/p>

        而“治”本身也有懲治、治罪義,如例(21):

        (21) 殲厥渠魁,脅從罔治。(《書·胤征》)

        這樣,例(18)的動詞用現(xiàn)代詞匯來說,就是a“打敗、誅殺”,b“平定”,c、d“征討”,e“襲取”,f“誅殺、剪除”。這些詞的意思都與懲治、處治義相近。這就是將“幹不庭方”之“幹”翻譯為討伐(如向熹 2013)也能串講詩意的原因?!安煌ィǚ剑薄安幌怼薄靶U方”都是懲治、處治的對象。需要明確的是,“幹”本身并沒有征討、誅殺、平定等意思。

        上文從《韓詩章句》“幹,正也”之訓(xùn)的正確解讀和《韓奕》、戎生編鐘銘文上下文語境兩個方面展開討論,認(rèn)為“幹不庭方”之“幹”應(yīng)解釋為管治義(特指處治、治罪),不應(yīng)解釋為糾正義。因此,從通假角度解釋為“捍拒”“抵御”義就沒有必要了。認(rèn)為“榦”從井闌木引申出防御義的看法,忽略了這兩個意義的讀音不同,因而也不可取。

        四、 探討“榦不庭方”之“榦”的準(zhǔn)確釋義有助于辭書修訂

        (一) 《漢語大詞典》“榦⑦”的解釋可做相應(yīng)調(diào)整

        《漢語大詞典》“榦⑦”:“正,平服。”引《韓奕》例及朱熹集傳:“榦,正也。不庭方,不來庭之國也。”這個解釋大體不錯,但可以更準(zhǔn)確地解釋為:“正,主宰、管治。同‘幹⑥’?!保ā皫症蕖睘橹鞴芰x)這樣,就可避免“榦⑦”這個義項只有一個例證的尷尬,并可將“榦”“幹”二字之間的意義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來,同時系聯(lián)“正”治理義和“正”治罪義,由此可表明“榦”何以有“正”義。

        (二) 《漢語大字典》“幹(二)①”應(yīng)加以修訂

        (二) ɡān《集韻》居寒切,平寒見。

        ①正?!稄V雅·釋詁一》:“幹,正也?!?《韓詩·大雅·韓奕》:“幹不庭方?!毖h章句:“幹,正也。謂以其議非而正之?!睗h張衡《西京賦》:“婁敬委輅,幹非其議?!?《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后時年十歲,幹理家事?!崩钯t注:“幹,正也?!?/p>

        首先,《漢語大字典》音義匹配有問題。我們在上文第二節(jié)第(二)小點討論例(4)時已指出,“幹非其議”之“幹”通“干”,平聲,干犯、干預(yù)義,但“幹不庭方”“幹理家事”之“幹”跟干預(yù)義的“干”沒有關(guān)系,應(yīng)讀《廣韻》“古案切”,去聲。其次,《后漢書》李賢注表明,“幹,正也”之“正”為主理、管治義,“幹理”同義連用,“幹不庭方”之“幹”與此同義。最后,這里在“幹不庭方”之后所引薛漢章句應(yīng)為李善注《文選·張衡〈西京賦〉》所引,“謂以其議非而正之”是對“幹非其議”的解釋,與“幹不庭方”沒有關(guān)系。據(jù)此,我們建議《漢語大字典》在ɡān音下刪去這一義項,在ɡàn音下義項⑥“事物的主體或正宗”下新設(shè)一個義項:“主管、治理”。

        (三) 《漢語大字典》“榦(一)⑤”副詞義可刪

        (一) ɡàn《集韻》侯旰切,去翰匣。

        ⑤副詞。用在句首表示反問,相當(dāng)于“曷”、“怎么”。 《詩·大雅·韓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庇衢衅阶h:“《廣雅·釋詁》曰:‘榦、焉,安也?!瘶o與焉同訓(xùn),是榦亦語詞矣。焉猶何也,榦亦猶何也?!畼o不庭方’與‘曷不肅雍’句法相似,曷與榦一聲之轉(zhuǎn)?!?/p>

        俞樾將“榦不庭方”之“榦”讀為“曷”,實際上是誤讀了《廣雅·釋詁》,《釋詁》此條是典型的二義不嫌同條的例子?!把?,安也”之“安”是語氣副詞,“榦,安也”之“安”是形容詞,安定義。

        “榦(幹)”有治理義,也有安定義,如《尚書·多士》:“爾乃尚寧幹止?!薄皫帧薄皩帯蓖x連文,這與“治”的意義引申是平行的?!爸巍庇兄卫砹x,也有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義,如《周易·系辭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p>

        因此,《漢語大字典》“榦(一)⑤”副詞義可以刪去。另外,《漢語大字典》“幹(二)ɡān②安”和《漢語大詞典》“幹安”都引了《廣雅·釋詁》“幹,安也”,但都沒有舉例,據(jù)此可以補充例證。當(dāng)然,《漢語大字典》的注音也需要調(diào)整。

        附 注

        [1] 《說文》無“幹”字,有“榦”字,《說文·木部》:“榦,筑墻端木?!毙煦C注:“榦,今別作幹,非是。”段玉裁注:“榦,俗作幹?!北疚臑榱伺c“干犯”之“干”區(qū)別,除引用原文外,一般寫作“幹”,在復(fù)合詞中寫作簡體字“干”,如主干、骨干等。

        [2] 張振林先生關(guān)于“倝(榦)不廷方”的觀點和下文第三節(jié)有關(guān)“率懷”“方懷”“方狄”的創(chuàng)見以及蔣玉斌(2012)關(guān)于五祀?鐘“貖不廷方”之“貖”的觀點皆陳英杰教授賜告,在此謹(jǐn)致謝忱。

        [3] 此為“幹”之本義?!墩f文·木部》:“榦,筑墻端木?!?段玉裁補:“一曰本也?!倍巫ⅲ骸澳鞠略槐?,木身亦曰本?!?《文選·左思〈魏都賦〉》“本枝別幹,蕃屏皇家”、《文選·盧諶〈贈劉琨詩〉》“稟澤洪幹,晞陽豐條”李善注皆引《說文》曰:“幹,本也。” 是其證。

        [4] “貖”字為李朝遠(yuǎn)(2004)所釋。李家浩(2008/2013)認(rèn)為,“貖(狄)不廷方”跟“以王命討不庭”(《左傳·隱公十年》)、“同討不庭”(《左傳·襄公十六年》)、“用燮(襲)不廷”(朋戈銘)等同義,意思是說剪除那些不朝于朝廷的國家?!柏姟碑?dāng)讀為《詩經(jīng)· 魯頌·泮水》“桓桓于征,狄彼東南”之“狄”,或《詩經(jīng)·大雅·抑》“用戒戎作,用逷蠻方”之“逷”,其義即鄭玄所箋:“狄/逷,當(dāng)作剔。 剔,治也?!被蛉纭俄n詩》“狄”作“鬄”,“鬄,鬄除也”。

        參考文獻(xiàn)

        1. 費振剛.詩經(jīng)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漢語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4.

        3. 何樂士,敖鏡浩,王克仲,等.古代漢語虛詞通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 蔣玉斌.釋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討”.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2012.

        5. 寇占民.金文釋詞二則. //臧克和主編.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一輯). 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6. 李朝遠(yuǎn).五祀鐘新讀. //《華學(xué)》編輯委員會編.華學(xué)(第七輯).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04.

        7. 李家浩.說“貖不廷方”. //張光裕,黃德寬主編.古文字學(xué)論稿.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8:11-17. 又收入黃德寬主編.安徽大學(xué)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李家浩卷).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13.

        8. 李學(xué)勤.戎生編鐘論釋.文物,1999(9).

        9. 馬承源.戎生鐘銘文的探討.保利藏金——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精品選.廣州: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359-364.

        10. 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精品選.廣州: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368-374.

        11. 屈萬里.詩經(jīng)詮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12. 武振玉.兩周金文動詞詞匯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7.

        13. 向熹.詩經(jīng)譯注.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

        14. 楊伯峻.“不廷”“不庭”說.中國語文,1963(4).

        15. 張振林.“旁狄不享”“旁褱不廷”與“率褱不廷方”新解. //向光忠主編.文字學(xué)論叢(第四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又載張振林.張振林學(xué)術(shù)文集.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19:363-375.

        (北京大學(xué)對外漢語教育學(xué)院 北京 100871)

        (責(zé)任編輯 郎晶晶)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天堂|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日韩av一区二区毛片|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 无码 偷拍 中文字幕| 亚洲熟少妇在线播放999| 亚洲AV永久天堂在线观看 | 综合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中文视频| 大胸少妇午夜三级| 亞洲綜合無碼av一區二區| 日韩av中文字幕亚洲天| 国产精品主播在线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陈艳和黑人教练|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图专区在线观看|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免费| 男人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有综合久久|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超碰Av一区=区三区| 青青草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可免费观看的av毛片中日美韩|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国语在线| 快射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仑乱久久精品| 日韩人妻中文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精品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